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晏宗新正文
晏宗新:第三利润源泉
来源:《中国商贸》2007年第9期 发布时间:2007-9-14 点击数:


    如果把由生产中降低物资消耗而增加利润称为第一利润源泉,把由于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增加利润称为第二利润源泉,那么把降低流通费用而增加利润可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并且随着技术的普遍进步,第一、二利润源泉的潜力已越来越小,但第三利润源泉即物流还是有待开发的“黑暗的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物流作用表现在:①通过使商品的运输、储存、包装、加工等商品实体流通职能的相对集中化和专业化,有利于合理安排各种仓储运输工具,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快物流速度,节约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整个商品流通的活动效率和效益。②由于物流中心业务集中、专业化集中程度高,技术力量雄厚,有利于实现物流经营的合理化和管理现代化。③由于物流业务集中,便于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反馈,从而有利于对物流结构、流向、流量以及设施设置和运营情况的及时分析和调整,并通过信息的传递和控制,促使合理的物流网络的形成。此外物流中心的合理布局还有利于城市交通合理,减少仓库占地等。

    传统体制下,我国商品流通是建立在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式商业组织体系基础上。包括物流机构在内的商业机构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形成固定的“一、二、三、零”大流转体系,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市场取向的改革使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行政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化,在这种表层变革的范围内,市场化只取到破的作用,其中立的内容还远远不够。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流通改革的要求,十一五期间中国物流将以经济区域组织各类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一个物流网络体系。在这个网络体系中,应该做到大型物流中心与区域性配送中心相衔接,综合性配送中心与专业性配送中心相配套,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与企业内部配送中心相结合。

    网点:分散与集中并存

    社会化的大生产必然产生社会化的大物流,同时,社会化的大物流促进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的集中与消费的分散特征决定了物流网点分散与集中的客观必要性。物流网点分散与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形式上分散与集中。集中的物流中心与分散的配送中心与企业内部的配送中心并存,集中的物流或配送中心与其他的如批发、零兼批、商品市场等多形式的分散物流形式并存;大中型物流中心经营据点分散化、多店化;二是空间位置上的分散与集中。全国性辐射的大型物流中心与各区域性分散的中小型物流中心并存;区域性物流或配送中心与面向特定企业或特定零售商店的配送中心并存。

    从我国现状来看,加强集中性的物流中心建设尤为急切。改革以来,政府对加快流通产业的发展重在增加流通企业和网点数量而不是优化结构,着眼点在于搞活流通而不是优化流通资源的配置。由于长期计划流通体制的制约和小生产、小商品观念的影响,使我国有限的物流能力分散化,几乎各行各业、各个层次以至于各个企业都有为自己服务的物流组织。因此,组建大规模的物流集团,把实现物流的中央化和集中化作为新世纪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这包括有吞吐量极大的产销地的专业批发市场,有外资带来的批发新业态即会员制的大型仓卖店,有能量巨大的能包销一厂或几厂产品的个体批发商等。同时物流批发经营业态的转型表现在大型仓卖、批发市场、物流配送、零兼批、代理商等各种业态的出现和成长。

    从地理布局上看,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有计划地支持和以优惠条件鼓励企业在大城市的郊区、地价较便宜的主要交通干线处改建、完善或建设集加工、包装、储存、保管、配货、运输、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商品配送中心。通过有组织的集中,使物流网点集中与分散并存,与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体制相一致。

    组织:兼业与专业并存

    物流按经营商品的种类和性质可分为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与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物流组织的兼业化与专业化并存主要体现在:①经营工业消费品及包装食品的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与经营生鲜、冷冻食品等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并存。②大型物流中心经营综合化和多角化与小型物流中心经营的专业化和特色化并存。对大型物流中心来说,综合化有利于分散风险,是一种新的竞争手段,有利于开辟新的门路。。③共同化配送与专业化配送并存。共同化配送可分为本行业企业组合建立的纵向共同化和与其它行业公司联合建立的横向共同化两类。纵向共同化是通过本系统集团企业内的物流统一化,实现物流活动效率化,以行业为中心的共同化多指零售企业的共同送货和远距离各店之间的相互代理送货等。横向共同化,主要指以单一企业为主导的共同化和以行业为中心的共同化。目的是解决长途运输车辆跑空车和运输费用上升等问题。进而解决两个以上产地和销售地相距较远且交叉运输的企业的合作问题。共同化的最终目的既为了减少企业的物流设施投资,使物流设置布局合理化,也可达到有限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同时可实现质量管理方面的制度化。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的专业配送中心,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运输、各种批发货场等物流设施和条件,根据市场容量和零售业态的发展变化,发展社会化的专业配送中心,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选择。当前我国批发、储运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充分利用计划经济时期保留下来的批发企业闲置设施和仓储运输业的经营资源,发展社会化的“共同配送中心”和“专业配送中心”。在经营方面,以签合同或协议的方式,承担零售业的委托配送业务。例如,可把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地理位置较合适的原工业品批发公司作主体,改建成为连锁店(或加盟店)开展商品配送的日用工业品专业配送中心;在大城市选择或兼并几个食品、副食品批发公司,并以此为主体,改建成为超市、便利店开展鲜活商品、食品、副食品加工、配货的社会化配送中心;蔬菜、水果及其它农产品的商品配送,应充分利用现有果菜批发市场的优势和设施。

    功能:封闭性与社会性并存

    物流按隶属关系可分为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与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既要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也要重视抓好大型连锁企业,商办工业企业、大型饮食服务企业内部配送中心的发展建设,既要发展日用工业品、包装食品的综合物流配送,又要发展生鲜、冷冻食品、餐饮服务用品等专业物流配送中心。

    从我国当前来看,物流功能的封闭性较强,社会性不足。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商品流通流通渠道的改革,主要表现为各行各业份份自辟渠道进行商品流通,其目的主要在于加强自控能力,增加流通的便利性,却造成相当部分的自营流通体系中,商品流通规模大大缩小,从而造成流通成本普遍上升。目前这些流通主体普遍存在经营规模不大,经营区域有限,系统或地区的从属性过强等问题。为此要大力支持和扶植具有强劲发展潜力,且各种基础条件较好的运输、储存、流通企业(集团),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控股或连锁的形式,建立起全国范围内或区域范围内的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组织。要打破原商业、物资、供销社、外贸等专业流通部门各自为政的封闭格局,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形成相互联系紧密的一体化“大流通局面”,通过提高储运体系的合理化水平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是不分地域、不分行政隶属关系、不分所有制的竞争。因而企业集团内部的配送中心将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专业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发展建设配送中心由于其一开始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开展全方位的共同配送,同时在设施、管理方面明显的优势,向规范化发展。各个系统、企业及至地区,各自的商品配送,开展交叉配送,或其建配送中心,“以市场换市场”。大型物流中心与区域性的配送中心及企业内部配送中心相衔接的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把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成为商品流通的骨干渠道。最终形成企业(集团)内自营型配送模式,单项服务外包型配送模式,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等多种配送模式的共同发展。

    效应:时间消灭空间

    马克思在分析19世纪中叶,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导致商品交换的范围、规模、结构和形式以及商品运输、储备和通讯技术手段发生一系列变化,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地位日益突出重要时指出,在社会化产业化条件下,产品空间转移的次数增加了,转移的距离拉长了,但是,“距离可以归结为时间”,因为,“重要的不是市场在空间上的远近,而是商品到达市场的速度,即时间量”,“在一定期间能够生产多少产品,在一定期间资本能够增殖多少次,就取决于流通的速度,取决于流通经历的时间。”“如果流通时间等于零,价值创造就会达到最大限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31、33页)。马克思在这里用更短的经济时间去取代更多的经济空间,揭示了社会再生产能否持续顺畅进行,不仅取决于生产状况,而且取决于流通状况、物流状况。快速安全的运输物流可以弥合生产与需求的空间距离;保质保量的仓储物流可以弥合时间的差异;及时完备的配送物流能消除大批量集装干线运输不能小批量多品种的到户服务的不足;多功能的流通加工可以消除单品种大规模生产与多品种小规模需求的矛盾。物流的发展不仅使原有在空间时间上统一的生产过程解体为独立的生产过程,而且又使原有空间时间上分离的生产过程再获得新的统一。社会化大生产使物流的功能不断强化,物流不仅要具备完备的功能还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靠过去那种小生产者的物流思想、物流组织、物流行为很难发挥应有的功能。只有加快现代物流组织创新,按经济区域组织物流体系,才能开展优质高效、功能齐全的服务,实现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效应。

 

作者:晏宗新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电商能否拯救专业市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