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速度是在商品流通业内反映商品流转快慢程度的综合指标。这个指标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完成一定量商品周转所需时间的多少;二是流通商品所需资本周转率的多少。前者可称为商品流通速度的广义含义,直接体现出商品的流通速度;后者可称为商品流通速度的狭义含义,则代表商品货币化后的流通速度。
一、我国商品流通速度状况
在一些西方国家,反映商品流通速度状况的统计指标主要是存货销售比。但是在我国却还未建立相应的反映商品售空速度的数据指标。特别是缺乏有关各行业存货水平的直接统计数据,这就妨碍了计算我国整体意义上的存货销售比。作为商品流通的专业职能行业,批发零售业的存货销售比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商品流通速度状况。因此,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实践代表性,本文选择了1978-2001年商业领域内的商品库存及销售状况来测算我国商品的流通速度。
由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978年起我国的批发零售业的商品流通速度就持续提高,由1978年的0.13187上升到2001年的0.80968,这表明在1978年我国批发零售业每个月只能周转库存商品的13.187%,而到2001年则达到80.968%。仅从数值上看,这已经反映出我国商品的流通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的提高。
表1 我国的商品流通速度状况
注:①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②有关商品库存总额与商品销售总额,1995-1997年前为各大中型批发零售业数据,1998-2001年商品库存总额根据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比例值估算而得。③商业资本指标项包括商业资产额与从业人员工资总额。④为便于与其他正指标统计计算,商品流通速度以存货销售比为基础取倒数调整为正指标。其中存货销售比为能与西方国家数据横向比较,已调整为月度数据。⑤流动资金周转率中,1983-1992年为社会商业数据,1995-1997年为批发零售贸易业数据,1998-2001年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数据,1993-1994年因统计年鉴中数据欠缺,经时间序列趋势分析估计而得。
但是商品流通速度的提高既要看数值,更要看内质。商品流通速度即存货销售比的提高是与存货状况、销售状况密不可分的。而就批发零售业来说,其功能除了实现商品的流通以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蓄水池”的作用,必须有一定的存货水平。因而,对存货销售比最具影响的就是商品的销售状况。而在影响商品销售状况的因素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一是“供”的因素,二是“需”的因素,三是自身发展程度因素即“规模”因素。从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流通速度的状况来看,有必要对引起商品流通速度提高的因素作进一步分析,探求其质量的提高。
二、商品流通速度的宏观模型分析
从宏观上讲,决定商品流通速度的因素包括流通供给、流通需求和流通规模。笔者根据这三方面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工农业产值、最终需求、商业资本作为决定商品流通速度的因素。因此将商品流通速度的宏观模型定为:
V=a[,0]+a[,1]GN+a[,2]XQ+a[,3]ZB+ε
但是,由于从1978-2001年我国的商品市场态势发生了转变,从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转变成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我国的商品流通状况必然受到影响,商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必然受到影响。在这种状况下,决定商品交易的因素也会产生变更。根据非均衡理论思想,在商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下,商品的交易量Q取决于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中的弱者,即:
Q=Min(D,S)
按照这一“短边规则”,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下,决定商品交易的主要因素在于商品的供给;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下,决定商品交易的主要因素在于商品的需求。决定商品交易因素作用发挥程度的变化必然也会反映到流通速度上。因此我们可以设一个虚拟变量,当虚拟变量的值为0时,表示市场态势处于卖方市场条件下,应主要考虑商品供给;当虚拟变量为1时表示市场态势处于买方市场条件下,应主要考虑商品需求。根据以上分析调整模型为:
V=a[,0]+a[,1]GN[+]+a[,2]XQ[+]+a[,3]ZB+ε
其中,V代表商品的流通速度,GN[+]为包含虚拟变量因素的工农业产值,代表商品流通的供给;XQ[+]为包含虚拟变量因素的最终消费,代表商品流通的需求;ZB为商业资本,代表组织商品流通的规模;ε为随机误差项;a[,1]、a[,2]、a[,3]分别反映工农业产值、最终消费和商业资本对流通速度波动的影响系数。
利用SPSS软件,对前表1中我国1978-2001年的工农业产值、商业资本、最终需求数据与商品流通速度数据按上述宏观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得:
V=0.03708+0.000002152GN[+]+0.000005407XQ[+]+0.0001102ZB
根据SPSS软件统计分析的结果分析,对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由复相关系数R=0.979,决定系数R[2]=0.959,可以看出回归方程高度显著。给定a=0.05,查F[,0.05](3,20)=3.10,给定a=0.01,查F[,0.01](3,20)=4.94,由于F=154.447>F[,0.01](3,20)=4.94>F[0.05](3,20)=3.10,可见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也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说明工农业产值、最终需求、商业资本整体上对商品流通速度有高度显著的影响。同时,给定a=0.05,查t检验表,t[,a/2](24-3-1)=1.725,从模型的检验结果看,各项系数的t值1.807、1.784.1.806均大于1.725,因此方程的拟合优度良好。但对方程自相关性分析发现,给定a=0.01,n=24,k=4,查D.W检验表,d[,1]=0.88,d[,u]=1.41,因为回归模型D.W=1.275,且方程d[,1]<D.W<d[,u],表明无法判断回归模型随机误差项的序列相关性。但经过对方程残差进行分析,即通过对ε[,t]=ρε[,t-1]+μ[,t]进行回归分析,可知该式R=0.321,R[2]=0.103,F=2.412,这说明残差的回归系数显著程度非常小,无法通过检验。因此可以推定商品流通速度的回归模型中不存在序列相关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用该模型分析我国商品流通速度整体状况以及宏观影响因素变动对商品流通速度的影响作用。
从商品流通速度的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商业资本的规模对商品流通速度影响作用最大。商业资本与商品流通速度的回归系数为0.0001102,表明商业资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商品流通速度就会相应改变0.0001102个单位,远大于最终需求、工农业产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流通速度的波动。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商业资本与商品流通速度的这种相关关系分析是对历史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只能说明在1978-2001年这一时期内,商业资本与商品流通速度的内在关系。
同时,从商品流通速度的模型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影响商品流通速度的因素中商品流通需求的影响作用也很大。这说明无论是在供不应求还是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下,商品需求一直是影响商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而下图所反映出的自986年以来居民需求与商业产出增长即商品销售额的显著相关性,从实证的角度也体现了流通需求对商品流通速度的重要影响。
附图{F51O916}
资料来源:刘勇著:《商业增长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图1 居民消费与商业产出的增长对比
而从1996-2001年,我国商品市场已经转变为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在这种状态下,需求不足成为影响商品流通速度的直接因素。商品的交易量取决于实际的商品需求量。这样,需求对商品流通速度的影响更加表象化。
同样,尽管工农业生产总值相对于其他两项作用较弱,但对商品流通速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与商品流通速度的相关系数为0.000002152,比商品流通需求少近0.000003个单位,这反映出两者对商品流通速度的影响相差无几,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水平上。因而可以说,在商品流通速度的这三方面影响因素中,资本规模属于显著影响因素,流通供给、流通需求则为较弱影响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从1978-2001年,我国的商品流通速度即存货销售比所取得的大幅度提高,商业资本的规模是最主要因素。这就为如何合理调整商品流通速度提供了着力点。但是,这种商品流通速度的改善是否是有效率的,同样也反映到商业资本的规模上。
三、商品流通速度与流通资本利用效率分析
从商业资本角度看,商品流通速度指流通资本实现一定数额商品周转的快慢。换言之,商品流通速度反映的是要完成一定的商品价值额所需的流通资本循环次数,它也就可以看作是流通资本的周转率问题。因此,从资本角度出发以存货销售比为代表的商品流通速度的提高就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本投入的增加,二是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商业资本投入的快速增加已是商品流通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而资本周转速度则充分反映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
为进一步分析商品流通速度提高的根源和商业资本投入的利用效率,笔者选取了前表1983-2001年流动资金周转率、商业资本、商品流通速度数据。为便于数据的处理,分别对流动资金周转率、商业资本、商品流通速度取对数记作LND、LNZ、LNV,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后,得:
LNV=-9.255+1.131LNZ-0.331LND
根据SPSS软件分析结果,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由复相关系数R=0.969,样本决定系数R[2]=0.940,可以看出回归方程高度显著。查F分布表,F[,0.05](2.16)=3.63,F[,0.01](2,16)=6.23,由于F=125.139>6.23,回归方程通过了F检验。取a=1%,k=3,n=19,查D.W检验表,得d[,u]=1.26,d[,1]=0.83,从模型的检验结果看,D.W=1.372>d[,u]=1.26,说明回归方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而且两个自变量所对应的方差扩大因子VIF=3.789,均小于10,说明回归方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也不存在,因此可以认为方程通过检验。
将方程进行标准化后,得商业资本与存货销售比的弹性系数为0.883,流动资金周转率与存货销售比的弹性系数为-0.099。当商业资本与流动资金周转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时,两者对存货销售比的综合贡献却仅为0.784。因而,我们可分析得出:在1983-2001年间,商品流动速度的提高应主要归功于商业资本投入的不断扩大。而相反,流动资金周转率在同一时期内却起到了抑制作用,削弱了商业资本扩大所造成流动速度提升作用。商业流动资金周转率的下降消耗了商业资本的资源利用效率,使整个商业资本的单位利用效率长期处于下降状况。
为了证实我们的结论,可以看以下数字:1978-1996年,全国零售商业网点由104.8万个发展到1396.3万个,增长13.3倍;人员由447.4万人发展到3189.2万人,增长7.1倍;1978-1996年,全国饮食业网点由11.7万个发展到258.8万个,18年增加22.1倍;人员由104.4万人发展到775.3万人,增加7.4倍。1978—1996年,按可比价计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558.6亿元增加到6557.46亿元,增加3.21倍。可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幅度远远小于其网点数、从业人员数的增长幅度。而与此同时,商业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却呈现下降状况,从1983年的3.36次下降到2001年的2.43次,整体下降幅度近28%。这意味着这28%的下降幅度必须通过大量的资本投入来弥补。在这一过程中,单位商业资本所承担商品销售额必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商业资本的利用效率恶化。
四、政策建议
我国商品流通速度的提高之所以以巨大的资金浪费为代价,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缺乏合理的商业资本规模调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商品流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限制商业的发展转变为鼓励商业的发展。再加上商业属于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这样大量的资金和人员就涌向商业领域。但是由于对商业的地区结构、网点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业态结构缺乏合理的规划,造成商业网点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同时我国一直把商品流通领域作为吸收社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领域,对商品流通领域的技术创新不够重视,形成商品流通的粗放式发展。二是缺乏商品流通速度意识及合理的速度发展措施。改革之初,商品供给短缺,因而有限的商品能很快的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商品的流通速度自然无须过分注意。这种形势弱化了人们对商品流通速度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而同时国家在产业政策中一再强调的“调整、提高第二产业”也没能得到有效落实,产业结构不合理且缺少市场机制的支持,致使制造业的投资——产业——产品结构过于陈旧、科技含量不高、名特优新精品不足、有效产品率过低、销售困难、滞销积压、资本凝固。而在商品流通方面,条块分割体制、陈旧的流通方式、落后的基础设施、低含量的科技装备及低效率、慢节奏的流通产业组织和营销体系,均阻碍了商品流通高效率运行。总而言之,速度意识的缺位、商品供需结构的矛盾、低效的商业组织运作、缺乏调控的商业规模投入,综合导致了商品流通业高资本投入、低流通效率的不合理现象。
为此,我们建议:(1)培育商品流通速度意识,加快经济运行节奏。(2)进一步明确、完善商品流通速度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商品流通速度运行分析方法,补充、完善商品流通速度评价内容,确立、完善商品流通速度评价体系。(3)建立商品流通速度监测、预警体系。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确定商品流通速度波动的适度界限,防止商品流通速度异常波动,并通过对商品流通运行即期和未来不同状况的描述,为决策者适时决策,实施调控措施提供依据,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4)改善商品流通供给质量,实行有效供给的优化政策,加大淘汰落后而严重过剩的生产能力,利用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5)扩大商品流通需求引力,建立战略性投资基金,对战略性产业给予集中支持,提高城市化水平,开辟需求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空间,促进消费信贷发展。(6)改善商品流通资本规模,建立商品流通资本投入约束机制,控制资本总量过度膨胀,通过资产重组、商业连锁、发展乡村边远地区商品流通主体组织等方式调整商品流通资本规模结构,并制订和完善商业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促进商业规模结构合理化。(7)提高企业商品流通资本运作效率,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商品流通部门信息化进程,逐步实现商品流通的现代化改造,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加快企业物流建设,加强企业商品流通的财务管理,强化商品出售阶段的控制。(8)改善商品流通环境,建立、健全流通法律体系,加强流通秩序监管,制止客观上保护落后的地方保护主义及地方垄断行为,为提高流通速度创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进一步提倡讲诚信、守契约、反欺诈,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消除商品流通信息障碍,加强商品信息网络化建设;积极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贸易;大力发展提供商品销售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加速商品流通。
【参考文献】
1.刘勇:《商业增长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2.纪良纲:《商品流通学》,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3.路志凌:《国家经济安全与流通》,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4.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宋则:《改善环境,加速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中国物资流通》2001年第7期。
6.张新伟:《流通速度—21世纪竞争力的核心概念》,《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纪良纲:流通持续创新的驱动力与创新方向 [2013-11-28 9:33:22]
- 纪良纲:“农超对接”背景下农产品生产基地 [2013-5-2 15:55:55]
- 纪良刚:农产品流通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 [2011-9-7 9:07:55]
- 纪良纲: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研究 [2010-11-2 11:28:45]
- 纪良纲:政府与农村市场中介组织间关系的比 [2010-11-2 11:21:06]
- 纪良纲:基于BP神经网络的商品流通规模预警 [2010-3-3 11:14:51]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