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徐印州专栏正文
徐印州: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的成绩、问题及建议
来源:《广东合作经济》2010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10-10-25 点击数:


    2009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创造出喜人成绩,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2349.82亿元,同比增长14.75%;全年购进总额10335.98亿元,首次跃上1万亿元台阶,同比增长14.78%;商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大幅提高,全年商品批发市场交易额2098.06亿元,同比增长39.84%。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全系统消费品零售增长加快,农村消费市场的表现成为亮点——全年消费品零售额3376.29亿元,同比增长27.13%,尤其是县和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205.89亿元,增长28.95%,农村比城市高出5.1个百分点。全系统开展消费品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2519家,比上年增加228家,发展连锁、配送网点31.98万个,增加2.46万个。全系统开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2107家,比上年增加160家,发展连锁、配送网点25.59万个,增加2.63万个。全系统法人单位数量减少,但是生产活动单位的数量显著增加。以上数据说明农村流通网络体系日益扩大。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喜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 “新网工程”建设。通过“新网工程”建设,供销社的人才、资产、经营网络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新网工程”发挥了组织引导农民,特别是农村经纪人、产销大户和社会力量以及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商品流通的显著作用,吸引了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到乡、村建设连锁店,促进农村中小商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做大,明显提高了农村流通网络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比如,佛山市三水区蔬菜生产基地出现了沟通生产与市场的“流通户”(经纪人),为解决蔬菜卖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对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有效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良策之一。但是,农村流通网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原来积存的问题也并未完全得到解决。比如:农村传统经营网络残缺不全,分散度过高,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继续存在;在网络建设中存在追求形式,虚报成绩,不注重市场反应的弄虚作假现象;门店单位增加,但是点未能连成线,线未能织成网,形联而实散,失去网络建设的本质意义;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由于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只见星星,不见月亮,导致单打独斗、各自为战,难以主导市场渠道,竞争能力不强;在流通网络建设中不注重引进现代流通方式,经营业态单一、落后、规模小,农民消费环境亟需改善;流通网络缺乏基于技术平台的信息网络的支撑;经营主体大多是个体户或私营业主,缺乏管理,经营方式落后,还不具备进入现代流通网络的实力;等等。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观念和认识问题。根据对县、镇(乡)两级干部的调查发现,一些农村干部对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究竟是不是农业问题,究竟是不是“三农”问题,认识相当糊涂。不少人认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是农业体制外的问题,是供销社的问题;发达地区则认为这是市场问题,属于“放开的竞争性行业”,总之“不归我管”。同时,重农业生产、轻农产品流通的意识还相当严重,管农业生产的不管流通,管流通的不管生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两张皮”的现象仍然严重。

    其次是人才和技术问题。现代流通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现代流通的出现除了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必然性之外,还有自成体系的经验、理论、技术和专门人才。农村“新网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让现代流通体系取代传统的、已经不适应新农村发展的落后的流通体系,促进新农村的建设。“管农业生产的不管流通,管流通的不管生产”只是表面现象,实质是管农业的不懂流通,懂流通的不懂农业。目前亟需既懂“三农”又懂现代流通的专门人才,没有农商兼备的人才,“新网工程”建设就抓不到点子上,只能流于形式。新农村流通网络的建设还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问题,连锁经营、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和运行都需要专门的现代技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经过严格的培养和训练,很难承担如此重任。

    再次是政策和投入问题。从目前存在的问题看,关于“新网工程”建设在口头上很重视,但是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和有效指导少,只注重网点数量是否增加,忽视流通网络的实效,或者急于出成绩而忽视网络的基本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网络系统不完善,难以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交通、电力、通讯设施的规模较小、水平较低、配套不足、设施陈旧、功能老化,流通网络建设的困难较大。比如,现代流通体系必不可少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设施等基本配套设施发展缓慢,影响到流通体系的完善;再如,信息化设施、技术水平和信息资源落后,使“新网工程”建设缺乏相适应的信息平台支撑,难以推进现代化的流通方式和管理方式。

    最后,就是农村消费者的教育与引导问题。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较低,因此消费者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对淡薄,对商品性价比的要求更偏重价格低廉,而对商品品牌和商品品质的要求不高。在农村市场上,连锁经营竞争不过个体商铺,超市竞争不过走乡串户的游商,正宗的商品竞争不过假冒伪劣商品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在农村常常看到,纳入流通体系的商店门可罗雀,而明明是贩卖假冒伪劣商品的小贩却在正规商店门前吸引了大批顾客。在城市里经常举办的打假宣传和维权教育活动,很少在农村开展,农村消费者落后的消费意识助长了不法经商活动,给不法经营者欺骗和坑害农民提供了机会,严重阻碍“新网工程”建设。有些地方“新网工程”建设之所以虎头蛇尾,与得不到多数农民消费者的支持有很大关系。面对低级的市场竞争,忽视对农村消费者的教育与引导,既缺少竞争意识,又缺少竞争策略,在工作中缺少智慧和方法不过是浅层原因,利益相关者从中寻租渔利是深层原因。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建议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必须实施标准化。“新网工程”以连锁经营为主要形式,连锁经营就是把大规模工业生产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原理引入商品流通领域,通过规模经营和资源共享来降低企业经营的平均成本和每一单位的边际成本。连锁经营的核心是标准化,即通过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形象等,构建良好的购物环境、可靠质量保证,从而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通过大规模的批量采购、统一配送、连锁销售,降低商品的采购、库存成本,减少占用的流动资金,以最低的流通费用、最少的流通环节,加快商品流通,降低销售成本;通过利用核心企业的品牌、先进的管理水平、良好的商业信誉,实现资源共享,节省费用,降低运营成本。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必须实施标准化,而供销社的根在农村,优势也在农村,供销社系统要充分发挥在农村市场既有的网络优势,把连锁经营作为有力的抓手,以连锁经营带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第二,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不能只见星星,不见月亮,要大力培育一批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以众星拱月之势,促进流通网络的形成。要把产权制度改革与培育大中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结合起来,通过产权重组、企业并购、投资融资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优化社有资本配置和产权结构,鼓励支持跨区域扩张,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体制新、机制活、带动力强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带动“新网工程”建设。通过创建和培育龙头企业品牌,以品牌整合网络,才能有效地引入现代管理方式,建立规范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不断增强农村流通网络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高度重视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否以及应用水平的高低,是区别流通体系“传统”与“现代”的标志。目前在“新网工程”建设中信息平台建设是薄弱环节,信息技术水平落后或者应用的程度太低,其主要原因是硬件建设投入不足和缺乏技术人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只有以信息化技术支撑网络,才能使农村流通网络形成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使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与农村流通网络真正对接并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在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大力培养和引进专门的技术人才。人才不仅应具有现代流通意识,还应掌握现代流通技术,否则农村流通网络无法实现向现代化的飞跃。

    第四,积极开展农村消费者教育活动。“新网工程”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争取农村消费者的支持才能真正占领农村市场。农村市场营销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积极开展农村消费者教育。在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引导农民消费者意识也随之提高,这就需要坚持不懈地在广大的农村深入开展农村消费者教育活动。要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系统开展商品知识的传播推广、讲解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演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识别方法、揭穿农村市场常见的对农村消费者的蒙骗和欺诈行为,更要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等等,都是“新网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作者:徐印州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电商能否拯救专业市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