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通过对企业扩张影响因素全面的理论梳理,构建一个新的企业扩张行为分析模型,可以认为企业扩张行为并非是外部因素决定的,企业扩张行为绩效的决定是内部性的。在这一企业扩张新假设条件下,企业在竞争中的能力的积累是流通企业扩张行为取得绩效的根本来源。运用这个模型对中国农产品企业扩张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的合理化提出相关建议。
【关 键 词】企业扩张/市场结构/流通能力/企业绩效
企业扩张是一种普遍性现象,是企业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基本趋势[1]。克里斯.祖克在研究100家企业案例的研究报告并进行访谈后,发现业务扩张在企业成长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然而企业扩张行为存在一定风险,克里斯.祖克的研究也显示,在100家进行兼并谈判和实现兼并的企业中,只有24%的企业通过扩张创造了新价值,不同企业的扩张行为存在不同的效率。因此,对于企业扩张效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成为企业扩张理论研究的“迷中之谜”,这一问题理论解释一直可以追溯到斯密的分工与报酬递增思想,各时期企业扩张理论提出了企业扩张效率的决定因素诸多解释,这些结论以西方的企业制度背景为前提的。而我国的企业扩张行为却往往是一种强制性的或政策性行为安排,甚至扩张是被看做获取更大行政权力和政策需要的有效的机制[3],因而在扩张绩效上表现不佳。近期,由于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过渡波动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扩张如何获得效率的意义重大。
一、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流通特性与扩张基本情况
李陈华、文启湘(2004)认为在对企业的性质及其规模与边界等问题的研究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将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统称为工商企业或企业,付诸同样的理论处理,掩盖了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流通企业专职于交易,谋求交易的专业化利益[4]。农产品流通也受自然规律制约,由农产品自然属性决定其流通的基本特征:(1)鲜活易腐性把生产过程延续到流通领域,产品交易频率高;(2)生产周期长,使农产品供给反应迟滞,供需矛盾性;(3)生产的季节性强,引起生产年度内的市场流通不均衡,农产品流通风险高性;(4)消费的地域性使部分农产品流通半径短小,流通快捷性[5]。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化从事交易经营活动,其中大量的知识是经验式的默示性知识。因而流通知识积累是企业组织活动的一种有效而稳定的控制系统,是实现组织效率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经历了在20世纪80-90年代的高速增长后,从入世前后,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的规模基本得到控制,数量扩张走入一个相对的平稳期,企业内部的能力的提高成为主要的扩张主题,体现在企业的交易额等指标提升显著上。以下是《中国商业交易市场统计年鉴》(2006版)公布的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数量、营业收入、营业面积变化统计,见表1。
以上数据表明,扩张的基本特征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农产品营业收入和营业面积两项指标基本进入扩张的平台期,同时生鲜农产品的这两项指标均快速增长,特别是加入WTO前后几年流通企业扩张的速度明显加快,而我国以农产品流通企业为代表的生鲜流通企业继续保持数量增长的态势;其次,企业市场数量扩张不再是企业扩张最基本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在我国农产品市场基本处于数量绝对下降的同时,扩张的基本形式发生了变化。生鲜流通企业扩张成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扩张主流。在目前列入中国农产品流通企业20强的企业中,绝大部分是在20世纪90年代快速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流通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全国的农产品大型流通企业的资产也迅速上升;最后,从扩张的绩效来看,营业收入/营业面积指标基本是逐年递增,说明由于政策环境差异及农产品流通本身特点,决定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西方企业在扩张效率决定因素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绩效决定理论模型构建与基本假设
现有的理论往往是从企业的一个侧面研究企业扩张决定,难免以偏概全。综观这些不同角度的研究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企业扩张决定因素研究两个方面①:
1.企业扩张外部因素决定
对于企业扩张决定因素的早期研究都是从较宏观的角度出发的,他们为企业扩张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但由于这些理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在指导企业实践中较为乏力。
亚当·斯密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劳动分工是如何促进生产率进而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斯密把规模报酬递增归功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变迁,认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就可以采用更加细密化的专业化技术,而新的专业化技术能使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直至市场范围对其约束。新古典企业理论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边界变更,从比较静态角度将企业最优要素组合即生产者均衡点推论在所有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即固定成本约束着企业扩张。马歇尔(1919)认为,几乎每一种横向扩张都趋向于增加大规模生产的内在经济,资本增大可获更多竞争优势。其后,泰勒尔的企业规模扩大理论认为,企业规模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它能够利用规模或范围经济的程度。如企业发展有三个极限,即企业家极限、市场极限和技术极限。
制度学派科斯的企业边界论或者企业规模决定论认为,交易成本包括搜寻费用、谈判费用和实施费用,企业的规模决定于企业中再组织一项交易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中进行这项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外的企业家来组织该交易的成本。威廉姆森提供了一个简化模型涵盖了交易费用学派关于企业规模决定的基本思想,即企业规模大小决定于市场成本与企业成本的比较与选择。威廉姆森在完善交易费用理论时,一方面继续沿用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的分析方法,认为企业组织的边界是受到市场交易费用的制约和影响的。另一方面威廉姆森提出了“市场失灵”的概念,从而组织自身的内部结构和组织能力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组织的规模。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12)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就是“创新”;每一次创新及其示范效应的结果是引发整个经济的扩张增长;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质是新的创新对旧的产品的淘汰,是企业在新的层次上扩张的结果。1950年后,美国经济学家M.卡曼和N.施瓦茨提出了新技术创新理论,以此分析企业扩张的新的特点,卡曼和施瓦茨认为:最有利于企业创新和扩张的市场结构应该是垄断竞争市场。20世纪7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E.曼斯菲尔德和Z.格里列希斯对技术创新所引发的企业扩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影响企业扩张的因素主要有:(1)扩张的预期收益;(2)采用新技术进行扩张的投资成本;(3)生产要素供给的难易程度;(4)市场密度[6]。除此外,企业家的个性特征和信息成本也是制约企业扩张的重要方面。
近期的研究有波特的市场拓展理论(1984,1985),他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考察企业竞争扩张行为,认为企业扩张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在考察所在产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竞争战略[7]。美国的一些学者如哈佛大学教授L. T.韦尔斯和D. J.利克劳等理论强调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及其重要性。Jailor的网络扩张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提出扩大战备网络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Mohair(1992)认为企业的行为和绩效受其所在的网络限制,反过来对企业网络的贡献促进网络扩张进化,在网络扩张进化中又使企业受益[8]。
2.企业扩张内部因素决定
由于外部因素决定论无法解释处于相同行业相同阶段的企业扩张为什么还存在巨大的业绩差异等许多客观现象,随后产生了企业资源论、企业核心能力论等在内的许多内生观理论。从此企业扩张的研究开始深入企业内部。这些理论则存在主要从内部来考虑扩张问题、而又忽视企业扩张同时也是外部环境作用的产物。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长期利润来源的基本条件。西方学术界对企业能力的研究最早是菲利普·萨尔尼克(1957)对管理过程的领导能力的分析。I. H.安索夫(1965)、K.安德鲁斯(1971)的研究使企业能力的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随后,企业能力理论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而又互为补充的流派:一个是企业资源基础论被称为是资源决定论,1959年彭罗斯通过企业内的管理资源的扩大来论证企业的成长,把管理功能纳入经济分析,并以此作为企业目标、组织、预期和制定竞争战略、扩张方向以此发现未来机会的解释变量,认为吸收新的管理人员和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企业扩张的核心。沃纳菲尔特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有些经济学者强调企业规模的企业家才能决定论;1997年奥利弗认为企业在获取配置资源的能力上的“异质性”决定企业获取高额回报率的可能性[9]。因此,资源能力成为保证企业扩张获得超常规利润的最基本条件。另一个是核心能力学派,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探讨了核心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企业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后来经过G.匹萨诺、N. J.福斯、A.贺尼等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得以更加深入地发展。随着进一步深入研究,契斯、A.苏安等又提出“动态能力观”。钱德勒(1992)提出,企业扩张的动力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契斯(1994)认为:应该采用一种整体的视角,涵盖与企业能力建立相关的整个过程、整个企业的内部知识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外部的交易过程[10]。显然,企业的知识和企业能力是企业经营范围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近年来,一些管理学家开始重视对组织生命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龙(1965)最早提出了产品有生命周期。伊查克.艾迪斯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系统理论(1989)认为,企业扩张可以理解为企业生命周期的内在需要[11]。
3.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绩效决定模型:对SCP分析范式的综合与修正
从“斯密定理”到交易成本分析,企业扩张研究之所以拥有众多的学派,主要是因为研究者所处的研究时代不同,以及研究者研究的领域不同,强调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以上的企业扩张决定因素的讨论,外生观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出发,一直把企业作为一个“黑箱”,因而,对企业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如分工决定论、规模决定论、减少交易费用论等,所以在指导实践中较乏力;企业内生观如企业能力理论尽管打开了企业“黑匣子”,对企业扩张的研究深入到企业内部,使研究的结果更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很难更深入、全面地解释现实中的诸多现象。因各自考虑的角度过于狭窄,也更不能从企业拥有的资源与能力组合角度来解释清楚,使得这些理论在许多地方缺乏解释力。因此,从西方主流派企业理论基础上寻求了更加符合现实的企业扩张模式十分必要。
结构主义“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模型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贝恩提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3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这三者构成古典竞争理论的基本框架SCP,认为企业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有影响。从这一单向的因果决定关系来看,市场结构处于因果关系链的源头,市场结构这一外生的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企业扩张与发展虽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但这并不是企业扩张绩效相异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传统的SCP框架分析范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竞争时代的要求。外因是条件,内因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企业扩张成败与否取决于企业内部。在对外部因素决定论和内部因素决定论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对企业扩张问题的探讨应将外生和内生有效地结合起来,即企业扩张的综合观。企业扩张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外部市场结构、内部企业能力结构两个维度交互展开,它们共同决定了企业市场扩张行为,最终决定行为的绩效。因此,在当今的市场竞争条件下,SCP框架应该增加Capability(企业能力),流通企业可以称之为流通能力②。由此可引入企业组织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建立一个“市场结构—能力结构—扩张行为—经济绩效”二元回归分析模型:
CPt=b0+b1Structuret+b2Capabilityt+ut
式中:CPt是函数的因变量,代表企业扩张行为引致的经济绩效,是市场结构(X1)和能力结构(X2)共同决定的一个函数。u为随机干扰项,市场结构(X1)、能力结构(X2)为解释变量,t表示第t个观察值,b0是截距,b1、b2称为偏回归系数。
基于以上的论述与探讨,在坚信农产品流通组织扩张行为将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可以得出本研究的最主要的基本假设,即本文研究的预期假设,它们是文章将要用农产品流通组织发展的统计数据、案例以及调查实证来证明的基本假设: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绩效与市场结构、企业能力结构相关。
三、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绩效决定因素的实证检验
1.样本情况与基本特征
样本及其来源:
本文研究涉及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战略扩张的决策。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作者通过多方面的联系,与农产品流通权威机构:中国某某流通协会达成了合作研究意向,该协会共有入会会员1834家(2007年1月),从2007年1月起,通过中国某某农产品流通协会的网站,向其会员发放问卷,并结合需要从中国某某流通协会获取其会员资料共548家,其中,果蔬批发商437家,零售商101家,根据其地址补充发放问卷,最终的问卷主要以上为研究样本。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根据文献研究、推导和演绎,本文提出了多个题项,并以平实、易于理解的语句分别表达出来,问卷采用李克特5分评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较不同意”,3分表示“一般同意”,4分表示“比较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分值越大表明该因素的影响越大[12]。问卷设计出来后,作者曾在广州市两家企业进行试填,根据企业的试填意见,修改了一些不能明确表达语义的问题,使问题的真实性已尽可能容易理解。最后,对问卷的形式又做了一定的修改,将扩张动因等问题进行压缩成表格的形式,使问卷从形式上尽可能显得简洁,便于填写,以有利于问卷的回收率提高。由于开通了网上有奖问答,电子版的问卷,满足了不同企业的需求。
调研从2007年1月12日正式开始,通过网络问答、上门访问、电子邮件和邮寄等形式向被调查的企业高层经理发放问卷,截至2007年3月30日共回收问卷153份。经初步分析,以下条件为无效问卷的剔除标准:相关类别的选项完全一致,或者完全都是极限值1或5;存在漏项,且每个大类中漏项超过两个;对于存在漏项但不被视为无效问卷,漏项值以该值得平均值为缺省的观测值。
问卷量表设计:从以下的表格中可以清楚了解本文研究的各个变量的考察重点、主要来源以及每个变量所包含的项目设计。企业扩张绩效是本文的因变量,表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扩张行为后企业的绩效表现,文章中绩效评估的方法,以5年的绩效指标的均值来表示。自变量分为两类:市场结构代表产业的竞争强度,按照理论的描述,用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市场壁垒程度来表示;流通能力是指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能力。根据前述理论的解释用企业家能力、市场竞争潜力等6个指标度量。
用SPSS11.0对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统计:
(1)扩张绩效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本文的统计以5年的经营为期,每一题项的得分均以5年中各年得分总和再除以5,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本表列出了企业扩张绩效的6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均值都大于3.250,说明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企业扩张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其中市场占有率提高排在第一位,说明通过企业扩张使流通企业的市场影响增大。
(2)市场结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市场结构变量用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市场壁垒程度的得分来表示,结果如表3:
本文列出的三个市场结构指标,其平均值前面的因素得分高于后面因素,说明生鲜流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并不高。
(3)流通能力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各变量的得分情况如下:
本表列出了企业扩张能力的6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均值都大于3.000,说明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企业扩张取得了一定的能力支持。其中战略隔绝能力提高排在第一位,说明通过企业能力使流通企业的市场绩效增大。
2.绩效决定因素的回归分析
为了分析企业扩张绩效与市场结构、流通能力这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下面将计算市场结构、流通能力与企业扩张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本文将因变量命名为VAR00001(流通绩效),自变量为VAR00002(市场结构)、VAR00003(流通能力)。运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输出的结果如下:
表5是2个自变量和1个因变量的一般统计结果,包括均值、方差和个案数。
表6是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该表格可以看出,自变量VAR00003(流通能力)和因变量VAR00003(扩张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大于自变量VAR00002(市场结构)和因变量VAR00003(扩张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流通能力对企业扩张绩效的影响更大。
表7是计量模型的统计量。从这部分结果看出相关系数R=0.772,判定系数R[2]=0.579,调整判定系数R[2]=0.567,回归估计的误差S=0.1170。说明样本回归的效果较好。
表8是方差分析表。从这部分结果可以看出:统计量F=19.962;相伴概率值p小于0.000。说明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绩效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表9是回归系数分析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多元回归模型方程为:
Y=2.398+0.108X1+0.412X2
检验结果说明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绩效与市场结构和企业能力都相关,相比之下,企业能力的回归系数更大,因此,和绩效的相关性更高。
表10是残差结果分析表。
四、基本结论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前面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绩效的理论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市场结构因素、流通能力因素等多个绩效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多个因素分别归入2个因子集,本文分别将其命名为:市场结构因子、流通能力因子。研究发现,其中除市场结构因子外,在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中以内部的流通因子的影响是较大的,这与我国大部分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企业属性有关。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模式是流通能力主导型扩张模式,所以基本假设得到验证。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对于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而言,企业扩张如何提高自己的流通能力与之适配,是解决扩张效率的问题关键。
注释:
①这一划分方法和论述主要来源于作者王朝辉的文章《企业扩张理论的逻辑演进》,载《文史博览》2006年第22期。
②流通能力的提法在魏建农的《流通与流通生产力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中有详细讨论。
【参考文献】
[1]甑朝党.技术进步与企业扩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0.
[2][美]克里斯.祖克.从核心扩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46-47.
[3]王朝辉.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动因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07(3):311.
[4]李陈华,文启湘.流通企业的规模边界[M].财贸经济,2004,(2):43-47.
[5]王朝辉.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动因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07(3):312.
[6]甑朝党.技术进步与企业扩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9-20.
[7][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70.
[8]于立,王询.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1—4.
[9]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余伟萍.企业持续发展之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1-42.
[11][更]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2]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NU1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朝辉:市场结构、流通能力与我国农产品流 [2012-5-2 14:39:22]
- 王朝辉:边际生产力理论质疑 [2007-5-10 11:15:01]
- 王朝辉:新世纪新营销 [2007-5-10 11:12:42]
- 王朝辉简介 [2006-9-23 15:45:21]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