|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商业网点规划正文
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5-2010)
来源:2007年08月08日 中国嘉兴 发布时间:2008-2-28 点击数:


  一、总  则

  (一)规划的作用
  商贸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窗口,也是促进生产、引导消费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科技进步、市场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贸流 通业正由国民经济的从属产业转为先导产业,并成为城市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全面进入以加入WTO为标志的新时期,随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心及组织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周边区域经济环境出现的重大变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认真探索今后一个时期嘉兴市商业网点的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进一步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开发城市的各类商业资源,促进嘉兴市商业实现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嘉兴商贸流通和市区商业网点“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规模适当、适度超前;有效错位、协调互补”的目标,特编制《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二)规划的依据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商业网点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所做的统筹设计。
制定《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依据主要有:
  1、商务部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2、《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
  3、《嘉兴市城乡一体化规划(2003-2010年)》
  4、《嘉兴市三产发展规划(2003-2010年)》
  5、《嘉兴市公路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0年)》
  6、《嘉兴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10年)》

  (三)规划的对象、范围
  本规划的范围指嘉兴市域所辖南湖、秀洲两区和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五县(市),面积3915平方公里。规划重点范围是嘉兴中心城区和新丰、余新、凤桥、七星、大桥、王江泾、王店、油车港、新塍、洪合共10个镇的商业网点发展。
  规划的商业范围:市域各级商业中心、市域专业市场、市区商业街(区)、市区大型零售商业、市区大型餐饮业。
  规划的规模范围(指单体设施建筑面积,以下同):1、超市(含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2000平方米以上;2、购物中心:30000平方米以上;3、大型专业店:2000平方米以上;4、百货店:5000平方米以上;5、专业餐饮店:2000平方米以上;6、二星级及以上酒店;7、农贸市场:2000平方米以上;8、专业市场:10000平方米以上。

  (四)规划的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2005~2010年。

  二、规划的原则

  1、整体设计,通盘规划。商业网点布局,应当立足于嘉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充分考虑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市场环境,以及商业网点现状和交通设施条件等方面的特点,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着眼于长远,研究消费规律和发展趋势,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消费群体分布和购买力水平,合理确定商业网点的数量、规模、档次和业态配置。
  2、前瞻谋划,适度超前。商业网点布局,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的总方针,按照现代化商贸城市建设的要求,着眼于长远,积极利用国内外商业发展成果,挖掘消费潜力,关注需求变化,创新消费方式。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提升建设整治的起点和标准,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适应商业发展需要。
  3、协调发展,优化结构。商业网点布局,应当做到总量适度、结构合理,注重大型与中小型、新建与改造、集中与分散、综合经营与专业经营相结合。形成整体适当分散、局部相对集中的布局结构;形成新型商业与传统商业有机结合,以新兴业态为主的业态结构;避免贪大求多、过分聚集和重复建设,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4、凸现特色,发挥优势。商业网点布局,应当体现层次化、多样化的要求,按照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业态、不同类型的商业网点规模和数量。将结构调整与业态创新相结合,促进优势互补,提高各层次、各区域商业的协同效应,凸现特色、打造品牌、树立形象。
  5、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商贸业的发展关系到百姓的生活和城市品位,商贸业的便利和繁荣有利于满足城乡居民的日常消费和企业的生产消费,便民利民是发展商贸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商业网点布局,要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原则,把满足包括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内的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作为网点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6、规划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嘉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是嘉兴市在未来一段时期进行商贸业投资、改造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商贸业发展起着宏观调控作用。但市场对商贸资源配置又在客观上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所以必须处理好商贸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之间的关系。商业网点规划虽然对商贸资源配置和商业网点发展有着原则性和指导性的约束,但不能也不可能对商业网点的选址及具体经营提供明确的规定,这些只能由市场来调节。

  三、规划的背景

  嘉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户籍人口333万,目前正在努力打造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和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
认清发展嘉兴商贸流通业的背景,必须把握国内外商贸流通业的变革趋势和嘉兴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两大层面因素。

  1、国内外商贸流通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上个世纪末以来,国际化经营、业态结构转变、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兴起已成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商贸全球化趋势明显。国际大型连锁企业不断发展组合式经营并已形成全球采购网络。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大型商贸流通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加快,他们通过开设新店、兼并和联合等形式迅速开拓市场。据有关部门统计,世界排名前50位的零售商,约80%已进入中国市场,外资商业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中已占有3%左右的比重。对全国27个城市的统计进一步表明,外方投资的大卖场所占比例已高达23%。
  ——流通业态经历深刻调整和变革。以大型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为代表的超大型零售业态和中小型便利商店并存发展的势头迅猛;专业商店、便利店的专业化、小型化趋势与综合商店的大型化趋势同时出现;折扣商店、仓储式商店继续生机勃勃,大型购物中心发展成熟,传统百货公司地位下降;不同商贸业态出现混合发展的趋向,无店铺销售与店铺销售融合发展。以日本“7—11”为代表的连锁便利店大量运用综合店铺信息系统,在过去20年里急剧成长,并成为社区商业网点的有生力量。
  ——电子信息化步伐空前加快。通过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电子采购和现代物流手段,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强化了服务、订货、物流、交易和资本管理,促进了大规模经营和全球化扩张,大大降低了商业成本。
顺应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国内商贸流通业利用本土化优势和后发优势,正进入以规模化、连锁化、信息化和跨区域低成本扩张为特征的发展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使嘉兴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国际资本流动、技术扩散与转让,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加速,使得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看,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之间对有限生产要素和市场空间的争夺更趋激烈,区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面临新一轮的洗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强劲崛起,有望成为世界工厂和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
  ——浙江作为长三角的金南翼,正进入工业化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比重迅速提高的发展新阶段。与此同时,省内各地围绕资源、市场和投资环境的竞争更加激烈,以规模和功能为基础的城市竞争十分明显,城市对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进一步增强,作为城市重要功能的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重要筹码。
  ——嘉兴作为浙江北部的重要城市,商贸业发展的关键是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和特色专业市场的辐射功能,进一步整合资源、凸现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实现有机融入长三角、中国乃至世界大环境,并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战略性目标。
  面对上述发展趋势,嘉兴本地商贸企业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如果能够抓住商贸流通业发展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相对优势,积极走学习—适应—创新、适应—加盟—融合的道路,把本地企业的改造、提升、创新与外部企业的引进、加盟、融合有机结合起来,则可以促进结构调整,提升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

  四、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嘉兴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地处长三角16城市的中心地带,与沪、杭、苏等城市均在一小时车程以内,拥有浙北唯一的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嘉兴港。随着“三横三纵三连三桥”的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通道、嘉兴至萧山通道等重大路桥工程建设完工,嘉兴将成为沟通长三角、苏南、浙东南的重要交通节点。嘉兴市域内中心城市到各县(市)“半小时交通圈”的实现,也为嘉兴市商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良好的产业支撑。拥有强大制造业支撑的海宁皮革城、濮院及洪合羊毛衫市场、中国茧丝绸市场等全国知名的商品交易市场为嘉兴商贸流通业的全球化发展搭建了强大的平台。按照《嘉兴市实施“工业立市”战略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施意见》(2003年),着力推进现有制造业的改造和提升,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的加速转移,将成为嘉兴市发展和培育制造业新的增长点。2003年,全市13个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总产值1000.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8%。嘉善的木业、平湖的服装业、海宁皮革业、桐乡和秀洲区羊毛衫业、秀洲区丝织业等颇具特色和实力的制造产业,为嘉兴商贸业实现对国内外市场的辐射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支撑。
  3、商贸业需求旺盛。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9.39亿元,比2002年增长12.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02亿元,增长27.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48元,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549元,增长5.1%;商品交易市场平稳增长,2003年市场商品成交额451亿元,增长10.2%。这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均处于较好水平。
  4、旅游商贸特色明显。嘉兴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市区的南湖、海宁的钱江涌潮、海盐的南北湖、嘉善的水乡古镇——西塘、桐乡的历史文化名镇——乌镇、平湖的九龙山等,形成了嘉兴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潮、湖、河、海为特色的水文化旅游格局,旅游业的繁荣将有机地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5、特色农产品享誉海内外。嘉兴的蚕茧、杭白菊、小湖羊皮等都是嘉兴著名特产,享誉国内外,其中杭白菊和蚕茧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湖羊饲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极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拓展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劣势

  1、缺少能够起到龙头带动作用的骨干商贸企业
  2、新型业态快速发展,但传统业态仍占主体。
  3、商贸流通企业技术进步加快,但经营管理手段依然落后。
  4、各县(市)的商贸发展不平衡。
  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在嘉兴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提升嘉兴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任务。面对机遇与挑战,认清自身的特点和优劣势,趋利避害、准确定位、扬长避短,才能探索并走出一条既适应现代化潮流又有自己特色的商贸业发展之路。

  五、规划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

  (一)规划定位

  嘉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益为主线,在发展中推进调整、在调整中加快发展;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实施新世纪十大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
  依照嘉兴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嘉兴全市商贸业发展的定位是:
  充分利用位于上海经济圈、杭州经济圈和环太湖经济圈三圈交汇口的区位优势,按照立足长三角、建设大嘉兴的目标,凸现嘉兴商贸的人文、旅游、休闲服务特色,着眼于建设和实现“人文嘉兴、休闲嘉兴、人居嘉兴”的商贸流通新格局,将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极具优势和竞争力的区域性休闲商都和浙北商贸中心城市
  在全市商贸业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内嘉兴市域和嘉兴市区商贸业发展重点分别是:
  ——市域商贸业发展重点
  大力推行新型流通方式,提高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积极建立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合力推进电子商务;增强传统百货业竞争力,适度发展购物中心;加速市级商业中心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的市级商业中心和区域商业中心格局;着力构建社区和镇区现代商贸流通网络,更好地满足本地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消费需求。
  建设、整合、改造、提升专业批发市场:利用嘉兴综合物流园、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濮院·洪合羊毛衫市场、嘉兴汽车商贸园、海宁中国家纺装饰城等大型专业市场平台,有机整合两区五县(市)资源,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极具竞争优势的特色消费品交易平台和为相关制造业服务的生产资料交易平台,实现服务长三角、放眼国内外的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目标。
  ——市区商贸业发展重点
  按照嘉兴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定位和市区商贸业发展现状,市区商贸业规划的总体构想是:营造核心商业、提升城市品位;依托产业基础、完善市场体系;拓展旅游商贸、打造休闲之都;凸现区位优势、错位协调发展。
营造核心商业、提升城市品位。规划期内,在明确嘉兴业已形成的商业中心区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核心商业中心区块的整体改造、标志性商业设施的建设、现有商业网点经营业态的调整和整合,营造核心商业氛围,聚集核心商圈人气,发挥核心商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升嘉兴的商贸形象和城市品位。
  依托产业基础、完善市场体系。依托嘉兴本地拥有的羊毛衫、茧丝绸、纺织、服装、小家电、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基础,发展有产业依托的专业市场体系。整合建设濮院·洪合羊毛衫市场、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嘉兴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市场群,以及嘉兴汽车商贸园、王店·中国小家电城等专业市场,完善市场体系,推进嘉兴第一、第二产业和商贸业的协同互动发展。
  拓展旅游商贸、打造休闲之都。 随着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目标的实现,嘉兴城市的个性化特点进一步彰显,利用地处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边缘地带的优势,通过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购物、观光农业、时尚娱乐等项目,积极拓展旅游商贸的发展空间,努力打造休闲嘉兴。
  凸现区位优势、错位协调发展。当今世界,合作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竞争,树立“竞合”观念成为区域之间的协作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明智选择,大型商业网点之间差异化错位经营又是实现商圈集聚人气、烘托商业氛围的最佳选择。区域之间、商业网点之间,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营造自身特色,进而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实现多方共同的发展。
  
    (二)空间布局

  根据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原则和商贸业发展定位,嘉兴市商贸流通业将形成“一心三翼五极多结点”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心”:即由中山路、勤俭路、禾兴中路和建国中路所形成的“井”字型市级商业中心区块,作为嘉兴市本级辐射整个嘉兴市域乃至周边地区和县(市)的市级商业和现代商务中心。
  “三翼”:即南湖、秀洲两区商贸发展翼和南湖新区旅游商贸发展翼。从三区的商贸业发展现状来看,市本级的南湖、秀洲商贸业发展情况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而南湖新区作为嘉兴市新的行政、新闻、休闲中心区域,再加上著名的南湖景区,会不断地聚集人气,旅游商贸业发展潜力极大。“三翼”的发展将成为“一心”的必要补充和有力支撑。
  “五极”:即嘉善、平湖、海盐、海宁和桐乡五县(市)区域商贸发展极。“五极”将以嘉兴市本级为中心,通过有机整合嘉兴市域范围内的商贸资源,构建嘉兴市本级与周边五县(市)互动的商贸业发展格局。
  “多结点”:即分布于嘉兴市域各镇,以满足本地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为主的商贸服务网络。这将是实施嘉兴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嘉兴城乡商贸发展的重要依托和现实载体。

  (三)发展目标

  根据嘉兴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商贸业发展定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全市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到2010年,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73亿元,年均递增约12%;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68亿元,年均递增12%;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
  注: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39亿元。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85.35亿元,占GDP比重为10%左右。
  ——商业网点布局日趋合理
  在嘉兴市区范围内形成四个层次的商品流通网络,即:第一层次为嘉兴市级商业中心;第二层次为南湖区、秀洲区两个商业副中心和南湖新区旅游商贸副中心;第三层次为分布于市级商业中心和区域商业中心内(或周边)的若干条商业街;第四层次为分布于市区和各镇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域的若干个社区、镇区商业中心。
在其他县(市),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分别建设和发展区域商业中心、特色街、旅游商贸和社区(镇区)商业中心。
  ——合理规划商业网点面积
  到2010年,嘉兴全市人均(户籍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口)拥有商业网点面积0.8~1.1平方米。全市城镇商业网点总面积将达到340万平方米左右。

  注:1、人口规模预测数据主要来自《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12)文本;
             2、2003年,嘉兴市区人均商业网点面积仅为0.71平方米。
  ——商业业态丰富多样、协调发展
  基本形成百货店、购物中心、大型超市、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家居建材店等不同功能、不同形式互为补充的商业业态结构。
  到2010年,嘉兴全市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达6~8家,超10亿元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达1~2家。
  连锁经营快速发展。到2010年,连锁企业发展到30家,连锁门店800家,经营销售额达到150亿元左右,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0%。
  ——商贸流通业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大型超市、便利店、专业店、购物中心等主要商业业态发展中,应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企业进入,引进国内外先进零售企业管理经验,推动本地商贸企业进一步向外拓展。规划期内,全市共引进外资开设16~20家大型(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零售商业网点。
  ——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商贸企业普遍应用计算机管理,全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大中型商场和超市内普及使用POS系统。积极推进电子商务,逐步推行网上购物。规划期末,全市零售商业企业中应有70%的网点使用电子计算机管理。全市各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总额的30%以上应通过电子商务来实现。
  ——建设国内领先的大型专业市场、长三角重要的港口物流基地和杭州湾主要的区域配送中心
  到2007年,基本构建完成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和现代物流框架体系,物流增加值达到60亿元,嘉兴港吞吐能力达27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8万标准箱。全市各类专业市场成交额达到800亿元以上,其中年交易额100亿元以上的市场1个,50亿元以上的市场5个,10亿元以上的市场15个。到2010年,物流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市场成交总额突破1000亿元,初步建成长三角南翼的区域性大宗商品仓储配送中心。

  六、商业中心规划

  (一)市级商业中心

  经过多年的商贸业发展和文化积淀,以建国中路、中山路、禾兴中路和勤俭路组成的“口”字型区块,和四条路向外延伸所形成的“井”字型商业聚集区(四周以环城河为界,总占地面积2.377平方公里,至2010年区域内应有10万左右的人口居住,以保持核心商圈人气),已成为嘉兴市本级辐射整个嘉兴市域乃至周边地区的商贸业聚集区域。
  市级商业中心建设的目标:以“三街六区块”(三街指建国路、少年路、府南街,六区块分布于东至建国路,西至原卫校、市政府西侧,北至勤俭路、环城路,南至斜西街,总用地0.85平方公里的区域)改造为基础,以“井字型”核心商业区建设为目标,以“井字型”内“口字型”区域建设为重点,通过主要区块分片特色改造,将内环河内区域建设为集购物、休闲、旅游、商务、办公于一体,路网布局合理、业态结构协调、生态环境优美的市级商业中心。首先,按照商业发展“人气、商气聚集”规律,加强核心商业区内路网改造,优化路网布局,尤其是道路的连接、停车场的设置、车流与人流的分流,是打造市级商业中心的必要条件。其次,在“井字型”核心商业区内,通过 “大型商业网点”、“商务办公酒店”、“文化娱乐休闲”、“金融贸易服务”、“特色店铺老字号保护”等区块的分片建设,共同营造市级商业中心氛围。最后,在“井字型”核心商业区的外缘区域,布局以“滨水绿环”为特色的核心商业区边缘地带的绿色生态环,改善区内生态景观环境,实现商贸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级商业中心商业业态设置原则:鼓励设置购物中心、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综合超市、文化娱乐网点;适度设置超市、便利店、餐饮网点、生活服务网点;控制设置仓储式商场和农贸市场。
“口字型”区块的改造应贯彻“整体改造、凸现特色、抓好结点、引领周边”的总体思想。
  1、在禾兴中路与中山路交汇点或周边。新建一处面积在8~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使其成为嘉兴市零售商业的标志性建筑,连同周边已有(规划新建)的大型商业共同打造嘉兴零售商业主力业态。
在“井字型”商业中心区内(建议原嘉兴三中区块)建设1处现代化的商务办公大厦,使之成为嘉兴市的标志性建筑,连同周边其他商务设施,吸引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分销代理公司、外资办事处等入驻,以集聚人气和带动中高端消费,共同打造嘉兴现代商务服务中心。
  2、中山路与建国中路交汇点。该结点周边地区分布着誉名中外的老字号“五芳斋”和嘉兴市中心唯一的山体景观--瓶山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规划期内,应改造现有零星商业业态,打造以高品位餐饮、休闲、娱乐为特色的消费区块。
在环城东路与中山路交汇区域择地建设五星级宾馆一座,提升商业核心区块的消费档次和城市形象,有效满足商务人员和外地游客的需求。
  3、勤俭路与建国中路交汇点。该结点周边南与瓶山景区相接,北为华庭街南入口,周边现有人民剧院、新华书店,以及华庭街内的国际影院等文化设施,利用现有文化娱乐设施,聚集人气,并与其他结点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规划期内将此区域建设改造为文化、休闲和购物区块。
  4、勤俭路与禾兴中路交汇点。该结点周边南有主力购物中心,东邻少年路服装精品街和华庭商业街,是嘉兴商业的繁华地段之一,规划期内,通过对街区的整治和改造,保持和提升原有经营业态,打造以服装、鞋帽、运动、文化用品、电子通信产品等精品品牌专卖为特色的购物区块。
  “口”字型区块及其街道延伸形成的“井”字型商业聚集区域周边的商业网点改造,应以“特色化、差别化、专业化”为主线,在经营业态、品类、规模、档次、品位等方面进行科学引导和区隔。梳理勤俭路、中山路、禾兴路、少年路和建国路所形成“两横三纵”沿街店铺,按照优先发展专业店、专卖店等特色店铺的思路,采用“腾笼换鸟”、“拍进拍出”、“以小集大”等方法,经过1~2年的业态调整和建设,确立市级商业中心的整体模式,最终形成真正具有核心地位和集聚功能的“井”字型市级商业中心。

  (二)区域商业中心

  嘉兴全市将形成南湖、秀洲两个城区商业副中心、南湖新区旅游商贸副中心和五个县(市)区域性商业中心。
  区域性商业中心的业态设置原则为:鼓励设置购物中心、专业店、专卖店、超市、便利店、餐饮、文化娱乐网点;适度设置百货店、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生活服务网点;控制设置农贸市场。
  1、南湖区商业副中心
  位于南湖新区规划范围的西部,外环东路以东部分,总面积7平方公里。辖区内在建大型商业网点主要有万好家居、国际中港城、汽车商贸园等。
  规划期内,发展南湖区商贸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现有(在建)大型商业网点的业态引导和调整,努力扩大现有大型商业网点(特别是有批发功能的商业网点)的辐射范围;商业中心内规划建设1~2条商业街,引进专业店、专卖店等品牌商品经营店铺;合理布局10个左右的社区(镇区)商业网点,以中小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作为区内社区(镇区)商业中心的主体,辅以便利店和社区配套的商业、服务业设施。
在南湖区东南方向,规划中长期将建设石堰世贸新城项目。
  2、秀洲区商业副中心
  指秀洲新区商业副中心。位于秀洲新区规划范围内的秀洲中心区,总面积为9.68平方公里。辖区内在建大型商业设施主要有江南摩尔、永泰广场、国浩广场、财富广场、好一家家居购物广场、嘉兴·国际文体商贸城等。规划期内,应做好在建商业网点尤其是大规模商业网点的招商和定位,严格新建大型商业网点的审批。
  规划期内,重点培育和发展1处区域性购物中心和1~2条特色商业街,作为区域商业中心的主体。特色街建设以品牌专卖店、餐饮、文化娱乐等为主要业态;适度发展大卖场、大型超市、专业市场作为满足广域消费者需求的商业业态;以中小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作为区内10个社区(镇区)商业中心的主体,辅以便利店和社区配套的商业、服务业设施。
  在嘉兴市区西南方向(嘉兴经济开发区西南面),东起中环西路、南至中环南路、西至新洲路、北接古运河,规划中长期将建设以商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的运河新城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09公顷,是专业性较强的城市商务文化中心、全市性的休闲娱乐中心和片区的商业服务中心。
  3、南湖新区旅游商贸副中心
随南湖路湖滨区块改造项目建设的开发启动,规划在此区块建设南湖新区旅游商贸副中心。南湖新区旅游商贸副中心的功能是为满足南湖景区游客购物、餐饮、娱乐、住宿、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应配置商务会议、会展、餐饮店、宾馆饭店、旅游商品购物超市、便利店等业态。
  整治环南湖现有零星店铺的业态设置,应对环南湖商业店铺采用集中设置的方式,还南湖周边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环南湖商业网点的设置必须坚持80∶20的比例,即集中设置的商业网点面积占整个景区商业中心网点总面积的80%,分布于各景点内的便利性商业网点面积为20%。同时,中小型的商业网点要以引进知名品牌餐饮店、便利店、中小型超市、专业彩扩冲印店和旅游商品专业商店为主。除旅游商品专业商店以外,南湖新区旅游商贸副中心内应严格控制大型商业设施的建设。
  为保证南湖新区景区商业的氛围,区域内应保留不少于5万的居住人口,同时在规划的社区(2~3个)内,合理安排设置社区商业网点。 
  为增强南湖景区的旅游聚集能力,规划期内,要大力打造梅湾仿古商业街和南湖景观大道。梅湾仿古商业街重点发展字画、文物、饰品、旅游纪念品、休闲、传统餐饮、文化娱乐等经营店铺,展现嘉兴南湖景区历史特色,挖掘传统文化底蕴。为有机地连接南湖、西南湖和梅湾仿古商业街,规划期内应将现南湖路改造建设成为南湖景观大道,形成环南湖的南湖路、南溪路和环湖路景观旅游干道。
  4、嘉善商业中心
  嘉善商业中心位于主城区,由环城北路,体育路、晋阳路、施家路所围成的区域。商业中心的商业网点主要分布在解放路、中山路、亭桥路、车站路、健康路等,该商业中心服务于嘉善县整个县域范围,规划期末,县级商业网点营业面积约14万平方米,县级商业中心呈线型分布。
  嘉善要利用毗邻上海大都市圈的区位优势,以及业已形成的嘉善木业、旅游业和现代化生态农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发展嘉善木业市场和以西塘古镇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商贸市场,作为嘉善商贸业增长的亮点;通过整治、建设和提升城区和集镇商业业态,满足全县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5、平湖商业中心
  当湖商业中心位于平湖中心城区 (当湖),东接东湖,南至城南路,西依环城西路,北靠环城北路。该城市商业中心包括滨湖商圈、关帝庙商圈和城南路商圈。
  规划期内,当湖商业中心按照“水、城市、休闲购物”相互交融的要求,突出地域优势,强调文化底蕴,整合现有资源,以城南路开发为契机,增强现代气息,提升商业设施品位;发展有特色产业支撑的“平湖(国际)服装贸易中心(规划面积26.67万平方米)”和“杭州湾北岸物流基地”,促进服装产业的设计、生产、销售功能的联动;提高商业网点的现代化水平,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布局,促进平湖商贸的持续健康发展。
  6、海盐商业中心
  海盐南临杭州湾,交通十分便捷,秦山核电站和南北湖省级旅游风景区位于该县境内。以朝阳路和勤俭路交叉口为中心,半径200米左右的范围规划建设海盐商业中心。
  根据海盐的地理环境特点、城镇体系布局和产业发展状况,全县商业网点总体布局要形成“一主一副七卫星”,呈现一个“V”字型空间布局形态。
  城区共形成位于朝阳路段的城区商业核心区块,分布于武原镇和大桥新区的若干条商业特色街,以及以地方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专业市场三个主要商业板块。
  7、海宁商业中心
  以工人路区块(面积17万平方米)为中心,半径250米左右的范围构成海宁商业中心,该中心主要聚集传统商贸业态。以钱江西路区块(面积7万平方米的区域)构成海宁商业次中心,主要集聚现代商贸业态。
  海宁是全国皮革、装饰布和经编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商品集散中心,具有以良好产业基础为依托的相关特色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广阔空间,海宁商贸业应发展有产业集聚优势和辐射力支撑的产地型商品交易市场,即海宁中国皮革城和海宁中国家纺装饰城,可通过适度发展会展经济推动商贸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改造、整治和提升工人路、海昌路等商业街,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街区特色;着力推进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新型商业业态,并以此作为改造传统业态、创新经营方式的重要手段。
  8、桐乡商业中心
  规划以东起公园路、西至梧桐大街、南起振兴中路、北至北港河(面积2.5平方公里)的区域构成桐乡商业中心。濮院的羊毛衫加工业、崇福的裘皮加工业、洲泉和石门的制鞋业、同福和石门、凤鸣的杭白菊加工业等特色产业,以及乌镇的旅游业将成为发展桐乡商贸业的重要载体。
  桐乡商贸业的发展重点是做大做强濮院羊毛衫市场、崇福皮草市场和乌镇旅游业,这是实现桐乡有机融入长三角、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寻求自身发展的现实选择;通过着力打造振兴路商业街,整治街区环境,加强街区综合管理,提升街区内现有业态经营品位,为本地消费者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积极推进商业连锁经营网络和特色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并以此作为改造传统业态、创新经营方式的重要手段。

  (三)社区商业中心

  社区商业中心的业态设置原则:鼓励设置超市、便利店、餐饮网点、生活服务网点;适度设置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文化娱乐网点、农贸市场;控制设置百货店、仓储式商场。
  规划中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网点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居住区商业,以1~2家超市(总面积1000~2000平方米)和1~2家农贸市场(总面积3000~5000平方米)为骨干,同时设置餐饮、美发、洗熨、修理、回收、代办等各类小型生活服务及金融、邮政等配套网点,使之基本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多方面需要,服务半径800~1000米,社区居民步行10分钟以内可到达;另一个层次是街坊商业,处于居民区内部,鼓励设置便利店、生活服务设施。两个层次的社区商业比重控制在80%∶20%。
  距离商业中心1公里以外的居民聚集区,原则上居住人口1~3万人设置一个综合性的社区商业中心,营业面积总规模为5000~15000平方米。已建成的城市居住区及传统民居保护区,商业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的,应通过调整结构、置换房屋用途等办法,按社区商业中心的要求逐步加以完善。新建居民区和旧房改造后的居民小区要按照社区商业中心设置标准合理配置商业网点。
  嘉兴市本级现有10个镇、83(农村社区27个)个社区,按照“方便居民服务、优化商贸资源配置”的原则,同时考虑到形成社区商业中心的基本规模,至规划期末市本级将形成90个社区(镇区)商业中心。
  从对嘉兴市区社区商业网点的现状分析来看,未来嘉兴市区社区商业必须在网点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提高社区商业服务业网点的集聚度,实现居住区和社区服务网点的有效结合,处理好居住区“求静”和服务网点“求便”之间的关系,在提升社区商贸业服务水平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此外,还要通过打造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着力提升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用现代化手段改造传统商贸业,促使社区商业迈上新台阶。
  (四)城镇商业
  集镇商业是指商业一定程度集聚,主要配置居民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商业服务行业,服务对象为本镇和周边居民的商业发展形态。规划期内,鼓励设置超市、便利店、餐饮和生活服务网点;适度设置中小型百货店、专卖店、专业店、文化娱乐设施;限制设置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在全省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战略指导下,建设和发展集镇商业将是真正提升集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镇镇有超市,村村有便利”目标的重要途径。
  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有关要求,规划期内每镇设立2~3个连锁超市(总面积3000~5000平方米),每村设立1~2个超市配送便民店(总面积300平方米),各镇要根据各自的产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旅游主导型、现代居住型和生态休闲型等功能定位,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根据集镇商业发展规律,中心镇商业的发展往往优于一般镇,规划期内市本级范围应重点发展新丰、余新、凤桥、七星、大桥、王江泾、王店、油车港、新塍、洪合等中心镇商业,一方面满足集镇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对周边集镇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七、主要发展商业业态

  (一)零售业

  1、购物中心
  依照嘉兴市总体情况,规划期内拟新建三座购物中心,规划总面积15~20万平方米。
  在现有市级商业中心中的“口”字型核心区块,新建包含百货店在内的大型购物中心一处,面积在8~10万平方米,使之成为嘉兴市本级的标志性零售商业建筑。
  在南湖、秀洲两个副中心分别建一处面积在3~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
  2、百货店
  从嘉兴市情况看,规划期内在市级商业中心区内适度发展1~2处百货店。发展重点放在经营结构调整和实现特色经营错位发展上。
  在南湖和秀洲两个商业副中心,各新建1~2处百货店(总面积10000~16000平方米),其中有一处百货店可作为购物中心内的主力业态。
  3、仓储式商场
  按照南湖、秀洲两区的实际情况,规划期内在南湖和秀洲两区居民相对集中的居住区的城乡结合处或交通干道边,各建1处仓储式商场(总面积24000~30000平方米)。
  4、综合性超市
  规划期内在嘉兴市南湖区和秀洲区范围内居民集聚的区域,分别选址建设1~2处大型综合超市(总面积20000平方米)。各社区商业中心均应发展1~2处综合性超市(总面积1000~2000平方米)。
  5、专业店和专卖店
  规划期内,通过对嘉兴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和商业街内零星店铺的整治,把此类业态作为引进重点和发展方向。至规划期末,此类业态在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和商业街内的商业网点数量比重不低于40%。
  6、便利店
  便利店是社区商业和街坊商业的主体业态。规划期内,应该大力培育或引进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发展便利连锁店,重点改造以“夫妻老婆店”为主要代表的传统业态。

  (二)宾馆饭店、餐饮业

  考虑到嘉兴将承担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客源分流,以及不断增加的商贸活动、区域交流活动及各种会议对长三角区域造成的日益增加的接待压力,合理发展宾馆饭店业,对于嘉兴这样的长三角地区“区域性的休闲商都”和“浙江北部的商贸中心城市”,以及上海、杭州、环太湖经济圈的“后花园城市”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规划期内在市级商业中心区新建五星级宾馆2家,在南湖、秀洲商业副中心分别新建四星级以上宾馆2~4家,其中五星级宾馆各1家;南湖新区旅游商贸副中心建设四星级以上宾馆4~5家。
  在规划期内,嘉兴餐饮业应以弘扬地方特色菜肴为主线,积极引进国内外餐饮名店、大店和特色店。通过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美食节,为中外美食佳肴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进餐饮业与文化娱乐和旅游业的融合。同时在市级商业中心区引导形成高档次的美食特色街区,以体现嘉兴特有的饮食文化,增强嘉兴餐饮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此外,还应加大对影响社区环境和交通顺畅的沿街小饭店和小吃店的整治力度。在旧城改造和新建居民小区时,应按标准统一规划餐饮网点的设施建设。

  (三)商业街

  本着“少而精、少而特、少而旺”的建街原则,规划期内应着力打造以下七条商业街。
  1、建国路休闲购物商业街
建国路休闲购物商业街南起瓶山景区,中经华庭街,北至嘉禾·北京城。其中华庭街总营业面积9万平方米,为一条集商贸、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商业街,有二横九纵十一条内街,以及大型地下停车库、市民休闲广场等附属商业设施;嘉禾·北京城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主要经营通讯器材、家具、电器等大类产品;瓶山景区为市区内唯一存在的自然山体景观,景区周边分布着中华老字号“五芳斋”等特色店铺。
规划期内应结合“口”字形商业核心区块的打造,加强建国路休闲购物商业街的商贸业态调整、完善和提升,并对瓶山景区及周边零星网点进行整治,将建国路建设成为集购物、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嘉兴市区代表性品牌商业街。
  2、禾兴路电子信息产品街
  规划期内将禾兴路南起环城南路,北至东升中路段,以现有的通讯器材、数码产品、电子器件等经营网点为基础,通过改造整合提升,建成集计算机软硬件、电子通讯产品、互联网设备等信息化产品于一体,以展示、交易和知识传播为主要功能的电子信息产品街。
  3、嘉兴斜西金融街
  规划期内应在斜西街现有金融机构相对集中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服务等机构,凸现街区特色,在注重建筑物风格、立面整治的同时,适当增添健身俱乐部、高品位茶吧、书吧、酒吧、咖啡吧、休闲吧等业态,将斜西街建成独具江南特性,具有较高品位的金融休闲特色街区。
  4、南湖历史文化景观街(梅湾古街)
  规划在南湖风景区西南湖区域,市行政中心区与市商业中心区的连接地带,以梅湾街为基础建设。该街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规划期内,通过完成这一街区“修旧还旧”的整治,引进以体现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购物店铺和文化消费(如名人书画、秀洲农民画、旅游纪念品)为主的店铺,辅以茶室、特色小吃等,使之成为展现嘉兴“名人文化、吴越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历史文化景观街区。
  5、中基路历史风情休闲街
  规划期内,对西起城北路,东至建国北路的中基路段进行整体定位、设计和立面改造,“修旧还旧”突出江南民居特色,通过设置古玩、古董、字画、工艺品专业店、老字号特色店、土特产专卖店,辅以茶馆、书场等传统休闲业态,将嘉兴复兴汤团店、陆稿荐酱鸭店、鸳鸯酒楼、正春和布店等原有老字号特色店引入中基路,通过整体招商、运营策划和宣传推广,使之成为能够体现嘉兴传统风貌,满足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夜间消费和旅游购物的历史风情休闲街。
  6、少年路精品服饰街
  在南起中山路,北至环城北路的少年路段规划建设。在街区现有业态的基础上,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服饰店铺,鼓励开设品牌服装、服饰等专卖店和专业店,辅以礼品、鞋帽、箱包等,适度设置美容美发用品专业店,满足时尚人群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整治街区环境,凸现街区特色。
  7、府南花鸟工艺品街
  在北起子城,南至环城南路的府南街路段规划建设。利用子城、天主教堂等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设置花店、宠物、邮品、钱币、工艺品店等业态,辅以鲜花、礼品、饰品等,通过改善街区经营环境,提高街区管理水平,营造轻松购物、享受生活的商业氛围。

  (四)市域专业市场

  截至2003年底,嘉兴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320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05个,生产资料市场15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451亿元,比2002年增长10.18%。全市超亿元的市场31个,超10亿元的市场9个(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濮院羊毛衫市场、海宁中国家纺装饰城、嘉兴农产品交易中心、洪合羊毛衫市场、嘉善商城、嘉兴汽车商贸园、嘉兴南方丝绸市场),市本级超10亿元的市场5个(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嘉兴农产品交易中心、洪合羊毛衫市场、嘉兴汽车商贸园、嘉兴南方丝绸市场)。
  按照“控制总量与布局调整、资源整合与体制创新、完善功能与再创优势”的专业市场发展思路,嘉兴市专业市场建设的重点是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特色产业依托的骨干专业市场,整合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大型专业市场,改造提升一批具有扩张性和成长潜力的特色专业市场,形成“以工促贸、以贸带工”工贸互动新格局,构建“特色专业市场(群)+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
规划期内市域专业市场发展规划

  1、需改造、提升、迁(扩)建的现有专业市场
  (1)嘉兴综合物流园
  规划建设的嘉兴综合物流园地处320国道西侧、乍嘉苏高速公路及新规划的南郊河以东、运河以南,占地面积226万平方米。近期以农产品交易中心为主体,规划72.6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5亿元,已建成嘉兴市蔬菜市场、水产市场、土特产市场、水果市场和建陶市场,总建筑面积达到50多万平方米,将形成商品集散、物流配送和网上展示三大中心,进而发展成为立足大嘉兴、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2010年市场交易额将达到50亿元。
  规划期末将逐步引进嘉兴市二手货交易市场、嘉兴市副食品批发市场、嘉兴市农产品物流中心、嘉兴市农展馆、嘉兴市农产品加工中心、嘉兴市大宗农产品拍卖中心等大型商业网点,逐步构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嘉兴综合物流园。
  (2)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是1992年组建的全国性茧丝绸专业交易市场。市场总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2003年市场成交额达到242亿元。该市场现已成为中国茧丝绸产销调节及物流中心、价格发布和行情信息中心。规划期内,该市场应以信息化作为核心竞争力,以扩大市场辐射范围为重点,不断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强化市场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全国各地企业就近进入该市场全国注册仓库体系进行交易的目标。
  (3)嘉兴市濮院·洪合羊毛衫市场
  嘉兴市洪合羊毛衫市场建办于1988年10月,与桐乡市濮院羊毛衫市场共同构成全国最大羊毛衫集散中心。规划期内,应将洪合羊毛衫市场搬迁至毗邻濮院羊毛衫市场的四环路(规划)一带。
  在洪合羊毛衫市场新址建设和日后经营过程中,应以资本为纽带,与濮院羊毛衫市场整合协同发展,整合后的羊毛衫市场规划占地面积为380万平方米。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名称、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促销宣传。同时构筑功能设施完善的信息平台、交易平台、产业平台,不断增强市场的外向度和市场的综合实力,努力把市场建成为集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为一体的世界羊毛衫信息、研发、市场、交易的集散中心。力争到规划期末,年市场成交额达到100亿元。
  (4)嘉兴汽车商贸园
  嘉兴汽车商贸园位于南湖新区中环南路以北,中环东路以西区块,规划用地94.13万平方米,2003年市场成交额18亿元。规划期内应加快二期工程的建设步伐,重点发展汽车展示销售、汽配贸易、物流配送、维修检测、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积极开拓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产业,逐步形成主业突出、功能先进的大型专业市场,推动嘉兴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汽车电子产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期末,年市场交易额突破90亿元,使汽车商贸园成为融现代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体现人居嘉兴、休闲嘉兴、人文嘉兴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弘扬汽车文化为核心理念的,在浙北和长三角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汽车营销服务园区。
  (5)嘉兴·中国纺织城
  嘉兴·中国纺织城(原嘉兴南方丝绸市场)创建于1988年5月,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2003年市场成交额10亿元。规划期内,应依托嘉兴纺织产业基地,易地建设嘉兴·中国纺织城,与周边同类市场形成错位发展格局,逐步将市场建设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以纺织原料、产品为主的现代化、开放型的专业商品交易市场。规划期末,年市场交易额达到30亿元的目标。
  (6)嘉兴粮油批发市场
  嘉兴粮油批发市场位于嘉兴火车东站铁水港内,中央储备粮嘉兴直属库旁,规划占地6.67万平方米,内有嘉兴市直属粮库,承担着调剂嘉兴粮油供给和满足百姓粮油需求的重任。规划期内应将区内现有煤炭堆场迁出,对该市场的软硬件进行改造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力争建设成为满足嘉兴本地需求以外辐射省内和上海、苏州等区域的大型粮油批发市场。
  (7)嘉兴钢材市场
  嘉兴钢材市场位于秀洲区内,总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已建成6.67万平方米,主要经营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不绣钢板和管道材料,年目标交易额20亿元。该市场已吸引国内众多大型钢铁企业入驻并进行批发交易,主要满足嘉兴市及周边建材企业对钢铁生产资料的需求。规划期内,使该市场成为长三角内区域性重点钢铁材料市场。
  (8)海宁中国皮革城
  现海宁中国皮革城占地2.2万平方米,2003年市场成交额51亿元。鉴于现有海宁中国皮革城在经营规模、交通路网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发展瓶颈,规划期内,建议将海宁中国皮革城易地建设,以皮革、皮毛等原料及皮革制品为主要经营商品,引进世界知名品牌,加快经营结构调整、营销方式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借助中国皮革城信息网,打响中国皮革博览会品牌,进一步树立海宁中国皮革城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皮革制品集散中心地位,到2010年市场交易额达到100亿元/年。
  (9)海宁中国家纺装饰城
  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10.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2003年市场成交额31亿元。规划期内,海宁中国家纺装饰城应以国际家纺布艺基地转移为契机,以特色产业为发展依托,以装饰布、窗帘、沙发布、布艺沙发、床上用品和纺织机械经营为重点,整合现有市场资源,创新市场建设、管理体制,将市场建设成全国乃至全球性的家纺产品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和信息中心,到2010年市场交易额达到70亿元/年以上。
  (10)嘉善商城
  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为全国百强市场和浙江省区域性重点市场,主要经营副食品、粮油、果品、日用工业品,2003年市场成交额35.8亿元。规划期内,应加快功能布局调整,进一步突出市场特色,重点发展日用工业品、小商品交易;改革传统交易模式,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副食品配送体系建设,构筑区域性副食品配送中心,到2010年市场交易额达到45亿元/年。
  (11)嘉善华东建材市场
  市场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主要经营胶合板、建筑装璜材料、家具、五金等,2003年市场交易额4.4亿元。规划期内,逐步形成以木板、胶合板交易为主,建筑装璜材料、汽配五金、电子信息产品交易为辅的专业市场,到2010年市场交易额达到30亿元/年。

  2、规划新建的专业市场
  (1)王店·中国小家电城
  依托秀洲区王店镇的小家电工业区,规划建设王店·中国小家电城,该市场位于沪杭高速公路王店出口处南侧,规划占地66.7万平方米,首期规划用地33.33万平方米,首期开发用地13.33万平方米。规划近期,拟建成一个开放式的具有交易、展销、物流、服务和文化休闲功能的现代化交易市场。规划期末,应吸纳国内外家电品牌入驻市场,建设国际化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使之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家电市场。
  (2)嘉兴文体用品市场
  以嘉兴本地及宁波、台州的文具产业为依托,嘉兴·国际文体商贸城为基础建设嘉兴文体用品市场,规划用地20万平方米。重点建设学习用品、办公用品、体育用品的贸易中心、展示中心和国际商务中心,逐步将其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型文体用品专业市场。
  (3)嘉兴大宗物资交易市场
  规划期内,在平湖乍浦独山码头区域建设中等规模(占地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的嘉兴煤炭等大宗物资交易市场,用于满足嘉兴市区企业对煤炭等大宗生产资料的需求,重点是与规划中的独立港码头同步建设。
  (4)海宁经编市场
  2003年海宁经编业产值已达55亿元,发展大型专业市场已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规划期内,建议以海宁经编特色产业为依托,按照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要求,在海宁市区选址建设集生产中心、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信息中心于一体的海宁经编专业市场,拟规划面积6.67万平方米,与皮革、家纺等专业市场形成大型专业市场群体。
  (5)平湖(国际)服装贸易中心
  2002年,平湖被中国纺织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服装工业产值已达125亿元,从业人员已达12.8万人。规划期内,建议建设平湖(国际)服装贸易中心,规划面积25.88万平方米,以服装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服装产业链的延伸为手段,重点建设服装辅料和成品交易市场,进而促进平湖服装业的发展。

  八、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

  商贸流通业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先导产业,是完善嘉兴城市功能,促进二产强市、三产兴市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实施嘉兴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府各部门、企业和个人发展商贸流通业的自觉性;必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建立起新的流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新的政策支撑体系。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实施发展规划
  现代商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协调管理。建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立由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工商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财政局、外经贸局、旅游局、交通局和统计局等部门分管领导组成的嘉兴市商贸业管理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一是协调解决商贸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旅游规划和古城保护规划等的相互关系,使各个规划能够相互衔接,有机结合,保证商贸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要将嘉兴商贸流通业发展纳入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留足应有空间。市区商贸规划要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详细规划阶段加以落实,主要商业设施设计要与街景规划结合起来,共同提升城市品位;土地利用规划中要保证商贸用地的规模和单元完整性;古城商贸布局要与古城保护及旅游开发一并考虑,同步进行;在交通规划中要落实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布局需要。二是根据商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组织制定区域设计、项目安排、业态结构、人才培养、资金筹措等方面的专项规划。三是研究制定商贸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统筹解决商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商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收集分析商贸业发展的信息,加强对商贸业发展的监测和考核工作。建议采用全社会商品零售额及新型商业业态所占比重、商贸业投资额及外资所占比重、规模企业销售额、商品市场成交额、出口贸易额等统计指标,来监测和考核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动态、运行质量和规划实施进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强化规划实施的严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重大商贸业项目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新建营业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设施和新建专业市场,应由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规划建设局和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人口密度、现有商业网点、服务范围、环境承载能力和对本行业的影响等因素进行预审,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再进行复审,实行“听证制”等市场准入制度。
  (二)深化体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对商贸流通业的行政管理职能转到规划、调控、服务、监督上来。进一步破除行业分割、各自为政、地区封锁等体制障碍,改善商贸流通业投资发展环境。深化管理方式创新,简化商贸业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程序和审批手续,积极推行“统一办公、全程服务、一个窗口办结”的审批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顺应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强化实施商品品牌、服务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战略;鼓励多种业态相互渗透和流通资本向工农业延伸,向房地产、旅游、咨询等服务贸易领域渗透;规范流通市场秩序,提高流通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尽快实现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
  综合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财政贴息等手段,设立嘉兴市“十一五”商业发展调节资金,用于支持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和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增加对重点流通龙头企业、重要流通设施和流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的投入。鼓励担保机构为流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协调解决中小流通企业资金困难。降低各种税费负担,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保护金融资本、区外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商贸业的积极性。扩大消费信贷,刺激居民消费增长。
政府要积极支持流通企业组建行业协会,提供指导。抓紧建立和扶持市总商会、进出口协会、连锁业协会、绿色食品协会、物流业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协会,扩大成员覆盖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制订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提供信息咨询及人才服务、开展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积极鼓励市内外资本进入流通业。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发展商贸业。所有以股份、合作、独资等各种形式参与商贸流通业平等竞争的投资主体都应得到鼓励,所有市外资金在批发、零售、分销、特许经营等方面的投资均可享受平等待遇。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允许外商在批发、零售、分销、特许加盟经营、佣金代理等方面享受国民待遇。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完善用地、用水、用电、税费、信贷等方面的相互配套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国外高质量的商业资本的引进。重视引进国内特别是上海、杭州、温州、台州等地方的民间资本。加强与市外商贸流通业的合作交流,在提供信息、信贷、人员出入境等方面,支持企业到境外拓展市场。
  (三)创新商贸业态,培育重点企业
  大力发展大型超市、仓储式超市、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物流配送等新型商贸业态,在规划用地、技改贷款贴息、财税和土地出让金方面支持新型商贸业态的发展。积极推动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医药、烟草、家电、家具、报刊图书、音像制品、装饰材料、邮政快运、旅游、家政、维修、房地产中介、教育培训等服务领域发展。支持优势连锁企业从老城区向新城区渗透,从市区向城乡结合部、农村集镇和周边地区扩张,以连锁经营提升城乡传统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积极推广特许加盟经营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的“小门店”、“夫妻店”。通过政府扶持和企业运作发展物流业,鼓励工商企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有效分离出来,由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的转变,发展第三方物流,充分发挥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培育和发展物流市场。建立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商贸配送服务体系,建设集信息、仓储、包装、配送、运输、展示交易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积极鼓励各种所有制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物流基地的建设。
  按照“总量控制、调整布局、强化功能、规范管理”的思路,推进建材、家居、汽车、粮食等专业市场的改造、升级和转型,逐步完善市场的集散、价格、信息、结算、展示、仓储、配送等功能。一是优化市场组织结构和交易方式。通过资本重组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专业市场、仓储式批发市场,形成畅通、简便的市场分销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农贸批发市场、特色商品专业市场。建设集信息发布、商品交易、技术监测于一体的上档次、多功能的集散中心,并向具有统一结算、统一物流配送、批零一体式分销服务功能的大卖场形式发展。引导有条件的经营大户向现代贸易公司转型和上规模的商品交易市场组建市场集团。二是要加大政府的引导力度,采取合资、股份、合作、独资等形式,大力引进省内外大型商业集团和国外商业资本,积极推进以代理经销制、连锁经营、仓储式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改造传统市场交易形式。
  充分发挥嘉兴全市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嘉兴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大的朝阳产业和龙头产业,可有效带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效益为目标的思路,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资源整合形式,组建若干个内外贸结合的大中型连锁企业集团,形成优势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有助于整合产业链的社会化商贸系统,促进商贸活动的专业化。在2010年前,全市应重点培育8~10家具有较大实力规模的大中型连锁企业集团。
  (四)建设标准化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加快推进商贸标准化进程,是商贸业向规范化、高效化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必须抓紧开展商贸业术语、计量、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商贸业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的普及工作,积极推动各种商贸业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商贸业装备技术的标准化,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和接轨国际的能力。
  坚持“在整顿中提高,在规范中发展”的方针,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开展商业文化、商业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商业道德水准,加大对商贸业的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欺行霸市、以次充好、行业垄断等违法行为。建立企业(个人)信用档案,限制不合格企业(个人)进入商贸市场,完善市场摊位出租出让的公开招标、抽签等方法,规范市场收费制度,降低市场经营成本。创立嘉兴商贸流通业信用品牌,建设“信用嘉兴”,抑制恶性竞争。增强商贸业政策规范性、透明性和稳定性,完善商贸管理实施细则。
  (五)加快信息化进程,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商贸技术。加强条形码(BC)、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商贸理论和技术等在商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大力支持低公害、绿色环保商贸业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普及。
  推进网上流通信息和商务平台的建设,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利用网络技术将商贸企业散布在不同区域的服务网点联结起来,改变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形成商贸服务平台。通过完善贸易网和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引导各类商贸企业在商品采购、调运、仓储、营销等商务活动中推广智能化、自动化管理;通过发展电子交易活动,实行网上洽谈、网上交易、网上结算,优化供应链和配送体系,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费用。
  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光纤通信等现代化信息工具在流通领域中的应用,提高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公共信息网和浙江流通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快创建嘉兴流通信息平台,作为收集、传递、处理信息的主要手段,及时提供各种商品的产、供、销信息和运输信息,发挥其对流通行业、部门以及企业群体间的沟通功能,对生产与需求的引导功能,对企业经营的决策功能,形成高效、通畅、可调控的信息网络。
  大力加强现代商贸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在职培训,充分发挥嘉兴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作用,同时借助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省内院校力量,开展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商贸理念和经营管理知识的职业经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制订引进人才和柔性流动的激励政策,组织骨干商贸企业外出招聘各类人才,特别是既有开拓创新精神、懂商贸业运作规律又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复合型商业经营管理人才。积极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

  九、附 件

  附件1:嘉兴市地方标准商业分级设置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嘉兴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商业的规划与建设管理。已形成的各级商业的调整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参照上海市地方标准《商业零售业态规范》和《商业分级设置规范》制定。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市中心商业区。指商业高度集聚、经营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范围为超广域的城市商业中心区。商业街长度一般在800米以上,或商业集聚在10公顷区域范围内。
  2、区域商业中心。指商业中度集聚,经营服务功能比较完善,服务范围为广域的地区商业中心。商业街长度一般在500米以上,或商业集聚在5公顷区域范围内。
  3、社区(居住区)商业。指商业一定程度集聚,主要配置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必需品的商业行业和生活服务业,服务对象主要为当地居民的社区商业中心。
  4、街坊商业。是指方便居民就近购买生活必需品,为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的社区便民商业。
  5、专业街。指同一系列的专业店、专卖店高度集聚,提供专门商品和专业服务的特色商业街,一般街长在200米以上,专业店在30家以上。
  6、新区商业中心。指郊区旧城改造扩建为新城后,在其中心区域形成的商业中度集聚、商业服务行业比较完善、服务对象主要为新区居民及部分外来消费者的新区商业主要集聚地。
  7、中心镇商业。指商业一定程度集聚,主要配置居民和村民日常生活消费品,以及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所需的商业服务行业,服务对象为本镇居民和附近村民的郊区中心镇商业中心。
  8、一般镇商业。指为方便本镇居民及附近村民购物和消费,以及提供一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的便民利民商业。
  9、功能定位。指该级商业设置经营服务的主要方向和满足消费所应发挥的作用。
  10、服务人口。广域型以下的各级商业设置具备的以本区域居民为主要对象的服务能力。
  11、基本设置业态与业种。指该级商业必须配置的各类商业业态与业种。
  12、配套行业。指保证该级商业正常经营,发挥基本服务功能的配套辅助行业。
  13、生活服务业。指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必要服务的各类行业,包括洗染、沐浴、理发、照相彩扩、票务、维修、住房中介等。
  三、基本原则
  1、各级商业设置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各级商业设置应符合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市、区)规划,处理好与交通、环保的关系,并与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与旧城改造、居住区和城镇建设相结合。
  3、各级商业设置除按照本标准执行外,应符合国家和嘉兴市现行的有关规定。
  四、基本要求
  1、各级商业设置可分步实施。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居住区)商业、街坊商业在相近的地域可统筹安排,避免重复设置。
  2、本标准主要用于新建商业的指导。已形成的各级商业的改造可参照执行。
  3、区域商业中心、新区商业中心的设置宜以块状为主、条状为辅,建筑形态宜采取购物中心模式。
  4、社区(居住区)的商业设置宜适度集中,应以配制便民利民的业态和业种为主。
  5、大型商业设置应根据本市现行停车库(场)设置标准的要求配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地。
  6、菜场、浴场、餐饮店等商业设施应与住宅分开。
  五、级次和指标
  按照《嘉兴市商业地方标准分级设置的级次和指标》,见附件6。
 

作者:佚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