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伏瞻: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有两个根本原因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06-2-1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认为,宏观经济运行失衡的根本原因一是货币供给过多,而政策工具的运用存在两难选择;二是低成本土地支撑的城市化进程加快,超出了现阶段发展水平和部分行业、部分产品的支撑能力,使供求结构失衡。
首先,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后,我国的货币金融体制难以相应调整。随着贸易盈余、外资流入的增加,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内,外汇储备骤增了约3500亿美元,在固定汇率的体制下,为了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央行不得不被动地买进美元,尽管采取对冲操作,推出“央行票据”等措施,仍难控制基础货币的过量投放和货币供给的超常增长,这就为投资扩张提供了货币保证,并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控制通胀,通常应提高人民币利率。但提高利率,又会扩大人民币与美、日、欧等主要货币的利差,为国内外投机资本创造套利和套汇的双重可能,进一步增加外汇流入,增大汇率升值的压力。同时,会造成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增加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而现行的利率不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虽对抑制信贷增长起到一定作用,但增大了央行的调控成本和商业银行的运行成本。同时扭曲的价格必然导致企业和个人行为的扭曲,使资源配置失效。
其次,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后,中央财力不断增长,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中央、省、市、县财政层层上收,事权并没有相应调整,加上转移支付体制还不规范,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方,财政越困难,政府层级越低的地方,财政越困难。各级地方政府换届后,发展经济,增加财力的要求更加强烈。有条件的大干快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上,不少地方采取经营城市,滥占耕地,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招商引资,剥夺农民,透支未来,超出本地实际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经济偏离正常运行轨道。
作者:未知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谢伏瞻: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 [2013-1-10 11:01:37]
- 谢伏瞻简介 [2006-3-10 15:48:36]
- 谢伏瞻:汇率机制改革时机恰当 [2006-2-15 16:26:59]
- 谢伏瞻:五个统筹是新的改革观和发展观 [2006-2-15 16:23:24]
- 谢伏瞻:入世过渡期后国内流通业面临新挑战 [2006-2-15 16:19:16]
- 谢伏瞻:从一升一降看中国经济发展 [2006-2-15 15:54:2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