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成人高等教育在自己发展的实践中,坚持改革,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它以在职从业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通过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而深受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它以较少的国家投资,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赢得了较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它以适应成人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获得了广大希望得到高等教育机会的成年人的青睐。据统计,1998年,我国拥有独立建制的成人高等学校962所,共招收本专科生(含电大普通班)100.14万人。拥有教职工20.30万人,专任教师9.66万人,其中教授1,600人,副教授22,056人,讲师46,040人,校舍建筑面积达3271.28万平方米。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通过为广大求学者提供多种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了在职人员的求学愿望。实践证明,它对于促进专门人才培养,加快经济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全球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已经进入一个重视知识、技术的时代,新的形势向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使成人高等教育以崭新的面貌、构建新的教育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江**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面临新世纪的曙光,响应江总书记发出的动员令,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必须坚持改革,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努力建立一个开放、灵活、高效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
一、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终身教育的观念,举办成人高等教育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一定时期内具有全局性的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反映了我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教育方针的制定、理解、贯彻与执行,事关国家教育这一千秋基业的盛衰成败。
1946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0月,中央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在上述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很有效地接管和改造了旧教育,为创建新中国教育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时期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这一根本任务的确定,教育方针得到了发展完善。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面向现代化”为核心,以统筹全局的眼光,作为新时期改革和发展教育的战略指导思想。
1999年,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教育方针实际上已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揭示了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同志提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江**同志特别指出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我们深刻认识,正确把握和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6年,江**同志在与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谈话中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世纪之交,江**同志高瞻远瞩,在北大100年校庆讲话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江**在讲话中还殷切地期望青年一代坚持“四个统一”,即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步艰苦奋斗的统一。这是青年一代实现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有用人才的必由之路。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才有可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必然结果。近些年来,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实践中,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全面贯彻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的那样:“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确信,完善的素质教育,必将有利于避免贯彻教育方针过程中的缺陷与偏颇,也有助于对现有的教育方针作出实践的检验、理论上的丰富与完善,从而带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教育事业必将出现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教育质量必将不断迈上新台阶,并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上移,对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的社会需求正迅速取代低技能的需求,劳动者知识化成为全球性的社会职业结构调整和进步的基本要求,知识创新的规定性不断地拉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诞生,知识对劳动价值的贡献率超过其它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因此,增加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根据知识经济特点推进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终身教育和充分挖掘教育对知识创新的潜能,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已成为经济增长方式变革和教育竞争的热点。
当今世纪各国都在根据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大力推进教育改革,走向21世纪的世界教育正在出现新的变革趋势,教育投资成为国家和社会最必需的和最有效益的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教育将在逐步普及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把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摆到突出的位置;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将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广泛应用,将引起教育思想、观念、方式、手段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
为了推行素质教育,江**同志提出要进一步调整教育体系结构,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级人才的需要。我国现行教育,由于机构的不合理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化,一方面我国大学生数量在增加,而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遇到不少困难,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和基层厂矿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又十分缺乏。要把教育改革和发展遇到的这个现实问题解决好,必须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好学校布局,改进和完善学科与专业设置,统筹考虑各层次人才的培养。
江**同志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接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人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江**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建设者和接班人(1996.6.15)江**同志对教育的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改革措施,开创了我国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新局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作了充分的准备。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93年2月13日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有利于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走出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体制奠定基础。”这些都为成人高等教育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新型劳动者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有着巨大的要求,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原来那种按上级部门规定和计划办学的机制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性。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外向型经济和第三产业将有较大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要及时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瞄准市场需求,增强市场意识,加强对诸如通讯、旅游、外贸、金融、房地产、信息、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使成人高等教育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也就是说,各校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特点,要认真调查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办学条件,做到社会需要什么我们主动办什么,克服我办学你来学的思想。对学历教育要合理设置专业,保证教学质量,对非学历教育要利用现有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同时有效地利用社会所有的教育设施和教师力量举办各种短训班,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多功能作用,面向社会,实行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相互协作的灵活、开放式办学。创造品牌,向社会推介、宣传、突出自己的特点,在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中赢得信誉,并使自己得到发展,高质量、全方位满足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
相对而言,一些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必须革新,一些不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要重新编写。成人高等教育应针对市场需求在教学中重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学内容要增强应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使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并成功地服务于社会,在相关行业中能起带头作用。
三、总结经验,坚持改革,构建一个开放、灵活、高效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
21世纪即将来临,我国的教育观念、教育体系及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江**同志曾指出:“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我们必须立足于这个实际,深化教育改革,使我们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江总书记这段讲话的精神,显然适合于成人高等教育,在运用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提供尽可能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方面,成人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特殊的优势。成人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低消耗,高产出”的运行机制,如“宽进严出”的招生考试制度;走读上学,多种形式教学的开放式教学制度;不转户口、不包分配、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多渠道经费筹措制度,这些办学特色和机制保证了成人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我们普遍认识到了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从普通高校的教育体制下解放出来,但是却无从下手,仍然是循规蹈矩,按章办事。归根结底是没有深刻认识到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我们。所以,要下决心突破普教模式,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成人教育,发挥出成人教育特有的社会功能。要最大限度地更新、充实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要,增加应用性内容;注意超前意识,保持高新水准;迅速发展新兴专业,以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注重创新教育,提高创造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技能的快速更新、工作方式的不断变更,仅在知识的灌输、技能传授方面下功夫,已经不能满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成人教育要重视创造性智能教育,将教学着九点和教学方法放在创造心理培育、创造思维开发、创造能力训练、创造个性养成方面,通过提高学习对象的创造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成人高等教育施教对象是在职的社会人员,他们既是学习者,又是各生产单位和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他们具有学习目的明确,接受能力强,学习应用性强,自学能力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还存在着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学习时间少,家庭和工作负担重,记忆力下降,学习条件差等方面的弱点。因此,他们在心理和生理特征、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等各方面与普遍高等教育的对象不同。这就要求成人教育必须针对成人的特点来进行,不能照搬普通教育的模式。首先在教学方面,要制定出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文件、编写和选择适合成人需要的教材;要制定适合成人特点的规章制度,解决有些“过死”和“过严”的问题,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成人的学籍管理实行“宽”、“松”政策;要逐步实行学分制、跳级制及淘汰制,给成人创造更多的重新学习的机会;证书的颁发可实行单科及格证书、专业证书和毕业证书三种证书制度。要运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技术和手段,如: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化教学、电视、电影、语言、语音实验室等,采取函授、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扩大成人高等教育辐射的范围和领域。
另外,需要加强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以提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能力。正如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所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这种开放式成人教育体制包括接受外援,如校舍建设、提供教学设备、帮助建设新专业、共同管理学校、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等。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外部环境。总结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我们认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人高等教育体制必须与我国政治、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相协调;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朝着依法治教的方向迈进。而要做好这件工作,必须: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领导,促进各方面关注改革、支持改革;加大省级政府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学校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完善教育投资体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在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中,成人高等教育只要吸取以往有益的经验,继续努力实现从注重数量发展到注重质量、效益提高的转变,坚持把改革和创新作为自己寻求机遇、获得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就一定能够建立起一个开放、灵活、高效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徐群: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广 [2009-12-1 15:00:37]
- 知识经济与第五代管理 [2007-4-17 17:05:53]
- 徐群:广东超市:未来之路如何走? [2007-4-17 16:47:37]
- 中心城市在西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 [2007-4-17 16:24:53]
- 外源经济和内源经济的利弊分析 [2007-4-17 16:18:12]
- 坚持改革,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新体制 [2005-9-22 13:28:1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