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总书记7·23讲话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总书记的讲话再次从科学发展的理论高度,阐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提出多年,但是中国社会的发展还没有全面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全方位落实,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在深化认识和努力探索的过程之中。因此,深刻领会胡总书记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意义的认识,认真探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略,是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是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行动。
内需增长乏力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内需增长乏力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虽然许多产业产量世界第一,但多是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低附加值、低水平的恶性竞争。我国经济体系的全要素生产力提高缓慢,有些行业甚至处于整体下降态势,单纯依赖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投入和掠夺性的开发来拉动经济增长,资源的边际效率和边际生产力越来越低,以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和内需持续增长为主体的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我国银行总资产和GDP比例为240%,M2和GDP比例为180%,银行贷款和GDP比例为123%,都处于全世界最高水平之列,主要依靠货币信贷扩张来刺激增长,不是一个可以长期依赖的模式。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但是十多年来,大家习惯于大干快上,当经济增速跌破8%以后,出现惶恐焦急的心态,面对经济中速运行的态势无所适从。要么提出“抱团过冬”,希望短暂的“冬天”赶快过去,天上再掉下一个“四万亿”的馅饼,坐等重现高速发展的热潮;要么“软性托市”,寄望于房地产市场反弹,为地方财政输血,继续走投资扩张的老路。有些人只喜欢“三驾马车”中投资这匹马,离开了投资就一筹莫展。至于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因为超越任期才能显效,则述而不作,起而不行。
进入“十二五”,面对人口红利的丧失,承认和适应劳动力成本增长的现实,才可能最终实现从劳动力密集型经济向人力资源密集型经济转型。如果政府继续通过大规模举债来扩大投资,不仅继续放大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而且助长经济泡沫,却无助实体经济,反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埋下更危险的经济隐患。
有人认为,中央提出的“稳增长”是吹响了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号角,中国经济有可能再次走上增长快车道。这种理解不仅偏颇,更是危险。无论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是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来分析,中国经济毋庸置疑进入了中速发展周期,那种继续高增长的愿望只是逆势而行。
“稳增长”的意义在于让经济发展的思路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观念,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上,稳定在一个适度增长的轨道上
“稳增长”包括“保增长”的含义,但不仅仅是“保增长”。不能把“稳增长”理解为将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在高水平上长期运行,“稳增长”绝对不是大量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更不是让国内经济增长重返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快车道。“稳增长”的意义在于让经济发展的思路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观念,以改善民生为依归,以增加全民福祉为目的,使国内经济增长以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为基础,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上,稳定在一个适度增长的轨道上。
短期行为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难以抹去的一道阴影。所以,正确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意义,比提出一些颇具“创新性”的口号重要得多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胡总书记7·23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断增强经济长期发展的后劲。
作者系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徐印州:当前城市商业的变革与转型发展 [2014-10-31 10:58:19]
- 徐印州:没有现代市场体系就没有社会主义市 [2014-3-14 10:11:33]
-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同等重要 [2014-3-14 10:09:56]
- 徐印州:谈网络消费及其对商业的影响 [2013-11-28 10:01:58]
- 徐印州:突破“灯影效应” 再造珠海特色商业 [2013-8-8 10:52:44]
- 徐印州: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应如何发力 [2013-5-14 11:21:46]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