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岁末至今,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越秀区一德路德宝广场仓库和起义路建业大厦仓库相继发生大火,加上近年来其他部分专业市场暴露出的问题,反映出目前广州中心城区因为专业市场因为货物存放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正开始集中爆发。因此,防患于未然,破解商流与物流长期难以分离的难题,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既是当务之急,更是形势所迫。广州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不得不转的关键时期。
一、广州中心城区传统专业市场存在的重大隐患及安全问题
专业市场是广州商贸服务业繁荣的标志,也承载着广州千年商都的历史和荣耀。然而,在过去若干年中,不少专业市场急于扩张,疏于治理,在转型升级的问题上也多“雷声大,雨点小”,尤其是中心城区传统转型升级的进程相当缓慢,导致大量问题不断累积,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消防等安全问题到了十分紧迫的程度。
设施老化、商住混杂导致消防隐患
从目前的情形看,消防隐患是广州中心城区传统专业市场最主要的隐患。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专业市场的交易功能和物流节点的职能使得大量货物集中在交易现场,商流与物流长期得不到分离处理,现场、现货、现金“三现”等传统交易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中心城区不少专业市场年代久远,建筑及配套电线、开关、消防设施老化严重;再加之广州专业市场典型的自发性特征,消防设施配套完备程度也不完备;更有甚者,还有大量的“住改商”“民改仓”现象存在,使得原本不具备市场建设基础的民宅改造成了专业市场,使得消防隐患进一步升级。上述消防隐患存在于大量传统专业市场中。据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初步统计,目前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五个中心城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专业市场占全部市场总额的87%,其中典型的如新中国大厦、益民服装城等。如在十三行商圈内,大量建筑是老式骑楼住宅改造而成的,房屋及设施陈旧,消防设施不足,消防隐患严重。在新中国大厦内,甚至出现在商铺设立在22层的现象,一旦出现火灾,问题堪忧。这些消防隐患参见表1。
表1 广州专业市场存在的主要消防隐患
安全隐患类型 主要特征
建筑老化 承重能力严重下降,配套电线、开关老化
规划不足 市政配套不足,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功能不齐全
功能转换 住改商、民改仓、高层设仓库
交易落后 现货交易、货物堆积在市场档口、物流占道
物流分工滞后,装卸、搬运等临时工密集导致治安隐患
专业市场是外来人口及流动人口极为密集的地区,加上市场人流巨大,鱼龙混杂,各种治安问题层出不穷。由于外来人口聚集现象突出,面对各种矛盾纠纷,容易出现以地域为基础的群体性事件;尤其是大量的从事低端手工劳动的外来工,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文化素质及社会责任意识较差,出现不满情绪不能采取合适手段解决,容易出现各种极端事件。
广州流动人口登记部门的数据显示,广州统计流动人口从2004年的315万已增至2012年的666万,加上未纳入统计的流动人口,数量更为巨大。这些流动人口中,大多从事第三产业,而服务专业市场产业链的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可能达到500余万,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聚集,产生巨大的治安隐患。以海珠区为例,海珠区130余家专业市场带来了大约100万流动人口,甚至超过了全区户籍人口。而这些流动人口中,相当多是与货物搬运、分捡有关的临时工。这些从业人员长期处于“灰色地带”,造成市场社会环境极其复杂,各类交易摩擦、劳资纠纷、入室盗窃、车辆盗窃、抢劫、诈骗等问题频发,耗费了海珠区政府一半的行政治安力量。
物流设施及工具落后导致交通隐患
广州中心城区的大多数专业市场交易活跃,交易量巨大,但带来的大量仓储和运输物流却在交易现场完成,加上物流设施和能力规划不足,拥挤到一堆的物流运输占据了周边交通要道,造成了交通混乱的现状。例如,在中大布匹商圈内,日均货运量达到3000吨,电动车总数约4万辆,人力三轮车总数约5万辆,小型面包车总数3万辆,商圈内每天数万辆车、十几万人次进出。巨大的交通流量与人车混流局面造成堵车现象严重,每天从上午十一点开始,一直到晚上九点钟,始终处于拥堵状态,这对于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果出现火灾等安全问题,消防救护车辆难以通行,造成了潜在隐患。
表2 广州几个大型专业市场商圈“五类车”状况
主要商圈名称 五类车数量/日 拥堵道路
中大布匹市场商圈 12万 瑞康路、逸景路、立新街等
流花服装商圈 23万 站前路、站南路
站西鞋城商圈 18万 广场路、站西路
十三行服装商圈 10万 十三行路、和平东路、桨栏路、长乐路等
沙河服装商圈 20万 濂泉路、先烈路等
一德路精品商圈 8万 一德路
临建危房遍存导致安全隐患
目前,广州专业市场中大量存在着临建商场,还有一些危房,状况堪忧。其中临时建筑主要是在政府对中心城区开办市场严加管控后,大量的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自发建设的专业市场。而危房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市场周边许多老式住宅经初步改造而成,以及历史久远的专业市场年久失修造成的。截止目前,广州专业市场经营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危房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其中荔湾区状况最为严重,全区共有专业市场280万平方米,危房面积达60万平方米,占广州危房面积的60%以上。
表3 广州重点专业市场商圈危房列表
重点专业市场商圈 危房位置 临建危房数量
中大布匹市场商圈 立新街、晓鸿大街、兴隆新街等 260户
十三行服装商圈 故衣街、豆栏上街、和平东路 200户
沙河服装商圈 濂泉路东侧 50户
一德路精品商圈 一德路及周边 130户
上述系列隐患的存在,在专业市场的早期,问题并不太明显,再加上开发商和经营者大多考虑短期利益,也缺少治理和提升,进而越积越严重,进入到问题的集中爆发期。
二、广州中心城区传统专业市场隐患多的主要根源
据初步统计,截止目前,广州共有专业市场1000余家,这些专业市场60%以上是2000年以前建成开业的,是与当时的市场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分不开的。当时的城市规划、市政设施配套、专业市场经营模式等多种因素都难以实现商流与物流的分离,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可行性,因此,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下来。但是,从建筑形态上看,广州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大多改造于城市居民住宅,且以城中村形式大量存在,货物与经营场所常常混乱在一起,或者临时租用其他类型的建筑物,从而也就埋下了隐患。典型的如中大布匹市场、十三行服装市场、岗顶IT市场、沙河服装市场、一德路玩具市场等。
表4 广州专业市场形成阶段状况表
形成阶段 比例 代表市场
1980-2000 60.6%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南方茶叶市场、广州岭南花卉批发市场、谊园文具玩具精品批发中心、荔湾广场、广州眼镜城、广东装饰材料市场、裕景国际鞋业广场、广东省图书批发中心、白马服装市场、万佳服装批发市场、永福中心汽车用品广场、海印电器总汇、天平水果批发市场、百脑汇、广州电脑城、颐高数码广场、粤景五金交电批发市场、华南汽贸广场、江南纺织城、旭高纺织城、华岭纺织城、黄石家私大广场、南源水果批发市场、江南果菜批发市场
2001-2010 39.0% 华林玉器广场、天富鞋材广场、万通鞋城、永福国际汽车用品城、广园致友汽配城、新濠畔商贸特殊鞋材批发广场、地一大道服装商业街、壹马服装广场、以太饰品总汇、新潮都专业童装批发广场、益民服装批发城、广州长江轻纺城、广州国际轻纺城、明珠家居广场、佳杨时装商贸城、丰鑫装饰材料城、亿发皮具城
2011至今 0.4% 广州轻纺交易园、海印国际展贸城、日之泉皮草皮革总汇、广州财富天地广场、广州国际茶叶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广州专业市场是广州“千年商都”商业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繁荣广州商业、支持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经过30余年的发展,广州专业市场与新兴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逐渐不相适应,与广州城市化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与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要求不相一致,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三、以商流物流分离为突破口,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重新认识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加速推动转型升级工作开展
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站在城市化发展前途的高度上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工作的开展。首先是结合国内外专业市场发展及转型升级道路,结合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加深对广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研究,然后要加快广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政策制定,研究切实有效的转型升级思路、路径、方向及手段;接着加强转型升级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和考核,确保转型升级工作有效开展,并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二)以功能分割与转移为主要突破口,全面落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现阶段,广州专业市场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交易方式的落后,主要表现为商物混流及“四现交易”现象严重。因此,广州专业市场转移的工作重点,就是要促进交易方式的升级和改进,这可通过专业市场功能分割和转移来实现。所为功能分割,就是将专业市场功能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功能主要包括展示、洽谈、签约、宣传、品牌等,后台功能主要包括仓储、物流、售后服务、信息支持等。在这一分割基础之上,可通过功能转移实现价值最大化,其中前台功能可在原有市场实现,借助其原有的口碑优势,继续扩大交易规模;而后台功能则可实现区外转移,通过物流承接园区发挥集约化优势。通过这种功能分割和转移,就可促使广州专业市场更大地发挥各自优势,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消防、安全等问题。
(三)制定专业市场标准,引导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标准化的制定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标准,使得相关的利益主体明确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这就避免了市场自身的盲目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化的制定就是明确专业市场在建筑、经营、管理、消防、交易模式、信用等方面的基础指标,从而明确了转型升级市场的名单。在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政策的实施,促使各专业市场进行转型升级,主要包括明确转型升级时间表,设置转型升级路线图,安排转型升级承接地等,然后,通过一定的奖励政策激励,采用利益手段加大促进力度。
(四)以承接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为立足点
坚持“疏导为主”的管理方向,建设符合现代化标准、功能先进、服务完善的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承接平台,引导商户进行后端功能转移。完善承接平台仓储、物流、配送、管理服务等功能,为转移商户提供完善、良好的服务。通过园区化管理,促进商户之间的协作,提升集聚程度,促进效率的提高。
构建广州专业市场统一电子商务承接平台,并在大平台下设立各行业平台和子平台,承接广州各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功能转移,通过专业市场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互动发展扩大市场规模和范围。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先庆:格力模式的形成与国美、苏宁渠道控 [2017-4-17 16:42:15]
- 王先庆解读湾区经济 [2017-4-11 10:44:21]
- 王先庆:国内外互联网集聚区发展趋势对广州 [2017-4-10 9:17:30]
- 王先庆课题组研究报告获广州市领导批示 [2017-4-8 15:51:01]
- 王先庆等:扩大内外销产品促进消费升级需求 [2017-4-8 11:55:30]
- 王先庆:投身物流革命,创新物流教育 [2017-4-7 9:26:5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