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向全党发出了新的号召,指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这一号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要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作为经济理论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结合流通产业领域的工作实际,更是感到学好十七大文献,开阔视野、创新思路的重要性。
一、从商贸流通服务业入手寻求新思路、新突破
以往对于流通产业的认识之所以问题很多,根本原因是缺少十七大报告所倡导的大局观和大局意识,往往就事论事、局限于狭隘的行业观念。应当说,现有的流通理论和政策研究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研究的思路和眼界有失于狭窄,主要表现在,一是流通研究领域带有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部门、行业观念和思维定势,流通产业研究大都被局限于原商业管理机关的权限范围,致使许多重大问题得不到主流经济学界和综合管理机构的关注。二是在有限的“商业”问题中,又大都局限于国有商业;在国有商业中,注意力又往往集中在零售业;在零售业中,又基本限于城市范畴。这样“三下五除二”,已经剩下不多的话题了,也有悖于流通地位整体提升的社会实践。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创新思路和大局意识来重新审视,流通问题首先应当是宏观经济的大局问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流通产业研究必须关注时代的重大主题、作出新解释、给出新对策,倘若不能与时俱进,思路无突破、认识无创新,势必无所作为,最终被淘汰出局。
从十七大报告倡导的大局观出发,跳出流通产业才能看清流通产业。在新时期,流通产业的内容远比狭义的商业要丰富得多,流通产业首先是宏观层面事关全局的综合性问题,流通研究迫切需要补充“宏观流通论”的思路创新。具体说,就是树立流通研究的大局观,算大账、想大事,从体制变迁,经济运行质量,流通地位、作用提升的角度,参与宏观理论和政策的讨论。
二、重新认识和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
1.大政方针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创新支撑点。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思想、大政方针,如关于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关于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战略措施;关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等,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创新支撑点。
商贸流通服务业是服务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支撑和促进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载体,是实体经济中与商品交换直接关联的产业经济活动的总和。重新认识和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大前沿问题,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十七大一系列战略意图的全局性问题。这是因为,新世纪的新主题是“经济节奏的较量”。缩短流通时间、加快经济节奏、消灭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已成为新时期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战略问题。
2.为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化解存量困扰,需要建立动态化的“新财富观”。十七大报告指出,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扭转这种局面绝非易事。目前,强大的传统增长惯性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外延式、拼增量”的势头及其治理效果实难令人放心。十七大以后我国面临的重大主题都首先同不断累积、乱象丛生、质量不高、且绕不过去的经济存量困扰有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转变发展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以及随之而来的化解风险、调整结构、优化流程、节能降耗、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增进消费、促进公平、生态环保等等,都有一个实质性的共同点:如何优化、降解、盘活累积延续多年的经济存量中的矛盾和问题。
以往主要依赖外延扩张形成经济增量来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促进发展的政策思路,即“增量解决法”,虽然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政策效应在逐步衰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央关于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战略意图。经济越是快速增长,“总量块头”越是增大,就越是考验化解原有经济存量的能力,就越是需要依靠“存量解决法”来寻求改革攻坚式的突破。而从积极的态度出发,目前种种触目惊心的损失、浪费状况刚好反衬出、折射出“腾出手来挤压存量”的潜力巨大,今后工作思路的主要注意力迫切需要从“靠加法、拼增量”转变为“靠减法、解存量”。
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创新思路观察,强劲而低效的外延式增长之害,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增长、财富增长质量和终极目的的评价问题。引入时间因素,从动态化和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角度看,便会发现一种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最终目的的新财富观:不仅要看我国每年生产了多少物质产品和为得到这些产品付出了多少代价,更要看这些已经被生产出来的产品中有多少是真正处于实际发挥效能的状态,即看有效产品率的高低。在当今国际国内分工日益加深的场合,不经过市场、流通的检验过程,社会财富只不过是观念的、想象中的存在,并不会带来任何效用和效益;社会财富存量既定以后,货畅其流,消灭耽搁迟滞、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努力使所有经济环节和领域趋近于“流畅平滑”、最为经济合理的有效状态,就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真实增长,就意味着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和人民生活得到实惠;反之,则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虚假增长。假如缺乏“关注存量效能”的新财富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就仍然会在有意无意之间被打折扣。
市场化、竞争性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强大的天然功能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形式的“财富的闲置和浪费”。而提高所有时点中实际发挥作用的社会产品所占比重,最大限度消灭闲置、损失和浪费,是评价流通效率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性指标之一,也是商贸流通服务业问题首先属于宏观经济范畴的重要理由。因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天然具有“双优”的本质和功能。在时间上消灭耽搁迟滞、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加快节奏,优化经济流程;在空间上消灭无效生产、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这是从时间继起和空间并存两个视角所做出的最高概括,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政策含义。我国结构调整效果历来不够理想,经济流程不够顺畅,都同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被低估、被轻视和发展滞后,有着极大的关系。
按照十七大提出“关注存量效能”和重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新财富观,有助于找到新方向,设法从发挥市场、流通“双优”的天然功能入手,最大限度消经济存量中的闲置、浪费和损失。而一切存量的优化与盘活,最终都是稀缺资源的节省和生态压力的减轻。这是新时期成本最低的战略选择。
3.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从十七大报告倡导的大局观出发,宏观调控不仅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而且更加需要培育市场、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基础性政策。在新时期,率先改变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原因造成的市场体系“底盘缺失”状况,有望成为解决种种深层次存量难题的新途径;依靠“存量发展法”,从商贸流通服务业入手,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十七大的战略意图,有望解决国民经济存量中“结构扭曲、流程紊乱、高耗低效、消费瓶颈、信用缺失”五个老大难问题。对此,不仅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更有立竿见影的近期效果。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宋则:我国流通领域重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进 [2013-9-18 16:58:26]
- 宋则:流通领域管理新模式将逐步建立 [2013-8-19 11:22:07]
- 宋则:收入倍增、消费变革与流通体制改革 [2013-7-4 17:12:24]
- 宋则:中高档餐饮应抓住转型新商机 [2013-5-17 11:10:05]
- 宋则: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界定及供给方式 [2013-2-18 10:52:12]
- 宋则:摊位制个体工商户 亟待向现代批发企业 [2012-12-11 16:07:3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