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资源整合就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独立的资源,以某种方式进行横向集聚,使之成为能够满足需要的新的资源组合。整合只是我们取得经济战略发展或者谋取战术经济利益的一个选择,但绝不是唯一的选择。在企业内部,整合可以是领导人的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种领导艺术,但不应当是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模式。
一、对于资源整合的词义理解
关于资源整合,现在关注的人很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件事情,当关注的人多起来之后,往往会出现实际上的不同理解,进一步导致不同的做法,甚至可能会出现“南辕北辙”的巨大分歧,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事情。不同的理解,有时候是出自于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立场,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对这件事情的本身并没有取得共识。共识是多人、多部门、多领域关注同一事情需要具备的基础。再有一点,对于整合这个词汇的应用,现在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到处都是“整合”,好像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是整合所为,似乎离开整合,我们已经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关于资源整合问题,作者还是想从词汇词意这个基础开始进行探讨。
资源整合,关键在于整合,整合这个词汇在过去的许多辞书上是没有纳入的,新辞海对这个词汇才有所解释,足以说明这个词汇是一个新的词汇。新辞海对整合的解释是:“整理、组合,如:整合各方力量”。
从整合的基本词义来看,整合是“整”和“合”两个字的合成词汇,其中“整”字有多种理解,在“整合”这个词汇中,相关的理解可以是“完整”、“整理”、“整治”以及“搞”、“弄”等“做事”的含义。“合”字的经常使用方法是“合作”、“化合”、“合成”、“集合”、“统合”、“组合”等等。“整合”最直接的词意,是做“合”的事,也就是说“整而合之”。我们还可以做进一步的解释,就是,“整”字也包含了“完整”、“整治”的含义,整合这个词的“整”字,还告诉我们如何去做“合”的事:那就是被整合的资源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整治过程。而“合”字,则有“合作”、“组合”的含义,整合是将完整的东西合在一起,是组合的含义而不是化合的含义。
这仅仅是对于资源整合的词义理解,并不能回答我们现实社会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例如:企业的发展决策,企业新形成的能力,是否都是资源整合的结果?资源整合在企业发展中,到底起多大的作用?除了整合,还有其他什么办法?资源整合的合理有效半径有多大,有没有局限性?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的关系,整合是不是就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资源整合和经济利益的关系,资源整合的目标是什么,动力又是什么?资源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资源整合是不是就是资源优化配置?这些问题,确实是作者的疑惑,而且在已经看到很多文章中又没有得到解答,所以不得不寻找满意的答案。
二、关于资源整合的定义
经济学对于资源整合并没有权威的解释,很多人在相关的文章里面,对于资源整合的理解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从经济学角度对资源整合给出定义性的主要看法是:通过整合实现优化。
毫无疑问,从优化这个角度来解释资源整合,并且确定为资源整合的目标,这是个正确的解释,因为这个解释有普遍的适用性。但是,我们关于资源的任何一项工作,目的都在于优化,所以这种解释又很缺乏个性。在实际工作中,优化是一个永远追求而又不可能达到终极目标的东西,因此,这种解释在实际的指导作用方面,乏善可陈。
有人从系统工程角度对整合进行定义性的描述,认为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强调它的科学的一面,这只是部分地正确,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所作的整合工作,经常要依靠机遇、灵感、敏感、反应、艺术,而不可能像搞导弹那样去依靠系统工程。整合是科学,也是艺术,不能给艺术制定科学的目标。所以,这种解释在科学性方面也许很有道理,但是在充满艺术性的整合领域,这种解释也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战略层面的整合,以资源配置优化为目标,应当是我们的选择,也会采取一些系统工程的方法,也会用一些寻优的科学方法,但是,大量的整合是战术层面的,不必把整合都提升到完善系统建设和战略发展的高度。
作者以为,“资源整合”可以这样定义:根据需要(利润的需要、市场占有的需要、垄断的需要、系统优化的需要等等),选择相关独立的资源,以某种方式进行横向集聚,使之成为能够满足需要的新的资源组合。
整合的关键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进行资源整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战略性的需要,也有最简单、最通常的经济利益的需要,不需要都提升到战略的高度。第二,资源具有一定独立性,这才需要通过整合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将已经存在的不同资源,在基本保持原来资源整体状态、不改变资源主要属性的前提下,组合为能够满足需要的新的资源。第三,资源整合,和所有的经营行为有一样,并不完全遵循严格的科学规律,有极强的艺术性,所以,系统论、系统优化等科学方法并不完全适用。第四,资源整合是横向的跨部门、跨领域进行资源聚集的过程。如果是控制范畴之内的领域,则不是整合的问题,而是统一安排、调度指挥的问题。
通过整合形成的资源,和通过总体系统化创建的资源不同,它仍然是可以拆分的,可以重新进行新的整合。
三、整合只是“合”的一种选择
“整合”可以相对于国家和地域层面而言,可以相对于经济层面而言,相对于人的生活层面而言,相对于体育、文艺和竞赛层面而言,相对于知识和思想层面而言,相对于军事层面而言,等等。从思想层面来讲,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认识论;从工作层面来讲它是一种工作方法;从发展层面来讲,它是一种发展道路;所以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各个层面的抽象,使之俨然成为一种哲学的认识。“整合”之所以成为现在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虽然整合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但是特别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它的有限性。整合只是这些领域的一种选择而不是全部选择。在思想层面,整合只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特点是“触类旁通”、“广征博引”,属于发散形的思维。属于收束思维的严格的逻辑思维等其他的思维模式,不同于整合的思维模式,同样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在工作层面,整合只是通过组合挖掘资源潜力,调动各方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另外一种重要的方法是通过集中统一管理,科学地进行调度,这不同于整合方法,但也是合理安排的重要工作方法。在发展层面,整合已有的资源和系统创造新的资源,都是可以选择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道路,对于新生的发展中国家,在缺乏可以整合的资源情况下,创造建设恐怕是更重要的方法。
通常谈的资源整合,主要是经济层面的,也就是说是战术层面的,整合的出发点和动力在于实现我们已经看到的或者可以预见的经济利益,通过整合,获取新的能力从而谋取预期的经济利益,目标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可能是优化,但也可能是被劣化,如此而已。所以,在这个领域,整合常常有可能和系统优化与否毫不相干。
整合只是我们取得经济战略发展或者谋取战术经济利益的一个选择,但绝不是唯一的选择,要防止把它唯一化。在复杂的社会经济领域,长期以来是通过投资建设这种创建的形式和自主创新的形式来形成新的生产力,现在这仍然是有效的形式,而且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讲,这是形成主要生产能力和主导未来发展的主要形式。
与整合相呼应的是“拆分”,通过拆分,把被束缚的、被捆绑的局部资源分成独立的资源,同样可以使我们获得新的能力和经济利益。
我们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当一件事成为我们的热点之后,往往会出现过高的评价。在资源整合成为当今的热点之后,这个问题也同样出现。那就是把整合的作用过分提升,好像只有整合才有出路。甚至于说“人类社会演变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资源整合史”。其实,历史是“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整合只是“合”的一种,只讲“合”不讲“分”是不全面的,何必让整合来承受历史之重呢?而整合也并不是“合”的全部,起码还有依靠权力的“统合”,只讲“整合”而不讲“统合”,显然也是以偏概全的。把资源整合谈得过于理想化或者边界过于宽泛,作用过分突出,就会失去具体的指导意义。资源整合只是我们一种选择,不必赋予它过分沉重的使命。
四、整合的三个要素
整合的三个要素是:整合者、资源和整合手段
1、整合者。整合者的要素主要是两个方面,那就是整合的双方。我们往往容易误解,整合就必然是强大的一方整合比较弱小的另一方,整合只有一方握有主导权。这种情况当然存在,而且确实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整合的多数案例。其实,整合的双方处于平等地位,资源互补、优势互补,是我们更乐于看见的,那就是所谓“强强联合”。
整合者除了是当事的双方之外,还可以是第三方,甚至是第四方。基本条件是:当事双方需要有整合的意愿和提供整合的资源,但是缺乏整合的运作能力;第三方和第四方有推进整合的专业能力,具有促成整合的市场能力和控制能力;第四方具有促成整合的系统能力和相应的资源。
2、资源。资源的要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存在有可以被整合的资源;另一方面是资源有整合的“活性”。
资源的存在是被整合的前提条件,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物流资源的整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分割和盲目建设导致我们现在拥有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或者效率很低,或者被闲置,或者是缺乏搞活这些资源的有效环境和有效方法。但是,我们也强调整合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原因就在于,现代化的资源,我们是缺乏的,需要通过投资去建设形成新的资源,这尤其对于新兴的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新兴的领域,有些资源是以前根本没有的,这当然必须要通过新建来取得,而无法通过整合获取。
有资源的存在,也不见得能够通过整合形成新的能力。这是因为资源缺乏“活性”不可能参与整合。资源缺乏活性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资源的垄断。在我国,垄断的形成主要是体制原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部门所有制”,诸如铁路资源就是这种典型的垄断领域。当然,也还存在市场因素形成垄断,主要是企业垄断。二是资源的不可分割性质,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资源捆绑,是造成需要整合资源无法解脱的重要原因。三是资源信息封闭问题。由于信息封闭,造成资源难为人所知,自然不可能纳入到整合的选择。
提高资源的活性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一般来讲,提高资源的活性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创造开放的政策条件,解除资源的垄断和违反市场规律的保护政策,从而解除对资源活性的政策束缚;第二,对资源进行分拆,将庞大的已经失去活性的资源分拆之后,可以将有活性的资源解放出来,可以用比较小的代价来整合有用的分拆部分,这样可以解脱资源的捆绑约束,增强资源的活性;第三,创造资源信息通畅的条件,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活性;第四,采取股份制、整体上市、全流通等制度形式,为整合和并购创造更方便的市场条件。企业上市之后,企业便成为交易标的物,当它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之后,企业作为交易对象就成为可能。
上述这些提高活性的途径最后都归结于资源的市场化,所以,市场化是创造资源活性条件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整合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条件下的新的产物。
3、整合手段。整合越来越趋向于智慧化和艺术化,也就是说,没有确定的模式和方法。但是,作为一种广泛涉猎的领域,对众多人来讲,又需要有一些可借鉴的,尤其需要可以拿来就用的方法和手段。就此而言有四种主要手段:
一个是工作协议。当一项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尤其是要跨越经济领域或者是跨越体制,这项工作所需要的资源就具有复杂性。首先,所需要的资源并不是专门为这项工作建设的专用资源,资源的形成和的运行,取决于另外的经济领域。我们所要完成的这项工作,只是一次性的或者偶尔地运用这个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资源原来的体制状态和运行方式,同时构筑成我们所需要的新的能力。这是跨部门、跨地区、跨体制经营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情况,采取协议的方式,对这些资源进行临时的整合是一个好方法。
第二个是企业联盟。企业联盟是横向一体化的重要方法,从理论上来讲,企业联盟的横向跨越性,正好和资源整合的横向跨越特性相通,所以,理应成为社会领域企业资源整合的独特的手段。企业联盟也曾经是学术界非常看好的一种整合手段,也是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一种整合途径,但是从作者收集的一些情况来看,现在似乎并不被业界所认同。究其原因,也许是我们的市场不成熟,市场缺乏诚信,这种方式失败的案例太多;也可能是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因素和哲学因素造成的“以我为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排斥“联盟”的办法。
其实,企业联盟的办法应当说是整合非常重要的办法,主要原因在于,联盟的企业在保持联盟相对稳定的同时,并不丧失自主发展的能力,因此能够保持整合的双方或者多方具有长期的活力。同时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整合失误的问题,有比较好地抗风险能力。至于企业联盟的失败,往往也是出于整合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利益所导致。
供应链的整合,可以说是必需要依靠企业联盟这种整合方式,物流作为供应链一部分,也必然受惠于相对稳定的供应链企业联盟,所以,供应链的前景,也反映了企业联盟这种整合方式的前景。
第三个是企业集群。值得引赶我们重视的另外一种重要形式是现代的企业集群,将单个企业的力量变成了集群的力量,用集群的方式做成了虚拟的“大”,和实际的“强”,是类似企业联盟的一种整合的全新形式。
第四个是并购。现在并购这个话题热度很高,几乎成为资源整合的主要关注形式。和前几种主要手段不同,并购改变了企业的体制属性,使被并购的企业失去了独立经济实体的地位,所以,并购常常是主体的一方进行企业扩张的重要手段。实际上,并购一定意义上已经偏离了整合初衷,并购方式往往已经超越了整合而变成了“统合”。很多并购案例表明,并购的目的在于垄断更多的资源以提高竞争能力,这个问题的严重使很多国家不得不制定相关反垄断法律进行遏制。
目前跨国并购是大型企业并购最活跃的领域,我国是这种并购的目标领域之一。实际上,跨国公司应当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用钱买到的是战略性资产,包括一个巨大的全新的市场、一个磨合多年的市场运作机器、一个有效运转的全国性的网络。如果采用创建的办法,他们需要花几倍的代价、更长的时间,最终在一个陌生的市场环境中也没有取胜的把握。
作为整合手段的应用,如果环境条件有利于创建,当然还是通过系统的创建来创造大而强的企业,是一条理想之路;只有当环境条件不允许,或者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或者需要付出长期时间成本,选择并购这种手段进行整合才是明智的。虽然在信息时代,信息的畅通程度会使发达国家企业对我们经济活动信息的掌握,要比我们自己还要透彻,但是,外国要想在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度中通过创建进行大规模的企业扩张,必然受到国情、民俗情、市场情的限制,要付出长期的、高昂的时间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并购当地的目标企业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多数重要的并购活动都是发生在跨国并购领域的道理。
五、不主张讲“企业内部资源整合”
现在讲资源整合,几乎所有文章都提到或者都把重点放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作者的态度非常明确:企业内部是集中、统一管理问题,是统一调度和安排的问题,不是整合的问题。不主张讲,或者不主张过多讲“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是一个主体而不应该是多个主体,企业内部的资源也应当是属于一个主体,不应当把企业内部的资源变成各自独立的资源,企业内部的资源从创建到有效的利用,都应当在一个主体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之下,所以,不存在对不同主体资源的整合问题。在企业内部,整合可以是领导人的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种领导艺术,但不应当是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模式。
不否认,我国的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无效资源,即使在一个企业内部,这些资源也是分割而且独立的,似乎是具备整合的条件。但是,即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类型资源的长期、大量存在,也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低下,对这些资源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两条路:在企业内部,集中、统一调度和处置这些资源,以强有力的管理手段,而不是整合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在企业外部,当然可以寻求横向整合之路。
本文作者:王之泰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物资学院教授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之泰:物流业发展重在体制变革和技术进步 [2012-5-17 17:27:05]
- 王之泰:物流供给及供给创新 [2010-11-18 16:51:51]
- 王之泰:解读资源整合 [2010-11-18 16:46:53]
- 王之泰: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发展期 [2006-6-30 21:26:01]
- 王之泰:物流是流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4-10 14:41:07]
- 王之泰教授简介 [2005-9-28 13:30:0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