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河北省的农业市场服务体系有了较大发展,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主要政策建议包括: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提高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及大力发挥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协调作用。
关 键 词:河北省/农业市场服务体系/政策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河北省的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很不成熟。必须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农业市场服务体系。2004年、2005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完善农业市场体系给予了高度重视。笔者在深入分析河北省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成效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一、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规模壮大
2004年农业部依据《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组织开展了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划型工作,河北省中小企业局按照农业部划型工作要求,认真核查推荐。经农业部审核认定,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三河汇福粮油食品制作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邯郸正大饲料有限公司等150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农业部确认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总数为1712家,其中,大型企业247家,中型企业1465家。河北省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4位。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卓有成效
河北的永年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保定工农路蔬菜批发市场、定州蔬菜批发市场和秦皇岛海阳批发市场等11家市场被确定为中国农业部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河北省蔬菜的外销量达69%,占北京外埠蔬菜市场的50%以上,销往27个省市和东南亚、俄罗斯及东欧一些国家。目前,年贸易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市场达到116个。
(三)初步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从1998年开始河北省政府投入4000多万元建立河北农业信息中心。河北省农业厅先后开通了河北农业信息网、863计划农业智能信息网、菜篮子价格信息网和星火计划网河北站。截至2004年河北省已建成以省农业信息中心为中枢,以宽带连接省、市、县农口部门,利用计划生育网连接所有乡镇,通过“电波入户”、语音电话等多种渠道基本覆盖到村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河北省有980个乡镇农技服务站、2935个村、1450个龙头企业、4504个中介组织、3万个生产经营大户、7万多名农业经纪人实现了微机上网,有20个县建立了电话语音服务系统。
(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大
河北省充分发挥市级农业部门承上启下的管理职能,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建设不同类型的市级示范园区,以带动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高。近几年,河北省投资14亿元左右建成了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区258个,核心区2.87万平方公里,示范区12万平方公里,辐射区78.67万平方公里,引进新品种3533个,新技术828项,带动全省12%的耕地实现科技增效。2001年河北省启动了科技服务进村服务站项目,目前已建站5734个,其中省农业厅直接组织建设的258个科技进村服务站。进村服务站每年承担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300多项次,组织技术培训1000余期,提供农业科技和农产品供求信息1700余条。2005年河北省启动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程将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整合资源与创新农技推广和服务机制为突破口,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及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素质。
(五)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开始启动
为改善农产品市场反应速度慢、服务水平低、物流成本高及销售利润低的现状,促进农民增收、搞活物流企业,河北省现代农业物流协会正式成立。协会以创建河北现代农业物流信息网络为起点,通过农资网、粮油网、生产经营者网、农产品加工网、农产品价格网、农业出口网及全国农业信息网等信息网络,对协会会员(单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跟踪服务。与此同时,协会还负责向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培训和认证农业物流经纪人,传播农业物流知识,帮助广大农民树立农业物流意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提高河北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2005年起,省内各地也将分别组建地区性的农产品物流协会。
二、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处于发展中的河北省农业市场服务体系依然薄弱,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看明显滞后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化进程。
(一)农产品市场有待于升级改造
虽然河北省的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市场体系不完善。目前全省大部分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中小型集贸市场,覆盖面窄,不能发挥大面积辐射带动作用。(2)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条件亟待升级。多数批发市场信息网络设施缺失,关于农产品交易的供求、价格等信息通路不畅。(3)农产品物流水平亟待提高。农产品物流方面存在五低:必要的农产品冷藏设备等设施装备水平低、农产品包装水平低、集约化作业程度低、一体化水平低及农产品物流管理水平低。
(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需要整顿提高
农资流通领域尽管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由于市场的发育需要一个过程,因而目前农资经营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资价格波动强烈,农资品种质量低劣;有的农药经营者不具备专业知识,不能正确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面对农资市场激烈的竞争,有些生产经营者在宣传新产品时夸大其辞,擅自改动包装和名称,欺诈营销。由于供货渠道复杂,经营单位的资质不能得到严格把关,存在不少经销商无证经营农资产品。这些经营者往往不具备相关知识,在销售农资时容易误导农民。无证、无照经营者也使农资市场竞争不平等。农资市场中存在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混乱乃至违法经营的问题,不利于农资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目前,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以下主要困难:(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从总体看,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运行经费等问题也制约着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信息服务的广泛开展和技术设备的充分利用。(2)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绝大多数农业专业市场对电子商务的运用尚处在网上浏览与信息宣传层次,这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初始阶段。如清河羊绒市场、安国药材市场、白沟箱包市场等,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上了网,通过网站网页宣传企业介绍产品,但也是网上宣传多,实质交易少。(3)信息发布渠道不畅。绝大多数乡村缺乏网络沟通手段;基层农业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少。(4)农业信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四)农业技术市场建设滞后
目前,政府在推广农业科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发展农业技术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与成果推广转化方面相对落后。农业科研院所、院校的不少成果,农民及企业却不了解,供需见面的渠道不畅通,农业技术推广的中介组织缺位,推广组织实施主体单一。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科技供需相脱节。科研单位与科技人员缺乏一个系统的渠道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缺乏有效的技术市场推广中介机制。技术市场的中介组织和技术经纪人数量少、素质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据统计,中国经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的农业科技成果仅10%左右,河北省的情况也基本如此。总之,农技推广以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为主,市场型的技术推广中介组织发育不良。
(五)农业市场中介组织欠规范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类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包括各种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研究会、经纪人组织及代理组织等,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和纽带,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力量。但总体看来,还很不完善。(1)组织形式不规范。大部分市场中介组织仅为一种松散的民间组织,许多仅仅是通过口头协议约束各自行为,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2)配套管理法规不健全。比如这些组织应由民政部门还是工商部门管理尚不明确,注册管理的程序也不确定,经营运作的具体规范、方式、程序等缺乏统一标准。(3)这些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尚未确定。比如许多中介组织不能作为法人主体进行融资和申请银行贷款,不能代表所有会员统一向国家缴纳各种税费,使这些服务组织应有的职能得不到很好发挥,同时也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壮大。
三、进一步完善农业市场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在充分肯定河北省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笔者也客观地指出了建设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河北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一批各具特色的产地批发市场,尽快建成覆盖全省农林牧渔业、连接国内外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1)抓好“两环一沿”(环京津、环渤海湾、沿交通干线)区域批发市场建设。与服务京津相配套,建设河北农产品“绿色”市场,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与京石高速公路相配套建设“设施农业长廊”;与廊坊市北三县建设“京津后花园”相配套,建设花卉、草皮和城市用苗木等专业批发市场;与张承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林果业相配套,建设一批肉类、木材和果品批发市场。(2)结合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继续培育发展安国中药材、留史皮毛和馆陶禽蛋等批发市场,新建唐山京东果品、魏县果品和望都辣椒等特色市场。(3)引导大型农副产品市场通过“市场+基地+农户”、“工厂+市场”的方式,建立起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市场流通模式。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
(1)积极引导现有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推动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针对农产品流通特点,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3)建议尽快在全省范围开通“绿色通道”,并逐渐与兄弟省份建立“绿色通道”互认制度。省政府协调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加强路政管理,着力化解区域矛盾。(4)以自建、改建、联建、代建等方式加快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专业市场可以依托电子商务网站建立的物流中心经营配送业务,也可以利用原有的储送企业、物资企业的场地、设备和购销渠道,将其改造为现代物流中心,还可以采用网站与生产企业或物流企业联合建设、企业委托供应商或物流中心代理配送业务等方式形成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的物流配送体系。
(三)提高农资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连锁网络是对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进行重组和整合的一条新路子,应在全省各地逐步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可以选择典型地区建立农资连锁超市示范店和物流配送中心,在县城乡镇设立中小超市,统领村级便利店,统一标志、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把农资超市“连锁”到田间地头。通过改造传统供销社网络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在供销社体系中拥有各类专业公司、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站及批发市场等,这一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可以为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级工商部门要明确农资市场主办者、农资产品经营者主体责任,管好两个环节。一方面要把好农资商品的货源进出环节,建立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制度。另一方面要把好售后服务环节,一旦发现农资方面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保护农民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建立农业信息中心与网络,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与人工网络相结合的技术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开展网上服务、检索咨询服务等各种服务。建立大农业各领域专题数据库,建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农民可通过网络向专家提出各种咨询,从而获得技术指导、经验知识及启迪。考虑到目前农民装配电脑并连接互联网的还很少,农业信息要真正做到下乡、进村、入户,到达田间地头和农民身边,廊坊市的助农电话“户联网”是一个重要探索,农民打个电话可以查到农业技术知识、农产品价格走势等信息。因此,要坚持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相结合,通过报纸、广播、电话、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把农业市场信息传递到村社、农户,将农业供求信息搜集整理上来,并对外发布。
(五)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目前河北省及各地市建立了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应依托这些园区,加大综合改革配套力度,建立新的投融资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全省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建立一支以公司、中介组织为骨干的农业科技产业化队伍十分重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兴起的各种龙头企业、个体工商企业、民营科技咨询公司、农业研究会和农民协会等都可以成为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有生力量。国家应鼓励这些组织充分发展,为其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和宽松的社会环境,提供相关的科技信息服务,促使他们快速成长,充分发挥其农技推广作用。充分发挥农业专业户在技术推广中的示范效应,在资金、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是十分必要的。
(六)为农户合作组织建章立制
特别需要借鉴的是浙江和上海。2004年11月浙江省通过了中国大陆第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上海在全国率先将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为“有限公司”,明确其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截至2004年底,上海全市已注册和正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183家。这些做法为农业市场体系的健全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基础。
原文参考文献:
[1]纪良纲,董进才.完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对策性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04,(4).
[2]李芬儒,忻红,李曼.河北农村商品流通产业创新的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4,(6).
[3]丁声俊.从制度创新高度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J].中国合作经济,2004,(4).
[4]赵云平.关于建立健全我区农牧业市场服务体系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3,(11).
[5]刘卫.浅谈农资经销商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J].农资科技,2004,(2).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王小平:进一步完善河北省农业市场服务体系 [2016-12-14 16:13:19]
- 王小平简介 [2010-8-16 10:23:1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