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林波:
何谓信息化?
关于信息化的概念,可以列举出成千上万。我们认为,所谓信息化是指政府、企业和公民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等各个层面进行改造,具体而言,就是引入信息化观念,利用信息手段,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决策者的办事效率,进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政府的威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9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出现了不断程度的衰退趋势,特别是1991年美国的经济出现了1.2%的负增长,人们惊呼美元帝国行将破灭。然而,随后的事实,证明美国通过信息化战略,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强国地位。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1999年美国信息产业给美国经济提供了230万个就业机会,创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超过了电信3000亿美元和民航3550亿美元,正在追赶出版业7500亿美元和保健业10000亿美元。2000年估计信息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15000亿美元,正在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
关于信息化认识误区
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下,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同时,我们也发现,现实当中存在的诸多认识误区,影响了正常的进程,因此,有必要把消除这些误区:
第一个误区:购置电脑=信息化
许多人误认为信息化就是购买电脑,每个办公室装备了电脑,就实现了信息化。在这种认识的驱动下,许多单位以为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而并没有感受到信息化的恩惠,所以,对信息化能否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怀疑。的确,购置电脑只是信息化里程中的一个小驿站,而不是信息化的终点。购置电脑之后,还必须对单位的内部信息进行整合,建立信息管理系统(MIS),实现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然后建立企业内部网,并且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实现网上信息沟通和商务往来,这才是真正的信息化。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信息沟通,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浪费,更加有效地在全社会配置资源,最终降低整体的交易费用,它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从笔纸手写到电脑打字的进化。
第二个误区:建设网站=信息化
一些人认为建设网站就等于实现了信息化,美国纳斯达克的网络股涨跌也成为他们对信息化追捧和唾弃的晴雨表。客观地说,这种认识至今在许多领导人甚至大牌研究者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原因在于他们过于狭隘地、片面地理解了信息化和信息经济。我们认为,信息经济不仅包括创立门户网站,而且包括从事B2B和B2C的电子商务,更重要的层面在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
第三个误区:中国的信息化指日可待。
抱有这种幻想的人本意是好的,但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信息化的过程必定是长期的,之所以说它是长期的,是因为我们国家目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三网合一”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还仅仅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另外,我们有近2亿的文盲,而评价文盲的标准仍然沿用的50年代的识字率,显然如果采用国际社会对现代人的要求,那么,我们的文盲数可能要翻倍了。面对如此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推进信息化,加强基本工作,普及信息化的知识,从长计议,为中国的经济升级做好准备。
第四个误区:信息化是搞计算机出身的专利。
许多人一谈起信息化、电子商务,就总以为这些带有电子技术的东西,是搞计算机出身的专利品,也有些人是出于对信息技术的陌生,而萌发了恐惧感,自惭形秽。其实,正如我们10年前对电脑的充满神秘感一样,当电脑进入千家万户之后,我们知道PC并不神秘,对于一般用户而言,电脑就好比我们用管的笔和纸,尽管我们可以不了解电脑背后的芯片技术、程序设计等高深的专业理论。同样,信息化应当根植于广大的机构和用户,成为千万人的福祉甘露,而不是少数精英的特殊品。也只有当人们不再把计算机技能,作为求职应聘的一种特殊才能时,中国的信息化才真正到来!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荆林波:流通业要转变过分追求销售规模等三大 [2014-1-2 11:20:29]
- 荆林波:向平台化信息化转变 [2014-1-2 11:08:51]
- 电商泥泞 [2013-1-4 17:10:32]
- 荆林波:当前中国流通业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 [2012-5-7 17:09:23]
- 荆林波: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 [2012-4-20 11:29:43]
- 荆林波:我国工业化发展需靠电商变革 [2012-3-31 13:55:2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