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后的收入结构必须有利于扩大消费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目前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是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对不够,另一方面是比较多的产品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强调靠增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因为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继续过分强调扩大投资的作用容易扩大过剩生产能力和造成投资失误,而扩大消费则会促进产品的实现,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消费扩大了,产品实现了,投资的效益有了保障,投资自然会扩大。而且这时的投资扩大是由消费需求推动的,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的资源配置。这样,不仅消费增加了,而且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也有可能形成。
当然,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也要扩大出口。但是,出口不能是目的,只能是扩大消费的手段。出口当然可以使产品得到实现,但是靠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比起靠出口来使产品得到实现,不仅同样有利于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而且还是我们唯一的生产目的。如果我们把用于扩大出口方面的有些投入转而用于扩大消费,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能更加有利。因为用于扩大出口的有些投入最终是有利于进口者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有限。所以,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机制中,扩大消费是第一位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必须以扩大消费作为基本的目标,即调整后的收入结构必须有利于扩大消费,这样才有可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强调提高一般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强调收入差距以劳动贡献的差距为基础
以扩大消费为目标的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必须强调提高按劳分配的比重。现代社会,劳动者成长的成本不断提高,他们的收入也应该相应提高,否则无法提高劳动者素质,不能实现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比较多的劳动者只能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其收入不足以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和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新型劳动者。这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另一方面,劳动者收入偏低,收入差距过大,影响整个居民收入用于消费部分的比例,使消费需求不足,产品难以实现。因此,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应强调提高一般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强调收入差距以劳动贡献的差距为基础,扭转收入差距脱离劳动贡献的差距而扩大的趋势。
国民收入再次分配必须强调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也要根据扩大消费的需要进行调整。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史,直到今天,从来没有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居民赡养上辈,抚养下一代全都以家庭为单位来解决,因而形成了量入为出,留有储蓄的消费观。在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这样的消费观是完全必要的。因此,时至今日,我国居民的储蓄倾向都比较高,即使是低收入者,也要尽量留有储蓄。这在生产过剩或者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不利于产品的实现,影响消费与生产的平衡。而且储蓄下来的资金容易用于扩大生产增加过剩生产能力,或者为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提供条件。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根据经济增长的实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因此,在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中,必须强调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同时要扩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这样才会减轻居民个人支出的负担,使他们有可能扩大当前消费。此外,财政收入用于投资的部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比例,就会直接影响用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扩大社会公共服务的支出。所以,在生产或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也必须以扩大消费为目标。同样,消费扩大了,生产能够实现,投资有了动力,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才有可能形成。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在我们刚刚建立起来还很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要防止所谓“灰色收入”部分的扩大。它一方面妨碍了居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妨碍了财政收入的增加。如果不对各种不规范的收入进行限制和调节,对行业垄断和部门垄断行为造成的不规范收入进行限制和调节,则会严重影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调整和扩大消费目标的实现。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李新家:把深化改革开放摆在首位 [2011-1-4 8:33:07]
- 李新家:广东实现包容性增长须把握好几个关 [2010-10-11 10:54:51]
- 从改革的实践中推进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2009-11-24 11:30:22]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 [2009-11-24 11:16:28]
- 李新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必须以扩大消费为 [2009-5-21 9:02:32]
- 李新家:培育消费热点 [2009-2-18 15:25:4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