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一个区就聚集了246个专业市场,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等资源,还带来了大量的交通和治安问题,其纳税额甚至不如一家五星级酒店。这也是广州面临的一道难题。为何广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怎样才会有实效?
议困局
专业市场自发形成带来顽疾
荔湾专业市场发展面临的难题,也是整个广州的课题。据不完全统计,广州专业市场的数量仍有上千家,在越秀、海珠、天河等中心城区同样遍地开花,交通拥堵、治安等顽疾同样难解决。
“交通太乱了,很堵,走路更要小心!”有住在中大布匹市场附近小区的网友诉苦说,原先市场还没扩散开来,周围环境还是比较好的,现在是一团糟,人也很杂乱。“希望市场可以搬走。”
28日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表示,专业市场是广州城市经济的一大特色,是快速工业化的产物,北京、上海、天津都没有这样的历史和条件。广东是世界工厂之一,无论是原辅材料,还是产品销售,主要都以广州为中心,由于供需两头无法对接,因此就逐渐产生了作为中间枢纽的专业市场,这也成为整合珠三角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
“专业市场对广州的作用很大。”王先庆说,尽管专业市场本身没有带来多大税收,但让经济充满活力,打通了批发零售、物流、酒店、设计等产业链,提升了广州的影响力。广州与珠三角乃至世界的联系,很大程度就靠专业市场。
据悉,从空间布局上看,目前广州市有高达54%的市场集中在内层圈(即三大老城区),40%的市场位于中层圈,仅6%的市场位于外层圈。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致使交通拥挤、用地紧张,从而导致物流与商流矛盾突出,为人诟病。
王先庆说,广州绝大部分的专业市场都是自发盲目形成的,由政府规划、主导投资和参与建设的少之又少,大多档次较低,形象也不佳,在交通、治安、消防、税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甚至还是临时建筑,如一德路的干货和玩具、十三行的服装市场等。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预计性太差,没有作出长远规划。而投资商也急功近利,只想自身利益,初期没有想到整个市场日后的整体发展。例如,一个白马市场就辐射出了一马等多个市场,“万马奔腾”,政府规划在此是缺失、滞后的。
王先庆认为,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专业市场其实是可圈可点的一大基础,其转型升级是持续不断的过程,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等展开。专业市场的人气和商气是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的,政府要负起责任来,不能一搬了之。
论阻力
“商家有钱赚哪想转型”
早在2008年,广州市政府就针对专业批发市场改造提出了“内层圈搬走一批,中层圈改造一批,外层圈新建一批”的升级策略,并推动“现金、现货、现场”(“三现”)的传统交易向展贸型现代交易市场转型。
但是,至今一直“雷声大雨点小”。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背后,存在什么阻力?为什么一直推不动?
“现在商户有钱赚,场主有租收,各自做生意,都不管其它的了,哪会想着转型升级。这是老大难的问题。”28日荔湾区相关人士道出难处。
他说,专业市场长期形成的“三现”习惯很难改变,转型升级肯定要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场主、商户要多付出成本,买家也不愿意配合。比如,改为展贸,场主要多投资并压减商铺;统一物流商户成本也可能增加。单凭一区之力也较难推进。
作为广州市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试验区之一的荔湾,将以华林玉器城、清平药材市场为试点,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试验区工作。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思路和做法,一切还在探索之中。
据了解,站西鞋城有些老板也愿意升级,但仅停留在硬件方面,而非从功能、布局等方面全面调整。广州有投资商也反映,在转型中也碰到诸多困难,如土地资源稀缺,旧城留给专业市场升级的空间有限,有的产品很难通过展贸或电子商务交易。
王先庆认为,首先,一个市场形成并不容易,这不是政府一个命令、规划,就可以转型升级的。其次,市场背后有不同主体和利益关系,军队、央企、国企、私企,非常复杂,不会简单听从政府的调整。第三,专业市场的发展与集聚,是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人为过度拔苗助长,效果不会好。第四,政府对专业市场的认识和理解不够,能否真正推动,取决与政府力度大不大,方式对不对,时机准不准。
他说,像黄沙水产市场,五六年前就曾说搬迁,但政府、企业等主体之间沟通不够,错过了一些机会,现在市场愈发成熟,有一大批商家依赖市场谋生发财,这时转型升级更困难了,已经过了搬迁的最佳时机。
找出路
让市场精品化、品牌化
那么,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这步棋究竟该怎么走?“广州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离不开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在此可探索不同模式和道路。”王先庆认为,转型升级无非几种路径,包括就地转型转营、商流物流分离升级、搬迁,目前主流是后面两种。
其中,有两个关系要处理好。第一,处理好专业市场生命力、价值与现实的矛盾,政府抱怨没税收,实际上是因为经济融合度不够高,没有把专业市场相关的产业链打造起来。第二,专业市场让人爱恨交加,怎样保护好知名品牌,又尽量降低负面效应?要淘汰粗放、占用资源、落后、不规范的市场,让专业市场朝精品化、品牌化发展。
在他看来,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已不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广州整体经济产业的转型,政府、协会和企业要形成合力,一起推动。
“现在暂时没有好的经验学习,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荔湾区相关人士表示,该区主要是减量提质,引导相对低端、杂乱的市场转型,同时做大做强知名市场,尽量减少“三现”交易,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社会问题。他说,随着“三旧”改造推进,有的地方要拆迁重建,规划不符合条件的也要改造,预计老城区专业市场的数量会逐渐减少。
“长期下去不是办法,政府要下定决心,不要随意拍脑袋。”黄华军也持类似观点:如果能够通过改造,市场实现“商流”与“物流”分离,将配送、仓储等功能转到广州外圈层,而市区市场主要是展贸功能,将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他呼吁,首先政府做好规划,通过政策优惠等引导,将物流等环节迁到外围,中心城区保留展贸、研发、设计等环节。另外,一个巴掌拍不响,商户也要有长远眼光,积极配合才行。
“批发市场行业本身散乱,集中度不高,很难管理。政府要扶持、引导个体化转为企业,在税费减免、贷款等方面做好服务;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大企业,便于管理。总之,关键政府要让利、引导。”黄华军认为,通过这些手段进一步培养擦亮广州商贸品牌、树立广州价格,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将有助于广州打造国际商贸中心。
■网议
@瀚思工作室:与越秀相比,荔湾是更“老”的城区,虽然它的历史更短一些。现实地看,西关地区需要与越秀西南片区统筹考虑,荔湾涌的初步成功能否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区域。原芳村地区要与整个京广高铁沿线区域结合,大发展恐怕至少要五年之后了。
@Dt王煜:关乎产业升级以及长期的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才是王道,刘易斯拐点已经降临广州。
@小华子:大型市场外迁,是城市规划的必然规律。城市要健康稳步地发展商业,便需要对专业市场进行合理布局——物流、车流、人流、仓储、交易展示要求更高的大型专业市场,必须外迁以适应这种趋势。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先庆:格力模式的形成与国美、苏宁渠道控 [2017-4-17 16:42:15]
- 王先庆解读湾区经济 [2017-4-11 10:44:21]
- 王先庆:国内外互联网集聚区发展趋势对广州 [2017-4-10 9:17:30]
- 王先庆课题组研究报告获广州市领导批示 [2017-4-8 15:51:01]
- 王先庆等:扩大内外销产品促进消费升级需求 [2017-4-8 11:55:30]
- 王先庆:投身物流革命,创新物流教育 [2017-4-7 9:26:5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