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分工导致了效率的提高。但分工不断细化,也极大地增加了各生产部门、各行业、各企业之间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联系和协调的困难,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低效率。高效能的流通要求以尽可能低的流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产品送入消费领域或再生产领域。生产性服务流通业正是实现这一效能的重要载体。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使工业品的流通服务日益重要,而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又对流通业的先导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东处于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其生产性服务流通业的发展具有典范意义。本文在分析现代工业品流通特点的基础上,对广东生产性服务流通业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促进广东生产性服务流通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
一、现代工业品流通的特点与广东生产性服务流通业现状
1.与农产品相比,工业制成品一开始就具有商品经济的特征,且其生产和流通具有易于形成规模和走向集中的特点与优势。
2.与其它产业相比,制造业具有很强的突然跳跃式的扩张力和收缩力,增长波动的幅度最大。一般来说,农业因受到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其增长率较不稳定;服务业因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以及服务的难以贮存性,其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小;而制造业增长波动的幅度最大。因而当制造业的比重上升时,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幅度会增大;当服务业的比重上升时,经济结构的稳定性就会增强。
3.大众化市场与定制化市场共生。当今社会,传统的“替产品寻找客户”的观念正转变为“替客户寻找适合的产品”,即时响应、大规模定制作为企业竞争战略被日益广泛地实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价值链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交付点和销售点的定制是以零售业的变革为条件的,销售点和交付点的大规模定制,不仅改变了销售的方式和内容,还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流通业及制造业的革新,高度标准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massproduction)将逐步被定制化生产(customizedproduction)和模块化生产(modulatedproduction)所取代。
4.制造业与商业相互交融渗透。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商业批零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使生产与流通两大领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显现。首先,制造业向下游延伸,涉足商业领域或直接面对终极市场。通过开设大批自营门店,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对这些领域的资源的控制和整合能力远比生产制造能力更加重要,并已经影响到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选择。其次,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来整合社会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发展,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已成为制造业的新理念。再次,大型零售商业向上游发展,实行前向一体化战略,拉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产业的疆界不再明确和稳定,大有淡化和重新划分的可能。
(二)广东生产性服务流通业的现状
1.广东工业体系处于跨国公司分工安排主导中的自然资源优势阶段,流通产业的技术升级受阻,发展潜力与空间受限。传统的分工理论都强调自然条件优势对国际分工格局的决定性作用,但当今一国参与国际分工越来越依赖于产业竞争优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它们伸展在世界各地的触角,将国际分工的范围加以扩展,将国际分工的模式加以改进,其企业内部分工也成为影响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的“无国界生产”已经将原有的国家间的按比较优势分工转化为跨国公司内部安排的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从而使跨国公司成为集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一体的综合生产者,跨国公司已取代各国政府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
广东的外向型经济占到全省工业产值的主要部分,“无技术、低技术的工业化”是这些区域资本的共同特点①。广东多数企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处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其市场竞争力主要凭借来自本地的比较优势。这种低层次的、主要由“三来一补”带动的劳动密集型外源经济,一方面使得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刚性,制约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制约了流通技术的升级;另一方面,“三来一补”的产业模式也使得珠三角产业集群间的协作和关联不足,制约了广东流通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大量的小而全的企业通过内部分工就可以完成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部加工过程。如东莞虎门的服装、南海西樵的纺织、南海大沥镇的铝型材、佛山张槎镇的针织、中山小榄镇的五金以及佛山石湾镇的陶瓷生产等,大都具有此特征。
2.泛珠三角的制造业处于转型和升级阶段。当前,我国沿海省份的制造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如广东的纺织、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这类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制造业,正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所取代。珠三角曾先后承接过香港制造业和台湾制造业的转移,现正在接受日、韩以及欧美制造业的转移。目前其产业升级已出现了三个层次:由轻型制造业适度向重型制造业的升级;产业内由中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高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产业链的升级。广东正在做大做强具有优势的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推动产业的集群化和专业化趋势,打造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跳跃和升级,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3.广东生产服务性流通呈扩大的变化趋势,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1)广东流通产业市场规模保持稳步扩大的态势。活跃的消费市场、巨大的外贸需求和发达的制造业为广东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05年,广东实现货运量158 470万吨,货物周转量4 359.97亿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70 926万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为5.9%、7.3%和17.5%,比“九五”期间分别提高4.4个、15.3个和6.7个百分点。
(2)流通产品结构随工业化进程而演进。2000年到2005年,食品、饮料、烟酒类的比重下降了4.12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27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81个百分点;金属材料类上升4.89个百分点,洗车类上升1.57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上升0.98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上升1.8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上升1.61个百分点化工材料及制品类上升1.17个百分点①。流通产品结构变化有两大重要推动因素:一是广东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的推动;二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1]。
二、广东生产性服务流通业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世界制造中心”之一,其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大量销往国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制造业要进行技术创新,其产品和产业结构要升级,而且还要降低流通成本,才能提高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即是说,当今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产业内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因此,为制造业提供市场网络发达、流通渠道畅通、辐射与集散能力强、流通效率高而又低成本的流通体系支撑,构建优化的供应链系统,是现代生产性流通服务业发展的必备内容。因此,地方政府要摒弃上经济就是上工业,上工业就是上(传统)项目的观念,大力发展批发商业。
(二)技术因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进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现代商品流通中供应链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使商品流通中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更趋向于现代化,还为价值流、使用价值流和信息流相关标准的统一以及信息网络和商品数据的共享等提供了基本的保证。首先,就流通平台而言,商品流通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流通。以IT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改变了整个流通产业的运作方式和盈利模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近乎零时间、零距离、零成本的交易。其次,就流通方式而言,商品流通是基于价值链的网络流通。过去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现已变成了一个价值链与另一个价值链之间的竞争。第三,就流通形态而言,商品流通是基于虚拟运作的流通。信息化条件下,商品流通是实行横向一体化或虚拟一体化的运营。第四,就流通价值源而言,商品流通是基于一体化的流通。也就是说,过去是按照供应链(价值链)的某个环节来实现流通,各个环节之间彼此独立且可能相互矛盾,最终导致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低效运行。现在则是按照整个的供应链(价值链)来实现流通,可以说是从“环节”流通转向“链条”流通。由于每条供应链都是从生产到消费的一体化,因而极大地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此即所谓“大流通”[2]。
(三)市场因素:基于网络平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需求一体化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平台的出现,一方面使流通业出现了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成为流通的重要实现形式,从而形成了生产、流通和消费需求的一体化[3]。在电子商务情境下,商品流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由于买方市场的存在,市场导向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普遍的行为选择。这不仅推动了传统商业经营形式、组织结构的现代化变革,也成为生产者介入流通的重要动力。同时,各种新型的流通中介组织也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流通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围绕第三产业发生的产业融合最为突出。表现在:(1)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渗透。过去,农业相对独立,农业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服务基本处于分离状态。而现在在产业融合规律的作用下,传统农业生产与加工工业、流通产业出现了加速渗透的趋势。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传统农业在融合第二、三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服务的一体化。(2)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渗透。就制造业内部而言,其服务化的比重越来越高。与此相适应,制造企业的利润来自制造业的比重不断降低,直至退居次要地位;而来自服务业的比重则在不断上升,直至占居主导地位。(3)第三产业内部相互渗透。例如,流通产业正在并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其他领域如休闲、娱乐、餐饮、旅馆、展览、教育、旅游等渗透。以价值链重构为核心的产业革命令企业不再追求价值链的完整性,而是专注于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某一区段,做专、做精、做强、做大后,纳入全球制造产业网络。(4)产业价值来源趋于融合。斯密时代,分工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在此理论指导下,产业内部越分越细,产业分立是产业形态演进的主流模式。后斯密时代,融合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在此理论指导下,产业之间交叉渗透,产业融合是产业形态演进的主流模式,价值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各个产业之间的边界处和结合部。因而,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的产业整合能力,将是赢取竞争优势,获取高额价值的关键所在。
三、发展广东生产性服务流通业的途径
笔者认为,推进广东生产性服务流通业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流通业
在加快流通的内在要求下,一些迫切需要各种要素在特定区域更加便利、迅捷、自由流通的国家和地区,主动放宽或破除束缚和影响流通的规则,使某一区域成为快速流通的经济圈,即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反过来,现代流通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源配置从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扩展到全球。某经济区域一旦出现,便以其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产业集聚和贸易活跃的竞争高地。广东的外向型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商品采购中心和集散中心的作用也应突出。特别是广州和深圳,作为广东省两个最重要的流通中心,要大力发展外向型流通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外向流通业,如跨区物流配送、第四方物流、电子商务、中高级批发市场、会展等,以增强向泛珠三角地区和东盟国家的商品输出能力和辐射能力。
(二)加快适应工业制成品流通的商业体系变革与创新
一是适应工业制成品规模化与一体化的趋势,实现批发商的连锁化与一体化、批发经营的专业化和批发经营方式的创新。如实行“批发超级市场化”,实行流通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以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服务速度与服务质量。二是创新零售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如因地制宜地发展自动售货商店、方便商品、廉价商店、购物中心、特许经营商店和电视售货等新兴的零售组织形式,并推动零售商业组织机构向大型化和集团化发展。三是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打造高效率的物流网络。由于物流费用在商品流通成本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因而应加快物流技术进步,变革物流方式,以大幅度降低物流费用。
(三)立足于供应链体系,按市场需求链组织工业制成品的流通
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包括了供应商、经销商和生产商。现代供应链体系具有如下特征:(1)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2)是拉式供应链管理,即企业将消费者吸引到企业的销售地点进行促销并形成交易,供应链由推式变为拉式,是企业适应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的结果;(3)是由发现愿望到满足愿望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如80年代中期零售商沃尔玛和大型生产商宝洁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实现信息共享,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典范。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缩短从产品到市场的时间,降低库存水平,减少总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使顾客满意。在这方面,广东应增强物流节点和物流网络建设,构筑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加快物流基地、综合型物流中心和专业型配送中心三类物流节点的建设;依托强大的产业优势,结合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构筑与产业聚集地、重点园区、重点市场、交通枢纽相联系的战略性物流基地;充分利用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和口岸以及毗邻港澳等综合优势,推动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体,辐射华南、面向东南亚,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的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四)发展连锁经营,使之成为工业品流通的重要组织形式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它有直营连锁、特许经营连锁和自由连锁三种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把原来垂直链条型的组织结构转变为扁平的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能大大提高流通企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达到流通效率和效益的大幅度提升。跨国连锁经营集团的采购网络、经销网络、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和信息传输网络已遍布全球市场,广东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流通业应充分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使其成为工业品流通的重要组织形式。
(五)加快跨国公司的发展,作为实现工业制成品跨国界流通的重要组织形式
跨国公司面向全球的采购体系、全球营销体系、全球研发体系和全球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生产制造基地等,构成了现代流通体系[4]。每一个跨国公司都是一个成熟的跨国界的现代流通组织载体。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 2002世界投资报告》统计,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国际贸易的50%~ 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 70%、研究开发费用的80%~ 90%。跨国公司内部及相互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量的60%以上。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创造了世界GDP的11%和全球出口额的1/3。跨国公司强大的跨国流通能力使其成为主导经济全球化的主体,成为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来获取最大利益的受益者。可以说,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已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流通网络体系。跨国公司是实现工业制成品跨国界流通的重要组织形式,广东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流通业,应加快跨国公司的发展。
(六)积极组织商品的国际流通,主动参与国际分工
组织商品的国际流通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组建跨国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跨国企业集团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推进商品的国际流通;二是提高内外贸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贸易组织集团化的建设;三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协调,为商品国际流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四是鼓励我国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化战略,一方面发展以跨国公司外包为主的加工贸易,形成本国经济与外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鼓励以收购兼并国外资源为主的国际化战略[5]。走出去的重点是:控制和利用国外丰富而国内不足的矿产资源;控制和利用国外的营销网络、品牌、技术和资金;承揽国外大型项目和工程等。
参考文献
[ 1]杨振宇.广东省流通服务业资本边际效率变动趋势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5):79- 83.
[ 2]李海舰.中国流通产业创新的政策内容及其对策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39-47.
[ 3]晏宗新.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变革与发展[J].中国经济问题,2005(6):70-74.
[ 4]陈文玲.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关于现代流通问题的研究报告之二[N].中国经济时报,2004-05-18.
[ 5]刘志彪.国际化模式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8):11-17.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晏宗新:零售商业圈中的竞争政策研究—基于 [2016-11-1 12:09:06]
- 晏宗新:以虚拟价值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研 [2016-11-1 11:38:55]
- 晏宗新:实体产业升级与虚拟服务经济融合:广 [2016-11-1 11:06:05]
- 晏宗新:广东生产性服务流通业发展研究 [2016-11-1 10:26:19]
- 晏宗新:安徽省流通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6-11-1 10:05:05]
- 晏宗新:广州市商品流通空间战略布局构想 [2009-12-21 14:31:39]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