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理解的广州文化,其实是属于较稀薄的文化形式和现象,停留在对于岭南的实质文化上——例如对美食文化、建筑文化、工艺文化等相对零碎的认识,这次采访,流通经济学专家王先庆站在纵观广州经济发展的高度上,用他敏锐的经济学嗅觉,从经济文化的视角,冷静地认识广州,冷静地理解广州。王先庆何许人?湖南人、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东商学院粤商研究中心主任、开商网总编辑。
“商城”的无意识里也充满商机,商机背后却充满着动荡和患难
从历史上看,岭南大部分都是从中原和其他地方避难而来的人,当时生存环境恶劣,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得善于捕捉商机。改革开放后,内地人奔进岭南的市场都是为了来摆脱贫困与穷苦,人们都说“市场大”,广义上是指珠三角的市场大,而广州正是这个市场的主导和最典型的体现。1992年,王先庆初到广州,觉得自己现在根本来不及回味当时的城市现象,毕竟当时城市面貌较乱和不规范,人山人海,交通不便,市场比较动荡,初来乍到不仅被坑过,而且从东站去汕头的途中还被卖过“猪仔”。至于现在全部的广州人里面,真正的老广州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这些老广州代表的人文和性格毕竟是少数,所以研究广州文化广州人,不能局限于研究广州的本地人。
广州这个城市就是一座“商城”,谈广州不能不谈商业,改革开放后,广州是国内率先开放的试点,本地市场和国际市场连在一起,在当时的大机遇下,人们都敢于碰运气,只要你做,只要你生产,就有销路,所以说是“无意识充满着商机”。“无论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几乎所有的商机、机遇都能在这个“商城”里得到发现。商业文明充斥着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处处洋溢着商业气息,充满着商机和繁荣,每个人都饱经其洗礼,面对它的冲击,绝大部分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都汇入了时代的洪流之中。在这以商业文化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环境下,人们所有的生活、工作、娱乐、人际都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文化生态圈。假如把这个生态现象抽象出来,研究人们如何在其中存活,就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在一个灌木丛中,有各色各样的树木、动物、植物、虫子,这许许多多的品种汇集在同一块地方却能安详生存着,而在广州,人们实际上也是按照这个生存规则存在。
这个“商城”很“感性”
广州文化是一种感性文化,首先体现在人的性格上:人们实在,知足常乐,注重平安度过一生。生活节奏有快有慢,工作之余的时光是享受型的。人们善于放松自己,喝早茶,煲靓汤,踏青旅游,穿休闲舒适的衣服,说话不喜欢太严肃,符合岭南人说话委婉的风格,大家都希望生活得轻松一点,很重视提高生活的质量,享受生活。而知足的前提是:不冒险。例如。人们把吵架吃亏了叫“破财消灾”,事情做败了叫“交学费”,再如“财不外露”、“祸从口出”这些词在广州用得很普遍,归根到底这些都是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教训,人们不去过分争辩,对彼此宽容,有对有错相互间都看得开,不计较太多反而也活得自在轻松。在为人处世方面讲究随性自然,做事总有种危机感,居安思危,小心谨慎,怕惹事,不拘规则,搞定,注重结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争取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
凡事都有两面性,“知足”也一样有两面性,由于人们乐于享受,大多数时候打拼到一定程度便放慢脚步,容易自我满足,不刻意去追去更大更强,怕增加风险,因而没有把握的事情总是谨慎思考、掂量着干。个人如此,企业亦如此。比如电子商务正是由于很多新锐的东西没立即被发现,所以许多生意难以走向全国面向世界,过于感性,缺少一种理性支撑,短期行为缺乏长期的布局。
“感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摸着石头过河——稳当”。在“商场”里打拼的人,特别是粤商,做很多事情都凭借感觉,着重经验,单打独斗,凡事小心翼翼防着,依靠自己,不声张,不露财。现在不同以往,以前是只要你出来赚钱,摆个小摊档都能发财,如今随着市场环境的成熟和改变,生存发展就相对困难了。倘若说过去的许多成功例子是人为的结果,实际上却不是,从历史上看我们又不能认为那些成功是偶然现象。广州人不空谈政治,所讲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概念都是感性与活性的,商业城市和文化的经典之处就体现在做生意和交往的规则上。大家凡事依靠自己去找门路和规则,自强,讲求做人不要太贪心,应该适可而止,少了点雄心,所以很少去冒险做超前和无把握的事情。过于自强和务实缺少了点合作,影响到长远和整体的发展,靠自己固然是好事,只是有时会直接导致资源的损耗和浪费,这种情况跟内地很大区别,但这种“感性”从历史流传下来就已经适应了广州,人们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习惯去安然地生活和工作。
“感性”适合人生存发展,“商城”生活符合人性
我们都喜欢广州,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思想者,在这里,我们能自由地表达,自由地思想,自由地做任何适合自己的事情,在广州,人性可以得到很好的张扬和发挥,人们实在,不虚伪。即使有时候很累,但是仔细想想之后依然能抛开压力去人本地生活,这里给人带来很多机遇和快乐,同时也有很多麻烦,这一切都要你自己去选择去避险,留下快乐给自己享受,因为追求自己的幸福本身就是件挺好的事情。过去人们总是想去挖掘广州文化,其实这些都是感性的一面,而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客观真实地去了解事情,去客观反映社会现象的好与坏和集体反思。“幸福广州”是提法很好,这跟欧美的一些文化有点相近,而“幸福广州”需要多落实到生活中,幸福广州要靠所有人的努力,历史流传下来的习惯和规则有好有坏,虽然无法一时半会就改良,这需要漫长的努力,但只要我们多一些理性,多一些规划,落实到类似建房时,注意周围设施配套和环境等公共利益的规划上,多一些真正的现代文明,多一些诚信,多互相帮助,经济发展越快越需要人们按规则办事,多一些合作,政府倡导,媒体宣传,学界推动,个人努力,使广州的经济和文化更符合人性和个人的深层次发展。广州是我家,还是要大家共同来关爱,在爱它的同时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共同来珍惜这个最适合生活的地方。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先庆:格力模式的形成与国美、苏宁渠道控 [2017-4-17 16:42:15]
- 王先庆解读湾区经济 [2017-4-11 10:44:21]
- 王先庆:国内外互联网集聚区发展趋势对广州 [2017-4-10 9:17:30]
- 王先庆课题组研究报告获广州市领导批示 [2017-4-8 15:51:01]
- 王先庆等:扩大内外销产品促进消费升级需求 [2017-4-8 11:55:30]
- 王先庆:投身物流革命,创新物流教育 [2017-4-7 9:26:5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