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开局势头良好,各项重要经济指标相对平稳。表明在“双稳健”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宏观调控政策仍继续取得实效。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着需要重点关注的突出问题。报告建议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重点领域的投资出现大幅反弹。采取多种措施抑制能源和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
一、经济运行开局势头总体良好
在2004年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的情况下, 2005年第一季度,各项经济运行指标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势头总体良好。
(一)经济整体上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355亿元,仍延续了2004年第四季度9.5%的增长水平,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4.6%、11.3%和7.6%。国民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国粮食种植面积预计为15.58亿亩,比上年增长2.3%。其中夏粮种植面积增长4.8%,扭转了连续7年下降的局面,为确保2005年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工业生产和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2%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764.3亿元,同比增长17.2%。
(二)市场运行的协调性有所改善
一是投资与消费增长的协调性好转。从投资看,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98亿元,同比增长22.8%,比2004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037亿元,增长25.3%,同比回落22.5个百分点,比上年第四季度增幅回落2.3个百分点见图1。在投资增幅回落、结构改善的同时,消费需求平稳快速增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同比加快了2.7个百分点见图2。城市和农村消费均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7%,农村增长11.7%。投资与消费增长的上述变化趋势,表明宏观调控措施成效继续显现。
二是投资结构继续得到调整和改善。一季度农业、能源、交通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62亿元,增长12.7%;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39.9%;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增长86.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0%;铁路投资增长4.3倍。水泥、冶金等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抑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下降2.9%和1.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6.0%。同比回落了20.2个百分点。
(三)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平稳上涨,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l 同比上涨 2.8%,总体上仍属温和上涨,而且从月环比指数看,3月份CPI下降0.6%见图3。一季度农村CPI上涨继续超过城市,为3.5%,高出城市1.0个百分点。在类别上,食品、居住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较快,一季度涨幅分别为6.1%、5.6%和2.6%,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食品价格由于“两节”和冷冬等因素影响上涨较快,3月份后增幅明显回落。其他消费品价格基本稳定或下降,但降幅在缩小。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3%,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同比减慢了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5.9%,实际增长11.9%,同比加快了2.7个百分点。
(四)金融市场运行比较平稳
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264589亿元,增长14.0%,同比减慢5.1%;狭义货币M1增长9.9%, 同比减慢10.4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O增长10.1%,减慢3.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12322亿元,同比少增了223亿元。一季度,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7375亿元,同比少增976亿元,增长率为13%,是近年来的最低值。其中,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少增962亿元和477亿元。特别是居民消费贷款紧缩明显,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一季度减少8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比去年同期少增398亿元。总体来看,一季度金融市场货币流动性相对充足,信贷规模比较合理。
以上开局形势表明,在“双稳健”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宏观调控政策仍继续取得实效,经济运行仍处在较快增长的周期。
二、重点关注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在开局良好的形势下,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应是重点关注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一)高度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反弹问题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虽然回落了 20.2个百分点,但仍高达22.8%,而且是在上年同期增长43%的较大基数上的高增长。投资结构虽然继续有所改善,但冶金、建材、房地产投资等国家重点调控领域的投资增速依然很快。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目前各地建电站热情居高不下,形成新的投资过热的领域。这表明包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内的全社会投资冲动依然强劲。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地方政府年初已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定在40%以上,因此,全力以赴上项目、增投资,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在继续直接干预企业投资。另外,在建项目规模仍较大,新开工项目也增加较快。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投资增速反弹压力仍相当大。从我国具体情况分析,目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推进速度较快、外资增势不减、经济处于上升周期等因素使投资较快增长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必须保持一个“度”。我国 2004年投资率已高达44%,属相当高的水平。高投资率不仅使国内各种资源供求绷得很紧,并直接影响着国内外能源原材料价格的高位攀升,又通过进口能源原材料影响我国整体经济运行环境,而且投资率过高必将影响经济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高度重视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攀升及其影响
一季度,全国CPI上涨2.8%,仍在国家调控目标范围内,总体上尚未有全面通胀的危险,且由于粮食价格趋稳,食品价格上涨压力大大减轻,对CPI上涨的推动力明显弱化。但是,必须高度重视三个方面的价格问题:一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压力明显加大。2003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PPl涨幅分别为8.1%、13.6%,今年一季度在较高的基础上又上涨6.1%。其中,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4.5%;原煤上涨26.5%。另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升高,一季度同比上涨10.6%。春耕时节,农资价格过高不仅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部分抵消惠农政策。二是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向下游产品的传导已经显现,一些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幅明显减缓,政府管理的公共服务产品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增加,对 CPI上涨的影响有增大趋势。三是PPI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和亏损企业亏损额加大。由于成本大幅上涨的影响,一季度各类企业利润增幅均较大回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利润增幅分别回落23.4、17和30.16个百分点。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36.4%,增幅同比上升31.3个百分点。
(三)高度重视房地产价格持续居高不下的问题
2004年,房地产业作为重点调控领域受到高度重视,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实施结果是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价格涨幅趋缓。然而,今年一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形势日趋严峻,一方面,开发投资增幅回落速度放慢,投资呈反弹势头;另一方面,全国各地房地产价格普遍持续居高不下,商品房平均销价同比上涨12.5%。其中,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3.5%。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价格涨幅更高。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不利于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以及调整供给结构,也直接影响了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消费。
三、二季度的经济运行走势预测及政策建议
(一)第二季度经济运行走势预测
2005年第二季度,既有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有利因素,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
从有利因素看:一是目前国内经济发展仍处在上行周期,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存在,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三驾马车动力依然强劲。从投资看,虽然针对一季度投资出现的反弹压力,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房地产及钢材等领域的投资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措施,但由于在建规模较大以及民间自主投资能力较强等原因,二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仍会比较旺盛,增幅不会有太大回落;在消费方面,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需求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势头;出口需求在一季度同比增长34.9%的基础上,二季度会有一定的调整,但增幅仍不会有明显的滑落;从供给看,由于近两年来持续扩大供给的努力,二季度后主要能源供给紧张状况会有所缓解,发电能力与电力需求的缺口将进一步缩小;由于国家控制近期新开工电站规模,电煤供应紧张状况也将相对缓解。二是财政金融“双稳健”政策取向,将会进一步有效调控经济运行,尽量避免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损害经济平稳增长。今年4月份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房地产、钢材等领域出台的调控措施也表明了这一点。三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也正处在较快增长时期,这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总体上是有利的。不仅会进一步增加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同时,也会对中国产品产生更多的需求,与中国的贸易量会继续增长。
当然,也必须正视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国内存在明显的投资反弹压力,特别是房地产等领域投资增幅仍然较高。重要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上涨,由于供给矛盾没有根本缓解,市场需求仍很旺盛,因此,二季度重要能源、原材料价格仍存在上涨压力。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后果,或是向下游产品传导,使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给CPI上涨带来较大压力;或者由于买方市场和竞争的压力,下游产品价格涨不上去,但企业由于成本大幅增加,内部消化空间缩小,会引发更多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额也会不断增加。有些小企业甚至会难以支撑。从国际环境看,由于我国外贸顺差较大等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以及多种因素,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同时,出口贸易增长也将继续面临国外非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等影响。
据对以上因素的综合分析,预计二季度国内经济运行整体上仍将延续一季度的发展趋势,整体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平稳增长;CPI涨幅会小幅回落;主要能源原材料的供给将继续有所改善,但供求矛盾仍不能根本缓解,其价格仍将在高位变动。若国际价格继续攀升,则国内价格仍将上涨。在一系列调控措施下,房地产市场局部过热的势头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投资增幅会进一步趋缓,但不能期望价格涨幅出现大幅度回落。
(二)政策建议
总体上看,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中,仍需继续实施“双稳健”的宏观政策,并应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第一,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重点领域的投资出现大幅反弹。关键是通过有效的市场化手段,适度控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冲动,特别要控制好银行信贷的总量和结构,以防一些地方政府动用行政权力,通过信贷拉动投资增长。有关部门对重点地区的投资总量和结构应加强监测和调控,政绩考核指标应更科学合理。同时,继续改善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农林牧渔业、重要能源和铁路运输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增加市场有效供给。
第二,采取多种措施抑制能源和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例如,加强对上游产品价格的监测和调控,特别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变化,适时调整和出台应对措施,尽量减少“输入型”价格上涨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应尽快调整国内原油、成品油等价格形成机制,使之能够更加灵活和有效地适应国际油价大幅频繁波动的影响;继续采取措施,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和发展。同时,通过多种途径缓解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的问题,例如,可考虑对农民实施部分“直补”措施。
第三,全面落实国务院近期提出的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八项措施,设计并实施一整套包括土地管理、税收和利率等政策措施在内的“政策组合拳”。特别是应重点控制好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防止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出现虚热;改善房地产的供给结构,适当增加适应中低收入阶层需求的住宅和户型;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除了加强对开发商的管理和提高销售市场的规范度和透明度之外,还应继续采取措施,加强对需求侧的调控,包括在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出台一些调控措施,必要时也可考虑对住房消费信贷进一步调整,从而挤出市场投机的“水分”。同时,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合理引导消费者的购房预期和住房消费行为。建议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一些住房消费误区进行解释和宣传,引导城镇居民理性地作出住房消费选择。
第四,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和改制,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尽量消化因价格上涨、成本大幅上升而引发经营困难。各级政府应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防止亏损企业面扩大和亏损额大幅上升,以及由此引发的职工就业和收入大幅下降等社会问题。
第五,在CPI总水平上涨、住房价格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各级政府应重点解决低收入,特别是特困户家庭的实际生活困难,加大政府和社会救济的力度。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任兴洲: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现状 [2013-2-26 16:23:53]
- 任兴洲:推进农超对接需生产流通并重 [2013-1-4 15:08:50]
- 任兴洲:加快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应实现三个转 [2011-6-15 11:26:47]
- 任兴洲:由乱到治,中国直销业走过20年 [2010-12-10 14:42:47]
- 任兴洲:我国“十二五”期间流通业的基本思 [2010-11-1 9:57:18]
- 任兴洲: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流通业发展环境 [2010-3-16 16:29:0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