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对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形势,以及加入WTO 后国外零售巨头的竞争,我国上市零售企业如何应市场需要,全面重构盈利模式是全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上市零售企业的盈利现状与发展前景,然后将我国上市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分为业态扩张式、规模效益型、经营优化化和产业延伸式四类,并分别阐述了四种盈利模式的主要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我国上市的零售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确立核心的盈利模式,找到自己的战略定位。
关键词:零售企业;盈利模式
所谓上市零售企业盈利模式是指目前已经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上市的零售企业,针对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业态选择,规模选择、经营方式和产业链条的优化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以获取盈利的管理机制。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开始进入零售业上市公司行列,加上2004年12月11日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进军国内零售业也迎来新的高潮,因此,我国已上市的零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研究零售上市企业的盈利模式对于提高我国零售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我国上市零售企业的盈利现状做了大致的描述和分析后,提出上市零售企业的四种盈利模式,最后得出结论,我国上市零售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确立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才能在零售行业中实现持续成长。
一、我国上市零售企业的盈利现状
1.总体业绩逐年提升
至2004年底,我国上市零售企业共有53家(不包括PT上市公司), 深市有18家,沪市35家。统计数据显示,上市零售企业的平均盈利能力正在逐年增强:从2001年到2004年,零售类上市公司毛利率从16.39%逐年提高到17.82%,高于11%左右的行业平均水平。虽然受“非典”影响,2003年上半年零售类公司净利润有大幅下滑,但2004年上半年增幅超过60%,截止到2005年报告期末,零售业上市公司平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8亿元,同比增长28.65%;平均实现净利润38.54百万元,同比增长41.68%;平均每股收益前三季度为0.143元,前三季度业绩与2004年同期相比有所提高。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5%,盈利能力有所提高。2005年半年报的百货类上市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2.14%和56.31%。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2005-2010年间,中国零售业将保持8%-10%的平稳增长速度;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可以说,我国零售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2. 中国零售业过高的毛利率表明零售行业尚不成熟
图1 近年来我国上市零售企业毛利率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网
图1中,中国零售业1999年毛利率为8.33%;2000年毛利率为7.93%,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01年到2005年毛利率逐增加,2004年高达17.82%,中国零售业过高的毛利率表明行业的不成熟。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和供应商向零售业贡献了过多的利润,中国零售业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使利润率达到合理的状态。
二、我国上市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
由于建立在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收入上的盈利模式使零售商和供货商关系紧张,造成货源难以组织,商品质量和采购成本难以控制的后果,因此,一些零售商将业务向上下游相关产业延伸,产业延伸式盈利模式应运而生。
1. 产业延伸式
产业延伸式指企业在核心业务稳定发展之后,为了扩大核心业务或增强其竞争力,向上下游的相关产业进行延伸,打造产业链,以达到利润最大化。产业延伸式的盈利模式是一种阶梯式、循环式的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需要企业首先取得原有主业的成功,然后再进入与之紧密相关的生产行业;介入生产领域后又进一步提升了原有零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相关产业间的良性循环。
产业链延伸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产业延伸后,上下游产业连接,向上游可承接供应商,向两边可连通相关产业,向下游可直接打通销售市场,大大减少了商品流转中的很多中间环节,其中所省去的经销商应得的利润占整个利润链条中的一大部分。如华润集团先收购万佳百货,后来整合原旗下的华润万方超市与万佳百货的业务,接着又与原有的啤酒、纺织等相关制造业务一起,组成了一条有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运营系统。如果华润万佳能够在500亿元的销售额中有10%华润生产的产品,那就是50亿元,对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将是巨大推动力。由此可见,产业的延伸带来产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得到的是1+1>2 的双赢效果。
产业链盈利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它经营的主业——零售业的成功与否,我们将零售企业在经营中运用的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盈利模式称为经营优化式。
2. 经营优化式
(1)差异化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征就是要“扬长避短”,即避开对手的长处,发挥自身优势与对手的短处竞争。对我国上市零售企业来说,商品差异化经营模式是“与狼共舞”的好方法。1997年进入深圳南山区的家乐福,扬言要让相距不到1.8公里的零售企业人人都关门,竞争初始人人都损失惨重,后来人人都很快找到自己失利的原因,他们迅速学会如何在超市中经营生鲜,在与家乐福比拼价格的同时,利用质量、价格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超越了家乐福。
可见,找到了自己和对手的差异,发挥自己的长处,领会了“竞争对手+自己+市场”,也就领会了商品差异化的模式。
(2)开发自有品牌
零售企业自己生产或组织生产有自家标志的商品,使得进货不必经过中间环节,大大节省了交易费用;加之自有品牌商品的包装简洁大方,包装费用少,所以,尽管自有品牌的商品价格比生产商的商品平均低24%左右,但其毛利却并不低。如英国玛莎从事自由品牌的开发和销售,造就了自有品牌的忠实顾客,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瑞典的宜家,专门从事家具产品自由品牌的开发,形成了自我安装家居产品的特色化经营。比较而言,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在中国零售企业中所占比例不高,商品特色化经营还有许多空白点,今后应是大有可为的事业。
(3)加强信息网络和物流建设以降低成本
美国竞争战略专家、哈佛大学波特教授认为,一个企业所面临的基本竞争势力有5种,即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客户的竞价能力、供应商的竞价能力、潜在的竞争对手和替代商品。而信息、IT技术在企业与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的竞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上市零售企业来说,百货店、超市、购物中心及相应的配送中心、厂商之间实行的计算机联网管理,使零售商和供货商可以随时定货、供应,不仅减少了供货货商的库存、加速了物流,还降低了零售商的经营成本,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实现了供应链环节上的多赢。另外,成立物流公司也可以使零售企业获取成本优势。如2002年华联超市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实现了物流业的独立,使公司的配送中心业务范围扩大到第三方物流,使配送中心从传统的成本中心转变成新的利润中心。
3.规模效益式
(1)企业发展初期,通过连锁方式进行扩张
在企业发展初期,业绩的取得将更多地依靠薄利多销、市场份额的扩大。在这种状况下,单店的销售增长有着一定的极限,而连锁经营不仅可以通过集团采购降低经营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在众多店铺中实现管理技术共享来提高经营效益,通过连锁经营进行扩张是中国上市零售企业中长期发展的大势所趋。
纵观世界零售100强企业各自的发展历史,几乎全部都是在发展初期以自己开新店为主。无论是工业革命时代产生的西尔斯、沃德,还是信息革命时代产生的沃尔玛、家乐福都不例外。2005年,沃尔玛以在全球5350家零售店和高达2879亿美元的销售额蝉联财富杂志五百强之首。其成功的经验,足以成为我国的上市零售企业的榜样。
我国上市零售企业应用规模效益型盈利模式后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统计,我国上市零售企业中连锁类公司利润增长水平普遍高于非连锁类上市公司,2005年中期连锁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高达51.82%。(见表1、表2)。
表1 传统零售企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统计
项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72 2.91 3.28
平均主营收入(亿元) 9.45 10.21 12.09
平均毛利率(%) 14.38 15.04 14.76
表2 开展连锁经营的上市公司业绩统计
项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72 9.12 7.01
平均主营收入(亿元) 11.46 18.11 32.67
平均毛利率(%) 14.71 14.33 16.11
资料来源:王燕平主编,零售战略,2003.
从表1、表2 可以看出,开展连锁经营的上市公司业绩远远超过非连锁类上市公司。目前,国内行业内企业绝大部分都还是单一的零售企业,整体上缺乏连锁经营及具有超级规模的企业集团,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零售企业,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特许连锁或自由连锁的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规模效益型的盈利模式。
(2)发展后期,以并购老店为主
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中,初期偏重于内部管理型战略,随着零售业发展快速化和竞争激烈化,仅仅靠内部管理型战略是很难跟上时代发展速度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商品层面逐渐向资本层面发展,企业兼并、收购与重组等外部交易型战略成为零售企业后期发展的重要盈利模式。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商业零售企业的并购更多的是为了企业规模扩大、渠道延伸而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并购,这种并购除了会在估值上对一些个股产生影响,对企业业绩的真正提升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另外,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使上市零售企业实行并购重组型盈利模式成为可能。2005年6月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提到了流通业改革的首要位置,提出要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与此相配套,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在并购重组、直接融资、税收、信贷等多方面加大了对零售企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的扶持力度。其中一些政策措施如税收和信贷等已经对零售类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上市零售企业已经积累了一些应用并购重组型盈利模式的经验。从2000年开始,商业零售行业就一直是并购多发行业,从最早的商业领域国退民进到“壳资源”炒作,从强强联合(百联集团、上海物资集团和大连市国资委三方共同出资成立大连大商国际,物美与美廉美的联合)到看重商业物业重估价值而纷纷扬扬的二级市场举牌收购(如南京新百、南京中商、百大集团),从A股公司合并吸收等创新模式(如百联股份)到走出国门海外并购(北京华联并购新加坡西友百货),相信2006年股改全面铺开后,将有更多实力强、兵马壮的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实现他们海外拓展的战略目标,并购已成为零售类公司发展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
4.业态扩张式
即零售企业在保持自己主力业态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集百货商店、超市、便利店等多种业态于一体,充分发挥各种业态的优势使利润最大化。
对于业态扩张型盈利模式,我们可以从国外发达的零售企业那里得到启示:从世界著名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新型业态的出现,大多数成功零售企业都走上了多业态发展之路。在对1995-1998年世界零售100强企业业态发展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平均有46.5%的100强企业采取了多业态发展策略,而且,排名越靠前该比例越高,特别是排名前20强企业的多业态发展比例大大高于100强企业的总体水平,达到67.5%。这说明,多业态发展策略对零售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见表3)
表3 1995-1998年世界零售100强企业多业态发展比例
对于中国上市零售企业来说,零售业格局已发生巨大的变革:旧式的百货商店、粮油店 、副食店、等迅速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新型商业业态。这些新型业态包括: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等。这些业态在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百货商店单一的经营模式,形成了行业内多层次、多业态、开放式、竞争型的新格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经或正在进行多业态经营,并且在多个业态下同时扩张。比如,华联超市从2001年开始大力发展大型卖场和便利店,目前华联超市在保持超市的优势地位上集综合超市、仓储超市、便利店等多种业态于一身。再如,2001年下半年友谊股份公司通过重组,集合了多种业态之后,其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幅度连续两年均超过了100%,净利润也保持了近30%的增长率。每股收益由重组前的0.179元增加到2001年的0.287元,增幅为60.34%。还有王府井百货,于2005年以875万美元收购北京首联商业集团原持有的“7-11”北京公司25%的股份,形成“百货+超市”成为多业态经营的盈利模式。
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上市零售企业目前需要磨合出自己的主力业态,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尔后在时机成熟时向多业态的盈利模式转化。
上述四种盈利模式存在密切联系。经营优化式是产业延伸式和业态扩张式的基础,零售企业只有通过优化经营将主业做强,才能稳健地向其他业态和相关产业扩张。产业延伸(模式1)和业态扩张(模式4)的结果可能会产生规模效益(模式3)的结果。
三、结论
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零售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已上市的零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研究零售上市企业的盈利模式对于提高我国零售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概述了我国上市零售企业的盈利现状与发展前景,然后将我国上市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分为业态扩张式、规模效益型、经营优化化和产业延伸式四类,并分别阐述了四种盈利模式的主要特点。但是市场无定势,经营无模式。管理有准则,特色出效益。零售业既要以不变应万变,更要以变应变,才能永葆零售业长盛不衰(黄国雄,《零售业变与不变的战略选择》)。对于我国上市零售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确立自己核心的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 Fisher. M.L. (1997) What is the right supply chain for your produc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Apr, 105–116.
[2] King, R.E. and Hunter, N.A. (1996) Demand re-estimation and inventory replenishment of basic apparel in a specialty retail chain.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87(1), 31–41.
[3] Lowson, R.H. (2001) Customised operational strategies for retailers in fast moving consumer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 Research 11(2) .201–224.
[4] Lowson, R.H., King, R.E. and Hunter, N.A. (1999) Quick Response: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to Meet Consumer Demand. John Wiley, Chichester.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贺昆.从零开始连锁经营的运作与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7]赵凡禹.零售巨头沃尔玛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成功奥秘[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4.
[8]王旭晖,于秀娟.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
[9]2001—2003年零售上市公司年报.www.gutx.com.
[10]李飞,马景忠.零售王.现代商场策划与设计[M].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1995.
[11]成栋.电子商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12]梁小民.现代商品流通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13]马龙龙.商业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4]郭冬乐,宋则.中国商业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5]王燕平.零售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6]杨思卓.零缺陷复制[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先庆:格力模式的形成与国美、苏宁渠道控 [2017-4-17 16:42:15]
- 王先庆解读湾区经济 [2017-4-11 10:44:21]
- 王先庆:国内外互联网集聚区发展趋势对广州 [2017-4-10 9:17:30]
- 王先庆课题组研究报告获广州市领导批示 [2017-4-8 15:51:01]
- 王先庆等:扩大内外销产品促进消费升级需求 [2017-4-8 11:55:30]
- 王先庆:投身物流革命,创新物流教育 [2017-4-7 9:26:5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