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韩景元正文
韩景元等: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2008年第9期 改革与战略 发布时间:2009-4-18 点击数:


    【摘要】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提高大中型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民营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文章在对河北省民营经济基本情况和运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目前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河北省;民营经济;大中型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一、河北省民营经济基本情况

    2006年河北省民营(非国有)经济单位达到约189.5万个,比2005年增长6.3%;其中民营企业约16.6万个、个体工商户约172.9万个。全省每千人中分别拥有民营企业2.43个和个体户25 2个。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382.9万人,比2005年增长5.9%;其巾民营企业597.5万人,个体工商户785.4万人。完成增加值6175.5亿元,比2005年增长16.4%;绝对量分别比2004、2005年增加了2199亿元、870.9亿元。实缴税金557亿元,比2005年增长24.1%;个体户缴纳规费102.9亿元,比2005年减少21.9亿元(黄孟复,2007):2005-2006年河北省非国有经济主要情况如表一l所示。

    (一)2006年河北省民营经济社会贡献份额

    2006年河北省民营(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2%,比2005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量(1497亿元)的贡献率为58.1%。民营(非同有)经济实缴税金在全省全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达45.5%,比2005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对全省全部财政收入增量(188亿元)的贡献率为57.4%。2006年民营(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全省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66.5%,比200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安置下岗职工31.8万余人,比2005年增加5.6万人。2006年全省民营(非国有)经济提供劳动者报酬1020.4亿元,同比增长20.2%,职丁人均工资收入达7378.7元,年,比2005年增加875.9元,占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1 197元)的73 2%。

    表一1 2005-2006年河北省非国有经济主要情况

 


    (二)2006年河北省民营经济投资与出口情况

    2006年河北省民营(非国有)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0.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9%。其中,有8个市投资总量超过100亿元,石家庄市、邯郸市、唐山市投资总额都超过了300亿元。2006年河北省民营(非国有)经济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845.6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外贸出口额63.6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量的49.5%。2006年,出口产品交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477家。

    (三)2006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园区与集群情况

    2006年全省民营(非国有)经济产业园区达484个,人区企业73648家。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202个,比2005年增加35个,其中:超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37个,比2005年增加6个;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8个,比2005年增加3个。最大的产业集群为武安市钢铁集群,其总体营业收入达到378.7亿元。

    (四)2006年河北省民营经济服务与品牌情况

    截至2006年底,已建成创业辅导基地107个;建成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达250家,到位担保资本金51.3亿元,累计担保额达79.4亿元。到2006年底,全省民营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980个,省级名牌产品达到183个,省级优质产品达到251个,中国名牌产品达11个,占全省中国名牌产品的40.7%;河北省著名商标484件,占全省总量的73.1%;中国驰名商标8个,占全省总量的1/3。

    二、河北省民营经济运行特点

    (一)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全省民营经济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国家宏观调控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快发展。2006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6175.5亿元,同比增长16.4%,比全省生产总值的增幅高3.2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达到44656.2元/人,比2005年提高了4036元。11个区市民营经济全面发展,有7个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税金增速超过两成。其中,唐山市、石家庄市、邯郸市三市完成增加值和上缴税金总量均在全省排前三名,三市增加值、税金总量分别占到了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税金总量的63.3%和54.3%。2006年全省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两万亿元,达到23396.3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利润2246亿元,同比增长19.5%;反映经济效益的税金和利润指标增幅均高于增加值指标增速,表明总体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二)社会贡献份额增加

    民营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一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2%,比2005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量(1497亿元)的贡献率为58.1%。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在全省全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达45.5%,比2005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对全省全部财政收入增量(188亿元)的贡献率为57.4%。二是扩大社会就业渠道。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全省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66.5%。比200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安置下岗职工31.8万余人,民营经济已成为增加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三是提高居民收入。全省民营经济累计提供劳动者报酬1020.4亿元,同比增长20.2%,职工人均工资收入达7378.7元,人均增资875.9元,占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1197元)的73-2% 。


    从表一2可以看出,无论是增加值、上缴税金还是从业人员数量,从2004年到2006年都呈现增长态势,表明民营经济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民营企业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五小行业的整体改造,钢铁企业的强力整合,使河北省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苏波,2004)。

    1.三次产业结构得以改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省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为0.9:74.4:24.7,第三产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及房地产业都有较快增长,现代物流成为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2.布局结构明显改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2006年全省民营(非国有)经济产业园区达484个,人区企业73648家,同时依托专业村、专业镇和工业园区,形成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202个,完成增加值、营业收入占到了全部民营经济总量的1/4。

    3.重工业发展仍快于轻工业,农业加工业成为民营经济的亮点。轻、重工业比重29.8:70.2,重工业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2006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中90%为重工业;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2万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83家,比2005年增加了271家;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加值633亿元,占全部民营经济增加值的10.3%。

    4.骨干企业扩张迅速,企业规模效益提高。2006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742家,比2005年增加了1064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3%,较整体平均增幅高出10多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 161家,实现营业收入占全部民营经济的21.5%;其中工业企业超100亿元的有4家,50亿元以上的企业18家,10亿元以上企业80家。

    5.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快,企业创新意识增强。唐山市钢铁行业治理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钢铁冶炼企业整合至20家,450立方米以上高炉、40吨以上转炉已占到总产能的70%以上,连铸比均达到100%。

    6.外贸出VI步伐加快。全省民营经济积极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通过项目招商、对外交流,参加博览会、贸易洽谈会等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了民营经济的外向度。从出口方式看,企业自营出13不断增加,自营出13产品占出13总额的70.4%;从出口企业规模看,民营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出13产品交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477家,完成的出13产品交货值占总量的近2/3;从出13产品种类看,民营企业出13商品涵盖了九大类,其中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和畜产品占主要份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增长加快。

    三、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004-2006年河北省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如表一3所示。

 

    从表一3可以看 ,2004-2006年,河北省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增长数量较大,增加值、总产值、营业收入、实缴税金、利润总额等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从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可以看出,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整体经营业绩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目前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目前的主要优势


    1.产品和品牌优势。截至2006年底,全省民营企业省级名牌产品达到183个,省级优质产品达到251个,中同名牌产品达11个。绝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都非常注重企业品牌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许多大中型民营企业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品牌的地区影响力较大,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产品营销奠定了基础。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始终重视质量管理,把质量视作企业的生命。

    2.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非常注重加强技术体系建设,积极购买先进设备,拥有一批技术人员,坚持不断完善技术体系,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建设,为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截至2006年底,全省民营食业研发机构达到1980个。

    3.营销能力不断增强。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拥有一批具有实战经验的营销人员,注重营销队伍建设,始终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注意把握市场信息,建立了面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营销人员实行单独的绩效考核管理, 对营销人员的业绩,给予合理的激励,注重激发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加强营销系统管理体系建设,保证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适销对路并成功进入市场。

    4.业务增长较快,区域内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对大中型民营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可以看 ,大中型民营企业的业务增长较快。2004—2006年,河北省规模以上非国有1_ 业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增长数量较大,增加值、总产值、营业收入、实缴税金、利润总额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5.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和创业者的精神和品格是分不开的。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的创始人都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凝聚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管理理念到位,强调人本管理,始终坚持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企业效益增加和员工收入增长的双赢理念。

    (二)河北省大中型民营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与方向判断。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围绕核心产业进行了多元化发展,企业规模和业务领域迅速扩张,但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不太清晰,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并成为现代公司,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李亚,2004)。

    2.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管控体系。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缺乏清晰的人力资源战略,目前还没有进行详细的岗位分析和岗位价值评估;针对企业所有管理和技术岗位,没有完全建立起基于能力和目标责任的全面考核体系;薪酬体系需要完善,目前正在积极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员工的绩效,人员流动率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满意度。

    3.没有形成较强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在多年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务实和自强文化,在业务领域积淀了注重质量的文化和理念,这样的文化对于企业的产品开发、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声誉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大中型民营企业,仍然是迫球-f壬务导向的文化,没有形成团队激励文化。随着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文化变革是必然的,如何形成有较强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大多数大中型民营企业文化变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孟复.中国民营经发展报告No.4(2006—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1 1—317.
【2】李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苏波.中国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报告
【4】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刘绍敏 赵…  编辑:黄丽丽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