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家乐福、沃尔玛事件中吸取更多的教益,尤其是应该借机普及全民的资本知识和流通知识,推进全民的商业意识进步,促进中国早日开展有自身特色的“流通革命”。王先庆
随着国家商务部对家乐福、沃尔玛两家外资零售巨头罚款920万元,这场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掀起的讨伐外资零售企业在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同时,不断实施价格欺诈、压榨供应商等不端行为以及“称霸中国”的风波似乎告一段落。然而,从这些年来媒体披露的信息看,或许这只是外资各类跨国服务型企业(如餐饮、旅游、物流、广告、影视、投资咨询、管理咨询等)在中国各种“不端行为”的冰山之一角,人们对产生这种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其影响触及较少。从家乐福、沃尔玛事件中,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一是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对国际资本的本性及外资的性质未能科学认识。
资本的三大特性是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其中,最基础的是安全性,最核心的是收益性,流动性是保证。这三大特性的结合,就是资本规律。因此,任何国际资本,到任何一个国家去投资,都是以这三性为基础的。从这个角度看也说明,任何国际投资都带有强烈的投机性,它到中国还是印度或是越南,并不是对那一个国家有感情或喜欢这个国家,它只会在你高成长阶段进来,衰退时退出,毫无感情可言。否则,它就是一个彻底失败的“资本家”。欧美的经济文化讲究的就是“人的本性是利己”,因此,你不约束和控制,我就可以干;你有多放纵,他就可以有多乱。这不是自觉不自觉的问题,这就是资本的本性。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文化意识里,有着太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农意识,充满着太多的善良的误解。于是,这些外资逐步暴露出自己的“野性”来。
二是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缺陷有待完善,必须转型。
简单来说,我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一个基本缺陷,即在轻视流通渠道控制权和商品定价权的基础上,盲目追求制造业的规模(GDP)扩张。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为何中国30多年年均增长9%以上而人均收入却只能达到小康水平,日本过去30年年均增长不到5%,人均收入却达到了发达水平并实现了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在20世纪50年代发动了“消费革命”,60年代发动了“流通革命”,70年代发动了“物流革命”,从而完全实现了流通主导型的工业化进程,进一步说,日本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内需主导下的基于本国流通控制权和商品定价权基础上的经济模式。他们抓住了工业化过程中最核心的东西,一是渠道控制权,二是商品定价权。反观我们,一些地方和企业对加工贸易、接订单、“两头在外”等经营策略长期“执迷不悟”,将自己的渠道控制权和商品定价权拱手送给外资代理商和流通企业,我们创造的财富通过外资流通企业以及各类资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外,我们赚了GDP和少量辛苦钱,别人赚的是巨额的真金白银。当家乐福、沃尔玛等各类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时,被我们的地方政府“热烈欢迎”,因为在不少人眼里,根本看不到流通渠道的价值,只看到世界500强的光环,久而久之,外资对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等就置诸脑后,嚣张而贪婪的本性得以暴露。
三是我国的流通法律体系太不完善。
改革开放30多年,虽然我们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但我国市场经济的基础相当薄弱,而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逐步被“冷落”,与市场相关的各类制度相对滞后。当前,我国的流通法律体系几乎刚刚开始起步,除了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少数几部法律法规外,基于流通体系的商业法、公平交易法、反垄断法等一直没有出台。可以说,正是这些法律和法规制定的滞后,才导致外资在中国经营过程中的“为所欲为”。
总之,我们可以从家乐福、沃尔玛事件中吸取更多的教益,尤其是应该借机普及全民的资本知识和流通知识,推进全民的商业意识进步,促进中国早日开展有自身特色的“流通革命”,早日建立基于全球市场的渠道控制权和商品定价权,从而建立起真正基于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教授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先庆:格力模式的形成与国美、苏宁渠道控 [2017-4-17 16:42:15]
- 王先庆解读湾区经济 [2017-4-11 10:44:21]
- 王先庆:国内外互联网集聚区发展趋势对广州 [2017-4-10 9:17:30]
- 王先庆课题组研究报告获广州市领导批示 [2017-4-8 15:51:01]
- 王先庆等:扩大内外销产品促进消费升级需求 [2017-4-8 11:55:30]
- 王先庆:投身物流革命,创新物流教育 [2017-4-7 9:26:5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