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珠江三角洲如何再创体制新优势?
来源:2009年05月06日 南方日报A13版 发布时间:2009-5-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珠三角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越来越难,越来越需要智慧和理性
珠江三角洲如何再创体制新优势?
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是改革发展的保障,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论述“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在过去30年中,珠三角地区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得益于在全国率先改革开放而创建的体制机制优势,而未来12年,《规划纲要》的有效实施,无疑离不开体制机制方面优势的拓展、挖掘、培育和创新。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珠三角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越来越难,越来越需要智慧和理性。如何抓住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难点?如何先行先试?需要政府、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共同深入研究和思考。
认清已有优势,避免陷入再创新优势的误区
所谓“再创新优势”暗含一个前提,即尽管旧优势有些仍然发挥着影响力和作用,但总体而言,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趋势和要求相比,有些旧优势正在减弱、退化甚至丧失,与改革发展的新环境、新要求不匹配,因此,需要寻找、发现、培育和再创新。
在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过程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就是辨别和确认旧优势的类型和来源,进而为“再创”打下基础。过去30年,珠三角的体制机制优势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国内其他地区不能复制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例如粤港澳合作机制;二是早先在珠三角试点而后全国逐步推广的优势,显然,这些优势已经转化为一种体制基础,成为普遍现象,优势不再。
在辨别传统优势的过程中,有必要避免陷入三个误区。一是过度陶醉在那些过去形成的现在已经弱化甚至不存在的优势里而沾沾自喜;二是片面夸大优势的程度,将一些微弱的优势夸大成较强的优势;三是将弱势的东西误认为是优势,例如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和调控机制、刺激内需机制。这些误区,常常成为阻碍再创新优势的主要因素。
明确再创新优势的思路与方向
《规划纲要》已经明确了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方向,即“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换言之,在过去30年中,珠三角的许多优势是建立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方向基本上以“打破管制,放开搞活”为主,进而在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市场规则等方面的建设性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甚至滞后。“重放开,轻建设”是一种阶段性特征。因此,珠三角体制机制新优势“再创”,不仅在某些方面要在全国“率先”开拓,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种“补课”的意味。只有明确了总体方向,其他诸多具体的创新才有“灵魂”,才能明确一系列体制机制优势再创的步骤、目标、可行方案。例如,对于那些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旧体制就应该早改、早完善,典型的例子,就是内贸与外贸分割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珠三角应在全国率先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的完善的流通体制。
理清再创新优势的重点与领域
《规划纲要》提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这就引出一系列问题,即有哪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可以先行先试?如何试?核心和目标是什么?从《规划纲要》的内容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至少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从目前的情况看,珠三角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至今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制约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因素仍然在起作用,“重制造,轻服务”仍然体现在行政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因此,“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应该“优先”创造体制机制方面的新优势。此外,在“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必须突破原来的许多传统体制机制约束,建立起真正的区域合作机制。
重视再创新优势的困难与障碍
珠三角“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面临着若干困难和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观念,二是利益格局。
就观念而言,主要是缺少战略理念和轻视理性思考。珠三角过去若干体制机制方面的传统优势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环境里形成的,带有典型的经验主义痕迹。显然,这方面需要珠三角广大干部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观念上真正进行“思想解放”。
就利益问题而言,主要是指新体制新机制的建立与既得利益的冲突。面对已经获得的既得利益,可能有些部门和人群针对现有的体制和机制不愿意改、不愿意试了。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广州市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
认清已有优势,避免陷入再创新优势的误区
所谓“再创新优势”暗含一个前提,即尽管旧优势有些仍然发挥着影响力和作用,但总体而言,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趋势和要求相比,有些旧优势正在减弱、退化甚至丧失,与改革发展的新环境、新要求不匹配,因此,需要寻找、发现、培育和再创新。
在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过程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就是辨别和确认旧优势的类型和来源,进而为“再创”打下基础。过去30年,珠三角的体制机制优势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国内其他地区不能复制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例如粤港澳合作机制;二是早先在珠三角试点而后全国逐步推广的优势,显然,这些优势已经转化为一种体制基础,成为普遍现象,优势不再。
在辨别传统优势的过程中,有必要避免陷入三个误区。一是过度陶醉在那些过去形成的现在已经弱化甚至不存在的优势里而沾沾自喜;二是片面夸大优势的程度,将一些微弱的优势夸大成较强的优势;三是将弱势的东西误认为是优势,例如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和调控机制、刺激内需机制。这些误区,常常成为阻碍再创新优势的主要因素。
明确再创新优势的思路与方向
《规划纲要》已经明确了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方向,即“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换言之,在过去30年中,珠三角的许多优势是建立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方向基本上以“打破管制,放开搞活”为主,进而在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市场规则等方面的建设性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甚至滞后。“重放开,轻建设”是一种阶段性特征。因此,珠三角体制机制新优势“再创”,不仅在某些方面要在全国“率先”开拓,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种“补课”的意味。只有明确了总体方向,其他诸多具体的创新才有“灵魂”,才能明确一系列体制机制优势再创的步骤、目标、可行方案。例如,对于那些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旧体制就应该早改、早完善,典型的例子,就是内贸与外贸分割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珠三角应在全国率先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的完善的流通体制。
理清再创新优势的重点与领域
《规划纲要》提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这就引出一系列问题,即有哪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可以先行先试?如何试?核心和目标是什么?从《规划纲要》的内容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至少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从目前的情况看,珠三角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至今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制约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因素仍然在起作用,“重制造,轻服务”仍然体现在行政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因此,“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应该“优先”创造体制机制方面的新优势。此外,在“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必须突破原来的许多传统体制机制约束,建立起真正的区域合作机制。
重视再创新优势的困难与障碍
珠三角“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面临着若干困难和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观念,二是利益格局。
就观念而言,主要是缺少战略理念和轻视理性思考。珠三角过去若干体制机制方面的传统优势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环境里形成的,带有典型的经验主义痕迹。显然,这方面需要珠三角广大干部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观念上真正进行“思想解放”。
就利益问题而言,主要是指新体制新机制的建立与既得利益的冲突。面对已经获得的既得利益,可能有些部门和人群针对现有的体制和机制不愿意改、不愿意试了。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广州市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
来源见:http://www.nanfangdaily.com.cn/epaper/nfrb/content/20090506/ArticelA13003FM.htm
作者:王先庆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先庆:格力模式的形成与国美、苏宁渠道控 [2017-4-17 16:42:15]
- 王先庆解读湾区经济 [2017-4-11 10:44:21]
- 王先庆:国内外互联网集聚区发展趋势对广州 [2017-4-10 9:17:30]
- 王先庆课题组研究报告获广州市领导批示 [2017-4-8 15:51:01]
- 王先庆等:扩大内外销产品促进消费升级需求 [2017-4-8 11:55:30]
- 王先庆:投身物流革命,创新物流教育 [2017-4-7 9:26:5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