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发展冲出民族国家的界限,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 本主义过渡。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但它的产生,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本身的固有矛盾 ,而是使这种矛盾进一步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资本主义这个早已被马克思宣判必然灭亡的旧制度 却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就使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产生怀疑甚至否定。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新情况?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正在从工业经济走向信息经济,信息产业不仅取代 传统产业而居于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而且由于其极强的“渗透力”,也使传统产业部门 获得根本性的改造,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高速的发展。其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规模 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资本的循环,从总体上开始越出民族国家 的范围,而以整个世界为舞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阶段。经济全球化浪潮 正是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状况,它说明资本主义发展已经开始由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种过渡的推动力量主要是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流动 。(1)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宰,它们通过互相之间 的联合、兼并,不断扩张、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形成 遍布全球的生产网络。在全世界最大的100家经济实体中有51个是跨国公司,其数量已 经超过民族国家公司。有人预言,如果说上世纪还是跨国公司在民族国家的框架内存在 ,那么本世纪将是民族国家在跨国公司的世界中生存。[1]由于跨国公司庞大的经济、 政治实力和全球化的生产、销售、服务、科研、信息机构,它的势力已经渗透到全球各 地的各个领域,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跨国 公司成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2)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 还以资本的国际间流动为主要渠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资本的 力量是凌驾于其他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要素之上的,因此资本要 素的国际间流动就成为其他要素流动的基础及载体,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就体现为资本 要素在国际间运行的结果。为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进入一个更加注重市场 作用的非管制时代,其重要内容就是各国在取消贸易和资本流动管制方面迈出相当显著 的步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扩张,国际资本 的大规模流动不断强化许多行业和领域的国际垄断,使全球范围的国际垄断有了物质基 础。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以强大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后盾,以跨国公司为主力军,以国 际经济组织为主要调节和指挥机构,以追求全球超额垄断利润为目标,向全球渗透和扩 张的资本主义。它是20世纪80年代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 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开辟新的空间。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和资本输出,客观上为发展中 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机遇。资本主义国 际垄断同盟的调节促进着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形成并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为首要目的。在经济全 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归根到底是服从和服务 于垄断资本的全球统治和扩张需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在国内尽一切可能,利用一切 机会,谋求和保护大垄断资本的利益,在国外则通过国际谈判和签订双边、多边条约推 动本国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如美国在与日本、欧盟的竞争过程中,极力支持本国跨国 公司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而进行的购并活动。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支持,国际 间、公司间、产业间的联合是难以实现的。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不过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发展。国际垄断资本以全球市场为领地,进一步把全世界工 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纳入其剥削体系,把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从国内扩展到全球范 围。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从根本上已经不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对生产关系与上 层建筑的调整和改良既不可能改变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存在的贫富分化和南北对立的矛盾 ,也不可能改变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本质,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历史规律,相反却大大加速这一进程,使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更近。
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飞速发展的动力,推动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的升级和 调整,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的部分,延长资本主义的生命周期,为 资本主义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历史阶段 。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本身的固有矛盾,而是使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资本主义带着它自身的内在矛盾孤独地生活着,它在自 身内在机制之外找不到任何帮助,来纠正或者补偿这些矛盾及其破坏作用。甚至被称作 资本主义最后避难所的帝国主义不像它当初那样了。在占领领土或殖民主义的帝国主义 旧形式中,资本大国通常可以在非资本主义地区解决它的对抗和矛盾,而现在甚至这种 纠正机制大部分也已被经济优势和金融帝国主义的露骨的资本主义机制所取代”。[2]( P277)
1.经济全球化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扩大到世界范围。
由于垄断资本主义争夺世界市场、抢占和瓜分世界领土、推行殖民主义统治,导致资 本主义基本矛盾向世界范围发展。经济全球化为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创造前所未有的良 机,垄断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把资本投向它认为最有利可图的地方。从资本所有者来看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从世界经济整体的角度看,却是无序的和盲目的。为 追求利润最大化,大量资本不是流向生产领域而是流向有价证券市场,导致金融投机活 动猖獗,特别是远离物质生产领域的金融衍生物的恶性膨胀,越来越使资本主义经济成 为疯狂的大赌场,突出地显示出资本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据统计,目前至少有7.2万亿 美元的短期资本在世界资本市场流动,寻找投机机会,相当于全球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 %。在全世界每天2万亿美元的外汇交易中,用于投机的超过90%,而用于贸易和直接投 资的还不到10%。虚拟金融资本急剧膨胀及其与实际经济脱节或失衡,以及金融市场上 的过度投机,很容易造成泡沫经济现象,引发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由此 可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逐步突破原有的国民经济的 范围,发展为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的矛盾。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在跨越国界之后, 其基本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表现的形式和规模已与原来有很大的不同。经济 全球化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化以及生产和消费的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加深紧密相联的。这 一过程本身不仅要求突破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局限,而且要求突破个别国家政府调节的 局限,客观上要求有国际组织和机构对国际化的生产和消费进行必要、合理的调节。当 然,从形式上看,这种机构已经存在,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等。但它们基本上是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的,是为这些国家的垄断资本服务的 ,不可能充当“世界政府”的角色,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并扩展着资本主义的矛 盾、弊端和局限。
2.经济全球化下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扩展为跨国公司内部的有组织性和世界经济的无 序之间的对立。
据联合国《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截至2001年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世界对外直 接投资存量达到5000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数量达到65000家,其附属公司至少达85万家 ,其年生产总值占世界GDP的40%以上,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同时它还控制着7 5%的技术转让,90%的生产技术以及8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注:资料来源:中华人 民共和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经贸处网站,2003年1月23日。)跨国公司已成为推动 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凭借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跨国公司实现公司内部的高度组 织性和计划性,其活动极大地推动资源的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效率促进增 长。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民族国家的调控范围,它们的活动舞 台是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世界市场。它们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地方采购原料和材 料、在劳动力充裕工资低微的地方加工生产,到商品需求量大、售价高的地方去销售。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跨国公司为追逐高额利润而不断追求增加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 模,以便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其结果必然在全球范围导致生产发展 的盲目性。由于跨国公司拥有强大的实力和高度的内部组织性,所以其生产能力和生产 规模的全球扩张十分迅猛,而一旦产品在市场上过剩,影响所及往往会在一系列国家和 地区引发严重的经济动荡或危机。
3.经济全球化下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扩展为单个国家生产的某种程度的有组织性和 全球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缓解市场经济的缺陷,西方国家普遍推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此产生。虽然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 策的大调整,但调整的结果并没有放弃国家的宏观调控,而是更加完善政府在经济生活 中的作用,从而促进9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增长。然而,资本主义国家在 一国范围内的宏观调控,其出发点始终是为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而不是为全球经济的整 体利益服务的,每一个主权国家所作出的决策都是从本国而不是从全人类利益出发。因 此,这种非一致性必然会使全球生产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无政府状态,从而使经济全球 化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为单个国家生产的有组织性和全球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 的矛盾。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市场开放程度存在差异,且这些因素又处 在不断地变动中,因而导致相互之间的贸易失衡,使世界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
4.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扩展体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 阶级新的劳资矛盾。
经济全球化使资本垄断财团能够将垄断资本特别是直接投资的垄断资本快速从一个国 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那么资本流出国的工人就会失去工作岗位,造成不同国家工人阶 级的相互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投资回报率高,跨国公司 的资本大量涌入,使美国成为外资投入第一大国,带来美国就业岗位增加,失业率降低 。但由于美国国内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地区资本流出量大于资本流入量,造成这些 地区工人就业岗位的减少。日本和欧盟经济持续走低,资本需求不足,工人就业岗位大 量减少。不仅发达国家的工人间存在就业竞争,而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之间 也存在竞争。生产全球化使跨国企业集团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利用那里生产成本低来获得高额利润,使发达国家失业率增加,中产阶级也渐次落入失 业队伍。发达国家的部分劳工认为,跨国公司的全球野心牺牲它们母国工人的就业机会 。他们构成近几年来反全球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成分,并且为之提供一部分主要社会基础 。从表面上看,经济全球化造成不同国家工人阶级的竞争和矛盾,但本质上是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在全世界的扩展,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世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冲突。阿尔布 劳在谈到世界上不同集团相对立的过程时认为,“富国中的富人可以采取许多种斗争策 略。他们可以力图与本国中的穷人结盟,来抵制或消减来自世界上其他国家穷人的要求 。要不,他们也可以与穷国中的富人结盟,来抵制来自本国的穷人的要求”。[3](P254 )工人就业的世界性竞争的根源,或者说工人阶级失业的根源,不在经济全球化,不在 工人阶级自身,而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在于资本家惟利是图的本性。
5.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扩展反映在国家层次上,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加深发达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要求通过国际协调机制共同对付经济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但主要资本主义大国间的经济政治力量是不平衡的,它们在世界经 济主导权、地区充当的角色和世界市场份额以及贸易往来等方面始终存在着争斗。在经 济争夺中,欧洲国家对美国在一些国家组织中的权威地位和对其他国家利益的漠视态度 时有不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当代表 现,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能彻底缓和,还有 可能有所激化,并可能导致一些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走向分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国家层次上的主要 表现。当今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发达国家的利益,它 们制定的经济活动规则很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最不发达国家有被日益边缘化的危 险,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势必使南北差距和矛盾呈现扩大和激化的趋势。目前,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里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和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在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往中 ,通过经济的、政治的甚至军事的手段对这些国家进行控制与掠夺,把广大发展中国家 变成自己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提供者和倾销商品的大市场,在全球性的资本周转与循环 中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由此构成南北之间严重的贫富对立与分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的矛盾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这个矛盾是决不可 能消除和解决的。
总之,经济全球化下的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 义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注:久加诺夫把资本主义的这种调整称为“人的面孔”,即 资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对工人阶级的要求做出明显的让步。但是, 这种让步绝非自愿。这不是资本主义的功劳,而完全是社会主义的功劳。社会主义在经 济、政治和道德上与资本主义尖锐对立,激励各国劳动人民奋起斗争,使资本主义作出 让步。(参见久加诺夫:《全球化:绝境还是出路?》转引自《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 12期)。)但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本身的固有矛盾,而是使资本主 义基本矛盾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其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和改良既不可能改变在 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贫富分化和南北对立的矛盾,也不可能改变资本剥 削雇佣劳动的本质,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历史趋势。正如斯克莱尔所 说,跨国资本家阶级把全球资本主义发展战略为我所用,向资本主义体系的原有结构挑 战,它们创造了自己的矛盾,排除了对立阶级,激发了阶级斗争,推动着政治、经济、 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动,因此,“历史远没有结束,它几乎还没有开始呢!”[2](P67)
【参考文献】:
[1]张义生.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J].南京社会科学,2000,(12):13.
[2]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M].高湘泽,冯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赵景峰:论经济全球化外生因素对国家主权的 [2006-12-10 15:37:33]
- 赵景峰: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历史逻辑 [2006-12-10 15:33:23]
- 赵景峰:论国有控股公司激励机制设计对市场 [2006-12-10 15:26:30]
- 赵景峰: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对经济全球化 [2006-12-10 15:18:10]
- 赵景峰:论经济全球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2006-12-10 15:13:50]
- 赵景峰: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 [2006-12-10 15:10:2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