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黄国雄正文
黄国雄:北京最有条件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学者建言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
来源:2009年12月23日 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09-12-29 点击数:


 从1978年到2009年31年间,北京市GDP均保持9%以上增速,2009年北京人均GDP有望突破1万美元大关;同时,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两年零售规模和速度均超过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消费之城。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2009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实现300亿美元,超过世界公认的250亿美元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标准。并且,北京流通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的基础性产业,2009年北京流通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20.18%,排在第二位,仅略低于工业。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条件日益成熟。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国雄教授、北京财贸学院副院长王成荣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就“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这一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国雄教授

  黄国雄:北京最有条件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一个战略性措施、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领导、企业、各界一起来解决,共同促进北京市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建立和形成。” 黄国雄表示,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推进工业城市向商业城市转换是世界性现象,西方国家用了将近100年时间完成工业城市向商业城市的转化,在工业时代,城市应该以工业为基础,但在如今商业时代,应该以商业为基础;世界经济多极化也需要多元化的世界商贸中心,多极化经济已经形成了现在世界经济的特点。18世纪欧洲的发展产生了巴黎、伦敦这样的国际化城市,19世纪出现了国际化城市纽约、芝加哥,20世纪则出现了新加坡和东京。进入21世纪,上海、北京、广州都有条件成为国际化城市;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从加工大国进入了制造大国,从生产大国进入了消费大国,从贸易大国进入了贸易强国,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其经济大国的地位决定了要以世界性的商贸城市为中心,这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客观要求。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有着其独特的国际化服务、全国服务和为首都居民服务三重功能,也是其经济决策总部、金融总部、大型企业基地总部以及科技总部;而北京宽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也是其他城市所不可代替的。

  经过近几年发展,北京经济基础也非常雄厚。第三产业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正在从内需型向外需转型,这就为北京构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打下了基础。同时,经过奥运会的考验,北京的经济总量获得了快速增长,2009年零售业增幅有望超过16%,比30年平均数字还要高3个百分点。北京经济建设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北京最有条件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5个中心+3个平台+1个环境

  黄国雄系统阐述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基本内涵,“简言之就是构建5个中心,搭建3个平台,优化一个环境,培育三到五个能够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够双向开拓的流通集团或者流通企业”。

  通过大量引进国际品牌,荟萃全国品牌,充分发挥老字号品牌,根据新条件、新兴品牌来营造世界品牌中心;打造世界金融中心,提高人民币的世界影响力;营造世界会展中心和世界旅游中心;以旅游带动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今后北京不会低于巴黎、东京、纽约,这些城市都是作为旅游城市来考虑的;营造世界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交换中心,凭借电子商务进行远距离交易,以把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到全世界。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还需构筑三个平台。一是国际信息平台,通过信息能够了解全世界,并通过信息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二是人才荟萃的平台,让国际人才汇集在一起;三是要构建科技发展平台,这三个平台对构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至关重要。

  同时对于北京来说,营造一个宽松、舒适、通畅、生态的宜居环境,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环境是建立商贸中心的前提条件”。而一个国际商贸中心,没有几个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或品牌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北京还未形成能够真正主导北京市场的全国性企业,有必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够国内外双向开拓的,属于首都的商贸企业

  打造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四大战略思想

  打造北京国际商贸中心指导思想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指导思想是成功的基础。首先要发扬传统,突出现代,能够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保住这两者的结合。北京离开了故宫,离开了圆明园,离开了天坛,北京就跟纽约是一样的城市。“应该要有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传统,创新是锦上添花。”朝阳CBD出现,这是独创,是在首都的皇冠上加上几颗明珠。

  其次是要策划总量,规划增量。北京商贸发展,要考虑它的总量到底要发展到什么水平,而不是无限量的。世界商贸中心城市不是从规模和数量考虑的,更多的是质量。所以要规划总量,同时要策划增量,要增哪个项目?比如现在东扩是不是合理?这个就要研究哪个地方需要建什么样的项目,应该进一步研究,把中心、把侧重点留出来。

  第三是广纳博引,积聚人才。北京的特点是兼容,兼容国际的人才,兼容全国的人才,没有人才什么东西都不要谈。世界都与你做生意,就需要多少种语言作为载体,这也有助于进一步解决贸易谈判问题等等。

  第四就是要软硬兼施,整体推进。包括人才的培训、培养,整体素质的提升。平面布局,立体的结构都应该有一个全面的安排。

  “打造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最缺的就是人才和软件建设。”黄国雄强调。商报记者 熊海鸥


北京财贸学院副院长王成荣教授

  王成荣:寻找国际商贸中心突破口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世界名城,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是宏伟的战略构想和可行的战略选择。从国际局势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凸显中国经济模式的优越性,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仍然保持持续增长。

  王成荣认为,这几年北京商业发展迅速,新兴业态、特色商业、零售品牌日渐丰富,除了一些老的商业地标以外,蓝色港湾、乐天银泰百货、西单大悦城等很多新的商业地标突起,使北京这个城市更具有现代商业的活力。美国《福布斯》杂志刷新了全球购物中心十强排名,北京有两家入选全球十强。这说明了他们对北京的关注,对北京商业的未来发展非常看好。

  国际商贸中心须是大品牌的集中地

  尽管北京具备成为国际商贸中心的潜质,但距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在王成荣看来,国际商贸中心应是世界各大知名品牌,特别是奢侈品牌的必争之地,并且是这些品牌代理商总部的基地。这些大品牌实现品牌价值的高地就在这些国际商贸中心当中,其中物流成本低,是一个基本条件。目前,北京已经引进了世界上200多个顶级品牌中的100多个,但现在北京还不是各大国际品牌代理商的总部基地,很多品牌都是通过香港引进的,就这点看,尚存较大差距。

  同时,国际商贸中心还应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著名品牌的新款商品首发地,北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影响力还不够大,还没能成为新生活方式的领导者。不仅如此,与高端消费需求相适应的综合服务力同样重要。例如,邮寄服务、退换服务等。如果能做到在北京买同样一款商品到东京也可以退货,才能说明北京商业企业的软件达到了要求。

  王成荣认为,国际商贸中心如果没有很高的公信力、影响力就不能称做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商贸中心。如果一个国际商贸中心不能孕育几家知名的国际零售品牌,它就没有影响力。

  目前北京真正具有规模影响力的商业企业并不多,世界前200强中25家涉及商业批发和零售的企业中,美国占15家,但中国却没有一家,说明北京的规模还不到位。

  寻找突破口打造国际商贸中心

  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道路上,成为著名的国际商贸中心都经历了数十年上百年,甚至两三百年的历史,非常漫长,是逐渐靠市场竞争、靠文化积淀形成的,不是三两天就可以打造一个国际商贸中心。王成荣表示,国外的有益经验值得北京进行借鉴。

  第一,商旅结合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就是商业和旅游的结合,这是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必由之路。包括伦敦、巴黎都是如此,这些地区的旅游局时至今日仍将旅游购物作为城市消费的亮点,作为旅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王成荣认为,从伦敦和巴黎的情况来看,在游客旅行的过程中,它们可以保证旅行者在游览城市至少有30%以上的时间在购物。数据显示,北京还达不到该指标。

  王成荣举例道,外国游客在中国香港平均停留时间是4天,在伦敦是5天,在纽约平均停留时间大约在一周左右,其中有至少两天时间在购物。目前,外国游客在北京的平均停留时间是3天,但几乎九成的时间是在各大景观游览,没有充分的时间购物。资料显示,如果让外国游客在北京多停留一天,至少可以增加消费200美元。如果按北京一年有400万旅游人口计算,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北京作为一个文明程度很高、文化底蕴深厚的国际大城市,每年只接待相当于香港游客1/5的游客,很容易实现,所以潜力巨大。

  另外,商展结合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也是一个可以借鉴的经验。包括巴黎、法兰克福,都是世界上最佳的会展地。只要这个城市是国际商贸中心,一定是展会不断。以巴黎为例,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会展达到400场以上,近年来北京的会展越来越多,但与国际会展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此外,将商娱结合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也是一条可行之路。中国澳门没有过多古迹,但商业和娱乐结合得却非常好。而香港靠的是迪斯尼和海洋公园,尽管没有文物,但每年依旧可以吸引2000多万游客,该种结合堪称典范。商娱结合对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起着重要作用。

  商报记者 李铎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

  洪涛:结构调整助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

  作为六朝古都,北京拥有独一无二的本地化“京味商业”,拥有近300家老字号,仅前门就保留有80多家、大栅栏有11家,正因如此,北京的特色商业更加具备了足够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各派商业、中西各种餐饮、各种业态、各种经营方式等都可以在北京找到并且具有较大的消费空间,许多商业文化在北京发展,商品文化、商业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环境文化在北京融汇,形成了特有的京商文化。作为一个最开放的城市,每年北京都将迎来400万海外游客造访。

  北京也是外资商业企业投资的热土。截至2009年10月底,北京市已累计批准外资零售店铺2500家,而5年前,截至2004年底,北京市累计只批准了32家零售商业合资企业,有26家投入运营,总共开设分店121个。

  尽管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各类、多层次的国际商贸中心,北京提过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较晚,但是基于前述北京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北京有可能率先实现国际商贸中心目标。

  但是,北京距离“购物天堂”还存在软硬件差距。硬件上北京东部、西部商业设施相对较少,消费活跃程度偏低,存在北京商业空间结构的“不均衡现象”或者“失衡现象”。因此,结构调整与创新对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十分必要。

  结构调整与创新构筑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现代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构成北京市流通活动诸要素之间的比例及其经济联系,它是北京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北京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北京流通结构的对象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业、住宿业、商业服务业等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业态结构、商品交易市场结构、空间网络结构等。其中商业服务业包括租赁、典当、会展、物流业、美容美发、洗染业、废品回收、摄影、家政服务和修理业等10多个行业。

  大概念来说,结构调整包含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北京已经迅速完成由一产业向二产业的转型,现在正经历着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发展消费型服务业,使现代流通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产业。

  首先,空间结构调整与创新居首位。随着地铁新干线的发展变化、奥运会的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完成,北京商圈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CBD东扩、新南城规划、西部商圈的形成与发展等,使北京商圈正在急剧调整中,表现为商圈的多极化出现,众多区域性商圈形成,郊区化趋势明显。

  其次,业态结构调整与创新继续加速。北京拥有多种业态,如百货店、超市、综合大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仓储商店、便利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店、食杂店、精品超市、家居中心等,以及网上商店、邮购、电视购物、自动售货、电话购物、直销等创新业态。许多批发交易市场也创新了许多新型业态,据统计,现有30多种业态。

  再次,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创新、规模结构调整与创新。

  5年内实现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战略

  确立打造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促进首都商务发展新动力。国际商贸中心是国际化特大城市的重要功能,将在充分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以完善的市场条件为必备条件,以强有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和高端市场为载体,以跨国公司商贸总部为发展龙头,以现代化的流通产业六大体系为基础和配套支撑平台,通过国内外的先进商品、服务交易平台和结算平台,提供个性化、时尚化、国际化、特色化的消费服务,发挥日益强大的聚集辐射作用。

  要实现5年时间完成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建设战略,须坚持北京“京商”特色、北京国际化特征、北京现代化特征、北京和谐化特征、北京绿色化特征等原则。调结构、快发展、保特色、争第一。

  同时采取六大措施:提高消费者的便利化程度,构建国际商贸中心的基础;提高市场品牌丰富程度,强化国际商贸中心的功能;加强特色商业集中程度,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的主体优势;增强商务服务完善程度,优化国际商贸中心的服务环境;提高总部经济的聚集程度,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的辐射力;提升国际排名美誉程度,扩大国际商贸中心的影响力。

 

作者:熊海鸥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