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配送是减少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生产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地各自组建物流体系的主要途径;它反对条块分割、反对各自为政,共同配送的推进和扩张,对于打破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产权下的“物流不合作”具有巨大意义。
首先,有利于减少物流设施和物流运行过程中的低效率。物流企业的设备、线路、信息、网点等都存在着过剩或不足的双重难题,不可能在各自的企业内部实现效率和规模的最大化。这种分散而多元的物流格局,使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的货物混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者运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货物接收点上。这种配送有利于节省运力和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满载率。无疑,发展共同配送是实现多方共赢的最佳途径。
其次,有利于节省全社会的物流投资和物流资源占用。如果每个物流企业在不同的区域,都大肆兴建物流配送中心或相关设施,不仅会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而且还可能导致过度而盲目的竞争,从而导致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共同配送同样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从而间接地节省投资和资源。著名的美国第三方物流商Exel的副总裁托马斯认为: “我们之所以能够降低我们的成本,是因为我们的人工、设备和设施费用分摊到了很多共享的客户身上。这些零散客户共享所带来的生意就像大客户所带来的生意量一样大,使得我们可以发挥物流的规模效益,从而节约成本,这些成本的节约又反过来可以使我们公司实施更加优惠的低价政策。”
最后,有利于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推进物流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由于共同配送避免了厂商在仓库等建筑物、物料搬运系统设备、人工以及支持性的信息系统这些方面的 “撒网式”投资,又能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
由于国外物流业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发达的流通业基础上,因此,我国的共同配送物流与欧美国家不在一个起点上,不必盲目照搬。但有两点经验,值得借鉴:一是鼓励大型物流企业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联盟,全方位合作,突破各种条块分割和 “小而全,大而全”的经济模式。对于目前全国各地各行业,都在大上物流配送中心以及盲目布局物流基础设施的乱象,应该关注和整治,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规划、规定,对发展共同配送统一政策,行业统筹;二是鼓励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创新,介入共同配送领域,增加共同配送的信用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否则,在脆弱的信用环境下,如果没有第三方机构介入,共同配送业发展起来相当困难。(作者系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先庆:格力模式的形成与国美、苏宁渠道控 [2017-4-17 16:42:15]
- 王先庆解读湾区经济 [2017-4-11 10:44:21]
- 王先庆:国内外互联网集聚区发展趋势对广州 [2017-4-10 9:17:30]
- 王先庆课题组研究报告获广州市领导批示 [2017-4-8 15:51:01]
- 王先庆等:扩大内外销产品促进消费升级需求 [2017-4-8 11:55:30]
- 王先庆:投身物流革命,创新物流教育 [2017-4-7 9:26:5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