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赵景峰正文
赵景峰:中国失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
来源: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205 发布时间:2006-12-10 点击数:

   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积累理论时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然而,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过程中,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并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拟从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出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对这个问题做一粗浅分析。

        一、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集中在他的巨著《资本论》第1卷第7篇第23章中。它从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提高的趋势出发,说明了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结果、本质和形式。具体地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是在不断提高的,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则日益减少。而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同产生相对过剩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日益减少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日益减少。

    与此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地增加。这主要是因为:(1)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许多操作变得简单了,对劳动者的体力要求也降低了,从而导致大量的妇女和儿童涌进工厂;(2)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小生产者迅速分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纷纷加入雇佣劳动者的队伍;(3)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使一些中小企业资本家陷于破产,他们需要另谋职业,其中某些人甚至被迫沦为雇佣劳动者。既然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在绝对地增加,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却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那么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

    2.相对过剩人口的本质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过剩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马克思从上面的分析得出结论:相对过剩人口是指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言的,或者说,是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所以,人口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3.相对过剩人口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第一,相对过剩人口,是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需要的产业后备军。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周期性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起着蓄水池的作用。第二,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4.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

        二、相对过剩人口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人口规律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在阐述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时,也始终将相对过剩人口限制在资本主义的范畴之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和经济范畴,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然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却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发生了冲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失业、下岗不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经济现象,社会主义不仅也存在失业问题,并且这一社会问题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理解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笔者认为,首先,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所依托的经济形式,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就明确了这本巨著中研究的对象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目的在于“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1]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得出结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既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动的特殊规律,又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经济形式是市场经济,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实际上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其次,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不同。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没有商品,没有货币,不需要发展市场经济?劳动力不再成为商品,社会劳动资源交由社会按计划比例分配。所以相对过剩人口就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存在,是其所特有的人口规律。马克思未曾预想到的是社会主义的实践并未完全按照其设想去建立和发展。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对较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仅要存在商品生产,而且必须经历市场经济这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必然出现和存在相对过剩人口。所以,我们说相对过剩人口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并没有背离马克思的原意,或是强加在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之上。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制度与相对过剩人口相容。而是说,相对过剩人口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这样,不仅涵盖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涵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特性与相对过剩人口是不相容的,但社会主义也必然会存在相对过剩人口,正如社会主义本质特性与私有经济不相容,但社会主义也会存在私有经济是同样的道理。

    再次,从逻辑和历史的角度分析,相对过剩人口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因为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市场机制作为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制,其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市场上的供求,价格和竞争关系来达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一配置过程中,劳动力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出现供求不平衡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1)就供求关系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劳动力的供求在总量或结构上出现不平衡时,反映在市场上就会表现出劳动力的相对过剩或不足。(2)从价格机制来看,价格机制作为市场机制的核心和主体,促使资源配置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最大化。在技术进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就必然会出现排挤劳动力或者劳动力退出某一经济领域的市场现象,从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3)从竞争机制来看,劳动力资源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其结果就必然有一部分人成为相对过剩人口。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这种内在缺陷并不是由于劳动力供给的不规则性或忽大忽小引起的,也不仅仅表现在危机阶段或大衰退时期。即使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这种缺陷也表现为一种常态。
    最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供求规律是劳动市场上调节总劳动力和社会总资本之间关系的规律,劳动市场由于资本膨胀而显得相对不足,由于资本收缩而显得过剩。然而,由于资本积累总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从而资本造成的劳动供给比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得要多。同时,资本积累又总是伴随着资本积聚和集中,资本集中一方面在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从而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小生产和中小资本不断破产,又使劳动力总是比资本增殖需要增长得快,从而使社会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和资本的膨胀与收缩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时而被吸收,时而又被游离。资本积累引起的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市场的劳动供给超过市场的劳动需求,即使在生产高涨,资本膨胀时亦是如此。所以,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三、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特点和社会后果

    1.我国当前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

    (1)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造成的失业人口。这部分失业人员的特殊性在于:失业者一般都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缺乏在劳动力市场上独立谋生的能力,与新增劳动力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市场竞争意识不强,没有失业的概念和紧迫感,对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技能储备,因而在心理上难以承受;数量大,而社会的容纳能力有限,在劳动力本已供大于求、社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2)农业中的隐性失业者。是指农业劳动力相对资本和土地过于富余,以致把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农业,农业产量不会减少。表面上人人都有一小块土地可供耕种,不存在完全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那种意义上的过剩现象,但实际上普遍就业不足——劳动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劳动效率很低,除农忙季节外,农业劳动力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3)城镇各种形式的待业或失业人员。国家统计年鉴公布的“待业”人口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每年新增加劳动力中尚未安排就业的人口,包括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等;另一部分是被企业辞退和终止聘用合同,目前尚未就业的人口,主要由城镇非公有经济中已工作过的失业人员组成。各种形式的失业人员主要包括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三种类型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以及竞争过程中因经济效益差而停产、倒闭、被兼并企业的职工,他们失去原先的工作又没有找到其它工作。

    2.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过剩人口的特点

    (1)潜在性。我国的潜在失业包括,时间型的:许多工人愿意劳动时间大于实际工作时间;冗员型的:由于企业长期存在重叠繁杂机构,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低技术型的:不少企业机器设备超期服役、工人素质低下,不注重培训与提高,如果实行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集约型增长,就会形成新的失业大军。

    (2)结构性。从失业的结构看,呈现“六多六少”。即内地较多,东南沿海地区较少;传统工业(纺织,煤炭等)多,新兴工业(电子)少;军工企业多,民用企业少;女性多,男性少;文化低的多,文化高的少;职称低的多,职称高的少。

    (3)技术性。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来考察,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从长期看,劳动力需求的总水平并不因技术进步而受到影响,当代的技术水平及技术进步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可是当代的就业规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从短期来看,先进技术,先进的生产方法和完善的经营管理,必然会取代一部分劳动力,从而造成失业,这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失业问题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呈现出技术性的特点。

    (4)季节性。季节性是指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所引起的失业。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气候状况对某些行业的生产发生影响,进而影响劳动力需求,如农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内河航运业等;其二是气候状况对某些消费需求发生影响,进而影响劳动力需求,如某些食品行业,社会服务业等。我国失业的季节性具有如下特点:地理区域性,四季鲜明的北方地区比季节变化不大的南方地区失业程度要高;行业性,农业、建筑业等行业失业明显地呈现出季节性;规律性,在我国的季节性失业中,具有明显的高峰和低谷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全年,一般地说,秋季降至最低点,冬季达到最高点;失业持续期的有限性,一般情况下,完全由季节变换决定的失业者不仅知道何时失业,而且知道失业期限的长短。
    (5)周期性。由于经济周期(扩张与收缩、繁荣与萧条)不能科学预测,持续期影响深度与广度具有不确定性,所以由此产生的失业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

    3.相对过剩人口的社会后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存量的巨大浪费。从宏观角度看,过剩人口是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劳动力不能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直接地堵塞了创造价值的道路,阻碍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且劳动力或人力资源有别于其它资源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不可保留性,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还要有维持劳动者生存的成本费用。因此,劳动力浪费不仅是当前劳动的浪费,而且是积累劳动的浪费。

    (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良好的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建立在稳定的和相对公平的利益格局基础之上的。但失业一般发生在相对稳定的一小部分人身上,这些人既没有事做,也没有收入,并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巨大压力,因此,容易在心理上严重失衡,往往成为诸多社会治安问题的高危人群,诱发社会危机,产生社会动荡。

    (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加剧了城乡贫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有企业生存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亏损额、亏损面的继续扩大,停产、半停产企业的不断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等,农村过剩人口与城市过剩人口交叉影响,互相作用,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城镇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比重逐年提高。一方面,城市过剩人口的大量存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顺利转移,使贫困继续滞留在农村,继续成为广大农民的基本生存状态而无法得以释放。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又使得本来就很严峻的城市就业变得更为艰难,成为引起城镇失业率上升的一个巨大隐患。使更多的城镇失业人口由潜在失业转化为公开失业,而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基本生活来源和生存保障,意味着贫困。可以预料,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中国城镇的贫困人口将随着失业人口增加而扩大。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首先,适度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市场经济就是效益经济,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必然要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加快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加快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这两种情况都提高了资本技术构成,排挤了就业人口。只要企业把就业人员能够减少到不引发效益下降的最低限度,即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是企业的帕累托状态。

    其次,适度相对过剩人口适应了市场经济周期性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指的是经济运动过程中扩张与收缩、景气与不景气的交替。正如产品有生命周期一样,每一个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有生命周期。科学技术出现新的突破,经济体制改革出现新的进展,对外开放找到了新的路子,都可能使经济出现大的飞跃,从而把经济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当这些因素的能量释放完毕后,若无其他新的因素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便可能减缓或下降,经济的高速度增长过程中可能会带来总量上、结构上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需要趁速度放慢的机会及时加以解决,一些长线产业和落后企业也要趁这个机会调整或淘汰,这些本身又是推动经济增长上新台阶的必要准备。从而形成非均衡的速度。因此,经济上台阶(扩张)——减缓速度(收缩)——经济再上台阶……这种类型的波动是市场经济下稳定的增长型波动。与这种波动相联系,当经济高速增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时,迫切需要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而仅仅依靠人口的自然增长显然是不能适应这种需要的;当经济发展萎缩、生产规模大幅度下降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需要一部分劳动力从生产活动中游离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要,使我国市场经济得到长期稳定发展。

    再次,适度相对过剩人口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按劳分配决定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收入由其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来决定,而不同的职业和岗位、劳动强度、技术难度、安全强度要求劳动者的素质和做出的贡献都不一样,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高低有别。在适度相对过剩人口的压力下,劳动者要想获得更高的收入,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岗位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以获得就业资本。而且,适度相对过剩人口也迫使家长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使他们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

    最后,适度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工人工资的增长始终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了企业产品成本,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逐年增加,外汇储备年年攀升,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低成本运作,而低成本的基础则是我国市场经济下的相对过剩人口。因此,可以说,相对过剩人口对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一般性,还是从我国国情的实际状况分析,产生相对过剩人口都有其必然性。相对过剩人口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发生作用的前提是适度失业率,而且不能突破社会保障体系的承受能力。而我国当前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已经超过了这个界限,其严重性,危险性不仅在于扩大了城镇贫困的范围和程度,直接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受到损失,影响社会稳定,更在于有可能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制约,使20年改革开放的成绩毁于一旦。为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将真实失业率控制在3%~5%之间的水平,这是中国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
 

作者:赵景峰  编辑:jiuyu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电商能否拯救专业市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