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丁俊发正文
丁俊发:中国物流业的经济学思考——纪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流业发展30年
来源:2008年11期   《中国流通经济》(京) 发布时间:2009-12-9 点击数:

     按照徐寿波院士“大物流论”的观点,物流不仅是经济的概念,也是社会与自然界的概念,但一百多年来,人们研究与运用更多的是经济。我国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一概念以来,到2008年正好是30年。这30年,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物流业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大问题。


    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一条不可违背的铁的定律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为地去改变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走到唯心主义的道路上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在经济领域,追求高效率、高效益是一条铁的定律。现代物流业的兴起,正是这条定律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单个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被供应链的竞争所取代。就工业而言,从封建社会的手工作坊到英国工业革命后进入工厂化生产,其基本特征是以企业为单元来运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流程被分解,除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外,非核心竞争力大量外包,从而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产业,其中第三方物流公司也相继产生。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认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在,跨国公司都把打造和优化供应链列为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供应链?中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斯认为:“通过增殖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伊文思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把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分销直到最终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通过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经营活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化和它的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的快捷配送与整个生产过程的整合,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供应链管理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它关系着我国制造业的生死存亡。


    欧美物流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两项突破:一是把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分成五大模式,组成供应链管理标准模型,即计划、资源、制造、交付、回收。另一项是设计了供应链绩效模型。根据美国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的研究,实施供应链管理,有以下好处:(1)可使运输成本下降5%~15%,使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费用下降10%~25%;(2)提高生产率与资产运营等企业综合绩效:(3)缩短企业订单处理周期35%;(4)使整个库存下降10%~30%;(5)缩短现金循环周期20%左右;(6)改善服务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


    2.物流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我们现在正处于‘服务经济’之中,即在世界历史上,我们第一次成为这样的国家,其中一半以上的就业人口,不再从事食品、服装、住房、汽车和其他有形产品生产。”这一预言,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从事服务经济的就业人数超过总就业人数一半以上,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绝对比重。2006年,服务产业的比重全球平均为69%,发达国家为72%,发展中国家为52%,我国为40%。后来,经济学家在论述服务经济时,认为服务经济的核心是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这一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显示,第三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工业化前期,商业、交通、通信业领先发展:工业化中期,金融、物流、保险、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后期,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发展,功能提升。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速发展,成为服务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成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


    3.物流业是循环经济不可缺少的一环。人口、资源、环境是全球永恒的主题,循环经济也因此成了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而物流业本身资源的优化组合,可再生资源物流系统的构建,物流过程对环境的最低损害度等,对全球乃至某个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于1997、2001、2005年三次出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明确提出要“在发展物流业的同时,考虑能源、环境和交通安全等问题”,“构建环保型物流体系”,“建立绿色的、高效率的、环境友好型的物流体系”,“建立令国民生活安全和安心的物流体系”。


    二、现代物流业是对传统经济理念与模式的巨大变革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运作过程中社会化、市场化程度极低,形成了国民经济闭关锁国与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定式与商业运作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的多种改革措施,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这种理念与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我国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特别是世界性产业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我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7年,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我国的贡献率达到25%,居世界第一位。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的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和流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国际上,物流外包与物流公司的一体化运作是必然趋势,虽然我国在这个方面已经开始起步,但受到了传统观念与模式的极大抵制,也受到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所以,我认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运作传统模式的挑战,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发展模式要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发展物流业,完全与这一模式相适应。


    发展我国物流业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在宏观方面,要构建并优化国家供应链,如农产品的国家供应链、能源的国家供应链、应急物资的国家供应链等;在微观方面,要坚决打破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凡是能够外包的,统统外包,提高企业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当然,这决不能一蹴而就,政府要解放思想,为企业创造环境,特别是打破体制性约束。要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既重视经济的发展,更重视社会的发展。


    我们经常讲要与旧观念彻底决裂,而要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不破不立,所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在打一场政治仗,打一场思想仗,物流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深度,取决于这场“战争”的胜败。


    三、现代物流业的经济定位
    现代物流业如何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定位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讲:
    1.从国家层面讲,现代物流业是服务业的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可得我国物流业相关数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
    (1)2007年,物流总额达到75.2万亿元,拉动了物流需求总规模的快速扩大。GDP的增长需要物流总额增长的支撑。
    (2)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然偏高,比发达国家8%~10%左右的水平高出一倍。这说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物流成本过高;也说明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偏重,服务业偏轻。
    (3)2007年,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17.6%,到2010年,有可能达到20%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9%,到2010年,有望突破7%。这说明物流业的确是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现代物流业能否成为21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界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很正常,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尚未取得完全一致;二是物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没有跟上。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一个产业能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决于五个方面:一是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三是对增加就业的贡献率;四是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相关度;五是对国家与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性。从这五个方面来看,现有数据可以证明,现代物流业必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2.从市场层面讲,物流市场是整个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第三方物流公司之所以能实施多功能一体化运作,其基本条件就是物流要素全部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去优化、配置物流资源,物流市场也就成了物流供需双方生产关系的总和。在物流市场中,有物流市场的主体、物流的客体、物流的载体,还有物流市场的中介组织。在物流市场中,既要有硬件的建设与配置,更要有软件的建设与配置。


    如果说,流通是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体的话,那么,商品市场与各种要素市场就构成了我国市场体系的总格局,而物流市场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缺少了物流市场,我国的市场体系就是不完整的。


    3.从企业层面讲,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在降低原材料与人力成本方面已没有什么空间了,最大的空间来自物流成本的降低。因此,跨国公司都在努力追求供应链的优化,消除每个环节、每个流程中不必要的浪费,服务外包成了企业的必经之路。


    4.从居民层面讲,现代物流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购物走进了百姓家。这种购物方式既省钱,又省时间,需要以物流业作为保证。只有物流业发达了,才能实现消费的准时性、便捷性与安全性。


    四、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五论”
    笔者对我国物流业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五论”,即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论、阶段论、市场论、一体论、主体论。


    1.中国物流业发展需求论。我国物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物流需求决定的,需求决定市场。我国的物流需求很大,主要来自于工业物流、农业物流、商贸物流、可再生资源与废弃物物流以及单位与居民物流。2007年,我国物流总费用达到4.5万亿元,货运总量达到226亿吨。
    在物流需求这个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我国的物流需求很大,但目前百分之八九十是企业自身完成的,第三方物流所占市场份额约为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10~20个百分点。(2)物流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双不足,反映了我国物流市场的不成熟。(3)我国的物流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成正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是极不平衡的。


    2.中国物流业发展阶段论。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传统物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的),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我国物流业从引进概念时算起才30年。是否应按照国外的路子发展呢?我认为可以实现必要的超越,因为我国目前的情况与欧美国家起步时的情况完全不同。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1978-2000年);二是发展阶段(2001-2030年);三是成熟阶段(2030-)。目前,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相差20~30年,到2030年,我国物流业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仍会有差距。


    3.中国物流业发展市场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一定要放到市场中去运作,通过市场去培育,市场才是配置物流资源的广阔天地。目前我国物流市场缺失十分严重,主体不成熟,客体不规范,载体不完善,中介不健全,市场中的各种关系还没有理顺。物流同样是一种生产力,它必须通过不同要素的组合、碰撞,才能发挥作用。


    4.中国物流业发展一体论。所谓一体论,是指我国物流业发展必须进行一体化运作,如城乡物流一体化,内外贸物流一体化,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一体化,不同运输方式一体化(即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运作),行业自律一体化等。物流没有国界、省界,物流强调资源整合,多功能运作,遵循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不能人为加以割裂,一体化是物流的本质要求。


    5.中国物流业发展主体论。企业是物流运作的主体,这里的企业包括工业与流通企业,也包括专业物流企业,所以我们经常讲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决不能把物流企业的作用无限夸大,在任何情况下,在未来发展阶段,企业物流是永远存在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情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所占的比例正在提高,我认为可以超过市场份额的50%。到那时,物流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大,正如有些科学家所预言的那样,地球上的人将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生产者,第二类是物流者,第三类是消费者。


    回顾过去的30年,我们心潮澎湃;展望未来的30年,我们信心倍增。我们这一代人将播种、培土、灌溉、施肥,物流这棵大树将茁壮成长,为现代化建设添砖,为小康社会加瓦。

 


 


 

作者:丁俊发  编辑:罗美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