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徐印州专栏正文
徐印州:“重制造轻流通”隐藏经济波动风险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06-5-25 点击数:



  目前,流通业的发展滞后已经开始影响到我省整体经济增长的步伐。流通业的滞后不仅导致高库存、低利润等问题的出现,而且严重影响到我省整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据有关的研究发现,尽管我省流通业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但其发展潜力和成长性却明显出现疲态和滞涨,呈现典型的“重生产轻流通”症状。更让人忧虑的是,一些地市的政府部门仍然陶醉于制造业产值的大小而不在乎本土流通业所遭受的冲击,以及轻视后WTO时代销售终端系统性风险的来临。尽管工业产品的巨大库存不完全是流通业发展滞后所致,但是流通业拖累整体经济的平衡发展则是不争的事实。从全省经济战略的高度看,能否全面提升流通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竞争能力,将成为考验我省“十一五”期间经济成长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也是考验我省经济能否顺利从“制造业推动型”向“制造业流通业双向推动型”以及最终向“现代流通业带动型”转换升级的核心指标。
   
  重新认识现代流通业的战略地位

  根据现代经济成长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中后期,流通产业对制造产业的发展所起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流通业从这一阶段开始,不仅不再附属于生产和制造业,而且作为引导整体经济成长的先导产业和基础性产业而制约着制造业的运行效率和成长水平,进而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所在。

  可以说,“流通瓶颈”将比“资源瓶颈”和“劳动力瓶颈”对我省经济的约束更大而深远。其表面现象只是库存的增加和利润率的低下,而更本质的问题则是市场控制力弱化,销售网络和定价权“旁落”在外资零售商和经销商手中,从而逐步让我省制造业沦为跨国制造企业和跨国零售企业的“加工车间”。可以说,对流通业反应的迟钝,已经降低了我们对经济波动的抗风险能力。在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和高速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处理好制造业与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会影响制造业的持续有效发展,更会影响到工业产业的市场销售和价值实现。许多国家经济波动的教训表明,在现代流通业没有超前发展的前提下,如果盲目推进现代制造业,无疑于快速推进“孤军深入”而缺少后勤保障的军队,其困境将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仍有一些地方领导和企业领导还未形成现代流通理念

  “重制造轻流通”的思想相当严重。一些地方领导的惯性思维似乎认为只有制造业产值才算政绩,而流通业只是服务于制造业。正确的观念应该是:流通业和制造业一样,都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成长,流通业服务于制造业的部分会不断缩小,而服务于生活和社会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流通业和制造业一样,它们既相互服务,又独立成长。

  未能正确看待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相当多政府人士没有认识到随着市场的开放和深化,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制造业更大。制造业虽然创造财富,但只有发达的现代流通业才能实现财富,并最终控制资源和经济主动权。孤立地发展制造业,只会陷入处处受制于人的困境。实际上,流通业对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所具有的导向作用,是其在结构调整中不可替代的天然功能。从时间角度观察,流通产业通过加快流动减少库存来决定经济的运行节奏、质量和速度;从空间角度考察,流通产业通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决定各种经济结构。正是由于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活力,从而使国民财富具有实质性的增长,并引导结构的调整。然而,我省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由于忽视流通和市场对制造业的调节作用,进而使得结构调整“主角缺失”,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效果不佳,花样翻新的重复建设屡禁不止。

  对流通业投入产出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流通业的战略作用认识欠缺,一味地将大量的资本尤其是稀缺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到一些周期性很强的制造企业和技术开发中,而对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很少。实际上,任何产业,无论是汽车还是钢铁,只要它有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就无需政府投入,资本市场自会有庞大的资本涌入。正是由于制造产业和制造技术都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竞争性,因而政府的支持往往具有滞后性、盲目性和高风险性。反之,流通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却较少受周期性约束,一旦建设起来,即具有长期效益。然而,在现有的市场条件和资本能力下,区域性和全国性流通网络和店铺体系的构建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和扶持,则发展会难上加难。可以说,我省流通企业的扩张乏力与政府的相对“不作为”密不可分。
   
  切实增强流通产业竞争力

  我省的市场化进程是全国最快和最成熟的,因此流通产业面临的问题也最多,在市场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它面临的生存环境、现实基础、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业转型等问题比其他省市都严重;我省的流通业是建立在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上,它面对的制造业“阻击力”比其他省市也要强得多;再加上粤商的传统主要以“坐商”为主而不像浙商以“行商”为主,我省制造业主要依赖香港发达的流通业而连通世界等特点,使得流通产业所面对的问题更具典型的“广东特色”。因此,必须从我省工业化、市场化水平以及在国内外市场运行中的特点等角度出发,研究我省流通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思路,推进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

  我省一些地方政府比较注重传统的“引资思维”,以吸引外资投入制造业的思路鼓励外资投入流通企业。按照这种思维模式,认为外资进入流通业最多不过是国内流通业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倒闭一批经营不善的商业企业,无伤大局。甚至片面地认为外资流通企业进入不仅扩大了“采购额”,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流通理念和模式。可以说,这是对流通业产业性质的片面理解。外资进入流通业直接冲击的固然是本土的流通业,但最终的后果却是冲击中国制造业。因为,外资企业拥有的巨额订单和大规模商品采购能力,明显把持了流通业的批量优势和定价优势,进而直至“掌控”起制造企业的命运,完全可以决定国内众多制造商的销路和生死。所以,轻视本地流通业发展,盲目吸引外资流通资本和企业的进入,从战略利益上讲,将会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要大力研究如何扶持发展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本土流通企业并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避免“开了一家大卖场,关了一批小店铺”的现状。应大力优化流通产业的资产结构,加快流通体制改革,重点扶持发展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目前的加盟店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作者:徐印州  编辑:ivyche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电商能否拯救专业市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