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际轨道交通是工业化后期区域城市一体化和集群化的基本载体,是提升区域城市竞争力和引导城市转型升级的主要手段。1984年,广深城际铁路建设拉开了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的序幕,而2009年,广佛轻轨、广珠、广莞深等一系列城际轻轨的开工建设,使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迈向新里程,成为全国城际轨道最发达的区域。
城际快线:珠三角轻轨交通迎来新时代
广东在全国率先改革开放,巨大的工业化浪潮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商务和务工人流,尤其是经济特区深圳的崛起,使广州和深圳之间出现了号称全球最大的日均城际人流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广深城际快线应运而生。
广深城际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实现完全“公交化”且时速为200公里的城际快线。这条147公里的铁路,将珠三角人口最多的4座城市——广州、东莞、深圳和香港连为一体。这个经济圈里的三千多万人的生活方式因此而改变。2001年,广深铁路推出了铁路“公交化”旅客运输模式。广州至深圳每天开行104对旅客列车,其中每15分钟一班的城际特快列车达到64对,全年旅客发送人数突破3000万,广深线以中国第一条城际客运专线见证了珠三角的繁荣和辉煌。
为了顺应工业化中后期珠三角经济社会大转型的需要,广东全面启动了轨道交通网络建设,2005年,广东省政府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并获国务院批准。这一方案线网总长度大约600公里,预计投资1000亿。规划中已经开工建设的线路有5条,包括最早动工的广珠城际、广佛城际,以及方案调整后再动工的穗莞深城际、莞惠城际以及广肇城际。
然而,随着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原规划线网的规模、线网覆盖率无法满足需要。基于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和“同城化”的新要求,在广深铁路、广州及深圳城市地铁和已经开工建设5条轻轨的基础上,广东出台了《珠三角地区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方案初步构想》,重新编制了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新方案已于2009年9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从而使广东城际快线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根据修编后的规划,珠三角地区将形成“三环八射”的轨道交通网络构架,规划建设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共有23条,线网总长约1890公里,线网密度约为4.8公里/百平方公里。如果加上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普通铁路等,珠三角的轨道交通网络密度将达到12.2公里/百平方公里。接近巴黎都市圈13.4公里/百平方公里的水平,与东京都市圈和伦敦都市圈相当。
规划中的“三环八射”的轨道交通网络构架,总投资3700亿元,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进行建设,计划2020年初步建成。具体包括:
第一环:广佛环线:将扩大广州白云机场、新广州站等重要客流集散点辐射范围,将以广州为中心的放射形线路紧密地组合在一起;
第二环:由广莞深、中山-南沙-虎门、广佛珠三条城际线组成环珠江口的中环线;
第三环:由广州—东莞—深圳、深圳—珠海、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佛山—东莞四条城际线组成的环珠江口的大环线。
八条放射线:广州—清远、广州—惠州、东莞—惠州、深圳—惠州、珠海—斗山、江门—恩平、肇庆—南沙、佛山—肇庆等八条城际线。
规划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基本覆盖珠三角所有县级以上城市,连通了广深、广珠、广肇和广惠等城镇带。珠三角轨道交通网建设完成后,以广州为中心,1小时内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可以互相通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小时生活圈”。同时珠三角轨道交通远期还将向粤东、粤西、粤北延伸。
轻轨经济:珠三角城际快线为经济提速
如果说,高速公路是适应工业化初中期工业扩张带来的巨大商流物流需求而应运而生的话,那么,城际快线则是后工业文明、新城市运动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它也一个区域内经济活跃、市场繁荣、实力强大的象征。当前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圈和城市群,无一例外,都由轻轨作为基础交通网络将它们融为一体。
珠三角城际轨道快线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并与城市轨道、公路、高铁、普铁、民航及城市交通的互连互通和紧密衔接,将区域内的主要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连为一体,从而实现一场史无前例的交通革命,并以快速、经济、便捷、规模等效应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进程。从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几大都市圈看,轨道交通将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比如日本东京都市圈,通过完善的轨道交通网,不仅解决了交通拥挤的问题(90%以上的出行者使用轨道交通),而且带动了铁路沿线的住宅开发、服务业、高新科技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新城,并促进了多中心城镇空间体系的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涉及建筑业、制造业及管理的所有领域,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不仅可推动我国建筑业、制造业的发展,更可带动城市的发展。例如,以珠三角为例,预计轨道交通网总投资规模将达3700多亿元,能够带动钢铁和水泥等建材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装备制造业超过600亿元,从而成为广东“扩大需”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它不仅有利于区域内投资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而且将成为工业化后期经济成长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交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将直接促进区域内客流、商流和物流的高效流动,出现巨大的“同城化”效应。它将大大缩小珠三角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使各个城市间的商品、资本、劳动力以及生产要素流动更加高效便捷,实现每年4000多万游客和5000多万购物客流的共享,增强城市商圈的辐射半径,促进各个城市之间能够进一步明确分工和错位发展,形成各有特色、优势互补的一体化产业体系,进而大大提高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优势,增强对大西南、东南亚以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市场影响力,例如,通过与贵广高铁、桂广高铁对接,将辐射至大西南地区;而与武广高铁对接,将辐射中南地区;与沿海高铁对接,将辐射东南地区。
再次,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珠三角城际快线的建设,将会产生新一轮“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新组合,它不仅促进粤港澳构成的“大珠三角”经济社会融合,而且有利于珠三角与粤东、粤西和粤北构成的“环珠三角”地区的融合。据悉,在与省内其他地区的衔接方面,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与粤东地区的连接是由惠阳—惠东和惠城—惠东城际轨道向东延伸至汕尾,至汕尾后继续向东至潮汕都市区;与粤西地区的连接是由江门—开平—恩平(台山)城际轨道向西延伸至粤西地区;与粤北地区的连接是由广州—清远城际轨道向北延伸至韶关;与河源的连接是由广州—惠州(河源)城际向北延伸至河源;与云浮的连接是由佛山—肇庆(云浮)城际轨道向西延伸至云浮。预计这一目标在30年内实现,届时,整个广东将成为二小时经济圈,整个区域失衡的格局将得到根本性改善。
最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珠三角城镇群以及粤东粤西都市区与日本的情况相似,土地资源短缺,人口高度密集,发展轨道交通既可以缓解交通拥挤,可以实现集约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而且可以缓解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等因素珠三角持续快速发展的制约,对于节能减排、防止污染、引导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由于快捷便利的城际交通轨道,近几年来越来越多港商在广州或深圳大规模投资,加之香港制造业和服务业北移,香港居民大量购买深圳和广州房地产,同时,香港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更加国际化的视野,也有利于广东人前去“取经”。无疑,这些变化将直接促进珠三角在未来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优质生活圈: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轻轨网络必然产生“同城化”效应。从长远来看,轻轨沿线及周边将会形成一个个集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等于一体的新型商业区和新社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将因为轻轨网的出现而发生巨大改变。
首先,“一小时工作圈”的打造,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工作地与居住地合二为一的理念,从而对人们的择业选择、就业模式产生巨大影响。甲地居住,乙地工作,丙地消费将成为普遍现象。例如,随着列车开行越来越“公交化”,行车时间不断地缩短,穗深港三地的交叉就业状态将会大大增加。据统计,每天大约有7万-10万人往返于广深城际铁路上,除了上班族外,还吸引相当比例的商务人群,频繁地穿梭在广东与香港之间,深度享受轨道交通的便利化。
其次,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出现“轻轨化效应”。对于轨道交通覆盖区内的居民而言,将有利于打造一体化的“优质生活圈”。比如珠海可以直接接受广州服务业的辐射,这让在珠海生活的人们生活方式将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周末休闲的范围也将放大到珠三角各个角落。正在规划港深穗的高速铁路,香港方面已经动工,预计2011年左右开通。广深港高铁时速200公里,由香港到广州只需48分钟,较现时直通车快一倍,从而也使香港人与珠三角人的生活更加趋于“同步化”。
最后,轻轨将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模式。交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居民的生活方式。交通覆盖区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距离扩大,人们能够更自由选择心仪的生活空间,在一城工作而在另一城居住、学习的人数增加,直接导致人们日均出行的次数更加频繁,人们交往的次数和见面的次数也会相应地增加,人们交往的半径会随之扩大,尤其会增加周末旅游度假以及城市间的商务往来。此外,它还会减少居民对小汽车的依赖,自觉选择公交出行。总之,后工业文明呼唤“轻轨时代”,而轻轨网络的建设,将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都出现巨大变化。我们期待着,就象雄鸡期待黎明!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先庆:格力模式的形成与国美、苏宁渠道控 [2017-4-17 16:42:15]
- 王先庆解读湾区经济 [2017-4-11 10:44:21]
- 王先庆:国内外互联网集聚区发展趋势对广州 [2017-4-10 9:17:30]
- 王先庆课题组研究报告获广州市领导批示 [2017-4-8 15:51:01]
- 王先庆等:扩大内外销产品促进消费升级需求 [2017-4-8 11:55:30]
- 王先庆:投身物流革命,创新物流教育 [2017-4-7 9:26:5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