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胡**总书记视察广东,向广东提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历史再次赋予广东新的使命。当前,面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区域的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利用广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积累的财富和经验,加强与周边省区合作,拓宽广东经济战略腹地,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空间与层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 加强广东与周边省区合作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经济率先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的发展龙头。但是,有观点认为,广东长期以来过于依赖出口增长来推动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系统性的开发,尤其缺少与周边省区的战略性合作,市场腹地狭小既不利于广东经济发展空间和层次的提升,也不利于广东在资源整合、产业合理布局方面争取到更多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广东经济在高速成长的同时,还没有表现出能够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看,事实存在一些不良影响。其一,广东经济腹地空间过于狭小,不利于资源的利用,资源贫乏、市场空间较窄的竞争劣势也会由此显现,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外资吸引力。其二,不利于广东经济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的提升。据测算,1991-2002年共12年间,珠三角经济平均每增长1个百分点,辐射带动广东经济增长0.796个百分点,到最近五年下降至0.792个百分点。珠三角在广东乃至周边省区的辐射力和带动能力出现下降的苗头。其三,如果没有与周边区域的紧密合作关系,不建立起自身的“战略大后方”,广东提出的新兴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就难以实施。
因此,研究认为,从广东经济发展战略层面来看,加强广东与周边省区的合作,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1. 拓宽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腹地
经济腹地何以如此重要?简单而言,腹地意味着市场、物流、人流,意味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回旋余地和劳动力的供给。因此,从广东的经济发展战略上看,加强与周边省区的合作,是经济版图的进一步拓展,从而也是为自身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谋取了更丰厚的资源基础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各方面的资料都显示,广东与周边省区在经济上互补性事实上是很强的。周边各省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广东毗邻港澳,改革开放先行一步,有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广东省计委提供的资料显示,广东与周边八省在交通、能源、旅游和劳务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频繁。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广东与周边八省之间签订经济技术合同协议金额累计达5500多亿元,合作项目超过8000个。这说明,随着区域合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对两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强。
2. 推进广东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整合资源,增加凝聚力和辐射力
由于广东周边省区具有广阔市场和丰富资源的优势,因而加强与周边省区的经济合作,则是被视为提升广东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契机,也为广东经济资源整合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可想象空间。广东如果能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资源整合的话,则可以为竞争力提升创造一系列有利条件。
一是整合市场资源,有利于广东产业的市场扩张。改变过去更多只是依靠企业的单兵作战进行国内市场开拓的方式。因而,重新认识和整合内地市场资源,加强市场腹地的开拓,实际是为广东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是整合产业资源,有利于强强联合,形成板块效应。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认为:“整个广东企业的集群程度不够,散、乱、小,总体水平较低。因此无论在品牌上、规模上、装备上、人才建设等问题上与国际企业竞争起来还很不足。”因此构筑品牌平台的竞合、细化产业链的分工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产业资源重新整合的关键。
三是整合资本资源,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广东虽然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财富,但是,由于各城市之间有重复建设现象的存在,将可能造成这些财富的浪费。比如说,目前珠三角港澳等几大城市之间就有五个机场和七大港口,而据调查显示,投资六十多亿的珠海机场使用率不过6%,设备闲置率较高。就资本资源利用而言,类似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是整合人力资源,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和融合。广东周边不乏教育强省,如湖南,在远点如湖北,都有许多著名的高校。如果加强两地的人才交流,吸引周边省份的人才为广东所用,则可以缓解广东的人才需求。况且,就基础劳动力而言,周边省区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进入广东,也大大降低了广东的劳动力成本。
五是整合信息资源,有利于区域信息间的沟通和共享,广东在这方面已经开始尝试。2003年10月,广东省科技厅提出与周边8个省区共建“泛珠三角”创新体系,引起相关省区共鸣,被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赞誉为“一种开放思维,一种前瞻”。而整合信息资源,促进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有利于加强省区经济之间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3. 谋划广东在未来经济扩张中的产业合理布局
分析认为,加强广东与周边各省的合作,对谋划广东在未来经济扩张中的产业布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找到支撑点:
一是周边省区的资源支持将推动广东在未来经济扩张中的产业合理布局。比如有统计显示,在“泛珠三角经济圈”内,广东电价高,对西部廉价电力有着较大的需求。而通过广西省在建的龙滩水电站向广东输电,比云南、贵州距离更短,而且,电价比广东目前平均上网电价约低0.15元,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大大节约广东的用电成本,对于广东发展重工业如汽车制造业、能源工业如石化业等无疑是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
二是在产业发展空间的拓展有利于产业资源的配置和结构的优化。伴随着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一些相对传统或成熟的制造业如纺织业等,将会逐渐撤出珠三角,逐渐朝北部、东西两翼和周边省区转移,而从周边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看,有望在广东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合理布局中,成为广东的四大基地:一是农副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二是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向内地推进的基地;三是广东人才和劳务输出基地;四是广东人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的基地。这样,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也使产业布局更趋于合理。
关于加强广东与周边各省区经济合作的意义,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说港澳是“泛珠三角经济圈足球队”的双前锋的话,那么,珠三角各大城市则可称为“泛珠三角”的前腰,他们和东西两翼、广东北部一起构成中场,而广东周边各省,则自然成为“泛珠三角”的“大后方”。现在的状况是,前锋和中场间已经逐渐展开有意识的配合了,因此,加强后方与中前场的联系,也许正是这支“球队”教练们目前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 提出广东与周边省区经济合作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1. 广东省自身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是在不断的扩张与升级过程中完成产业的“升级换代”的。当新的产业不断成长、扩张机制,必然会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压缩、改造、吸收、排斥和淘汰原有产业,使之退出历史舞台,完成产业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实现产业的量态扩张和质态增进。而与此同时,也会发生产业转移的现象,即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一些受排斥的、相对成熟的产业则会由发达地区逐渐向周边地区转移,而加强区域经济间的合作,则为这种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外扩张和转移的节奏也逐渐加快。目前沿海大批企业已经在向中西部转移,广东周边省区为广东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综合成本低、开发中西部市场便利的一个好地方,同时,也为珠江三角洲企业通向中西部甚至中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战略性基地,而这一切,都是需建立在区域紧密合作基础上的。
2. 区域经济扩张中的冲突与融合
俄林认为,不管是在一个区域内,还是一个国家内,在一个综合的时间内,所有的水平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由他们各自供求关系决定的。每一区域最适宜于生产那些生产要素在该区域廉价且比较丰富的产品,而最不适于生产那些需要某些要素多且这些要素在该区域禀赋存量少甚至没有的产品,因而,区域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也不可避免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冲突是一定会存在的,但随着合作的深入,竞争和合作会逐渐达到一种平衡,在可以实现共赢的局面下,许多冲突是可以消除的。
比如在近期广东企业赴鄂座谈会上,湖北省经贸委副主任表示,广东在鄂投资一不限领域,二不限方式,三是在省级权限范围内给予最大优惠,以互利为原则;这种“最惠省”的待遇,一方面从侧面反映了周边省区对吸引广东资本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广东与周边各省份之间的区域分割和投资贸易壁垒还是很严重的,但这种阻碍广东与周边省区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资源充分流动的因素,可望在未来更深入的合作中,逐渐消除。
三、 广东与周边省区经济合作的主要问题
1. 无明确的战略指导
虽然从政府到企业都认识到了加强与周边省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但从上到下,从政府到企业各层面,在合作思路上仍然有待统一,有待深层次理论指导,争取有一个创新性的突破。而这一不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
一是合作的地域空间有一定局限性。表现为边界间地方政府合作多,省级政府层次的合作相对较少。无论是“闽粤赣十三市经济协作区”,还是“红三角”等种种广东省与周边省区经济合作的提法,都停留在局部地区合作的局面,而且,这种建立在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基础上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地域限制。
二是合作的周期性有一定局限性。短期的合作较多,长期的合作较少。比如:以组团学习考察或举行项目洽谈会等等方式开展合作。这种短期的合作,系统性不强,宏观层面的考虑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总的看来,广东省及政府在与周边省区合作的过程中介入程度较浅,在角色分工、竞争协调等等各方面缺乏更深层次的安排,这样的合作缺乏倾向性和长期的战略考虑。
2. 缺少沟通机制
广东与周边省区缺少沟通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缺少高层次的会晤机制,尤其是省级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对于广东已经跟香港落实了多年的政府行政长官联席会议制度,广东与周边省区还缺乏类似的机制,无论是沟通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还没有达到与香港的合作水平。二是在合作的平台建设上,尤其是信息资源的共享方面,相对比较落后。
3. 企业间合作缺少引导和积极性
近年来,广东与周边省区企业间的合作虽取得一定成就,但普遍积极性不高,缺乏大合作、大项目。从合作的总量来看,仍占广东经济相当小的一部分。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合作意愿上的差异,湖南、江西等周边省区都先后提出要成为广东的旅游休闲基地、人才和劳动力供给基地、农产品等原材料供应基地、产业转移基地等等设想,但却没有得到广东有关方面的回应,或者根本没有引起决策层的兴趣。这说明在合作意愿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 合作层次不高
合作层次不高主要可以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来衡量。虽然广东与周边省区的经贸合作从起初的对口帮扶发展到工业、农业、能源、基础设施、高科技产品开发、医药、矿产、旅游、房地产等等领域,但是,从目前官方的评价看,合作的领域仍然算不上宽;深层次、高科技含量的合作不多,项目的起点不高,而且,合作的规模也比较有限。比如,根据省经贸委的资料显示,2002年广东与广西签订的经贸合作项目405项,投资总额31.52亿元,实施项目226项,广东方到位资金6.28亿元,从投资总量看,只不过是广东经济总量中的一个零头。
5. 政府对民间的合作处于放任状态
虽然多年来政府在与周边省区经济合作中仍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但是,从合作的主要形式来看,主要是以民间为主。而且,从政府的操作方式看来,与民间仍然缺少一种配合,各自搭台,各自唱戏。基本上,政府对民间的合作处于放任的状态。
四、 加强广东与周边省区经济合作的难点与对策
1. 战略难点:如何推动各省区达成共识,寻找积极性,建立合作机制
虽然对加强广东与周边各省区的合作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但是,专家指出,广东与周边各省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重要的障碍就是如何将这种共识延伸到各级政府、企业、学术界等等各层面去,最终达成共同的合作意愿,从上到下,明确合作的大方,形成较为清晰的合作思路。
分析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区域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壁垒。比如由于各地区商业政策不配套,给物流、商流造成种种壁垒;又比如资金流动、人员流动、信息流动的壁垒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还有待省区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协商解决。
2. 战略重点:如何寻找合作的突破口,以点带面,在产业领域、合作方式、合作层次等方面如何突破
可以想见,在加强与周边省区合作上广东接下来无疑会在交通建设、资源共享、制度对接等等方面有所作为。但也应看到,这些几乎全国每个省、每个城市都在做的事情,广东及其周边的盟友如何可以做得比别人更好?如何找准自己的突破口?仍然是合作的重点问题。
有专家指出,目前在加强广东与周边省区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双方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突破:
(1)在方位上突破。如何从较单一的民间合作为主的形式转变到建立全方位的合作体系,“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形成地方政府、省级政府、企业间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局面。
(2)在合作领域上突破。强化合作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根据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有重点地选择合作领域,拓展纵深的合作。比如,广东周边省份普遍都是山区,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农业资源都非常丰富,是否可以以此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入商业流通、制糖、食品加工、建材、医药、有色金属、旅游等行业领域?
(3)在产业层次上来突破。周边省区地域广阔,市场空间巨大,有很强的投资吸引力。根据调查,目前广东企业有意向周边省区发展的商贸流通、餐饮服务、建筑、旅游、房地产等行业,因而,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气氛。
(4)在合作形式上突破。有研究认为,广东过去与周边省区的合作或多或少存在居高临下“施舍”式的合作心理和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作形式的多样化。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从单一的贸易往来,发展成贸易往来、资本输出、市场开拓、技术开发、人才交流、产品开发等等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因而,寻求合作方式上的突破显得很有必要。
3. 对策:重点实现七个方面的接轨
(1)政策制度的接轨,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平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促进区域经济之间政策制度的接轨,是为合作打下基础和建立基本框架,可以建立沟通平台,减少行政成本,因而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考虑:一是建立广东与周边省区政府高层领导的沟通交流机制,可考虑参照与香港之间高层联系会议的模式,推广到与周边省区的合作上,打造泛珠三角地区的升级政府长官联席会议。二是促进建立各产业领域管理部门或民间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三是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加快双方在人才流动政策方面的接轨,比如推行区域之间资格认定证书的互相承认等;四是加快社会保障机制的接轨;五是建立项目监督机制,狠抓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促使合作向纵深发展;六是要加强环保政策的对接和落实;七是要加快金融政策的对接,加强金融监管,尽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从策略层面看,加强政府政策接轨的目的正在于推动广东与周边省区经贸合作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开展,并为这一目标提供政策保障。
(2)基础设施建设的接轨,打通交通瓶颈,建立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
广东周边省区大多处于山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方便,因而也严重制约了广东与周边各省区的沟通合作,而且也不利于广东经济战略腹地的延伸。比如,湖南多年来外贸出口一直仰仗广州黄埔港和上海港,但由于这两大港口非常繁忙,压船、压港的现象比较严重,而京广铁路和浙赣铁路分配给湖南的运力又非常有限,因而通过他们扩大湖南商品出口量已经遇到了不少的压力。交通瓶颈的存在,制约了广东与周边省区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从目前来看,广东显然已非常重视并着力于加强广东与经济腹地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规划是加大投入,加紧完善广东的公路网络,加快出省通道的建设,打通交通瓶颈。根据省交通厅规划,要求至2005年底广东通往周边省区均有一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与此同时,“泛珠三角”的铁路建设正全面提速,以配合扩大广东发展腹地的施政方向。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交通瓶颈,建立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加强广东与周边省区合作的重要条件。
(3)实现供应链的接轨,尤其是周边省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通过广东的成熟的外贸网络走出山区,走向国外
广东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外贸进出口机制,因而,可以考虑利用广东省外贸企业在营销、采购、海外销售渠道、资信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周边省区的丰富资源,与周边省区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培育外贸生产加工基地,通过组织广东周边省区产品“出山入海”,联手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广东与周边各省进出口贸易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4)实现产业链的接轨,满足部分制造业向周边省区转移的要求
最近,广东省政府提出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随着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加快部分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速度也将加快。因此,从产业转移的角度看,广东与周边省区的合作领域将会大大拓宽,可考虑结合广东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从双方的比较优势出发,寻求互补性强的投资项目、产业转移项目和品牌转移项目,支持双方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提升广东与周边省支柱产业的的竞争力。
(5)实现产业市场的接轨,尤其是旅游市场的共同开发
根据广东与周边省区的实际,实现产业市场的接轨,不妨从如下角度探讨:
一是从流通业角度。广东市场开放,商贸流通业较为发达,因此,是否可考虑通过广东与周边各省商贸流通企业的广泛接触,进一步启动内需,扩大商品的双向流通和贸易往来,包括广东与周边各省工商企业联手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或专卖场等联手拓展广东周边省区市场。
二是从科教领域角度。可考虑通过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的双向转让,产学研合作,加强广东与周边各省院企、校企、科企之间的同台交流互动,加速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和转让,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促进广东与周边各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三是从房地产与旅游业的角度。可考虑充分利用各省的区位优势(如湖南省“南北大动脉”的区位优势),房地产资源和市场的优势,生态、人文、古迹的旅游优势,发挥广东省旅游客源和旅游企业品牌实力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广东省民营经济在资金体制和市场运作方面的优势,共同探索做大做强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有效途径。
四是从重工业的角度。在广东的五个相邻省中,湖南作为一个特别的例子应该被重点提到。湖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认为,现在整个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在产业结构上都是“轻重重轻”,而湖南相对偏重的产业结构将使湖南的重工业具有非常强的互补优势,这也显示出了湖南在广东“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作用。
(6)加强资本资源的接轨
广东集二十年改革开放之功力,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财富。这也为广东与周边省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广东之长,恰恰是周边省区之短。比如,近日,一份来自广西旅游局的统计报告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广西14个城市游客超过290万人次,同比增长7.5%,而旅游收入却下降了8.9%。分析其原因令人吃惊:广西全省的旅游投入从1985-1995年间,总投入资金不过3.5亿元,占全省社会固定资产的0.22%,资金不及深圳“世界之窗”一个景点的60%。作为一个旅游大省,这样的投入是相当微不足道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资金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广西的发展。
(7)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接轨
重点可作如下方面的考虑:一是积极促进人才的交流合作。如2003年10月,广东省组织首批“博士服务团”赴广西挂职,分管农业开发、招商引资、资本运营、技术合作等业务;同样,广西也派干部前来广东政府挂职。这样的交流受到周边省区的普遍的欢迎,既可以加强新思想、新观念的交流,也可以加强省区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值得提倡推广。二是促进人才的无障碍流动。三是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制度的接轨,通过教育机构的合作,促进两地之间教育水平的提高。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徐印州:当前城市商业的变革与转型发展 [2014-10-31 10:58:19]
- 徐印州:没有现代市场体系就没有社会主义市 [2014-3-14 10:11:33]
-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同等重要 [2014-3-14 10:09:56]
- 徐印州:谈网络消费及其对商业的影响 [2013-11-28 10:01:58]
- 徐印州:突破“灯影效应” 再造珠海特色商业 [2013-8-8 10:52:44]
- 徐印州: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应如何发力 [2013-5-14 11:21:46]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