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赵尔烈正文
赵尔烈:几十载积淀敢为天下先
来源:http://www.infocom.cn 2004-8-12 9:37:00 发布时间:2005-9-26 点击数:


    “从作学问的到管卖菜的,我的体会就是既要有理论上的前瞻,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实践。说句土话,我们企业每做一件事情既要好看又要好吃,只好看不好吃的事情不干,好吃不好看的事情有的能干有的不能干。”
  寒窗苦读二十余载,十四年学者生涯,从笔耕不辍的研究人员到运筹帷幄的上市公司副总,再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老总,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总经理赵尔烈戏称自己从学者到卖菜的,这海越下越深,身上的泥土气息也越来越浓。有如此这般经历的批发市场老总,他也算得上是头一个。
  
    几十载积淀敢为天下先

    “在同一批学者里,我是属于敢说话,理论观点 比较尖锐而且高产的。”这是赵尔烈给自己学者生涯的评价。

    回首往事的时候,往往发现很多事情都在偶然中改变,就像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菜市场的老板一样,当年,赵尔烈也没想到自己会和“市场经济”打了一被辈子交道。

    1964年,赵尔烈高中毕业,喜欢文学和历史的他一心想读中文系,毫不犹豫的报考了吉林大学中文系,结果阴差阳错被录取到了经济系。原来,中文系已经拿走了牡蛋福匆蛭孟等鄙僖桓鐾胖р渴榧牵驼庋幌蚱费ъ嬗诺乃灰搅司孟怠?lt;/p>

    赵尔烈刚刚在大学校园里度过了两年美好的时光,横扫一切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赵尔烈的父亲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他也成了“可以被教育好的子女”,1970年毕业离校,赵尔烈“理所当然”地被分配到了吉林省最边远的山区,鸭绿江边的长白县,当上了中学教员,一干就是8年。

    当时的赵尔烈面对的是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双重压力。直到结婚的时候,他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口25元买来的箱子。他只好自己动手做家具,“技术虽然不好,但也能能凑合着用”。

    “政治条件更艰苦,时时刻刻提醒你,你不是贫下中农的子弟,随时要接受教育,接受审查。最让我难受的还是工作和专业。我这人一直好学,但是各种运动、劳动,让我不能完全放开手脚,只能尽可能的多教学生一些。恢复高考那一年,我班上的学生考上大学的全县最多。”讲起当年,苦辣酸甜一起涌上心头。

    1978年,父亲平反,赵尔烈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他报名参加了恢复高考之后第一届研究生招生考试。没想到,临考试的时候,他却病了,高烧不退。面对家人的关心和劝阻,一口气憋了8年的赵尔烈却是前所未有的坚决:“这是最后一次机会,说什么我也一定要去!”考完最后一科,把卷子一推,他就趴在那里起不来了。

    赵尔烈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他考入了母校经济系。这一年,他35岁,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了。

    1981年,研究生毕业的赵尔烈被分配到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工作。这埋头一干,又是14年。

    二十几年的学习和积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赵尔烈倍加珍惜和勤奋。他大量的时间都在下面跑调查,曾经到农村供销社基层社闹魅渭彝酝。氲钡氐闹肮ひ黄鹆奶臁5蹦甑牡鞑楸始侵两窕贡4嬖诩抑校窈褚晦阕慵甘尽?/p>

    38岁到52岁,整整14年,正是一个人思想比较成熟,比较活跃的时候,赵尔烈如饥似渴的阅读,学习,研究。他开始提出一些在当时看来比较超前的观点。1986年,他发表了《中国商业的整体再造》,提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式,必须对中国商业进行整体的再造,重新塑造一个新的体制。文章一出立即遭到其他一些人的批判,认为这个观点脱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赵尔烈丝毫没有畏惧,锋芒依旧,1988年,他的两篇文章《商业改革的目标是市场经济化》、《商业改革的关键是非国有化》,又遭到了猛烈的批判,他差点因为这些观点和文章转不了正式党员。

    “处在商业部理论研究所这样一个位置,理论研究上是比较前沿的,上面的精神和下面的情况都比较熟悉,很多观点文章在当时都是比较前卫。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提出了市场经济的观点,我这几篇受批判的文章又成了有创建性的文章。商业部评选社会科学优秀论文,我一次就得了三个奖。”做个有想法,敢讲话的人,赵尔烈是自豪的。

    此后,他陆续被商业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国务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也算得上专家老板了,呵呵”赵尔烈爽朗的笑了。

    审时度势变不利为有利

    “什么叫与时俱进?我总结了两句话,你要是不进,明天就没有饭吃,你要是冒进,今天就没有饭吃。”

    1994年是赵尔烈人生中重大转折的一年,准确的说,他真正的涉足商海了。

    这一年,原商业部决定成立中商集团,赵尔烈受邀参与中商集团的筹备工作,起草方案章程,提供战略建议,从总裁助理做到总经济师兼策划部总经理。他同时身兼数职,任北京西友华联副董事长,参与了全国华联集团的策划,筹备了中美中国商业发展基金中国项目组高级顾问,用两年时间筹备中商股份上市,任中商股份副总……

    “念书的时候学经济是别人分配的,学了经济以后不想搞商业,到商业部又是别人分配的,但是做农产品市场是我自愿的。”商海里越趟越深,赵尔烈自得其乐。

    真正让他体会到基层实践滋味的,得算担任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总经理的日子。

    这个市场成立于1998年,原国内贸易部计划设立4家国家级的示范性的大型批发市场,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其中之一。这个市场是第一个建成开业的,运行和发展也是最快的。

    赵尔烈参与市场的前期筹备工作,在市场运行之初兼任总经理职务,2000年4月辞去中商股份的职务之后正式到任,专职做市场总经理。可以说,八里桥市场是他一手带大的。

    “选我做市场经理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理论上有研究,1988年我曾经在日本进修了一个月,考察和研究日本的农产品流通,特别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日本各大批发市场我都走遍了。另外一个是我自己喜欢,爱干这个事情。搞商业研究的时候,经常在农村进行调查,看到中国农产品生产的落后,特别是看到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梗阻,有一种使命感。成立这个市场之后,我跃跃欲试,总想把自己的理论研究思想贯穿到实践中去。”赵尔烈如是说。

    从筹备市场开始,赵尔烈就把自己的理论和想法不断的运用到市场中去。可这么一干,结果却不尽人意。按照他的话说,就是生不逢时加上生不逢地。

    第一个是生不逢时。“咱们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1994年、1996年前后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在快速发展期的时候,圈块地,搞个市场就挣钱。土路,栅栏,露天经营,草莽式的粗放管理,原始的交易,欺行霸市,假冒伪劣,这样的市场也赚钱。但是这个时候已经过了。1998年前后农产品市场出现了退缩的趋势,发展速度减慢甚至有很多倒闭关张。”

    第二是生不逢地。“批发市场属于商业组织,商业组织有个理论,叫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位置,第二个要素是位置,第三个要素还是位置。位置是第一位的。从农产品市场选址的理论和规律上来说,这个市场的位置不是最佳的。最佳位置应该是在一个城市的环路和入城的高速路的交汇处,到城市的商业中心,用传统的分销车辆路途不超过一个小时。

    这里离天安门17公里,不靠着五环,也不靠着四环。市场建成开业的时候,半径15公里之内已经有5家批发市场了,他们的位置比较靠近市区,截走了大量的客流,我们不占地利。直到今天,这种影响还存在。做起来比较累。”赵尔烈坦言。

    不占天时,不占地利,当时的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甚至连“人和”都很难做到。与它一路之隔的老八里桥市场就是在发展高峰期崛起的老市场,不但已经赚了钱了,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客流。面对新的市场,能有几个客户认可呢?

    把不利的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这是赵尔烈的选择。“我分析当时农产品市场应该是由数量扩张期转向质量提高期的时候,必须进入整顿提高。我们前一个机遇没有抓到,但后一个机遇可以说生逢其时,老市场要把一个烂摊子治理过来非常费劲,但是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把市场建设好,少走弯路。”

    一开始,赵尔烈的大手笔和气魄就是前所未有的。四个现代化的交易大厅,楼上可以住人,楼下可以做门市,每一个单元还有独立的卫生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当时这在全国市场中都是第一流的。

    赵尔烈再一次表现出了学者的眼光,:“1999年4月,我在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的会议上提出创建中国绿色批发市场,当时与会的各个批发市场老总和政府官员都说,这个意见好是好,肯定是发展方向,但是现在太超前了。但我不这么认为,什么叫与时俱进?我总结了两句话,你要是不进,明天就没有饭吃,你要是冒进,今天就没有饭吃。所以关键就在一个俱字,就是和时代一起前进,你可以看的远,但你做的要扎实。没有天时地利,我们就想只能在人和上下功夫,在质量上下功夫,在市场的定位上,走优质兴市之路,目标是创建绿色批发市场。”

    “移花接木”巧用机遇

    “机遇来了的时候就要下狠劲,不撒手,但是脑子里面应该有自己整体的发展思路和过程。”

    有了现代化的市场,前瞻性的目标,招不招得来人气才是实实在在的。摆在赵尔烈面前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兴市。

    别看老八里桥市场乱哄哄的,但是却热闹,有生意有买卖。新市场有污水处理场,垃圾楼,水泥地面,探照灯,夜里灯火通明的,但是2万多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却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辆车。市场建成后几乎成了老百姓们打拳,遛弯,练车的地方。

    赵尔烈想尽了办法,市场里甚至发动职工,一大清早就站在马路边拉客。给卖菜的商户发包子,发五块钱,十块钱一个的红包。可是这头发着包子,那头商户们吃完包子、拿完钱又上老市场去了。

    看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了。那段时间赵尔烈心急火燎的,半夜里睡不着,就上老八里桥市场去看,人家几百辆汽车停在那里密密麻麻都挤不透,“当时真眼红”。

    “商流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要有众多的卖家和众多的买家才能形成交易。我这里有包子吃有红包拿,灯火通明场地整洁,可是来了卖不出去。曾经来了几辆车,可是来了没有下家,下家来了一看呢,你来卖货的品种不齐全,就走了。市场这么下去还没开始就会死掉。”

    情急之下,赵尔烈出了个大胆的高招——把老八里桥市场兼并过来。

    “当时的老八里桥市场,商流、人气有了,但是设施落后,没有发展的资金和场地,有优良的业务没有优良的资产,我这里有优良的资产没有优良的业务。买的话成本太高,我就用每年200万的代价,把它的业务,它的人员设施全部托管过来,托管16年,16年以后它已经不可逆转了。”赵尔烈的举动正如当年的文章和观点,一出台立即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风风雨雨中走过来的他清醒的选择了坚持,事实再一次为他进行了证明。

    2000年,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正式对老八里桥市场进行了兼并托管,现在市场的办公楼就是以前的老市场的大楼。

    “果然,这一下子,市场就填满了,营业额成倍的发展。最大的商业秘密就是客户。我把一个竞争对手划成了我自己的一部分,接管了它的无形资产也就是它的客流。它避免了萎缩,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是双赢的结局。”

    有了这一次的胜利,赵尔烈再次出手时更加果断。

    2002年,通州区治理整顿环境,一个颇有规模的建材市场要关闭。闻知此讯,赵尔烈一下子激动起来——机会来了!

    没有片刻的犹豫,他马上展开了行动。用三个月的时间,在市场里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一百亩地的建材市场,直接把拆迁的建材市场的商户们搬到这里来了。

    现在这个建材市场占整个市场的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盈利占到了三分之一,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收回了投资。

    赵尔烈这样总结这两次机遇,“第一个兼并使我们的业务进行了跨越式的发展,第二个兼并使得我们的效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作为一个学者下海到最土的这么一个行当来当老总,我的体会就是既要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又特别要有脚踏实地的实践性。每一个决策,一定要对企业今天的生存发展要有好处。说一句土话,我们企业每做一件事情既要好看又要好吃,只好看不好吃的事情不干,好吃不好看的事情有的可干有的不干。所谓好看就是有社会影响,有利于造企业的声誉,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所谓好吃就是一定要对企业今天的发展带来效益。”

    全局于胸先行一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企业的发展看不到三步四步是不行的,这可能是我这个搞理论研究的人下海的长处吧。”

    八里桥市场里,从工作人员到商户都知道赵总爱下象棋,而且棋艺高超,不但全局了然于胸,而且走一步看三步,往往棋高一着。而他运作市场也如下棋一般。

    要了解全局,首先要了解信息。赵尔烈的司机李俊杰跟着他已经五年了,这五年里,他有一项每日必干的工作就是帮赵总剪报纸,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市场价格信息,每条都要从近十份报纸里剪出来许多条,然后贴在一个专用的本子上,这样的本子也在办公室里堆成了堆。他自己侃起市场来也颇有一套:“别小看了这剪报纸,我都快成市场专家了。赵总说,你这样看一年报纸,多听多看多实践,你也成了咱市场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了!说真的,我现在跟来访的客人介绍市场,谈市场发展,人家死活都不信我只是个司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让商户们及时了解信息,也是赵尔烈关注的问题。“政府有本事让农民不种麦子去种菜,但是没有办法保证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这些事情得市场说了算,市场说了算首要的就是信息。有句话叫'快马追不上青菜行',这蔬菜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先人一步就要用最先进的工具,创建现代化的批发市场。”

    2003年,市场里开通了局域网,建立了商户网站,提供二十多台电脑,供商户们免费上网,帮助一些商户做网页,开展电子商务。“用最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来武装经营最土的农产品商户”,此举,在全国市场里又是首创。

    市场上,赵尔烈是一个经营者,更是一个谋略家。每每出台一个措施,都有其长远的考虑。

    “找到你的发展位置和特点,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市场最早的战略定位就是'走优质兴市之路,创建绿色批发市场',这个定位使我们这个市场虽然在规模上在北京不能拔头筹,但是在质上在北京和全国肯定是一流的。”说这话的时候,赵尔烈底气十足。

    不乱不治,市场建立之初,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怕招不来人人,就把它塞满了再说,这是当时的方针。很快,商户是满满当当了,问题也接踵而至。良莠不齐,假冒伪劣比比皆是。那时候,一到政府部门前来检查,商户们就乱作一团,互相通风报信,把不合格的商品藏起来,有的商户都吓得关门停业,有时候市场还不得不包庇,那一年的投诉案例达300多起,几乎天天都出现问题。

    要走这样一条道路,肯定不能长久。在这一点上,赵尔烈十分清醒,快刀斩乱麻,他马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反其道行事,压缩摊位,进行拍卖,造成狼多肉少的局面,把那些经营假冒伪劣的小商户挤出市场去。然后是主动走出去,引真扶优打假,组织几十种产品几十个商户几十个厂家签约,搞总代理总经销,把那些优质的品牌化的产品引导到市场中来,厂家和市场联合打假,事半功倍。

    “从今年开始,我们市场要扶持大户,培养小龙头,塑造品牌,以农产品经营为主,建材和日用百货为辅,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我给它起了个名叫'以工补农'。这是为下一步的发展实现资金的积累和支持。我估计这个建材市场到奥运会之后也就差不多不行了,那时建材市场就可以改做他用了,而农产品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谈及未来,赵尔烈踌躇满志:“我们马上有两个举措,一个是改制,现在是两个国有股东,这样不行,我们要引进民营资本,第三方资本或者职工持股。”

    说到第二个举措,他故作神秘:“中国的农产品市场都面临着升级换代,向哪升,怎么换,换成什么样,这是困扰每个企业老总的问题。就我这个市场来说,我想做大,做不过北京新发地,我想做进出口业务,我做不过深圳布吉,那么我只能是做强做优。中国进入wto之后,农产品的进出口和国际接轨缺少常年的稳定的展示交易中心。我们就要搞这么一个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把全中国优质的农产品集中到我这里来,把全世界优质的农产品集中到我这里来。把网络化和国际化结合起来,我这个批发市场到那个时候可就实现了真正的脱胎换骨了。这是战略秘密,但是我也不怕竞争对手知道,因为各种因素,他们目前还做不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企业的发展看不到三步四步是不行的。你要看到你干的事情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要看到你的业务发展的未来。这可能是我这个搞理论研究的人下海的长处吧。”棋盘上的高手,看自己和看别人、看全局、看未来一样的了然。
 

作者:赵尔烈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