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入世后面临的影响及其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分析,提出了入世后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相应策略。
[关 键 词] 欠发达地区; 商业银行二级分行; 策略
入世对中国的银行业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本文拟探讨一下入世将为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影响,重点提出入世后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入世”对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生存危机
入世后,地处边远的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虽然短期内不会与外资银行直接交锋,但面对“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挑战以及自身整体发展的需要,各商业银行总行或省行必然会根据形势作出必要的发展战略抉择。庞大的网络机构和大量低素质的“冗员”始终是现代商业银行最大的负累。故此,各商业银行必然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减少管理半径,收缩战线,加大考核力度,减员、降本等等。目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已在不同程度地进行此项工作。如,粤东某山区二级分行中行采取县级支行全部退出市场的做法,工行则采取有所侧重地收缩县级支行管理半径的做法。下一步,各商业银行的改革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因而,效益低下、亏损严重、风险巨大的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面临着生存危机。
(二) 竞争更加激烈
近年来,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相对较少,金融同业竞争本身就已经日趋激烈,粗放经营、恶性竞争,导致经营成本高、收益低仍是普遍现象。入世后,各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必然的,建立
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成为普遍做法。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面对的首要竞争对手不是外资银行,而是多年共处的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毕竟外资银行在欠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不是三天两日的事情。更加白热化的竞争摆在面前,各商业银行的竞争也不再是以网点的多寡或单纯的存款的多少论英雄,而是以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论英雄。
(三) 地方经济发展变化的间接影响
加入WTO ,各地方将会作出反应,欠发达地区将会把招商引资、交通能源设施建设、发展地方特色龙头经济、改革国企、吸收发达地区转移的“密集型加工业”等作为近期发展的重点。间接或直接地,银行的信贷投向将有所改变,对现行的电信行业、供电行业、公路行业等大客户给予支持的同时,还必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的脉搏,对其它行业尤其是大型外资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才能努力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
(四) 精英流失
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后,势必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以高薪、出国等优厚的条件吸引欠发达地区银行为数不多的“三种人”:优秀的中高级管理者、具有特殊专长的专业技术骨干、拥有众多客户资源的客户经理,而且外资银行吸收“三种人”的最佳选择就是“就地取材”。因此,山区银行的人才流失现象在加入WTO后将会更加严重。
二、制约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分析
欠发达地区各商业银行近年来的规范经营、CIS 战略的推广等工作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扭亏增盈的良好势头有所持续。电子化建设进程加快,以二级分行为中心,业务基本实现了电算化全省联网,集中式核算已初具规模,信用卡业务有所拓展,电话银行等新领域开始涉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所加固。但是由于“瓶颈”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投入因素。近两年,上级行实施向发达或较发达大中城市倾斜政策,对欠发达地区行的费用尤其是科技投入有限,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而且有的科技投入的缺乏超前或长远规划,兼容性与整体性差,导致资源的使用效率低、周期短、浪费严重。
(二)人员素质因素。欠发达地区行由于待遇差等原因普遍吸引不了和留不住高素质、善管理、懂业务、会交际、能创新的人才(包括高层和中层干部) ,如粤东山区某市分行电脑人才几乎走光,中介业务人才流失严重;在欠发达地区行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占比非常低,研究生学历更是“羚羊挂角”;半途出家、低素质低学历人员占比大;决策管理层观念滞后、创新能力不强、工作依赖被动。同时缺乏健全的培训机制,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导致业务骨干的培养成长和员工素质的提高远远落后业务发展和客户需求的需要。
(三)业务风险因素。受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干扰的影响,多年发放的信贷资金形成巨大风险,虽然现阶段对部分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但不良贷款的比例仍然很高,普遍达30 —50 %,某欠发达地区行1999 年末,不良资产剥离后的不良贷款率仍达80 %。巨大的不良贷款率仍是制约欠发达地区行扭亏为盈的重大因素。要依靠现有的不健全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控制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也有很大的难度。
(四)盈利能力因素。欠发达地区行的营业收入90 %以上来源于利息收入,渠道单一;优质客户少且争夺激烈,信贷投向有限。同时,业务开拓不计成本,欠缺投入/产出的核算分析,盈利性考核指标系统停留在粗放式管理上。个人消费业务方面,例如住房金融业务,由于各家商业银行竞争激烈,加上市民的整体意识未能跟上时代步伐而未能得到较快发展。而其它个贷业务如汽车消费贷款等在欠发达地区行更是难以开展。
(五)激励机制因素。主要是内部管理方面,人事分配考核未能量化,未能以个人的实际经营业绩作为考核的基础;竞争上岗、比例淘汰新机制未形成,并未摆脱计划经济时代“大锅饭”现象并且由于“锅”里的“饭”的确太少,欠发达地区行拿不出一定的财物来奖励有功人员,而致使员工普遍存在“不求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内部缺乏必
要的凝聚力和活力。同时在决策层和管理层方面,由受地方经济的约束以及历史遗留方面等原因,上级行的考核指标如存款份额、利润率等指标非人力所能, “回天无力”,工作业绩体现不出,也就干脆做“维持会会长”———但求不出大案、要案,无新的风险产生即可。
(六) 同业竞争因素。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蛋糕”有限, 导致各家金融机构为争市场抢份额确保自己的发展, 采取一些“隐性”的非公平的竞争手段拉拢、争夺客户, 无形中增加了存款成本。此外, 法制环境的不完善, 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司法公正, 判决而不执行等现象时有发生, 影响了银行的生存与发展。
三、迎接“入世”挑战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发展策略
(一) 深化改革, 尽快明确发展定位对于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定位问题,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已先后进行了改革。广东某山区地级市的工行采取重点支持培植的战略, 使其成为全省综合考评名列前茅的分行; 中行则采取收缩支行一级管理范围, 集中人力物力抓中心城市行业务的战略, 使业务得到迅速发展。笔者认为, 从长远规划来看, 作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行, 在已累积相当投入的情况下, 各家商业银行应抛弃让欠发达地区二级分行“自生自灭”和“无所作为”的指导思想和观念,确定“以加入WTO 为契机, 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深化改革, 尽快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县一级支行, 可以适当收缩,以便轻装上阵, 但不能“一竿子打死”, 对有发展前途、目前已经盈利或短期内有望扭亏为盈的县支行应保留下来并给予政策支持。如建行龙川县支行已连续几年盈利, 成为粤东山区金融界的奇葩, 对此类县级支行应当保留下来。
(二) 加大科技投入, 实施科技战略在明确定位后, 要积极争取上级行的指导支持,加大一定比例的科技投入, 并坚持“高起点”原则,统筹安排, 配备先进或超前的金融科技产品, 实现畅通的银行业务经营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在业务经营方面, 要尽快完善和实现储蓄系统、信用卡系统、外汇结算系统的联网建设, 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创造和赢取市场; 在管理信息化方面, 建立一二级分行间的数据分析系统和管理决策信息系统, 使信贷、筹资、同业竞争、客户等方面信息得以实时反映, 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及时的信息, 加强信息资源的利用。
(三)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实施人才战略要建立对决策、管理层人员的考核、培养、吸收制度。要为欠发达地区分行配备好领导班子, 制定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采取定期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和中层管理干部到发达地区先进行学习锻炼再回炉等办法内部控潜, 及时补充新知识, 增强创新应变能力;
采取淘汰低素质员工换取高学历人才指标并给予较为优厚的待遇(如提供内部低息住房贷款) 的办法, 补充新鲜血液, 吸引资金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的加盟。从而达到尽快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的目的而又避免少数的精英进一步流失。同时, 加大培训力度, 定期对科技人员、会计人员等业务部门人员进行军训式培训, 以更新员工的业务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设立自学成材基金, 鼓励员工自学成材。
(四) 细分市场, 实施重点业务拓展策略培育特色业务和优势业务, 是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有特色才有魅力, 有优势才有竞争力。而且, 多年来, 各家商业银行也已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建设银行是靠管理固定资产起家的, 中长期信贷尤其是房地产金融业务是其一大特色。入世后,“劳动密集式”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增多, 这就必然要与港澳台或外资银行发生资金往来关系, 因而要有针对性地大力开拓有关结算业务。
(五) 更新观念, 实施金融创新策略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是一种全方位的创新, 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和工具创新、服务创新等。银行产品与服务的无差别性或近似性, 决定了银行要在竞争中获胜唯有不断创新。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入世新形势下衡量一个有发展后劲的好银行的重要标志。针对目前欠发达地区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的缺乏活力、认识偏差、依赖等待、产品单一的现状, 必须抓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更新观念, 树立金融创新意识和理念。管理决策层必须放弃传统思维模式, 树立适应现代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包括科技兴行理念: 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 不仅确定了它的市场前景和生命周期, 而且还极大影响银行的经营声誉和经营效益。品牌意识: 要使自己的金融新业务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 一方面要确保金融新业务的质量, 搞好配套服务, 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 做到人人皆知。建行上海分行的“乐得家”住房消费业务就是一个成功的品牌, 在海滩独领风骚。营销观念: 市场经济的发展, 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围绕市场办金融的观念, 以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为导向, 适当调整建行的经营策略, 指导业务上的金融创新。创新意识: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只有坚持金融品种的推陈出新, 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只有坚持在服务方式上的日益创新,才能符合“客户第一”的宗旨。
二是建立金融创新机制。组建业务创新与发展机构, 把金融创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乃至长期的重要任务, 制定金融创新发展目标, 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论证、规划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同时, 建立相关的创新激励机制, 以调动全行员工的积极性。成立创新业务(产品、工具、制度等) 奖励基金, 对申报并确认的金融创新作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 并在晋升工资、职务等方面制定配套办法和制度。还可通过长期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等渠道, 大力鼓励员工创新增效, 集思广益, 营造金融创新良好氛围。
(六) 塑造良好形象, 实施企业文化策略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对外部环境寻求生存的竞争问题和内部结合问题的反应, 是由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因素构成的一种社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 就不可能有对员工的无形约束, 就不可能对社会公众产生号召力, 更谈不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各家商业银行在这方面都作了尝试, 如建行的推行CIS、推行“双大”经营战略等等, 但缺乏系统性, 没有把它放在关系自身发展和生存的战略高度来抓。今后, 欠发达地区各商业银行必须抓紧此项基础建设。
一是要研究自身发展战略, 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欠发达地区银行当务之急只有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科学的发展战略, 才能稳定人心, 留住人才, 最终决定本行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二是确立员工的价值观念, 塑造各行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也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最近建设银行总行提出了“人才、科技、产品、服务、市场、客户、风险、效益”十六字的经营理念, 包含了建设银行各方面的价值观。同时提出了“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宗旨。上级行确定经营理念后, 欠发达地区银行决策管理者尤其要抓紧在员工中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倡导、并逐步细化、制度化, 各家商业银行要形成有特色的价值观体系和企业精神体系。
三是建立良好社会形象。进一步抓好员工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 加大优质服务工作的检查力度,严格按VI 标准装修营业网点, 从整体上优化基层网点的良好企业形象。
四是加强岗位责任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 重视企业内控制度的文化含量。重点抓好经营管理者的行为规范、重要业务部门的责任管理、监督部门的责任管理等, 做到岗位有责、责任到人, 有效地防范业务风险和道德风险。建立真正的绩效挂钩、权责对等的分配约束机制和干部能上能下、竞争上岗的人事激励机制, 形成生机勃勃的竞争文化氛围。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先庆:格力模式的形成与国美、苏宁渠道控 [2017-4-17 16:42:15]
- 王先庆解读湾区经济 [2017-4-11 10:44:21]
- 王先庆:国内外互联网集聚区发展趋势对广州 [2017-4-10 9:17:30]
- 王先庆课题组研究报告获广州市领导批示 [2017-4-8 15:51:01]
- 王先庆等:扩大内外销产品促进消费升级需求 [2017-4-8 11:55:30]
- 王先庆:投身物流革命,创新物流教育 [2017-4-7 9:26:5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