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龙:2005-2006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上)
来源:2005.6 经济 发布时间:2006-10-26
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在内外经济环境全面拉动之下,需求、供给和销售状况保持了稳步快速的发展势头;贯穿全年的高涨幅和低价格,使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取得的高速成长更显货真价实,多项规模指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1—11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836.2亿元,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3.1%,远远超过2002年和2003年9%左右的增速,与价格上涨贯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速成长的2003年涨幅持平;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1%,超出2003年0.9个百分点,创下了1997年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显示出我国消费品市场强劲的需求成长潜力和实际增长能力。
2005年前11个月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4000元大关,达到4349元,比2004年全年还要高出188元,比2003年全年更是高出近790元;人均每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3元,将2004年创造的历史最高水平再次提升1.6元。
一、中国消费品市场销售状况分析
从2005年前11个月消费品市场的运行走势来看,主要表现出了如下四大特点:
1.消费品市场运行两头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攀升,涨幅高位趋稳。如图1所示,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集中在4500—6000亿元人民币的有限区间中震荡运行,且波动规律显著,总体运行高度拟合地延续了2004即出现的两头活跃的走势特征,即5月份之前逐月走低,五月份之后则逐月推升。在高拟合度的震荡过程中,2005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对2004年实现了整体性的提升,2004—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逐月演进趋势线清晰地显示了这一点。排除春节日期变更(2004年为1月22日,而2005年为2月9日)造成的干扰,2005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基本上处于12%—14%的狭窄区间中稳步发展。可以肯定,2005年重现2004年消费品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已成必然,且进入2006年这一态势仍将得以有效延续。
2.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领先于宏观经济体系生产增长,市场先导性特征凸现。对比我国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在2004年之前相当长的时期,销售增长与生产增长相比总是基本同步甚至略有落后的。进入2004年之后,这一传统格局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如图2所示,自2004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速增长全面启动开始,两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始终高于GDP同比涨幅;且与2004年相比,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高位稳定的特征更趋巩固。这一全新市场特征在2004年的出现,与当年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不无关系;但在2005年的延续,则反映了多年持续买方市场态势下市场先导性特征的凸现。
3.餐饮业异军突起,批零商业稳定发挥,其他销售渠道表现依然平淡。如图3所示,进入2005年,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的推动下,餐饮业零售额持续走高,各月涨幅均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水平;1-11月,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7.2%,高出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4.1个百分点,成为了消费品市场的领跑行业。经过一年的高速成长,餐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达到14.1%;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高达到18.6%,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与餐饮业的异军突起不同,批发零售商业则凭借其处于绝对优势的销售规模,决定着整个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基调。12.8%的销售总额增长率虽然略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速,但批发零售商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高达到81.3%,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0.62个百分点。至于前些年有上佳表现的其他销售渠道,在买方市场盛行的态势下,也只能重归平淡。
4.城市市场持续活跃,农村市场高位稳定,县级市场活力凸现,城乡销售格局完成渐进性重组。如图4所示,实现持续活跃的城市市场依然引领并决定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总体发展态势,排除春节对消费品市场正常发展态势的影响,城市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保持了极强的稳定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往年增长稳定性高于城市市场的县级市场,在2005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从7月份开始,摆脱了多年来与城市市场所形成的高拟合度的涨幅发展走势,显示出稳步上攻的发展势头,为2005年扩张速度高位稳定、波澜不惊的中国消费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自2003年初进入上升通道,连续两年获得加速成长的乡镇市场,在2005年则实现了涨幅在10%以上的高位稳定。2003年之前,城乡之间保持多年的3:1的销售增长比(如2002年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为13.8%,农村为4.3%)已经被彻底打破,更现实的比例已经基本被定格在了7:5的水平。可以断言,经过城乡销售格局重组之后,未来中国消费品市场的成长,将不再过度依赖城市市场的一枝独秀,城乡市场的双活跃才是更具前瞻性的发展主题。
二、中国消费品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能反映消费品市场的运行结果,而要深入了解中国消费品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内在发展动力,则要具体分析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态势。总体而言,我国消费品市场的需求状况在2005年与2004年相比,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并无本质性变化。具体而言,消费需求取决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倾向、消费信心和消费结构四个方面。
(一)居民收入水平
在国民经济和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背景下,2005年国家继续深化了一系列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改善的政策,如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试点减免农业税、继续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连续第三年在全国范围开展“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活动,使得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与此同时,截至2005年12月,国家提出的“全年实现新增就业800万人”等三大城镇就业目标均告提前实现,全国粮食总产量也超出了去年全年产量250亿公斤,结束了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六年的下滑,城乡两大突破为2005年消费需求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收入基础。
如图5、图6所示,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04年相比,除受年节影响较大的1、2月以外,呈现出显著的逐月上升势头;农村居民季度人均现金收入也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城镇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达到878元,比去年增长1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8%,高于去年9%的同比涨幅;农村居民人均月现金收入达到272元,比去年增长14.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5%,更是去年4%的同比涨幅望尘莫及的;在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升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双重推动下,经加权平均,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达到530元,比2004年高出67元,同比增长14.5%。
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升的背景下,一个重要的现实情况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高达3.23:1,突破了2004年3.21:1的水平,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名义之比的最高值,尖锐地反映出我国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会对城乡消费结构的梯度转移形成越来越强的障碍,限制城市消费理念对农村消费行为的引导,甚至导致城乡消费品市场的割裂和消费品市场未来增长的乏力。
下图7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六大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的差异。显然,消费品市场发育程度更高的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较小,而消费品市场销售规模多年来提升较慢的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则差异较大。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阻碍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进行了诠释。
(二)居民消费倾向
根据商务部统计,尽管进入2005年以来物价涨幅在平稳回落,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意愿却呈现出走弱趋势。另据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居然占据37.9%的比例,比价格迅猛增长的2004年还提高了4.5个百分点;认为"更多消费(包括借债消费)"最合算的居民只占据29.8%的比例,同比降低了2.5个百分点。显然,我国居民消费倾向进一步的走低趋势还在延续。
居民消费倾向偏低是长期困扰我国消费品市场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过低的消费倾向导致了我国最终消费率的持续走低。如图8所示,近五年来,与投资和净出口的不断扩张相对应,我国最终消费率连续降低,2005年更是降至历史最低的53.8%,难怪有学者把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比作“两匹快马加一头瘦驴”。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近十年来58.5%的平均消费率,更是远远低于8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如图9所示,如果说我国与欧亚发达国家消费率存在差异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悬殊所致,但这一结论很难解释我国与巴西、乌克兰、南非、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消费率差异;如果将这一差异进一步归结为东方民族所信奉的勤劳俭朴的生活传统,则同样无法解释我国与印度、印尼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消费率差异。所以,我国的低消费倾向进而低消费率问题还要到我国自己的经济体系内部寻找根源。
(1)政府政策因素。一方面,随着财政支出项目的下放,住房、医疗、教育、失业、养老等传统的“公费”支出项目相继转为“自费”,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和预防性货币需求迅速膨胀,导致了储蓄倾向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持续实施,财政支出的取向由公共服务购买向基础设施投资全面倾斜,在增加投资需求的同时,挤出了大量的消费需求。
(2)经济发展因素。一方面,重化工业的发展过程具有行业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加工度高、中间产品多、增长持续时间长等特性,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是其必然结果;另一方面,随着重化工业过程的推进,资金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加深,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重工业吸纳的劳动力(70万)比轻工业(300万)要少得多,由此引发的要素市场失衡,将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消费率走低不可避免。
(3)收入分配因素。根据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富裕阶层存在明显的高储蓄和低消费倾向,而低收入阶层尽管具有高消费倾向,但缺乏相应的购买力。这种消费格局严重抑制了主流中档商品消费的增长。财政部科研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458,贫富差距正逐年扩大,再加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抑制,更是构成了当前消费率持续走低的重要诱因。
(4)消费需求因素。我国当前正处于消费闯关、商品结构升级的重要过渡时期。这一特殊的“消费国情”使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处于“买上不足,买下有余”的阶段,增加储蓄、扩大积累进而导致消费率降低在所难免。
(5)商品供给因素。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后工业社会消费率的稳定和提高,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的持续扩张和消费热点的不断创造,而我国一方面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迟迟难以提升,另一方面现有的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又总是处于质次价高的状态,消费率的提升严重缺乏商品供给的支持。
(6)价格预期因素。虽然进入2005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价格指数涨幅回落明显,但不少占消费者预算比重较大的商品,如高档轿车、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还存在明显价差,这使得我国居民对后WTO时代关税减让引发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调以及在进口商品价格压迫下出现的国产进口替代品价格减让仍存在强烈预期,由此引致的持币观望和推迟消费行为同样会对居民消费倾向形成一定的压制。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速增长对消费需求的扩张本应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基于上述因素,居高不下的储蓄倾向和投资倾向却严重分流了潜在的消费支出。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5年9月末,我国本外币并表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63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8.1%,明显高于14.5%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罕见的“超储蓄”现象再次得以延续;另一方面,虽然国家自2004年底开始实施适当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此前连续6年扩张性政策的后续影响依然存在,2005年前三季度投资完成额同比增幅高达27.6%,投资需求几乎垄断了按需求法计算的GDP的全部增幅。
当然,从未来走势看,我国经济体系中也存在着诸多有利于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利好因素。
(1)消费环境优化。国务院已明确表示2006年将努力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以全面增加居民收入,并着力解决教育和医疗乱收费、电信服务价格高等问题,完善住房、汽车等消费政策,规范和促进消费信贷发展,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
(2)消费热点形成。以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为标志的中产阶层在我国正处于成长和扩大期,由其主导的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将带动消费闯关成功和消费需求增长。为配合这一趋势,国家将于2006年在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减少车房消费连带费用、停止小排量汽车使用限制等方面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
(3)税赋负担减轻。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正式提高到1600元,这一重大税制改革举措有利于实质性提升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而在近年来持续减负的基础上,2006年我国还将全面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将成为历史。
(4)城市化进程加快。截至200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保持着每年1至1.5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城市化的推进,将推动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迅速提升,并促进农村消费向城市消费的转变,加快消费率的提升步伐。
综合上述,压制消费率走低的因素短期内还无法完全消除,而推动消费率提升的因素也已有所表现。如果双重因素都能够充分发挥,相信我国2006年的消费率将不会再持续下跌,比较稳妥地估计是消费率将适度回升,稳定在54%—55%之间。
(三)居民消费信心
除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倾向影响之外,居民的消费信心也是消费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05年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94.3点,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点,保持了平稳上升的势头。
以每年3月、6月和9月作为观测点,对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变动趋势进行考察,可以得到下图10。如图所示,虽然2005年消费者信心指数相对于遭遇“非典”冲击的2003年和受困价格“暴涨”的2004年呈现出明显走高的发展态势,但相对于消费品市场同样稳健发展的2002年却出现了明显了滑落,平均降低了3点左右———可以说,消费信心近三年来相对低迷的表现也构成了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因素。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与2003年和2004年相比,2005年消费者信心指数除了在水平上有所提升之外,在稳定性方面更是出现了明显的改进。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平稳走势一方面得益于2004年消费品市场良性运行强化了消费者的收入信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进入2005年以后,在经济增长惯性和市场内生动力的双重推动下,消费者对消费品市场继续高速增长态势的乐观预期。这为我国重塑居民消费信心,提升居民消费倾向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构成看,反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看法的消费预期指数走出了2003年和2004年的低谷,成为了拉动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的主导动因。到2005年9月,认为中国总体经济和市场将走向“持续繁荣”的消费者从2004年同期的57%降至54%;但预期未来一年里自己的经济收入将“较现在好”的消费者则从2004年同期的42%飙升至62%;当然,中国经济和市场发展进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也给部分消费者带来了迷茫,表示对未来经济走向“说不清楚”的消费者仍占据35%的比例。可见,多数消费者在认为2005年收入增长和物价稳定已成定论的同时,对我国宏观经济未来成长潜力的预期,只能算表现出了谨慎乐观的态度。
另外,消费者对消费品市场的预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2005年我国全面进入后WTO时代的形势和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的现实,让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价格下跌和使用成本上升产生了同步预期,大幅度限制了消费支出的拓展。2005年9月,认为目前是购买商品住宅和汽车适当时机的消费者分别占16%和10%,分别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3个和4个百分点;而认为目前为购买耐用消费品适当时机的消费者则全年保持在70%之上,远远高于2004年53%的水平。正是这一预期基础,导致2005年延续了2004年汽车、商品房等热点商品销售的颓势:2005年10月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挫36.62%,"国房景气指数"也降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101.10,商品房产销增幅更是滑落至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相反,我国国内家电市场产销两旺,影音家电销售同比增长8.5%,白色家电销售同比增长15%。销售低迷的颓势。
代表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程度的消费者满意指数2005年较2004年涨幅有限,成为了2005年消费者信心指数未实现跨越式提升得滞后因素。2005年,认为自己或家庭的收入目前较过去有所增长的消费者为72%,比2004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认为较过去有所降低的消费者则为20%,比2004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正是消费者这样的当前收入感知状况决定了2005年消费满意指数尽管没有实现大幅提升,但仍保持了93左右的较高水平。
值得指出的是,消费满意指数的小幅上升,一方面表明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度提高,另一方面,也与供给拉动因素不无关系。“金九银十”历来就是商品销售旺季,商业促销行为琳琅满目,而2005年政府也适时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激活服务消费品市场的政策措施,如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共同发布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于10月1日正式实施,为车市注入了新的供给热点;而商务部、财政部2005年共同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给予的资金支持,也有效推进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活跃。此外,2005年,餐饮、旅游、文教娱乐等服务领域也在创造着新的消费热点,服务消费正成为带动全年消费需求扩张的活力点和增长点;今年公布的首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也揭开了多年来笼罩我国服务业比重的"重重迷雾",正式宣布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被严重低估(实际比重为40.7%,比原有统计数据高8.8个百分点),中国消费品市场比想象中要“轻”得多。
(四)居民消费结构
据全国5450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595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8%。但在居民消费倾向持续走低的驱动下,居民消费支出同比增幅明显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的名义增幅和9.8%的实际增幅。
尽管消费支出扩张有限,但居民消费结构在2005年继续得以优化。2005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类(8.8%)、家庭设备及服务类(9.4%)、通信类(8.3%)、文教娱乐类(5.0%)支出同比涨幅小于人均消费支出10.7%的同比涨幅,其消费比重将较2004年有所下降;而衣着类(15.6%)、居住类(10.8%)、医疗保健类(15.3%)、交通类(30.3%)、其他商品或服务类支出同比涨幅大于人均消费支出同比涨幅,其消费比重将较2004年有所提升。
结合上述2005年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最新变动态势和下图11、12中反映的最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演进走势,可以概括出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之后消费行为的一些新的特点:
(1)城乡居民食品类支出比重的同步持续下降,推动我国恩格尔系数不断走低,正逐渐接近30%的水平。
(2)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比重有所下降,百户家庭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电话等一般性家电拥有量增长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说明我国城乡居民在家电普及后,除了必要的更新换代外,消费目标开始有所转移。
(3)交通运输、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服务类商品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升,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正步入从实物消费为主转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发展阶段。
(4)除衣着类和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差异较大之外,到2005年,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已经非常接近,在改善吃、穿、住的前提下,城乡居民均加大了用、行、教、乐等方面的支出力度。
在欣喜于我国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城乡消费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一些可能影响经济发展与消费品市场成长的隐患:
(1)恩格尔系数的“过低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我国目前情况是,不论城乡,恩格尔系数均非常接近30%的临界线,并连年下降,似乎正在由富裕迈向最富裕。然而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现实情况却无法佐证这一纯数据结论。更符合我国消费品市场现实情况的解释应当是:我国恩格尔系数降低的根源并不是居民收入提升引起的食品消费比重自发下降,而是由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费用的大幅度上涨引起的基本消费需求被动压缩。从这个角度讲,我国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并不具备其正面意义,反而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降低。
(2)消费热点的匮乏。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消费热点,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家庭设备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将越来越远离曾有的辉煌,但被国家和市场寄予厚望的汽车、住房等商品却未演变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使得城乡居民在转移消费目标的过程中,显得非常迷茫,“买上不足,买下有余”的消费尴尬还将有所延续。
(3)消费闯关的困境。城乡居民衣着类和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显著差异的背后,隐含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闯关的困境。在生活实现小康,衣食无忧、用品俱全的条件下,商品房消费正成为多数城镇居民下一个消费闯关的目标。然而,过高的商品房价格使得消费闯关无论是积累时间还是积累强度都显得极为艰巨。作为巨大消费能力积累的必要释放,衣着类消费比重的上升实为无奈之举。类似的消费闯关困境还出现在农村居民对医疗的消费方面。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的报告:2005年我国患病人次数超过50亿人次,但看病的人次数却有所减少,城乡居民的两周患病就诊率从1993年的17%下降到了今年的13.4%。虽然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增长,消费支出比重也逐年递增,但置于农村居民相对微薄的现金收入之上,要真正做到及时有效的就诊,同样面临着艰巨的消费闯关困境。
(4)城乡消费实质性差异的掩盖。在城乡收入水平差异逐年扩大的同时,城乡消费结构却逐步趋同,这一看似矛盾的消费特征其实隐含着城乡居民消费内容的实质性差异。城乡居民同类消费3倍以上的支出差异,已开始演化为城乡商品结构差异的扩大和城乡消费理念的断层,长此以往,必将对我国消费品市场原本形成的城乡互动、梯度递进的良性消费格局造成巨大冲击。应该说,空调、电脑、轿车等耐用消费品近两年来表现出的销售增长乏力与这一问题初露端倪不无关系。
三、中国消费品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总体而言,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供给状况与2004年相比得到了全面改善。在政府强化消费品市场监管的背景下,消费环境得以优化,市场秩序重归整肃。具体而言,对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供给状况的分析,主要着眼于商品供给、商品质量和商品渠道三个方面。
(一)商品供给
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商品供给的发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国内消费品市场总体供求态势持续改善
据商务部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会同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及有关大型商业企业对全国市场供给状况的调查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2005年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到172种,占28.7%,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3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3个百分点;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从更长的时期看,如图13所示,2003年以来的六次供求态势考察结果清晰的显示,我国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连年下降,而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比重稳步提升。伴随着供求态势的转化,消费品市场在为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奠定供求基础的同时,也在逐年释放商品库存和资金占压造成的市场压力。
深入到我国经济体系内部,可以发现,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供求态势得以继续改善,与以下一些宏观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1)2005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增长的同时,适度紧缩了投资规模,压制了过剩生产能力的蔓延态势;
(2)2005年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税大面积减免、粮农直补继续增加、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稳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不仅实现了城乡经济发展的统筹,也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3)2005年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地区封锁专项整治、假冒伪劣重点打击方面规制力度的加大,进一步整饬了消费品市场环境和秩序,巩固了居民的消费信心,促进市场走向供需两旺
(4)2005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四年,关税总水平由10.4%继续降至9.9%,包括零售业在内的一些行业实现全面开放,但在国内消费品市场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纺织品、汽车、家电等重要商品也取消了配额管理,同样有利于国内消费品市场供求态势的改善。
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另一个突出的供求态势特征是供求态势的波动性加大。这一特征具体表现为:
(1)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正处于由需要转向需求的临界状态,对价格高度敏感,在商家微观营销手段的激励下,2005年我国手机(7、8、9月)、汽车(5、6月)等热点消费品需求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集中释放,短期内造成了某些牌号商品市场供求的波动。
(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市场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融入全球市场,中国市场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大环境紧密相连,大宗贸易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加大,国际市场供求态势的波动开始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国内市场的供求态势。2005年国际市场供求态势对国内消费品市场最显著的影响表现在衣着类商品方面。面对2005年一季度对华纺织品进口激增,欧盟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实施“紧急特保”,导致国内服装市场供求态势迅速恶化,衣着类商品价格走势出现逆转;直到6月10日,我国与欧盟达成《中欧纺织品谅解备忘录》,国内衣着类商品供求矛盾才趋于缓和。
(3)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我国不少行业经过几年激烈的竞争后开始改变经营策略,从以低水平的价格战谋求市场份额转为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扩大盈利水平。在这一微观经营行为转变的推动下,消费品市场宏观供求态势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化。这一特征集中表现在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家用设备类商品方面。2005年我国家用设备类商品虽然价格明显回暖,但却出现了多年不遇的供需两旺态势,过度价格战引发的供求疲势得到了全面的环节。
2.利用国际市场平衡供求态势能力继续提升
据海关统计,2005年1—11月,全国出口总额达到6865.4亿美元,同比增长29.7%;进口总额达到5957.3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商品进出口实现顺差908.1亿美元。11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37.4亿美元,创造了我国历史上单月最大商品贸易值。
出口规模的持续放大,对缓解国内消费品市场供给压力发挥了重要的市场调节作用;进口规模的必要扩张,对丰富我国居民生活和繁荣国内市场也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可以说,经过多年消费品市场监测和供求调控,我国已经具备了利用国际市场平衡国内市场供求态势的能力。
下表1列示了我国2005年重点商品的出口情况。这些国内供给充裕、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商品出口稳步提升,为国内潜在生产能力的调动以及市场供求态势的稳定创造了条件———2004年库存增幅较大的电视机、手机、数码相机等商品成为了2005年我国出口增幅加大的商品。
表2则反映了2005年我国重点商品的进口情况。各种国内生产相对落后、供给偏紧但又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进口大幅增加,如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飞机等;而我国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商品,进口增幅则有所回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如机电产品、大豆、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件、汽车零件等。
3.重点消费品供给能力稳中有升
(1)粮食继续增产,供给偏紧状况全面好转。
2005年夏粮增产512万吨,秋粮播种面积增加,国内粮食供给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粮食进口同比仅增长6.2%,远远低于2004年176%的增幅;每吨粮食价格比2004年下跌55.7美元,减轻了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
(2)纺织品因产能扩张和出口受限,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2005年作为中国纺织品“后配额时代元年”,良好的出口预期激励了国内纺织品产能的全面扩张,但由于国家起征出口税、转口贸易减少和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等因素,国内纺织品生产企业出口积极性受挫严重,上半年纺织服装出口503.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1%,甚至低于2004年同期2.4个百分点。大量纺织品的淤积和产能的闲置,迫使一些纺织品企业不得不从内销市场寻找出路,因此国内市场供给压力陡增,尤其是中低档市场。商务部组织的行业调查显示,44%的服装鞋帽企业存在供过于求,41%的纺织品企业存在供过于求。
(3)家用电器需求稳定,供给能力全面释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近10年家电产业发生的全球性转移,我国家电业的全球化程度日益提升,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产量分别占全球的8成、4成和3成,吸尘器等小家电外贸出口量占全球的6成以上。尽管产销规模和出口基数都很大,但基于庞大的全球需求拉动,我国家电产业供给2005年仍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多数产品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如彩色电视机供给量同比增长55.2%。
(4)交通通信产品需求大幅回落,产能过剩。
通信设备行业前几年生产、出口形势良好,但进入2005年增长尽显疲态。上半年销售额增长15.9%,与2004年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上半年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出口8.2亿美元,同比增长35.2%,与2004年同比下降74.3个百分点。出口的大幅下滑加上较大的库存量,使国内市场出现严重供过于求。
交通类产品中,2005年国内汽车市场逐步回暖,但整体形势不如2004年,生产、销售、进口和出口同比增幅与2004年相比均出现大幅回落。由于近几年汽车行业投资增速过快,产能高速增长,2005年全年国内汽车供给增长大于需求增长10%以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出现了进一步的累积。
(5)金银珠宝首饰供需两旺,逐步确立消费热点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首饰的消费正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的又一个消费热点。我国消费者群体庞大,特别是上世纪 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已进入消费旺盛期,其消费需求每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04年我国铂金消费已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调查,2003年、2004年金银珠宝首饰零售额分别增长11.7%和27.5%。2005年市场销售继续增长,千家重点流通企业金银珠宝首饰零售额增长13.9%;钻石进口增长17.5%,其他宝石进口增长18%。
(6)家具市场定位雷同、档次模糊、低层次供过于求突出。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我国家具出口额从世界第十位跃升至第二位,超过100亿美元,仅次于意大利。进入2005年以来,国内市场木材、涂料、胶黏剂等主要原料价格的自去年底开始的加速上涨,加上电费、运费的节节攀升,造成了家具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而国内大多数家具生产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以贴牌生产和仿制、作坊式加工为主,产品加价率低,让利空间有限。受国内房地产市场紧缩影响,国内消费需求难以持续往年的火爆景象;再加上受美国“反倾销案”的影响,家具出口额增幅比2004年下降10.5个百分点,许多出口企业将产品转向内销市场,进一步恶化了国内市场供求态势。
(二)商品质量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中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设置消费陷阱、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高价格打折等商业欺诈行为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医药医疗、食品安全、家装建材、农药化肥、生活用品等领域,更是集中了大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品质量问题,严重扰乱了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市场秩序。据不完全调查,2005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造成一定消费恐慌的商品质量问题包括:
◆肯德基惊现“苏丹红”;
◆强生婴儿用品有害矿物油成分遭质疑;
◆立顿红茶含氟量超标;
◆高露洁涉嫌致癌风波;
◆雀巢儿童奶粉碘超标;
◆和路雪“可爱多”冰淇淋吃出玻璃片;
◆号称冰淇淋王国劳斯莱斯的哈根达斯冰淇淋产自深圳黑作坊。
虽然商品质量问题似乎只有发生在国际知名品牌身上才能引发消费恐慌,但我国消费品市场中国产商品的质量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无论是卫生部宣布的金龙鱼、福临门食用油卫生不达标,还是新闻媒体揭开的光明牛奶回奶黑幕,都为2005年我国商品质量和消费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为规范消费品产销行为,整饬消费品市场秩序,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共对81种商品进行了商品质量抽查,抽查结果如表3所示。显然,2005年商品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消费品市场的各大领域,从食品(雪糕、豆制品、肉类商品等)到衣着(羽绒服等),从家装建材(涂料等)到生活用具(灯具等)都出现了合格率不足60%的商品品种。这些商品质量问题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对我国方兴未艾的社会信用体系也构成了剧烈的冲击。
当然,在看到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商品质量问题依然严峻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行业协会及广大工商企业在完善商品质量、强化商业伦理和诚信、切实推进百姓放心安心消费方面做出的努力。如图14,2005年商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质量合格率高于80%的商品品种达到61.73%,高出2004年19.4个百分点;质量合格率低于60%的商品品种虽然还多达12.35%,但也比2004年减少了0.7个百分点。应当说,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完善商品质量方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在即将到来的2006年,这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商品渠道
2005年,商务部继续深化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推进,适时启动了“千乡万村市场工程”专项资金;国务院于8月份公布了《直销管理条例》,用于规范直销行为,加强直销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商务部、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11个部门则于9月22日印发《整治商业零售企业恶意占压、骗取供应商货款欺诈行为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专项治理零售企业恶意占压、骗取供应商货款的欺诈行为。
在国家政策的不断规范和扶植下,我国消费品市场当中以商业为代表的商品流通渠道2005年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市场化、社会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1.渠道景气高位稳定
在2005年消费价格增幅回落的背景下,批零贸易业企业景气指数表现出了显著的高位稳定性,全年平均为137.86,比价格上涨剧烈的2004年还高出0.56个百分点,现实效益水平仍明显高于各产业总体水平,在国民经济八大行业当中景气指数继续名列第二,仅次于IT产业。同时,对未来经营效益,批零贸易业企业也表现出了较强的信心,企业家信心指数未随着价格指数的变动而逐月走低,全年平均水平为131.89,高于各产业130.64的总体水平,经营前景看好程度仅次于IT产业和物流产业。
2.渠道发展稳健协调
通过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监控数据计算,2005年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2005年销售额为4995.4亿元,逼近5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其中直营店销售额为4256.1亿元,占销售总额的85.2%;店铺总数为16727个,同比增长21.2%。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连锁商业部分)以768.9亿元销售额、6756家店铺的业绩,名列全国首位,销售额与店铺数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13.7%和23%。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家乐福(中国地区各企业)分列二至五位,如表4所示。
具体而言,我国连锁商业30强2005年的发展表现出了如下三大特点:
(1)经营规模继续扩大,但增幅趋缓
从经营规模来看,2005年连锁商业30强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99 %,与2004年同期比较提高了1.2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其中销售额超过200亿元有6家,比2004年增加2家。从增长幅度来看,2005年连锁商业30强销售额和店铺数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29.9%和21.2%,与2004年相比涨幅有所回落。在30家企业中,销售额增长幅度超过店铺数增长幅度的有18家,这一方面表明连锁商业企业之间的规模竞争趋于激烈,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商业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趋于理性。
(2)零售业态稳步均衡发展
百货店稳步增长。在连锁商业30强中,百货店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了24.6%,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13.5%,店铺数则增长了18.7%,单店销售规模继续呈现扩张势头。
超市成为主力业态。超市(包括大型超市和仓储会员店)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了25%,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48.7%,店铺数增长了19.5%,单店销售规模持续提升,超市与便利店之间在商品品种和销售规模方面的差异日趋显现。
专业店继续快速发展。专业店的销售额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31.8%,与2004年相比,销售额增幅和店铺数增幅分别达到42.1%和40%,发展速度居各业态之首。尤其是家电专业连锁店发展全面提速,连锁商业30强中的6家家电专业连锁企业2005年店铺数涨幅17.2%—90.7%,且6家企业销售额全部超过100亿元。
便利店实现较快增长。2005年连锁商业30强中,便利店的销售额和店铺数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1.6%和18.2%,说明便利店作为社区商业的主流形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3)内外资连锁商业共同发展
连锁商业30强中,外商投资连锁企业共7家,包括家乐福(中国)、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好又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沃尔玛(中国)、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2005年合计销售额比同比增长26.4%,占30家连锁企业销售总额的21%;店铺数同比增长15.6%,占30家店铺总数的16.7%;销售额和店铺数增长速度虽然慢于内资连锁商业,但单店销售规模优势依然明显,高于内资连锁商业25.28%,在商品品种、购物环境和服务水平方面也还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外资商业企业竞争压力的存在,仍有助于推动内资连锁商业继续提升服务意识和优化商品组合。
3.渠道建设多头并进
2005年是零售业全面开放后的第一年。在这一年中,外资零售巨头纷纷调整在华投资和经营策略:
家乐福:在以前上海区、北京区、天津区、东区、中西区、北方区及南方区七个区域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东、南、西、北四个地区管理总部,并计划2005年新开15 家大卖场和10—15家冠军生鲜超市。
沃尔玛:强化物流基础设施,投资7 亿元在深圳福田开工建造新的全球采购中心,以此为基地,再向全球延伸20 个采购据,一两年内停止采购外包;积极开拓新的利润点,向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设置乙类处方药零售专柜的申请,实现在超市卖药;高集中度拓展销售网络,2005年新开销售店铺10—15家,目标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并积极通过收购来实现网点系统的快速布阵。
麦德龙:在初期投入3.5 亿欧元的基础上,追加6亿欧元的新增投资,在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郑州、长春等地新开门店10家,以收购股权的方式与其中方合作伙伴上海锦江国际集团分手。
为应对零售业全面开放条件下外资零售全新形式和全新程度的市场冲击,2005年我国商品流通渠道建设,特别是商品零售网络建设显示出“有进有退、多元并进”的特点。
(1)并购成为2005年大型零售企业快速扩大渠道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的主导手段。
年初,北京物美集团正式全资收购天津大荣的所有潮湿,在推进“日本大荣撤资天津”的同时,首开民营零售企业接管外资零售企业的先河。
3 月,大连大商集团与上海百联合资联手组建大商国际有限公司,从而实现国内最大的两个流通产业集团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战略合作。这一重大并购行为不仅将全面沟通“长三角店网”和“东北店网”,开拓了国内统一市场流通新格局,而且对引导未来国内流通业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战略意义。
7月,上海永乐出资1.4亿元收购灿坤,完成了中国家电零售行业最大的并购案;同月,区域性零售巨头苏果超市开始了跨省强攻的脚步,向马鞍山“珍味”食品有限公司一次性出资6000万元收购了该公司旗下21家苏果特许加盟店,开创了我国零售企业收购加盟店的先河。
8月,北京国美正式收购中国建材旗下的深圳易好家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9月,国美再次出手收购武汉中商家电业务,迅速完善了其在华南和华中地区的布局,加快拓展二、三级市场的战略;同月,北京王府井斥资2.7 亿重组徐州华联商厦,完成了我国自1997年推行百货连锁战略以来第一次通过并购手段扩充网点的尝试。
可见,并购成为了2005年贯穿我国商品销售渠道建设全过程的最鲜明的主题。在国内一级城市的零售竞争白热化,可扩展市场空间日益狭小的背景下,整合稀缺市场资源,并积极拓展更为广阔的二、三级城市成为销售渠道建设新的战略诉求。而并购正是零售巨头实现这一战略诉求最快捷也最有效的战略手段。
(2)自行开店仍然是零售渠道建设和零售企业扩张的重要方式。
考虑到适当的并购对象有限和并购引致的整合、调整等诸多后续问题,自行开店在2005年仍充当了零售渠道建设和零售企业扩张的重要方式。2005年,最强劲的开店势头出现在家电专卖店网络当中。2005年北京国美电器店铺数增长90.7%,上海永乐电器店铺数增长82.4%,苏宁电器店铺数增长37.8%。
当然,越来越密集的店铺也对商业企业在经营策略创新、服务便利化、商品差异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经迅猛发展的灿坤、易好家和乐客多被收购的教训,正致力于网点扩张的商业企业应引以为戒。
(3)自愿连锁成为中小商业企业走向联合的有效途径。
自愿连锁是指中小商业企业在不放弃自身品牌和不出售企业资产的情况下,通过联合成网,实现共同采购,共享规模经济,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2005年,我国商品流通渠道建设过程中,自愿连锁成为了一大亮点。2005 年3月1日,步步高超市与IGA 签署了合作协议;4月21日,大庆庆客隆超市正式加盟IGA,成为了继宁波三江之后IGA 在中国的第二批会员企业。4 月28 日,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加入了欧洲最大的超级市场自愿连锁体系SPAR,成为了SPAR在华首个正式成员。
(4)进中有退,市场机制成为商品流通资源整合的基础。
2005 年伊始,上海美亚21世纪便利店 “断腕”谋变,关闭了其800 家门店中的500 家,开始了从良店率入手,提高网点平均毛利率、加快经营响应速度、突破便利店不盈利“怪圈”的渠道改造工作。在全行业成长和并购成为主流的2005年,21世纪便利店为我国消费品市场开辟的不仅是“有进有退”的渠道建设思路,更重要的是它正在使整个消费品市场达成一个共识:盈利的渠道才是好渠道,高效率的销售行为才是理性行为。
作者:马龙龙 李…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马龙龙:应将政府投资转向流通领域 [2012-11-26 10:05:18]
- 马龙龙:应客观全面地评价零供关系 [2012-10-29 11:45:30]
- 马龙龙:组建流通“国家队”引领行业改革 [2012-9-25 11:38:06]
- 马龙龙:用市场机制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 [2012-7-3 11:29:02]
- 马龙龙:外资潮再涌中国流通业 [2012-5-25 10:52:21]
- 马龙龙:中国商品流通虚实结构演进研究 [2012-4-25 17:14:1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