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服务密度这一指标来描述并比较我国不同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首次采用此方法对比研究,得出一系列结论。
关键词: 服务业,服务密度,区域发展,地区差异
我们以服务密度这一指标来描述并比较我国不同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即以某地区的服务业增加值与该地区的面积之比表示,来计算单位面积的服务业增加值。
以我国现有的287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地区的服务密度。如图1所示,我国287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服务密度平均值为669.98万元/平方公里,其中119个城市的服务密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5个城市的服务密度分布在669.98-1000万元/平方公里的区间内,53个城市的服务密度分布在1000-2000万元/平方公里的区间内,19个城市的服务密度分布在2000-3000万元/平方公里的,区间内,13个城市的服务密度分布在3000-4000万元/平方公里的区间内,8个城市的服务密度分布在4000-8000万元/平方公里的区间内。石家庄和长沙的服务密度最高,分别为7967.30万元/平方公里和7026.998万元/平方公里。
服务密度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总量、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等指标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以287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以上述六个指标为因变量,构建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城市服务密度的因素,对服务密度与人均GDP、总人口、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等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线性回归,分别得到各变量对服务密度的影响程度,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对各变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记服务密度为变量F,人均GDP为变量n,总人口为变量D2,人口密度为变量乃,城市化水平为变量P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变量P5,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为P6,得到服务密度与下列变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
由上述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各统计指标都符合要求,统计结果基本合理,据此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人均GDP对服务密度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表明,随着一个地区的人均GDP的增长,服务密度也相应地上升。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地区的单位面积所创造的服务业增加值越大。如图2所示,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总人口与服务密度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总人口对服务密度的影响可以近似地认为是零。但是,如图3所示,当服务密度位于0~2000的区间内,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的相关系数为0.28,更进一步地,当服务密度位于0-t00的区间内,二者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2。由图3可见,当服务密度位于0-2000的区间内时,有许多点重合在这一区间,实际上,有247个城市位于这一区间,占所有城市数量的86%,这表明,绝大多数城市的服务密度与总人口之间呈现微弱正相关关系。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人口密度对服务密度的影响最大,并显著为正。这表明,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越大,服务密度也相应地上升。一个地区单位面积承载的人口越多,该地区的单位面积所创造的服务业增加值越大,如图4所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城市化水平与服务密度之间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对服务密度的影响可以近似地认为是零。这表明,一个地区单位面积所创造的服务业增加值的多少与该地区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之间几乎没有相关关系。但是,如图5所示;当服务密度位于0-2000的区间内,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3,更进一步地,当服务密度位于0-2000的区间内时,有许多点重合在这一区间,实际上,有247个城市位于这一区间,占所有城市数量的86%,这表明,绝大多数城市的服务密度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对服务密度的影响为正,二者之间呈现微弱正相关的关系。这表明,一个地区的服务业增加值占该地区GDP的比重越高,该地区的单位面积所创造的服务业增加值越大,但是这种相关关系并不强。这与我们的判断不符,进一步分析可知,除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于60%(图6左上角部分)和服务密度高于5000万元/平方公里(图6右下角部分)以外,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服务密度之间呈现微弱的正相关关系。对于服务业增加值高于60%的部分城市(图6左上角部分)而言,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服务密度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8。对于服务密度高于5000万元/平方公里的部分城市(图6右下角部分)而言,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服务密度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7。
这些特殊的城市或者是服务密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城市,或者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如表2所示,第一列城市是服务密度最高的几个城市,随着服务密度的上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相应地上升,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列城市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最高的几个城市,随着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服务密度相应地下降,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出现这种特殊情况的原因,与石家庄、长沙等城市的人均CDP、人口密度较高,怀化、鹰潭等城市的人均CDP、人口密度较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与服务密度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对服务密度的影响可以近似地认为是零。这表明,一个地区的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高低与否对服务密度的高低几乎不产生影响,这与我们的判断不符,进一步分析可知,除了服务业就业比重高于80%的城市(图7左上角部分)和服务密度高于5000万元/平方公里的城市(图7右下角部分)以外,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高低与服务密度之间相关性非常弱,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服务业就业比重高于80%的城市(图7左上角部分)和服务密度高于5000万元/平方公里的城市(图7右下角部分)的服务业就业比重与服务密度之间都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这些特殊的城市或者是服务密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城市,或者是服务业就业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如表3所示,第一列城市是服务密度最高的几个城市,随着服务密度的上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相应地上升,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7。第二列城市是服务业就业比重最高的几个城市,随着服务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服务密度也相应地上升,二者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出现这种特殊情况的原因,与石家庄、长沙等城市的人均GDP、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人口密度较高,阳江、庆阳等城市的人均CDP、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人口密度较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荆林波:流通业要转变过分追求销售规模等三大 [2014-1-2 11:20:29]
- 荆林波:向平台化信息化转变 [2014-1-2 11:08:51]
- 电商泥泞 [2013-1-4 17:10:32]
- 荆林波:当前中国流通业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 [2012-5-7 17:09:23]
- 荆林波: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 [2012-4-20 11:29:43]
- 荆林波:我国工业化发展需靠电商变革 [2012-3-31 13:55:2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