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把物价上升的根源归之于流通中间环节过多者众,似乎流通中间环节是万恶之源,甚至完全没有经过中间环节,采用国际总部直建零售门店模式的国际奢侈品牌,其价格高不可攀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是“中间环节过多”。 似乎一搞“××对接”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流通中间环节多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表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分工越细流通效率越高。不能只看到中间环节层层加价,还应看到如果没有中间环节,生产和零售直接对接所付出的“寻找成本”和“组织成本”很可能更高。
例如,北京的连锁超市购进的所有蔬菜都到产地从农民手中直采,必然要向各个产地派出采购人员,且不说派出人员差旅成本庞大,派出人员到了产地,了解当地的生产情况、甄选优质产品的工作量就相当巨大,更不用说对采购人员专业培训的成本。由于连锁超市销售规模有限,大量的投入,所需采购的农产品可能都不够一个经济运输批次,采购来的农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更不得而知。而且,物流、分拣、加工等环节都需要人力和设备的投入,在有限的规模下,这样的“对接”价格能降低吗?
反观专业的采购运销商,他们通常只深耕一个或几个有限的产地,收购人员长期驻扎产地,对当地农户的种植情况了如指掌,能以最合适的价格,采购到最新鲜最畅销品种,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销地,快速分销给二级批发商。采购的规模性和周转的高效性,使其即便加价率很低,仍然有丰厚的收益。而其高效运转的基础在于快速将商品脱手,回收占压的资金,组织新一轮的采购。否则,销售过程过长影响其资金周转,不仅减缓其自身因周转次数减少的收益获得,也影响了销地农产品的供应总量,在供求规律的作用下,价格上升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对采购运销商最好的支持是二级批发商,由于他们的出现,使得采购运销商原本需要三五天才能卖掉的农产品,半天甚至几个小时就销售一空。不仅大大帮助了种植农户快速将农产品销售出去,还提高了销地市场的供应总量,稳定了销地价格。
当然,像沃尔玛这样的世界级连锁企业,其一次的采购批量足以影响一小国的经济繁荣程度,其直接对接生产企业不仅不存在资源、人力投入上的浪费,而且由于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供应链成本,能够实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零售价格的目标。
然而,当前我国的流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其经营的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绝大多数商品,不具备规模化采购、直接对接生产商的能力。
因此,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关键在于支持现代流通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新的流通模式对传统模式的自然升级和替代。搭建生产和零售对接的平台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一味地强调减少流通中间环节,言必称“对接”,违背市场的法则,不但不会提高流通效率,反倒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作者系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研究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赖阳:“云消费”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2014-3-12 15:35:36]
- 赖阳:浅论农产品流通 [2012-3-8 11:49:37]
- 赖阳:流通环节是万恶之源吗? [2011-4-27 17:17:03]
- 赖阳:特色商业崛起将改变传统流通业盈利模 [2011-4-20 17:19:57]
- 赖阳:零供之争:话语权来自消费者认可 [2011-1-20 16:55:05]
- 赖阳:商场店庆的玩法 [2010-9-2 11:00:45]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