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点分析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起点(开发研究)(中段(中试环节)(终点(商品化和产业化), 个阶段的特性和内容,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机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转化机制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基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也是体现国家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促进和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已成为当前国家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和其它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一样,是指以可供转化的开发研究成果为起点,经过产品化阶段,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直至获得预期收益为止的一个内在过程。这一过程中开发—中试—批产与营销的衔接及其转换的约束条件,就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机制。研究这一过程及其转换机制,对于发现整个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障碍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转化过程的起点:开发研究及“可供转化”成果的特性
科学研究可根据不同需要分类,最常用的是按过程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起点,就是各高校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后形成具有可供转化的开发研究成果。开发研究成果,包括产品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 个方面(见表"),其体现形式为专利设计、图纸、论证报告、技术专有、试产品、管理方案、营销策划等。它是转化机制存在的前提。其关键问题在于高校提供的开发研究成果是否可供转化。所谓可供转化,是指开发研究成果是否具备可以商业化、产业化的可行性。开发研究成果之所以成为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起点,在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它比应用研究成果和基础研究成果具有更高的转化的可行性!。科研成果的可转化性是其能否完成商业化、产业化的前提,是整个转化机制的基础。
据专家研究指出,可供转化具体表现在一项开发研究成果经过一定的技术检验和经济检验,被证明其具有5项特性),即原理上的合理性,实验上的可靠性,操作上的可行性,造价预算上的经济性,社会上的相容性。
第一,原理上的合理性。即开发研究项目在构想之初必须依据科学的基本原理。因原理谬误而导致成果无法转化的例子很多,如近年来曾出现的“点水为油”的研究成果无法转化就是不符合原理。不过,在高校很少有这种情形。
第二,实验上的可靠性。任何一项开发研究,都会经历过一个实验室阶段,形成关于科技开发项目的技术文件、样机、样品等有待进一步“物化”的开发成果。而可供转化的科研成果在这一阶段必须具有可靠性的特征。实验上的可靠性包括:实验假设条件的可靠性;实验方案和过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这一点上,高校科研相对有保证。
第三,操作上的可行性。即能够在复杂的现实条件下进行实际生产。操作上的可行性与实验上的可靠性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在进入产品化阶段及商品化和产业化阶段时,该项技术应更能适应规模生产要求,使该技术产业在区域选择、产业带形成及研究、生产、销售等环节上都具有实现的可能。这一点正是高校科技成果的薄弱环节。
第四,造价预算上的经济性。由于传统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者大多缺少市场意识,尤其缺少对成本收益分析和市场前景方面的考虑。他们对科技成果转化在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所需资金的多少考虑不多或比较随意。
第五,社会上的相容性。科研成果能否商业化、产业化,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是否相融密切相关,这一点也是高校科研人员较少考虑的。
总之,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起点—— — 开发研究成果,必须具备上述( 个特性,否则就失去了转化的基础。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相当多的开发研究成果不完全具备这些特性,尤其是后面三点。
二、产品化:中试环节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瓶颈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第二个环节是产品化过程,即产品研究" 有学者称之为(“商品研究”)。它特指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生产的中间性研究(简称“中试”) ,是开发研究的实验室生产与批量生产之间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转化机制的核心环节。
“中试”研究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性:
第一,检验开发研究成果是否具备规模生产的技术条件。开发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在实验室里而非正常生产条件下获得的,其可转化的各种性质仅仅建立在严格的实验标准基础之上。因此,必须要求在生产条件下对开发研究成果的可转化性质进行技术检验,包括生产的规模化,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产品部件的标准化及生产工艺、流程、技术等等。
第二,检验开发研究成果能否被市场接受。“中试”还可以理解为是正常生产和市场销售的一种预演,即通过对开发研究成果的经济检验,确定开发研究成果在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时所需具备的各种经济性条件。与经济检验有关的活动包括:检验新产品或新技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需要达到的各种预定的经济指标(如生产成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材料消耗量和正常的储备量、资金利用率等);通过试销,检验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市场评价(如市场的需求量、新产品消费者和新技术使用者的反应、竞争对手的反应、预订的市场营销计划的可行性等)。
在产品化阶段,检验开发研究成果的技术条件和商品化条件是同时进行的,这是科技成果“产品化”过程最重要的特点。
首先,通过产品化过程,检验该成果在技术上的先进程度和可行性,同时,衡量该成果的商业价值的大小。其次,它使科技和经济“两张皮”达到真正的整合。高校的开发研究通常是在学校内部完成,而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的主体则是企业。企业是开发研究成果最终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的主体。产品化研究,无论是通过公司化的独立的中试基地(如“大学科技园”或各大学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还是通过技术市场(如独立的科研部门将开发研究成果转让给企业),都要实现科技成果和企业、市场的整合。最后,它使技术知识与经济知识相互结合。具体表现在新产品和新技术具备了可供转化的实现性,形成技术上和经济上均合格的小批量的产品。
从目前的情形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从实验室成果到批量生产的“中试”环节跟不上,有些在实验室可以达到的指标,在大生产线上不一定能够实现,因此,必须通过中试解决大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可靠度、质量合格率、工程稳定性等问题。但是,由于中试风险大、效益差,谁都不愿也不敢轻易投资。高校自身的经济、生产等各种条件有限,无力“中试”;企业对开发研究成果的技术、工艺没把握,不敢“中试”。因此,这不仅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难题。
三、走向成功:商业化、产业化及转化机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最终完成,是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运行的终点。所谓商业化,是指新技术或新工艺(包括经过改造的工艺)真正地被运用于生产过程或经营管理过程;新产品达到正常生产规模,并真正在市场上进行销售。而所谓产业化,则指该产品的生产形成了一个有较大规模的“厂商群”,甚至形成新兴产业或行业。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商业化、产业化转化机制可归纳如下:
第一,层次推进机制:商业化是产业化的基础。一般来讲,产业化包含& 个层次(见图’),前( 个层次) 产品化、工厂化、系列化* 实际上就是商业化,因此产业化包含商业化并以之为基础,没有商业化,产业化是不可能完成的。
第二,扩散机制: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扩散。产业化过程包含两条路径:一是以新产品、新技术为基础建立新企业群,形成新兴行业,如高科技产业;二是利用新技术改造老企业和传统行业,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益。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径,产业化过程都意味着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否则,新产品或新技术都不能实现产业化。
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看,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商品化成功率比产业化的成功率高些。显然,这种现象与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扩散能力有关。
第三,收益实现机制:商业性标准。无论是科技成果商品化或产业化,判断转化过程是否完成,不能仅以“使用价值”为标准,而必须以能否最终赢利即经济效益为最高标准。具体而言,科技成果通过商品化和产业化,必须达到预期投资收益率。否则,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对投资者或信贷提供者而言,科技成果转化完成的商业性标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连续转化:转化过程及运行机制的概括性描述
综上所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递次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图%来描述。
概括地说,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 个阶段表现为以商业价值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 为依托的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连续运行转化过程。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室阶段,是整个转化过程的基础,它提供可供转化的备选对象。产品化阶段是实验室阶段和商品化阶段的中介。从转化的意义上说,这是关键阶段。商品化或产业化阶段,运用新产品或新技术获得商业利益,从而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使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上述几个环节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都意味着科技成果转化的失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不力或不够,显然也是因为没有建立这种连续转化机制。
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存在问题
总体而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内在过程和机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尚未建立连续转化的运行机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仅表现为一个连续运行的过程,还是一个各种要素相互综合配套的过程。完成一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需要科研成果、劳动、资本、组织、市场需求、制度环境等各种资源的综合配套。这实际上是转化过程各相关行为主体通过不断磨合以达到目标相容和激励相容的过程。
目前各高校的科技活动中带有很大的封闭性,缺乏整合社会各部门资源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尽管高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大量科技成果,但却表现出“科研的贫困”。各高校普遍缺乏整合外部资源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更未建立起能实现这种“连续转化”的机制。
第二,尚未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事实证明,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规划和组织行为,如社会福利、科技、产业、政策法规等,都成为对科研成果最终实现商业化、产业化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政府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较复杂的。一方面,各级政府在组织科研课题鉴定、评奖等方面似乎对高校科研成果很重视;但另一方面,政府在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运用转化机制、环境和措施方面却又做得不够,或者不到位。确切地说,就是体制上还带有较多的计划经济色彩,对科技成果的市场化问题认识不足。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市场的内在缺陷,科研成果商品化与产业化成功之后,社会收益往往要大于企业收益。因此,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 如政府采购、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 进行扶持,鼓励转化。政府尤其应对转化过程中的“中试”环节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包括资金上的引导和支持,而不应仅仅放在“事后奖励”上。同时,即使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技术创新的科技源头和人才库永远在高校,基础性研究也主要在高校。所以,政府应大力扶持高校开展科研工作。
总之,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大力推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如提供资金支持、分担转化中的风险,并通过各种手段来协调市场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第三,资金短缺。一般来说,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资金有限,资本筹措能力也很弱,很难找到资本的投入者。任何一项可供转化的开发研究成果,都涉及转化项目新颖程度和商业化价值两个方面。所以,每一个科研成果转化过程都是在技术可行性和商业需求之间实现新组合的过程。但要实现这一组合,必须有第三方即投资者的投入,也就是广义上的投资。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各高校的资金有限,另方面社会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因此转化风险很难得到机制性分散,从而使得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陷入困境。
第四,收益实现机制普遍没有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都是通过市场来最终实现的,一般是通过新产品、新技术销售实现的利益,按照预定的比例、方式在各参与方之间进行分配,获得商业利益。在这方面,高校科技人员的利益实现似乎相当难。在利益分配上’ 由于高校科技人员缺少市场谈判和交易经验,不懂科技营销,又缺乏经纪人协助,再加上市场信用、科技评价、法律法规等因素的约束,科技成果还未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第五,尚未建立风险转移机制。科技要进步,科技工作所带来的风险就不应全由科技人员来承担,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更不能由高校科技人员来承担。
我们知道,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所谓不确定性,是指无法知道失败或成功的概率。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往往存在意外的成功或难以预料的失败。科研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 个方面) * +:结果的不确定性,即在事先难以断定研究与开发项目最终将取得怎样的具体结果;技术的不确定性,即事先难以确定哪条技术途径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哪条技术途径是最佳途径;目标的不确定性,即在事先难以断定预定的目标(包括经济目标)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或项目完成后一定是切合实际并使项目相关者满意的;管理的不确定性,即在预先难以断定哪种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能够确保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顺利完成。在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管理上的原因,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断、延长甚至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是上述种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使科研成果转化过程成功率相对于人类其他领域活动比较低!。这就要求有一种机制能分散从事科技活动的工作人员的风险,以使科研劳动能得到相应的补偿,同时减轻和转移他们为科技活动所做的相关投入和负担,从而有利于“科研再生产”。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起一种能分散和转移科技转化过程中的风险的机制,这就大大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以上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是初步的,为制定相关对策打下基础。至于相关对策,我们将另文论述。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先庆:格力模式的形成与国美、苏宁渠道控 [2017-4-17 16:42:15]
- 王先庆解读湾区经济 [2017-4-11 10:44:21]
- 王先庆:国内外互联网集聚区发展趋势对广州 [2017-4-10 9:17:30]
- 王先庆课题组研究报告获广州市领导批示 [2017-4-8 15:51:01]
- 王先庆等:扩大内外销产品促进消费升级需求 [2017-4-8 11:55:30]
- 王先庆:投身物流革命,创新物流教育 [2017-4-7 9:26:5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