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马龙龙正文
马龙龙:我国批发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704 发布时间:2005-12-15 点击数:


    摘要 当前,推进我国批发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应为:在经营上必须具有高度的内、外部分工及协作;与发达商品生产为后盾,实现其市场化;加快批发贸易的产业化,实现批发贸易的现代化;推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实现批发贸易的国际化。
    关键词 批发贸易 专业化 市场化 产业化 国际化
    
    改革开放十六年来,我国的批发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伴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批发贸易也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1、关于批发的专业化

    我国的工业化必须建立在社会化的基础上,社会化首先有赖于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才可以独立而发展到社会化。专业化是内部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它是生产力在经济体内部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 页]由于分工和分工所引起的协作所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4页]这种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表现为它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能促使社会劳动合理配置,发挥比较优势,降低劳动耗费,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引起交换规模的扩大,提高流通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专业化和社会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生产领域而忽视流通领域内的专业化和社会化问题。这固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但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这种偏向的负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人们可以看到,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不仅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其发展速度在战后以来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而且在第三产业中,特别是与流通直接有关的行业,其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并且不断分离出新的部门、新的行业、新的地区分工和新的独立经营环节。这是社会化生产促进流通发展的客观结果。如果没有流通领域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要在实现传统工业化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趋势在我国未来批发贸易的发展中也是必然的。
    在我国完成传统工业化和实现未来现代化的进程中,流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必然先发生在商品流通部分,然后才会发生在货币流通部分,这是因为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如果无视这一规律,脱离商品流通而在货币流通领域单独搞专业化和社会化,成效会是有限的。而商品流通领域的专业化和社会化,首先而且重点应放在批发领域。这是批发贸易的重要地位,规模经济要求和物质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在批发贸易中提高专业化的程度,首先要打破生产单位生产和流通合一的“小而全”状况,用发展专业批发去代替生产者自行推销和自行采购所造成的巨大浪费。一些不便于通过专业批发商的商品可以通过专业代理商代购或订货以及试销等方式进行批发销售。而在生产者资本雄厚,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地方,则可以采取商业专业批发、生产专业批发和代理批发并存,相互配合的合理结构。当然在高度分工的基础上可以也应该发展高度协作的综合经营组织,如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把外部分工转化为内部分工,发挥内部分工的优势。综合商社、跨国公司就是这种形式。合理分工、相互依存、有机结合是组织发达的批发贸易所需要的。就我国批发贸易的发展来看,在不同的行业中发展各种适合不同分工的经营组织体系,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其次,不仅要维持已有的、合理分工的商业或生产的专业批发,而且要适应生产领域分工的发展,发展新的专业批发。在一些综合批发公司中,原有内部的分工,由于生产领域专业化的发展和分工的独立化,生产规模扩大,使得流通中也有可能把有关的专业分工独立出来,成为新的专业批发商。比如,以前在我国有塑料制品批发,现在家用电器批发、花卉批发等等,以后,新的专业批发必定会越来越多,特别是信息产品和其它高科技产品的批发会发展很快。在这方面,与生产直接联系的批发和与生活直接联系的批发不同,如果说后者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要与消费需求的结构变化相适应的话,那么,前者则主要要与生产领域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相适应。
    第三,彻底打破按行政管理分类的系统分工,把批发真正转到按流通行业分类的社会分工上来。在旧体制的条件下,批发都是按照行政主管机关来划分的,因此同一行业被分割成行政色彩十分浓厚的系统,比如生产资料批发归物资系统管,生活资料批发归商业系统管,粮食批发归国家粮食储备局系统管等,这样做是与商品经济正常发展所需要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要求相违背的。为此,一定要打破按照行政管理划分批发贸易的做法,真正按照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来组织批发贸易。
    第四,要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按照专业化区域,包括专业化的城市、专业化的农业区域等方面的要求,发展地区社会分工,使专业化的批发贸易有强大的专业化的工矿中心、农业区域作为后盾。与此同时,还要按地区社会分工的原则发展产地、中转地和销地之间相协调地区批发贸易关系。
    第五,要在专业化的批发经营组织体系以外,按照客观需要建立起区别于综合批发交易市场的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体系。
    第六,要打破批发贸易组织在商流和物流上“小而全”的倾向,使可以独立出来的物流业务专业化和社会化。这种专业化和社会化,在物流方面将主要集中在仓储、包装和配送等方面。就仓储来说,我国的仓库和场地,仅外经贸部,内贸部和铁道部等部门的合计,仓库占地已超过3.6亿平方米,但使用效率只有50%。如果仓储相对集中, 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把使用效率提高到80%,每年就可以节省资金近300 亿元。无论如何,实行仓储业社会化,可以避免仓储面积闲置,仓储设施必须对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再有就是要实现仓储工具的标准化、专业化,这也是提高仓储效率的重要条件。集装箱、托盘等现代运输工具的标准化,要求所有商品的包装也应该标准化,这一问题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早已解决。但我国的包装至今不统一,包装简陋,使得专业化的仓储很难组织,而且浪费很大。

        2、关于批发的市场化

    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这就要求批发贸易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为后盾,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批发贸易的市场化。
    实现生产的商品化首先要完成生产从自给性向商品性的过渡。我国的经济大部分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化过程,但仍有一部分经济,主要是农产品生产仍然存在着自给性的残余。商品率不高的状况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特别是粮食,至今生产总量约9000亿斤,而上市量只有2000多亿斤,商品率只有25%左右。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不仅工业品,而且几乎全部的农产品也都是为市场而生产的。反过来,农业劳动者也要向市场购买他们所需要的食品、纤维制品以及其他一切以农业原料加工的产品。为此,在实现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完成社会生产的商品化过程,只有这样,批发贸易才能在生产对市场的依赖上发挥重大的调节作用。
    经济的商品化不仅发生在生产方面,而且还发生在消费方面,在我国,要实现消费的商品化,不仅要消除生活消费中自给的残余,而且要消除单位内部的实物分配制度。单位内部的生活资料的实物分配,是个人收入的非货币化,是通货膨胀下的“返祖”现象,是与经济的商品化背道而驰的,它会造成批发市场上供求关系的畸型发展和批发流通结构的简单化。另外,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努力制止通货膨胀和改变低工资政策,确立合理的工资结构,以利于批发贸易的市场化。单位内部生活资料的自给性生产和实物分配,不同于大型公司内部或企业集团内部的采购供应,因为后者是按商品经济原则来发生关系的,前者则是排斥社会分工、排斥批发贸易的,所以,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也要消除生产单位这种自给消费的残余,以利于批发贸易的市场化。
    当然,批发贸易市场化所需要的商品经济决不仅仅是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化所能全部囊括的,更重要的还在于要不断地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之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从幼稚到成熟逐步发展。这不仅是批发贸易的扩大和结构改善所需要的,而且是批发贸易市场化中市场主体成长所需要的。就前者来说,我国商品生产的规模至今尚不够大,结构还比较简单,名牌产品还不多。这方面尤以农业为突出。而经济发达的国家,除了日本这样国土面积小、人口多,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外,都有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农业,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和商品化农业的发展,与工业互为供求,形成广阔的国内市场和进出口贸易,在此基础上也才形成了与之相关的批发贸易的市场化。
    批发贸易的市场化不仅有赖于经济的商品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有赖于市场主体的发展。而市场主体的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要依靠市场主体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就前者来说,固然与经济的商品化和投资相关,后者则首先与经济主体的企业化及集团化有关。
    建立在商品化和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批发贸易市场化,必须坚持市场开放原则。只有市场开放,才能贯彻贸易自由、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作用基础上的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而市场开放应该是多层次的,首先是商品的开放,其次是价格的开放,第三是地区的开放,第四是对外开放。

        3、关于批发的产业化

    批发贸易作为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的两大部分之一与零售贸易并存,其首先而且中心的任务是要实现价值和包括剩余产品价值的价值,所不同是批发进行的是生产资料的价值实现和生活资料价值实现以前的准备,而零售所进行的生活资料价值的实现。总之,批发所进行的是实现G—W…P…W'—G'的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的G—W和W'—G'的两个部分。 这两个过程都是价值形态的转化,所不同的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来看,W'—G'是保证再生产得以继续和提供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积累的来源,G—W则是实现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积累的过程。零售只与W'—G'有关,而批发则同时与G—W相关。但是,不能因为它们首先而且中心的任务是进行买卖、所进行的是价值形态的变换、是所有权的转移,就认定从事批发贸易的经济组织、企业、公司所组成的系统就不是产业,交换部门作为经济的职能部门固然有从事买卖这种非生产性的劳动,也有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延续的生产性劳动。
    广义的商品流通既包括纯粹商品流通,也包括商品物质运动即物流在内的生产性劳动在内的流通。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延续的活动,如运输、保管、包装,再加工等作为附属职能与纯粹商品流通的活动并存。在批发贸易中,这些职能很多能专业化、独立化而成为单独的产业部门,也有不少在批发贸易组织中会被大大地强化而成为综合经营的产业部门。作为产业,要求少投入多产出,或产出大于投入。因为是生产性劳动,投入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构成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和流通向前发展。马克思在分析运输时说:“投在运输业上的生产成本,全都分批地由于运输工具的价值转移,部分地由于运输劳动的价值追加,把价值追加到所运输的产品中去。”[《资本论》第2 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68 页]所以对运输这种生产性劳动来说,产出大于投入。为此,它能“形成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从而形成生产资本一个特殊的投资领域。”[同上第171页]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凡是投资而能带来利润、使资本增殖的便是直接的生产性劳动,便是产业。马克思说:“对商人来说,流通费用表现为他们利润的源泉,在一般利润率的前提下,他们利润和这种流通费用的大小成比例。因此,投在流通费用上的支出,对商业资本来说,是一种生产投资。所以,它所购买的商业劳动,对它来说,也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劳动。”[《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第337页]撇开资本的社会性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 凡是能带来利润的投资,包括对贸易、对商业从而对批发贸易、对批发商业的投资,都是直接的生产劳动,都是对产业部门的投资。从国外几次产业的划分来看情况也是这样。
    流通领域的产业化,或者说,批发贸易的产业化大部分是先从内部专业化发展为向外独立化——社会化阶段的,这一般发生在传统工业化后期。然后是向外独立化——社会化发展为高度分工和高度协作所形成综合经营——集团化阶段,这一般发生在现代化时期。就中国现实的情况来看,我们正处在完成工业化的最后阶段,为此,批发贸易的产业化重点在向外独立化——社会化阶段,主要表现在运输、仓储、信息等方面的独立化、社会化,当然,在没有独立化、社会化的地方,特别是批发贸易内部仍要加强专业化建设。
    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批发领域的产业化程度至今不够高,距离现代化的要求还较远。为此一定要加快批发贸易的产业化,才能使批发贸易的发展适应工业化的需要,然而要使批发贸易的发展不仅能为传统工业化的实现,而且能为现代化的实现服务,则不仅需要实现批发贸易产业化,而且需要实现批发贸易现代化。
    流通现代化,包括批发现代化这是流通和批发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只有生产领域现代化而没有流通领域现代化,特别是批发贸易现代化而要实现整个经济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批发贸易现代化,批发贸易才能低消耗,高效率,才能充分发挥批发贸易的功能,取得高度的经济效益。
    为此,要加速我国批发贸易的物质技术的建设。积极准备条件推行贸易的自动化系统,对商品购销、储存、运输、保管、财务、通讯等进行以电子计算机为依托的信息化处理,以便合理地组织商品流通的商流过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物流过程,提高对商品流通过程的社会化服务范围、能力和效率,以便从整体上提高商品流通过程的速度和效率,降低劳动耗费,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加强我国批发贸易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建设中,重点要放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配送是一种在发达国家已经广为推行的现代化的物流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实施配送的主体,如批发的配送中心按照用户的需要定品种、定数量、定时间编配好货物,选择合理的输送路线分送到用户手中。配送中心可以兼有物流中心的一部分职能,也可以作为物流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物流活动。配送中心对商品除进行集中保管、加工处理外,还进行分装、组装、卸装、分拣、集配、整理、预处理等活动。事实上,配送中心是把许多用户的采购和储存活动集中了起来,把相关的物流活动也集中了起来,形成规模效益以降低流通的费用的一种形式。集中起来采用先进的物质设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也能降低成本。对于贸易主体和用户都有经济效益。所以,这是批发贸易现代化中所必须重视的形式,是我国批发贸易发展中必须努力创设条件使之得以逐步推广的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在市场上外部批发可以发展配送,在群体组织内部批发也可以发展配送。
    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中,既要重视群体经营组织系统内部的配送中心,也要重视社会化开放性服务的配送中心。就内部批发系统的配送中心来说,目前重点应放在连锁经营组织上,因为连锁经营组织内部的批发配送对象比较稳定,便于组织现代化或先进的配送系统。当然,这并不等于只有参加连锁经营组织的网点,或者其他群体经营组织系统内部才可以建立配送中心。一些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批发贸易组织,在有条件的地方(有场地、资金、技术等),非连锁经营组织的网点如果有统一配送的要求,一些生产或供应者又愿意参加统一配送,那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中心,包括集货中心、分货中心、配送中心,转运中心,储调中心和加工中心等也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在具有先进的物流技术作保证,在高效率的配送运转力的支持下,能够做到供应的品种多、自选率高、费用低,因而价格可以便宜。当然,有的配送中心也可以既面向群体经营组织,又同时对外配送给经营同类商品的网点,既为社会服务,又可避免内部配送任务不足,有助于提高配送中心的经营效益。
    在我国能否实现批发贸易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在重视流通的前提下,加大对批发贸易的投资,不断地提高批发贸易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装备率,以便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4、关于批发的国际化

    推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引进外资,促进批发贸易的国际化,这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批发商品流通不能仅就国内市场而言,同时应该包括国外市场,即应包括全部批发商品流通,应该是国内批发商品流通和国外批发商品流通的总和。
    这是因为商品流通的过程,并非全部在国内市场上进行。有的商品是先有对外贸易,通过进口,再转为国内贸易,转为国内批发贸易的。而进口的生活资料则还要由国内批发贸易再转为国内零售贸易。有的商品则先有国内贸易,通过国内批发贸易转为出口,再转为进口国的国内贸易。所以,批发商品流通过程,既可以仅是国内批发商品流通的过程,也可以由国外批发商品流通继续为国内批发商品流通,或者由国内批发商品流通继续为国外批发商品流通。
    对外开放不仅要扩大对外贸易,而且要沟通内外的资金流通,特别是吸引外资参加国内建设,以利于批发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对外开放,这在流通领域是完全必要的。但鉴于批发贸易比起零售贸易所处的地位要重要得多,因而在引进外资以及兴办三资企业时要慎重些。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经验,同时可以在特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证明有足够的可行性以后,再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推广。这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建立开放的但又是可控的市场的问题。也就是能否维护独立自主的民族市场,实现国内统一市场的大问题。
    批发贸易国际化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具体说,它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内统一市场必定要走到世界市场,在参加国际分工中成为世界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必然要求。世界市场的一体化趋势,使得国内市场的批发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国际贸易不可分割开来。起码,在国内市场上从事批发贸易的主体大体上可分三大类,一是纯国内批发或以国内批发为主,二是国内批发与对外贸易兼营,三是纯对外贸易或以对外贸易为主。在后两类中就有程度不同的国际化问题。这类批发贸易企业必须参加到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世界市场的大循环中去。
    我国长期以来内外贸是截然分开的。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根本转变,要想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种格局必须要彻底改变。如果以行政力量把内外批发贸易人为地分割开来,工业化和现代化所需的市场是发育不起来的。而在现实中,世界市场正在瞬息万变地发生变化,国际贸易和国内批发贸易一样,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国际贸易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是商品贸易在扩大;而且日益扩展的是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不仅有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倾向,而且日益明显地呈现出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不仅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并存并在交替发挥作用,而且跨国公司也在迅猛发展。这些更加要求国内批发贸易必须国际化。
    批发贸易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一个国内外市场的接轨问题。因为对外开放必须与国内改革协调,国内经济运行的操作必须与国际惯例协调,只有这样,批发贸易才能在内外贸两方面协调中前进。国内外市场的接轨包括商品,服务、资金,法律保护等诸多方面的接轨,没有商品市场的接轨,就难以解决其它方面的接轨问题,因为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内外批发是有形贸易中最大的部分。在批发贸易的内外接轨中,要处理好金融问题、财政问题、税收问题、价格问题以及经营主体、企业制度、经营机制、交易方式、经营方式、物流问题、企业和行业协会问题、宏观调控问题等等,只有解决或处理好上述问题,批发贸易的国际化才能顺利地实现。这就要求在批发贸易的内外贸中,必须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另外,我们想强调指出的是坚持对外开放,尽快解决批发贸易的国际化和内外接轨问题,并不等于可以忽视保护民族经济,我们主张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前提下适度开放国内市场,包括批发市场在内,以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
    国内外市场的接轨,批发贸易的国际化并不等于不要保护本国经济中具有发展前途但还幼稚的部分。反过来说,民族经济也要认真地、严肃地对待“洋货”问题,对待“三资”,企业的挑战,因为无论是“复关”,还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都必须降低进口关税,使关税能逐涉接近发展中国家关税的总水平。这就使得国货必须撤去一部分高关税的屏障。这就要求民族工业和农业产品必须提高质量,改善品种,降低成本,以便能够在市场上与“洋货”相抗衡。
    国内统一市场首先应该是工业化所需要的广阔的、独立的民族市场,如果没有这个市场作基础就谈不上有效的、主动地参加国际分工,进入世界市场。但是,这个市场的彻底建成,代表新兴的社会经济力量利益的商业——主要是批发商业要充当开路先锋。所以要想发展民族经济,支持生产,首先必须支持民族商业,支持民族批发商业。有了强大的、对内足以控制本国市场,保护民族经济,对外足以参加国际竞争,开拓现代化所需要的大市场,批发贸易才算是真正的国际化的批发贸易。也只有真正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国际化的批发贸易,才能有效地完成批发贸易和整个市场的国际接轨。
 

作者:马龙龙  编辑:ivyche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