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热评我入世三年跃升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2004年对外贸易总额达1.1547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势头增长强劲,贸易顺差创历史最高水平。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但是从贸易结构上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年外贸翻番出口占尽优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本周二公布的数字,2004年中国外贸交易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1547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5.7%,相当于2001年全年贸易规模的2.3倍。也就是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年来,外贸总额翻了一番以上。
引人注目的是,过去一年,中国出口势头凶猛,比前年同期增长35.4%,全年实现贸易顺差318.8亿美元,其中仅12月份的外贸顺差就超过110亿美元,开创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迅猛增长的外贸出口和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实行固定汇率政策的关注。长期以来,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一直认为,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币值,在不公平的基础上保持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美国罗顿国际咨询公司总裁叶希诚指出,中国固定的人民币汇率和连年不衰的出口势头之间确实有密切联系。他说:“我认为中国新增的贸易顺差,会给那些要求中国重新调整人民币币值的国家提供新的口实。人民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元最近对欧元和日元等国际货币持续贬值,这说明人民币不仅与美国的比价不合理,而且与欧元和日元的汇率也被低估。中国政府长期压低人民币币值,使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占尽优势。”
中国外贸增长的速度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谈论的热门话题。1997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第10位,2000年跃居到第7位,2003年跳升到第4位。而本周二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是有专家认为,中国可能已经是一个贸易大国了,但是距离一个能够对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很大差距。
贸易结构更重要
《亚洲时报》引述北京国际经贸大学经济学家张汉林的评论指出,中国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进出口总额的庞大数字,贸易结构是更重要的指标。这位专家指出,在去年中国1.1万多亿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
张汉林教授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把他们的制造业基地搬到中国来,而中国在这种来料加工之后再出口到国外的贸易中,并不能获得多少好处,获利的主要是外国公司。
美国罗顿国际咨询公司总裁叶希诚也同意这种观点。但叶希诚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外来加工的转手贸易是发展中国家聚敛财富的重要途径,这种贸易形式也符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他强调,中国在确立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方向时,切不可小看眼前的来料加工业务,这是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过渡的一个必要途径,也是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张汉林:台湾与大陆已成为彼此参与经济全球 [2006-2-15 13:56:15]
- 张汉林:2005年中国将迎来全球反倾销的高峰 [2006-2-15 13:47:40]
- 张汉林:贸易结构影响中国强国地位 [2006-2-15 13:40:28]
- 张汉林简介 [2006-2-15 11:52:1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