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要介绍和述评国外几种主流的服务业分类法,并评析我国1985、1994和2002年三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关于服务业的分类及其变化,提出将西方服务业四分法与我国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15个服务业门类进行整合,能更科学、客观地反映服务业本身的经济学特性,有利于探讨各类服务业的经济规律及空间布局模式,将促进服务业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并推动我国服务业经济学和服务业地理学的发展。
一、国外的服务业分类及评述
国外经济学家对服务业的分类由于其目的和标准不同,不同分类之间差异十分明显。目前国际上服务业分类的标准主要有:根据服务活动的功能划分、根据服务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划分、根据服务的供给(生产)导向型分类法、根据服务的需求(市场)导向型分类法等,比较流行的标准分类方法主要有辛格曼分类法、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1990年版)、北美产业分类体系(1997年)等。
(一)按服务活动的功能与性质的分类
1.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ISIC)。联合国于1958年制定了第一种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1968年进行了一次修正,基本框架没变。其中一级分类有四类:商业,交通仓储通讯业,服务业,其他;二级分类有14种。第三次修正发表于1990年,修正后的分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服务业大类有11类,包括商业及零售业,酒店旅游业,交通仓储、通讯业,金融中介,房地产、租赁和经济活动,公共行政与国防,教育,医疗及相关社会服务,其他社会社区服务,家庭雇佣服务,国际及跨国组织;小类有19类,反映了服务业发展及其在经济活动中重要性增强的国际背景。
2.布朗宁一辛格曼服务业分类。经济学家布朗宁(Browning)和辛格曼(Singelmann)于1975年根据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SIC)的规则,将商业产业和服务产业加以分类,他们的产业分类标准是根据商品与服务的产品性质、功能。从表1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的分类不是那么完善,但为后来两方学者所普遍接受的服务业四分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3.辛格曼的服务业四分法。1978年,经济学家辛格曼在1975年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服务的性质、功能特征,对服务业重新进行了分类,将服务业分为:流通服务、生产者服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四类,这种分类同时也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以上四类服务业内部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如表2所示。后来,的寡头型市场格局,市场进入退出壁垒很高。
(二)市场行为
1.市场需求行为分析及预测。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增长幅度关键在于轿车,而轿车增长又取决于家用轿车的增长。国际经验也表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家用轿车需求将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陈清泰等学者对未来20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前景进行了分析,分析步骤为:
根据上述分析步骤,即使按照保守的“低方案”预测(即2003~2010年GDP逐年增长速度均为7.18%),到2010年,中国轿车总需求量也将达到532万辆,汽车总需求量则达859万辆;而到2020年,中国轿车总需求量将达到1451万辆,汽车总需求量则会达到1692万辆(见表3)。
2.市场供给行为。
(1)价格行为。康赞亮、刘海云运用Teha和Kuriyama(2003)模型,测算出我国汽车需求短期价格弹性为-1.2746,长期需求价格弹性为-1.3839,均大于单位弹性,即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价格上较小幅度的变化会引起需求量上较大程度的变化。
我国汽车总体价格存在长期下降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汽车进口关税水平不断下降,轿车关税在5年内逐年递减,从2001年的70%~80%降至2006年的25%,客车从45%~60%降至2005年的25%,货车平均关税从37%降至21%,各类专用车平均关税从15%降至ll%,摩托车整车由50%~60%降至30%~45%,汽车零部件平均关税税率将从22%左右降至10%。关税下降对汽车整车如微型客、货车,中低档轻型货客、货车,中型和大型客车,中型和重型货车等的冲击不是很大,但对轿车的影响较大,使得国产轿车价格下降的空间较大。此外,随着国际大汽车公司生产能力向中国转移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国内汽车规模经济水平及汽车零部件T业成熟度不断提高,汽车价格下降的速度还将有所加快。因此,汽车市场的降价行为无疑将会促进汽车需求的扩张。
(2)非价格行为。研发方面,我国汽车企业在所投入的资金、进行研发的范围、研发相关的基础条件以及研发人员数量、素质及技术水平上,与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寡头企业能够获得丰厚的垄断利润,我国的汽车制造厂商轻视产品研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此外,外方的“技术钳制”使得我国现有的合资企业没有技术自主权,加大了企业自主研发的成本和对外资技术的依赖。
此外,生产厂商的广告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价格手段,也会影响厂商的市场份额。在汽车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后,汽车消费进入了买方市场阶段,随着汽车消费整体的增长,其消费者也逐步走向成熟,消费者的需求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一方面,消费者要求汽车不仅要满足产品的基本使用功能,还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汽车的更新换代及家庭购置第二辆汽车的增加,个性化的需求将大量产生。在这样的需求驱动的市场,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将是经营成功的关键。广告行为是产品市场营销的一个环节,通过广告可以树立产品的品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性,将产品的创新性与独特性进行扩散。因此,广告行为有助于产品差异化的形成并且是将差异化产品进行宣传的最重要的途径。
可见,不仅企业的价格行为将继续促进汽车市场需求的增加,非价格行为,如研发和广告行为的加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产品的需求量。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分析还仅仅是站在局部市场(本国市场)进行的分析,在汽车制造业全球化的
今天,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市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001年中国整车出口2.45万辆,2002年出口4.31万辆,2003年出口4.74万辆,2004年出口13.66万辆,2005年出口17.28万辆,2006年出口34.24万辆,累计中国汽车出口不超过100万辆。而全球每年的汽车贸易量达到数千万辆,全球汽车保有量约有7亿多辆。与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每年出口数百万辆车的规模相比,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太少,还只是刚刚起步。并且,以2005年为例,2005年我国共出口17.28万辆汽车整车,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过于分散,中国汽车在单一国家形不成规模。中国正在融入全球化的汽车产业链中,随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将会在全球拥有更为广泛的市场。
二、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
本文选用战略聚类模型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所谓战略聚类模型,是由小汤姆森(A.A.Thompson)与斯特里克兰(A.J.Strikland)根据波士顿矩阵修改的一种战略聚类模型,该模型采用行业增长率和市场竞争力来标示企业的战略地位。本文试图将战略聚类模型由分析单个企业扩展到用于分析整个行业——汽车制造业,并且将战略范围扩展到国际化战略,而不仅仅局限在单一国家范围内。
由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同时,通过文章第三部分的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所面临的仍然是迅速增长的市场。可见,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状况与战略聚类模型匹配,应位于第Ⅱ象限,相对应的可供选择的战略是市场开发、市场渗透、产品开发、横向一体化、剥离和结业清算。
(一)市场战略
1.市场开发。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市场开发。一是在一个地区的不同地点,或在国内不同地区,或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扩展来实现。同时,企业在增加不同地区的市场数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对跨地区市场的管理方式,例如是对全部地区市场进行统一管理,还是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政策。也就是说,地区扩张的同时要求企业管理组织进行相应的变革。二是进入其他细分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略作调整以适应其他细分市场的需要,或者利用其他分销渠道,或者采用其他宣传媒介等,通过细分市场扩大原有市场份额。例如,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将市场定位于补充或抢夺低端市场,如微面/微货、皮卡、SUV、中小型轿车,避免与6+3企业正面竞争,并选择较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出口,如2005年中国轿车出口量构成中,奇瑞、吉利占到了70%,从这两个企业出口的目的地看,主要方向是进口关税低且没有汽车工业的国家,主要是非洲、中东等进入门槛较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2.市场渗透。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市场渗透使企业生产的原有产品在原有市场上进一步渗透,增加产品的销售量。汽车的整体市场仍在增大,因此不但占有领先地位的制造企业可以增加其市场份额,而且那些拥有少量市场份额甚至是刚刚进入市场的企业也比较容易扩大产品的销售。在销售国际化的汽车市场上,市场渗透战略仍然是比较有效的市场战略。市场渗透包括产品渗透和渠道渗透。首先,市场渗透必然是以产品为手段的,汽车制造企业必须不断在产品深度、宽度及产品质量等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此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初期可能主要借助于当地市场上现有的销售渠道,其好处在于可以利用现有渠道的形象和知名度,促进产品迅速被用户所接受,或至少可以部分地化解当地市场对企业产品的抵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但随着企业对当地市场了解的逐步加深,以及企业产品在当地市场上逐步得到欢迎,企业将越来越有必要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二)产品开发战略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产品经营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扩大生产能力为主的产品经营战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以价格竞争为主的产品经营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经营战略。我国汽车制造业战略实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和其他行业。将这些活动分别划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
2.对我国2002年颁布的第三产业分类法的简要评价。第一,与1994年相比,新标准按照国际通行的经济活动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进一步打破了第三产业部门管理界限,对原标准中不符合这一原则的分类进行了调整。第二,根据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状况,重点加强了第三产业的分类,新增了大量服务业方面的活动类别,反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新兴的服务活动,并实现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转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新标准对1994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部分服务门类的名称和内容进行了调整。第三,对新标准的服务业中每一个行业小类,全部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最细一层分类建立了对应关系,即通过软件可使我国的新标准直接转换到国际标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兼容。
(三)我国服务业分类的评价
1.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1985、1994和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所包含的服务业分类,是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而制定的,因而在一定时段是合理的。
2.技术的进步,使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业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原来的第三产业分类和统计标准逐渐难以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因而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新标准的实施反映了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日益明显的多样化趋势。
3.2002年新产业分类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建立了对应关系,有利于我国服务业与国际之间的对比研究,并将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借鉴国外的经验,促使我国第三产业分类更加科学合理。
三、国内外服务业分类法的融合与创新
阎小培依据西方学者辛格曼的服务业分类,在综合其他学者的分类基础上,在国内首次使用服务业四分法,即将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分配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又称为“中间投入服务业”是指主要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服务的部门(而非直接向个体提供最终服务);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生产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等,体现了中间投入性质,而服务提供者往往是企业;此外,该行业是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分配性服务业是指为商品流通和增加能源利用提供辅助性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为第一、第二产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提供联系的活动,特征是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消费性服务业是指直接为个体消费者提供最终消费服务的部门,提供最终消费服务是其显著特征。社会性服务业是指为整体社会群体提供各类公共性服务的部门与机构,其提供主体为政府或者非赢利性组织,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目的并非以赢利为主,而是以社会福利为主。
西方服务业四分法主要依据服务产品的功能与性质、所面向的使用对象的特性、服务的层次以及提供服务的主体等来划分的。各个类别之间差别明显且层次清晰,构成完整的服务业体系,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结合两方服务业四分类,将2002年我国颁布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15个二级分类,48个三级分类与西方服务业四分法进行整合与创新,形成新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服务业分类(表5)。
上述分类很好地解决了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划分过于笼统、界线模糊、行业交叉等问题,避免了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消费服务业混为一谈、不加区分的缺陷,同时可以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服务业进行统计、比较研究,能更科学、客观地反映服务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性。该分类法有利于探讨不同层次服务业的经济规律及空间布局模式特征,也将促进服务业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并推动我国服务业经济学和服务业地理学的发展。
四、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由于服务业内容复杂,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新兴服务业的不断涌现,给服务业的分类研究带来挑战,加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迄今为止尚没有适用于世界各国的统一的服务业分类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逐步与西方接轨,因此服务业分类体系也需要与两方国家对接。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在最细层次上基本与两方服务业分类建立对应关系,因此可以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服务业的15个门类纳入服务业四分法中,这既有利于研究和探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服务业的发展规律、布局特征及其差异性,也将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启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新兴服务业不断产生,服务业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将更加典型,我国学术界和政府也应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主流服务业分类法,加强对我国服务业的分类研究,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既能真正反映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义能与国际服务业分类标准接轨的服务业分类法,以便更好地促进服务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服务业的学术研究。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毕斗斗:国内外服务业分类探讨 [2010-11-23 17:16:54]
- 毕斗斗:亚洲“四小龙”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政 [2010-10-28 15:40:16]
- 毕斗斗:西方流通服务业区位研究述评 [2009-12-1 14:25:22]
- 西方流通服务业区位研究述评 [2009-11-26 17:03:46]
- 毕斗斗 :浅析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 [2006-4-5 16:51:14]
- 毕斗斗简介 [2006-4-5 16:48:1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