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王先庆专栏正文
王先庆: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增强供给有效性(中国经济时报)
两会特别策划新局之光——百名学者前瞻今年中国经济形势(七)
来源:2017年03月10 日 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7-3-10 点击数:


2017:阶段性底部日趋显现 供给侧改革全面深化 

——百名学者前瞻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L”型增长有望进入下半程

  王一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

  在经历了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6年多的回调后,中国经济周期性下行的因素已明显减弱,而去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的多方面积极变化表明,经济增速由降转稳、确立中高速增长平台的条件正在逐步积累。

  展望2017年,全球经济将延续缓慢回升态势,但经济复苏仍面临美国特朗普新政,德法等大国进入大选期,难民事件和英国脱欧等事件后续发酵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利率调整的外溢效应将继续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多年的低利率逆向调整,还可能引发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从国内看,投资增速有望筑底企稳,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位,制造业投资小幅回升和企业新一轮补库存周期,将对冲房地产投资回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高位,但增速将受到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双重影响,总体上保持稳定;外贸出口形势将有好转,受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和国际市场转暖的影响,出口降幅将有所收窄。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在2017年成功触底的概率较高,全年有条件实现6.5%左右的增长水平,“L”型增长有望进入下半程,“十三五”时期的中高速增长平台有望基本确立。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企稳的基础仍须稳固,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潜在金融风险显性化的压力仍然较大,部分转型迟缓地区面临的困难仍在增多。要巩固经济趋稳向好的基本面,最重要的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的基础上,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下决心处置“僵尸企业”,化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杠杆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补齐“软件”短板,通过“去降补”,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加快推进过剩产能有效出清、资产重组和风险释放,矫正资源错配,有效改善市场预期,为需求释放和可持续中高速增长打开新空间。同时,针对粮食库存压力不断增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民增收难度增大等问题,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传统产业盈利水平下降和资金“脱实向虚”等矛盾,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针对金融资源过度向房地产集中和房地产泡沫等风险,要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为重要任务。

  从中长期看,要更加突出创新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核心作用,着力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通过创新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重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府主要是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产业标准和商业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减轻企业家创新风险,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把握技术创新和商业变革方向

  王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商务与经济合作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不能简单理解为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发生的变化和形成的走势。互联网正在引发全球市场发生新的变革。应该看到,近年来,由互联网引发的消费市场的交易方式、产品结构、生产分工,以及商业存在的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这一次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影响的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人类的消费方式,未来更会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方式。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必然会受到这个市场变革的影响。

  2017年,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关键性的一年。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过渡到新的发展理念,2017年可能是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一年。从市场变革的角度看,2017年也可能是一个经济起飞的前期。虽然市场变革在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全球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经济在传统产业的发展上还有很大空间,加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推动,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很多发展机遇。

  创新展现新动力开放呈现新格局

  王彤  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在经济活动中,我认为,至少在创新和开放这两大方面,2017年将会展现出新动力,呈现出新格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发展的“牛鼻子”,五大发展理念第一条就是创新。创新是一篇大文章,其中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各类创新中最关键的创新。当前,我国已经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前25强,这既是近几年我们全面深化、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又为今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时期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促使机构、人才、市场、资金都更充分地活跃起来,形成推进创新发展的强大活力。

  在开放方面也将出现令人欣喜的新格局,可喜的是,我国外贸结构调整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预计未来四年,中国利用外资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而且,今年5月份将在北京由中国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将是中国对外开放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节点和新的起点。

  中国将在大开放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在2017年,这种态势将更加清晰和明显。

  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增强供给有效性

  王先庆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

  长期以来,我国将“需求侧”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

  今年的供给侧改革,应当从供给一侧着手,改善供给的有效性,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增强医疗、养老、教育和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我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局面。消费新热点、新模式不断涌现,教育、健康、文化、养老、旅游等服务消费强劲增长,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发展空间巨大。适应新消费,打造新供给,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供给也要创新。通过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同推进,积聚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通过改善供给环境增强供给动力、提升供给效率、优化供给结构,进而促进经济更加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增长。当前,供给不仅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而且满足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能力也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着力推进去库存化解风险和危害

  王小广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要砍“三大斧”:一是继续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努力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更多的是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重在“治本”。二是加强推进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城镇化、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基础性重大改革。三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2017年至2019年,主要调整压力来自房地产,房地产深度调整将意味着中国经济调整接近尾声,房地产不调整则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始终得不到解除。

  2017年还有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着力推进,那就是去杠杆、去库存,抑制资产泡沫,使房地产回归本位(落实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我国住房库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房价无泡沫下的高库存,以三四线城市为代表,另一种是房价高泡沫下的高库存。就风险和危害而言,一二线的房地产高泡沫才是真正的难题。就三四线城市而言,库存就是绝对过剩,是看得见的,需要长期消化,新增投资就应减少,要靠真实的住房需求来慢慢消化。而一二线城市的高库存是与高泡沫共存的,只要高泡沫破灭,库存就显现出来了,因此,去库存与去泡沫是紧密关联的。这是两者的最大不同,政策必须对症下药。一方面,对一二线城市,去库存必须重点抑制投机需求、“去泡沫”;另一方面,对现实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重点要把去库存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

  推进体制改革实现结构再平衡

  王小鲁  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只有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结构再平衡,才能使经济增长恢复动力。当前结构改革在某些方面进展迟缓,2017年任务仍然艰巨。在我看来,以下几项应成为结构改革的关键。

  一是落实市场配置资源,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厘清政府职责,凡市场能发挥作用的竞争性领域,各级政府应减少干预,特别要减少对投资的干预。二是让货币政策切实回归中性。建议2017年先将货币和信贷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经几年的过渡,扭转杠杆率持续攀升趋势,转向去杠杆进程。三是财政政策以民生为先。减少不必要的政府投资和行政性支出,转向以改善民生为中心,加快推进市区人口1000万人以下城市的户籍改革。保障性住房政策向新城镇居民延伸。四是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国土规划与市场相协调。产业政策要转向以普惠政策为主。科技政策应转向重点组织和扶助市场难以完成的重大项目研发攻关。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应把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趋势作为规划的重要参照系,与市场调节互相协调补充。

  此外,还应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减轻企业负担和推进国企改革方面,建议将企业社保缴费费率从工资总额的40%左右下调到30%以下,不足的基金以国有资产抵补。可以直接划拨,也可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出让部分国有资产股权。除个别特殊领域外,国企股权改革不需设置保持国有绝对或相对控股的限制,而应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效率为基本目标。

  加快股市监管改革助力经济结构调整

  王尧基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2017年将是外部风险显著增大、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一年,也将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年份,而经济结构调整迫切需要股市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股市的最大问题是对上市公司进行外部治理的市场环境存在“短板”,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应有保护。因此,至少应从如下方面加快股市监管改革:首先,健全对造假行为的严格问责法规,让严重危害投资者利益的人倾家荡产并承担刑事责任。其次,健全并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要让那些业绩太差或有欺诈等问题的公司批量退市,且要赔偿损失。第三,要建立集体诉讼以及民间举报奖励机制,允许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索取赔付,使上市公司受到无处不在的监督。第四,对于长期合理回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应在再融资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而对于多年不回报投资者的,要对其公开谴责、取消再融资资格,甚至停牌、退市。第五,监管部门应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等市场参与方的相关教育,尽快提高其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及专业素养。

  增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管控能力

  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教授

  201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中速稳定增长,预估经济增长率将在6.5%左右。从需求来看,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基础设施投资仍将高速发展,出口形势将有所好转。从经济政策来看,未来政策改革重点将以经济放权为主轴,并可能对经济下行风险容忍度提高。面临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双重压力,货币政策难以宽松,而受举债成本增加、财政收入减少的制约,财政政策趋于稳健。

  今年政策重心将以持续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任务,从顶层设计全面进入贯彻落实阶段。今年中国经济的风险较可能来自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预期政府将更注重通过体制改革和宏观审慎监管来增强系统性风险管控的能力。未来在振兴实体经济与经济转型升级上,可能加大政府支出,但因融资成本增加可能带来政府债务风险,而适时通过放松信贷和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将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主要策略之一。此外,融资成本增加的风险则来自于美国今年进行三次升息的可能性高,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产业成本的增长压力将可能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但整体而言,稳健依旧是今年经济主要的目标与策略。

  关于供给侧改革,建议除了侧重“两高一剩”行业的去产能,更重要的是“产业升级”,除通过技术升级、品牌国际化等产业升级手段以外,还需要大力促进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缓解去产能所带来的短期经济影响,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提质增效为导向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的矛盾。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即从“吃饱”向“吃好”的转变,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政策将由增产导向型向质效导向型转变。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应该坚持质效导向,把降本提质增效作为农业改革的核心任务,当然重点要从供给侧的角度进行展开。

  深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降成本。自2004年以来,我国三种主要粮食(稻谷、小麦、玉米)平均成本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在生产成本上涨中,有44.0%是来源于人工成本的上涨,虽然土地成本上涨的幅度比较大,但其对生产成本上涨的贡献要低于人工成本和物质与服务费用(32.4%),贡献率是23.6%。在人工和土地成本中,虽然雇工费用和流转地租金上涨的速度都很快,但是其对生产成本上涨的贡献率还是比较低的,其中雇工费用只有2.8%,流转地的租金只有4.4%。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的供给质量。接下来,要树立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理念,推动化肥、农药等从零增长向减量使用转变,实现我国农业的绿色转型。

  要持续深化金融改革

  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办公室副主任兼首席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部分金融重点领域的改革仍须持续推进。

  一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我建议下一阶段应加快形成基准利率体系并完善金融市场传导机制,实现货币政策从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

  二是进一步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要改善金融供给提高效率,发展民营银行是必由之路。目前民营银行的设立已进入常态化阶段,获批的16家民营银行中有8家开始运营,总体经营平稳,尽管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现出积极效果。下阶段,要鼓励民间资本扩大投资,增加民营银行供给,积极探索差异化和特色化的经营道路,特别是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切实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进而促进整个金融体系效率的提升。

  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大体分三个阶段:引入民营和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完成股改上市;采用员工持股、期权等方式完善激励机制。对银行业来说,前两个阶段基本完成。下阶段,应加快实施金融机构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稳定骨干人才和核心团队,更好地推进银行战略转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作者:佚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打造新型特色智库的 王先庆:电商能否拯救专业市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