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王先庆专栏正文
王先庆:工业化不同阶段下流通效应的结构性变动及其趋势
来源:《商业经济文荟》2005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07-4-19 点击数:

       摘要:本文从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演变与流通业发育成长的关系出发,探讨流通业在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位、作用和效应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流通效应的不同子效应呈现出结构性变化的趋势,即在工业化的初期以及中期的前一阶段,流通业的生产价值实现效应最为突出,发挥着解决工业化成长过程中产品“供过于求”难题的功能;而在工业化中期的中级阶段,随着流通业的发育成长和产业升级,流通价值增值效应越来越大;而到工业化中期的后一阶段,流通优化效应也即流通对产业结构等优化导向的作用更为重要。总之,只有根据流通业在不同工业化阶段的不同效应来指导经济行为,才能促进经济整体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工业化阶段;流通业;流通效应;流通效应的结构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出发点

    关于工业化进程的研究,长期局限于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本身。在工业化进程的相关研究中,亦涉及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的变化,其中,以第二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变化来度量工业化水平。而在第三产业的研究中,亦极少涉及流通业与工业化进程的相关关系。

    实际上,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流通产业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一致的。流通业的成长滞后于工业化,且依托和受制于工业化水平,但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市场条件的变化,流通业将逐步超越工业的地位,甚至由于流通业的特殊性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经济总体水平的发展。

    然而,传统的经济理论由于停留在工业化初期那种生产至上的供不应求时代,已不足以解析市场转型和工业化升级后现代流通的全面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升不利于流通产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对策思路。这种状态不仅导致政府和企业对流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和歪曲,甚至漠视和无知,而且影响了流通产业效应的发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经济总体水平的提升。

    本文试图通过描述流通产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而不断发育成长的过程,来分析流通产业的功能变迁过程,以及流通产业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的地位、作用以及效应程度,从而初步揭示和探讨工业化进程的演变与流通业发育成长的关系,进而为中国现代流通业的实践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解释和说明。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关于流通及其相关概念,理论界实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为了本文的表述方便,这里首先对文中常用的概念作出界定和说明。

    流通在此定义为商品从生产完成到最终消费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指为了使商品从生产商手中到达消费者手中所进行的一切环节,包括生产厂商的营销过程、收稿日期:2005-06-13作者简介:王先庆,(1964-),男,湖南石门人,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流通研究网(www.zgliutong.com专家组成员、高级研究员。经销商的运营过程以及零售企业的运营过程,还包括在这些过程中所进行的再加工和包装等带有生产性质的活动。

    流通业,即流通产业,在这里为从事货物和商品流动以及实现销售的各种服务的统称。在国外,由于体制背景、统计指标和行业分类标准的差异,没有“流通业”的标准分类,一般以服务业、分销业或其它说法表示。在我国,对流通业的分类也不一致,传统的分类法仅指批发、零售、餐饮三个行业,现在开始包括物流、旧货业等。本文所指流通业基本上仅限于直接从事商品流转服务的批发、零售两大行业。

    生产在此定义为生产厂商为了进行产品的实际生产而进行的一切活动。它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两大方面。不包括生产厂商在营销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需要说明的是生产厂商的营销活动被认为是流通活动的一个环节。

    消费在此指的是最终消费的活动,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最终消费,即生产资料从上游生产厂商到下游生产厂商,并被下游生产厂商所消费,转化为另一种产品,这种情况下也发生了最终消费,并且在生产资料从上游生产厂商到下游生产厂商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流通活动。

    1.3  假设条件

    本文重点在于研究流通产业,特别是研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动态的过程,与其它经济理论有所不同,因此假设条件也有所不同,为了对此作出说明并使本文的论述更加严谨,在此作出以下几个假设条件:

    ①本文不考虑由于各地政府重视国内生产总值或产量以及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压抑流通产业成长的政策问题。

    ②本文忽略或不考虑流通业成长过程中由于体制等因素造成的制造业与流通业等不协调问题。

    ③本文在研究流通效应时,忽略由于国有流通企业的垄断而存在的种种负效应问题。
 
   ④工业化进程在本文里遵照公认的标准划定。它是指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革的过程。工业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其中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是属于工业化过程的三个主要阶段。

    ⑤假定市场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也就说是假定工业化是在市场化基础上顺利推进的。
 
    2、流通效应的结构及在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变化

    2.1  流通效应:流通总效应与子效应

    本文把流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功能的发挥总称为“流通效应”。流通效应由三个子效应构成: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流通价值增值效应、流通优化效应。

    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源于流通最本质的功能:流通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即流通的根本功能在于实现生产和消费的统一,实现着生产环节的效应。因此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是最根本的,是衍生其它一切效应的出发点,流通产业必须先实现这一功能才能更好地带来其它效应。

    流通效应还包括流通过程自身通过一系列增值活动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在此称为流通价值增值效应。在统计意义上,流通价值等于消费价值减去生产价值。

    流通优化效应,即流通对整个国民经济有优化配置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导向以及经济运行过程或流程的优化及效率的提高。

    流通效应在此文中泛指所有由流通引起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总效应,即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流通价值增值效应、流通优化效应三个子效应之和。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由于流通条件和市场条件的不同,流通效应的来源和构成是不一致的,其结构和功能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流通价值增值效应和流通优化效应三层作用上的侧重点也不同。

    在工业化初期,流通产业是零散的、小规模的独立个体,因此影响力不大,其流通效应的主要作用在于流通价值实现效应,到了工业化中期,流通产业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产业化趋势,因此流通创造价值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前两个时期流通的优化效应是薄弱而微小的,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然后有流通规模的扩大,流通变得更高效,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因此流通效应的主要作用开始表现为流通优化效应,而流通价值增值本身在整个流通效应上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下面将就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流通价值增值效应、流通优化效应、流通整体效应四方面展开论述。

    2.2  流通价值实现效应

    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是流通的基本效应,是流通产业最初出现时就出现的效应,并且在所有时期都发挥着作用,但在不同的时期流通价值实现效应发挥的良好程度却是不同的。在工业化初期供不应求,是卖方市场,因此生产基本上没有卖不出去的理由,只要有生产,流通都可以实现其价值,主要是因为当时生产是简单的,因此流通功能发挥的很好;但到工业化中后期供过于求,是买方市场,大生产导致相应的流通产业跟不上,流通滞后于生产,出现产品积压、库存增加等现象,表明流通产业的价值实现效应发挥得并不好。

    事实上,由于工业化发展的加速度趋势,并且流通产业是在制造业发展的拉动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流通产业是制造产业的既起产业,因此流通产业的发展总免不了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因此流通产业的发展跟不上,价值实现效应自然也不能很好地发挥。西方国家经济中的危机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流通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在任何制度下的国家和地区,如果流通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话,其结果必然是因为产品积压、库存增加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最终导致经济效率的低下,甚至出现经济危机。

    图1流通滞后于生产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工业化中期,在工业化进程中,流通量是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一直增加的,而由于流通产业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流通量和生产量之间存在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在工业化过程中是呈扩大化趋势的。到工业化中后期以后,即供过于求的时期,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更为突出和重要。衡量这种效应的标准,主要是制造业库存量或商品积压量的状况,工业品或农业部门的商品积压量越多,表明流通业的财富实现或价值实现效应发挥得越差,反之,库存量越低(短缺条件下的供不应求情况除外),表明流通价值实现效应越高。目前中国现实中,库存和积压消耗了大量的新增产值,降低了生产创造的有效性。这种状况,就是流通业未得到重视以及流通效应发挥得不够的一种表现。流通产业的积压现象只有在流通产业发展跟上工业化发展即在工业化后期甚至后工业化时期才得以大程度上减缓。因此流通价值实现效应跟流通量的发展是同步发展的,其曲线形状跟流通量曲线的形状一致。

    2.3  流通价值增值效应

    流通价值增值效应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增加的价值,换言之就是商品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时,商品所蕴涵的在流通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包括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和流通企业所获取的利润。从一定意义上来看,这是生产型的流通理论的定义,但在此文中并不局限于生产型的流通理论定义,还有很多服务性产品的流通,它们本身没有制造的过程,但创造了更多的无形价值,这是生产型流通理论所没有涉及到的流通价值增值,但在此文中,流通价值增值也包含了这一层意义。

    2.3.1 流通量、流通成本、流通价值增值、流通利润的关系

    流通量是指进入流通渠道的所有商品的量,流通成本是指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流通的总成本,即流通所消耗的所有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总值,流通利润是指流通价值中扣除流通成本后的所有价值,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指单个流通企业的流通量、流通成本、流通价值、流通利润,因为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规模的扩大,垄断性的增强,单个流通企业的利润是增加的,而总体经济中的流通产业的利润则可能是相对于生产产业的利润而有所下降的。

    在工业化进程中,流通量是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一直增加的,这是容易理解的。对于流通成本,在前工业化时期,由于生产力和流通技术的限制,很多小个体的生产是自产自销的,因此也就导致流通的低成本;在工业化初期,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产品逐渐远销,因此流通范围扩大(见图2),流通渠道拉长,总的流通成本增加。

    但到了工业化中后期,由于现代流通的出现,呈现批零一体化等趋势,使得流通环节减少,同时流通信息的畅通,使得流通过程更加有效,再加上大规模集中采购的实现,因此,导致流通成本的相对节约,从而流通成本出现下降的趋势,见图3中流通成本的抛物线。另一方面,在工业化进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开拓市场也越来越艰难,出现即使生产不困难,实现生产也很困难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流通的任务更加艰难,也因此使得流通有了保持高利润的可能性,并且由于流通规模的扩大,出现渐趋垄断的趋势,因此使得流通高利润成为现实,流通总利润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跟随着流通成本来变动的,而是保持着一定的水平。由于流通价值等于流通利润加上流通成本,因此流通价值增值也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呈现抛物线的趋势,但这一曲线并不是和流通成本同步的,而是滞后于流通成本的,也因此几乎直到工业化后期流通价值才出现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工业化后期以前,流通价值都是持续增加的。

    图2工业化不同阶段下流通范围的扩大化趋势图3流通量、流通成本、流通利润、流通价值的曲线图

    2.3.2  流通价值增值、生产价值、消费价值的关系生产、流通、消费是社会经济循环的三大组成部分,从功能上来看,三部分是并列关系,但从价值量上来看,消费价值是等于流通价值加上生产价值的总和。在工业化后期以前,流通过程所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大,只有在后工业化时期,流通所产生的价值才可能越来越小。而生产价值则是持续增长的,这是因为生产力是不断提高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不断被扬弃,新的生产方式不断出现,这样导致产品越来越高级,人类消费越来越高级,但这并不会导致生产价值的降低,而是持续增长的。事实上,流通价值增值效应反映出流通产业从产生到发育成长再到衰退的过程,在工业化中后期流通价值增值效应最高峰时期就是流通产业的成熟时期。

    流通价值的增长却有一个极限,但这个极限只有在工业化后期才会出现。而在工业化过程中则会持续增长,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的效应更是明显。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流通产业在工业化过程中几乎可以根本性地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竞争力的水平高低。

    正因为如此,流通的地位越来越高。发达国家牢牢控制住流通业,而将生产转移到落后国家。因此流通价值曲线是一个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在接近工业化后期的时间段,而生产价值曲线是一条持续上升的直线,消费价值曲线是两者的汇总,因此也是一条接近抛物线形式的曲线(见图4)。

    图4流通价值、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曲线

    2、4  流通优化效应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流通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流通价值实现效应和流通价值增值效应,而是有更多其它方面的效应,包括流通对整体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流通直接实现财富的增值等,这些统称为流通优化效应。流通优化效应体现了流通产业通过使产品流动与优化资源配置,使各种资源、要素及成果的效用在生产厂商和最终消费者之间实现效用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选择,因此达到将经济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的力量加以最大限度地优化的作用。

    严格说来,在工业化、市场化的不同阶段,流通效应大小是有差异的。具体表现为流通优化生产结构效应的不同、流通优化生产流程的不同、流通优化生产质量的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工业化时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修正补缺作用和乘数效应也不同。在工业化初期,生产主导流通,生产什么就流通什么,由于生产能力有限也就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问题,因此流通的影响作用是微小的,而工业化中后期,生产扩大化,并且出现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这种情况下流通作为两者的中间纽带就起到传递信息的功能,从而起到优化的效应,因此优化效应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提高而越加明显的,是以边际递增的速度增加的(见图5)。

    图5流通优化效应曲线图

    流通优化效应在工业化进程中递增的幅度如此之大,这是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流通产业的最大原因,从流通优化生产结构效应的角度来看,掌控了流通产业基本上就掌控了经济结构控制权,因此低利润高消耗的生产将通过流通的结构效应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高效益低消耗的生产则留在发达国家。从流通优化生产流程来看,流通可以通过高效的优化配置作用使生产过程缩短,从流通优化生产质量的角度来看,高成本低收益的生产将会被淘汰,而低成本高收益的生产将会通过流通得到鼓励,从而促使其发展。

    3、总结:流通效应的结构性变动及其趋势

    3.1  流通总体效应与各子效应的关系

    如上所述,流通价值实现效应在工业化过程中持续递增,但递增的速度小于流通优化效应;而流通价值增值效应在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之间是上升的趋势,而在后工业时期则是下降的,流通优化效应则在任何时候都是递增的,并且是边际递增的;那么三者进行比较,会发现在工业化的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效应是不同的,把三者的效应趋向图汇总在一起,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三者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下的结构性变动(见图6)。在工业化初、中期阶段,流通价值的实现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流通价值实现效应在工业化初、中期表现明显这一点在前面已有所论述;在工业化中期,流通产业处于形成和成长过程中,因此流通价值增值效应是很明显的;在工业化中、后期,流通产业的优化效应对经济起主要作用,反映得很突出。因此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下流通产业主要效应呈现结构性的变动。

    图6流通效应的结构性变动示意图流通的总效应就是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流通价值增值效应和流通优化效应的加总,在这种情况下,流通效应就表现为一条将近直线的曲线,但在工业化后期,由于流通价值增值效应的下降,流通效应曲线的增速稍微下降,但整体来说,流通效应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仍然是高速增长的,即使在后工业化时期,流通效应,特别是其中的流通优化效应更为明显(见图7)。

    图7流通效应曲线图流通产业在工业化中后期基本发育成熟,流通价值增值效应处于最高峰,随后流通价值增值效应出现衰退,但流通的价值实现效应却不会减少,仍然是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流通优化效应则更突显出其重要性,因此,流通效应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优化效应对经济的重要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其次是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最后才是流通的价值增值效应。

    3.2流通效应与工业化进程的对应关系

    流通是“生产、流通、消费”社会经济循环的三大组成部分中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从理论上讲,生产、流通、消费的均衡发展是保持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基本要求。流通效应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在不同的工业化时期流通功能是不断演变与提升的,进而流通效应也在不断变化。在不同的阶段,效应的主体不同,即在不同的时期流通价值实现效应、流通价值增值效应、流通优化效应发生的作用比例不同。

    流通效应的结构性变化是基于不同的工业化背景下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的不同。在工业化初期,产品种类单一,生产规模小,同时也导致了产业集中度低,市场联系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供求关系,信息化程度低,因此流通渠道和流通业态很单一。

    到了工业化中期,技术水平和市场体制水平都有所提高,此时流通渠道形成简单的批发零售组织体系,批发和零售是严格区分的,在部分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开始出现新型业态如超市、折扣店、大卖场等流通业态的萌芽,尽管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网络营销不充分,没有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功能。

    到了工业化后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消费规模化、多样化,流通渠道也因此开始呈现多样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以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为主的流通业态。传统流通批发组织渠道的彻底打破,改变了以垂直分工为纵向多层次多环节的批发流通渠道格局,建立了以产品市场为枢纽、以横向直接联系为主的少环节的批发流通渠道格局,涌现出一大批产批兼营、产批零兼营、批零兼营的新型综合性或专业性的渠道组织,形成了一批大型超市业态。出现如远期交易、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多种形式的流通业态。这是由规模经济的内在机理所决定的,大型流通企业可以通过各分店商业设施的统一化、标准化,降低渠道成本。

    与上述三个阶段相对应,在工业化的初期、中期(主要指中期的前一阶段),以生产的价值实现效应为主,解决工业化成长过程中产品卖不出的问题;中期的中级阶段,开始转向流通价值增值效应为主,工业化中期的后阶段,逐步以优化效应为主,借助于信息化等现代手段,解决供求或者生产与消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经济的稳定成长。这种变化可以说是效应的结构性变化。

     基于此,由于流通效应在不同的阶段亦不一致,即流通业随着工业化阶段的变化而不同。因此,不同的经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据此作出相应的选择。

 

作者:王先庆  编辑:jiuyu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价值回归 新实体零售 王先庆:打造新型特色智库的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