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陈文玲正文
陈文玲:现代流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来源:中国商贸专家网 2004-6-14 发布时间:2006-8-3 点击数:


  党的十六大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的自由、便利程度。”这就更加明确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中,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加快建立现代流通体系,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

  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流通能力。能否加快现代流通的发展,已成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素质的关键。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任务还很艰巨,与此同时,转变经济运行方式也刻不容缓。这就是要实现从生产决定型经济转向流通主导型经济,从而提高经济运行的速度、效率和效益。在国际上,是否具有现代流通竞争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商品成本构成的分析,把降低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的消耗,即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称为“第一利润源”;把降低活劳动消耗,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称为“第二利润源”;把降低流通费用、特别是物流费用称为“第三利润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商流、信息流和资本流的成本后,物流——物体在物理意义上的流动所花的费用就成了流通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第三利润源”却是世界公认的尚未开垦的“黑色大陆”。通过合理设计流程、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手段降低成本,不断提高国家的流通竞争力就成了发展现代流通的主体,就成了各国共同的选择。

  能否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流通体系,实现我国内外贸协调发展,内需与外需共同拓展,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互链接,两种资源有效配置,使现代流通成为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使流通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朝阳产业,这是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的存在状况同各项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流通产业政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宏观调控不仅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而且需要合理有效的流通产业政策。正确把握当代流通发展的超势及特点,对解决我国经济运行方式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流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流通发展的趋势特征——国际化

  所谓现代流通,就是在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全球范围的分工与交易空前扩大、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空前发展这样的阶段,流通从过去局部的、片段的、不连贯的、一国或几国的运动过程,变成了全球范围的运动过程;从过去只有商品货物的流通,变成了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服务以及其他无形的要素禀赋的流通;从生产与流通相对分离、相对独立,变成了日益融合的大流通过程。战后的几十年,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变,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流通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流通中占居了主导地位,用信息化、高科技化、高智能化和集约化的流通手段,把几乎所有国家都纳入了大流通的轨道,战前靠强权和武力所难以实现的目标,战后在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下得以实现。全世界贸易出口额 1950 年为 607 亿美元, 1980 年增加到 30900 亿美元,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到 1990 年达到 71.4 %(见下表)。

战后各类型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1950

1960

1970

1980

1988

1989

1990

世 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60.8

65.9

70.9

62.5

69.9

70.3

71.4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31.1

21.9

18.4

28.6

20.4

21.6

21.6

社会主义国家

8.1

12.2

10.7

8.9

9.7

8.1

7.0

  资料来源: UNCTD ,国际贸易发展和统计手册, 1992 年

  2001 年世界进口总额 64388 亿美元,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 5 个国家占 41 . 7 %;出口额 61624 亿美元,上述 5 国占 37 3 %。我国 2002 年进出口总额 6208 亿美元,国际市场依存度达 50 %。 2003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 8512 亿美元,国际市场依存度超过了 50 %。近二、三十年,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1980 年全球进出口额仅为 40411 亿美元,而到 2002 年就达到 135410 亿美元,增长了 335 倍,一为它国而进行的生产,也就是说跨国流通的规模已占到世界 GDP 的 40 %以上。国际贸易的规模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大,流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货物贸易国际化的同时,服务贸易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扩大。目前世界贸易总额中,无形商品——服务的交易额已达到 25 %左右,而且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货物贸易。伴随贸易的国际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流通的国际化步伐也大大加快,通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再资本化和证券化,使对企业产权的交易具有了进入世界

  流通范畴的可能。通过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立,通过金融创新、各种衍生工具的利用,又形成了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的国际化大流通。特别是无形市场的国际化的发展,使流通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世界商品市场、世界劳务市场、世界技术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等共同构成了流通国际化的现代流通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 1995 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联合国贸发会议 1997 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出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定义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亦即世界范围各国成长中的经济通过正在增长中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劳务的广泛输送、国际资金的流动、技术被更快捷广泛地传播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总起来看,为别国生产的比重越来越高,国际贸易规模越来越大,经济资源和要素禀赋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通过国际化大流通超越国界被重新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被打破。现代流通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经济全球化是流通发展到更高阶段出现的必然结果。

            二、现代流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化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是需求和消费。要求社会经济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非物质的生活需求,只能是由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引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是作为有生命的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漫长历程,实际上是需求不断满足,消费不断进行的往复,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只靠自身的力量满足需求和消费,这样就使流通具有了社会化的内涵。

  需求与消费的社会化,使整个社会形成成熟的大众消费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家务劳动的社会化,造成了人们对更多的无形商品的需求,无形商品因而进入了流通,服务的社会化应运而生。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使进入流通的劳动力内涵发生了巨变,在流通中,具有较高交换价值的不是人体而是人脑。传统流通阶段即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主要研究劳动力体力的贡献,而在社会化大流通中,则必须研究劳动力脑力的贡献,一种完全的“通货”——知识产品进入了流通,凝聚着对劳动力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使劳动者终身教育变得更加社会化。当社会分工由垂直分工为主转向水平分工为主,生产变得更为社会化,世界上很多产品已经无法在同一地点、同一工厂完成。社会化大生产本身成为社会化大流通的过程。产权的社会化,使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同时进入流通,企业成了可以自由流通的商品,谁拥有企业的股权,谁就拥有企业的产权。在金融的国际化进程中。资本的社会化、货币的社会化通过证券的社会化形成了庞大的市场。从而使更多的金融资产具有了社会化的性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进入流通速度的加快,使科学技术越来越具有社会化的特点,某一发明、某一创造、某一革新要获得交换价值,就必须进入流通转化为生产力。

  从能衡量流通发达程度和社会化程度的、目前数据较为完整的三次产业发展比例看, 80 年代以来,世界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 2 . 6 : 2.4 : 3.2 。其中高收入国家的比例为 1.5 : 2.1 : 3.2 ,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领先,快于第二产一业 1 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国家的比例为 1.6 : 2.0 : 2.8 ,第三产业增长率快于第二产业增长率 0.8 个百分点;低收入国家的比例为 2.1 : 6.9 : 4.9 ,第三产业发展保持较高的速度。在 1965 - 1993 年间,全世界范围内第三产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从 5 2 %上升到 62 %,平均每年上升 0 357 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趋势基本相同。到 1993 年,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已超过 60 %,低收入国家达到 38 %。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增加值的比重已高达 89 %。这标志着进入流通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载体,都越来越变得更加社会化。

            三、现代流通发展的运动特征——信息化

  信息是进入现代流通的无形商品,但它一旦进入流通,就成为流通运动的先导,使流通成为由信息化带动的全过程加速度运动。信息进入流通,更具有社会产品被共用、共享的特征,信息流通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被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对经济社会的价值就越大。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与信息打交道,语言的产生是第一次信息革命;文字的产生是信息的第二次革命,人们可借助文字跨越历史的空间传递交换信息;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在存贮信息和交流信息方面产生的飞跃;第四次信息革命是以电报、电话、广播以及其它突破性的信息传递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人类迈入了以电子手段远距离、快速度传递信息的时代;第五次信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飞速发展,使人类在处理信息的活动中,第一次获得了脑外装置。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通是在人类进入第五次信息革命中迅速形成的,不仅原来意义上的商品流通分流出商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且所有进入现代流通的流通物在流通中均以信息为先导,以至人们获得信息的数量、质量、时效和稀缺程度,成了能否顺利组织流通的关键。如果没有信息化的运动过程,如果信息的运动过程十分缓慢,就不可能出现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流通体系。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信息联网、全天候开展业务已成了资本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前提条件。信息不能先行,流通就不能畅达,信息化引领流通全过程越来越成为现代流通的运动特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流通的现代化。

  世界计算机技术每 5 - 7 年速度增加 10 倍,体积减少 10 倍,价格下降 10 倍;微电子技术单位面积存储量每 18 个月增加 1 倍,成本基本不变;光纤技术 1975 — 1998 年单报光纤带宽:增加 20 万倍,成本指数从 100 下降到 0.081 。扩张信息的流通规模,加快信息的流通速度,创新信息的流通方式,发挥信息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是现代流通运动方式的核心特征。在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历程中,从来没有一种技术象信息技术这样对流通产生革命性作用,信息技术推动了流通创新,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通。商品流通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迅速扩展,使用传统的流通方式已经无法应对,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形成的商品流通的网络化和智能化,使商品流通的规模、速度、效率迅速膨胀,使现代流通成为引领经济运行的引擎。

            四、现代流通发展的总廓特征——混沌化

  当流通处于初始阶段时,商品交换一般是以物易物,这是一种处于平衡状态的非系统化态状。工业化阶段,流通囊括了所有有形的、刚性的要素禀赋。但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特别是科学技术尚未得到高速发展,流通处于准平衡的系统化状态,一方面,流通自成独立的体系、运动过程和运动的空间,与生产过程相对分离;另一方面,流通又与生产过程共同组成社会再生产的系统。但到了当代,流通成了一个活跃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发达、越来越高级的动态运动过程。当外部或内部的、政治或经济的突变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时,会冲破这个系统,或在另一种条件下形成一种新的系统,一些随机因素会引致流通状态的突变。 1987 年 10 月 19 日的“黑色星期一”,西方股市暴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电脑程控交易、电脑管理指数、期票套率等新技术破坏了人们决策的自主性、多向性和随机性,使股票市场瞬息万变,远离平衡状态但高度敏感,在交易中具有高度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这就使更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用混沌学来研究流通中出现的突发事变,研究非线性、非均衡经济理论,有经济学家预言, 30 年代的大萧条摧跨了古典经济学,为凯恩斯革命扫清了道路; 80 年代的 “黑色星期一”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开始了非线性经济学的研究; 90 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则是“蝴蝶效应”或“刀刃效应”的一次演练。这与其说是经济学研究的扬弃,倒不如说是社会化大流通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的表现,这对经济学研究和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都提出了紧迫的课题。

  混沌成了社会化大流通的,总廓特征,一切进入流通的流通物都处在变动中,处在流动中,处于均衡状态或准均衡状态的封闭或准封闭系统不复存在,而远离平衡的、非均衡状态的、开放的社会化大流通系统,不断地以更新的、更复杂、更高级的结构替代旧有的简单的、较低级形态的结构,一个平衡点得以实现,下一个不平衡过程即将开始,流通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得以发展。社会化大流通使整个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使世界成为一个交融通汇的整体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两维到多维、从低级到高级、从清晰到混浊,实际上是社会化大流通发展的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将继续下去。

            五、现代流通的特点

  ——现代流通是囊括有形与无形要素禀赋的全要素流通。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禀赋进入了流通,如无形商品、无形货币、无形资本、无形资产等进入流通。以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为例,目前国际大企业这二者比例已经达到 1 : 2 或者 1 : 3 。根据国际合作发展组织的测算,美国 1995 年 1 / 3 企业的无形资产比例在 50 %~ 60 %。

  ——现代流通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全开放流通。当代流通已经跨越了国界,很多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如果说过去流通受容量和密度、规模和速度的限制,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化,那么当代流通通过高科技、高智能和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把几乎所有国家的分工和交易都纳入国际化大流通的轨道,把世界范围的全部流通物囊括在其中,世界经济在这个意义上越来越呈现出整体化、融合化的特征。

  ——现代流通是涵盖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流通。工业化阶段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相对独立的形态逐渐隐退,其边界益愈模糊,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仅益融合,社会的分工和交易都被流通的“囊袋”所吞食。生产是流通中的生产,更多的产品无法在一个国度、一个工厂、一条生产线或一个工序完成;分工是流通中的分工,社会化的流通把各个“部件”配置在所能发挥效用的地方;交易是流通中的交易,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要素禀赋,其交换价值的实现必然伴随着自身的流动;消费是流通中的消费,消费的施动者就是流通中的人。

  ——现代流通是以消费需求为周而复始起点的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流通。传统的计划经济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认为生产是起点,是起决定作用的,而消费则是终点,是受生产支配的。在这种体制下的流通是以生产为起点的分配过程。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流通刚好把经济运行的起点颠倒过来,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的起点。如何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创造崭新的消费需求,成了市场经济运行经久不竭的活力和动力,也是现代流通周而复始的起点。现代流通之所以成为引导生产、引导消费、引导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道理就在于此。

  市场经济越发达,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转轨快,一个重要原因是流通生产力迅速发展、率先发展,在满足国内需求、开拓国际市场上起到了先导或导向作用,带动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在全球范围合理配置资源,由此构成了国家持续增长的竞争力。只有充分认识并懂得现代流通,大力推进现代流通,才能使整个经济运行的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作者:陈文玲  编辑:安倪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