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刘希宋正文
刘希宋: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的耦合互动模式与路径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7-3-22 点击数:

    内容提要:界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支撑体系及其耦合互动的内涵,从科技成果投入产出、信息导入传播、知识交流共享、人才流动、无形资产运营、公共技术平台支持六大方面,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耦合互动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互动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关 键 词: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支撑体系/耦合互动模式/路径

  1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支撑体系与耦合互动内涵

  1.1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支撑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行为,是成果转化知识管理行为主体在一定支撑力的支配下展开的,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活动开展与强化的支撑,支撑力的强弱程度直接关系着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效果[1]。

  “支撑力”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术语,原指支撑物体前进的力量。后来,随着各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相互交叉,“支撑力”一词逐渐被其它学科引用。如今,“支撑力”已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涵义。所谓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支撑力,是指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主体受到外力的推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动力,有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一系列支持力的集合。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支撑体系,是指由具有支撑力的参与主体,包括市场、中介、政府等不同层面的参与主体构成的体系[2]。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支撑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

  1.2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的耦合互动内涵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行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形成互动关系,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本课题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并不是简单地相互独立的存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而是存在一种耦合互动的关系。这种耦合互动关系基于知识管理和支撑体系,都是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二者相得益彰的作用,形成一种合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高效实施[3]。

  2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互动的模式

  2.1 基于科技成果投入产出的耦合与互动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内嵌于市场的截面过程,市场为转化组织提供成果源及相关知识,同时又是转化组织产品生产的动力和产品的输出基地。在这个输入输出的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组织是转化组织与市场连接的桥梁,而知识管理则是推动成果源输入向产品输出转化的引擎。知识管理提升产品的知识附加值,中介组织的作用在于将知识价值从市场导出和向市场输送,两者通过一种承接、互补的关系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支持,将市场、中介、转化组织扭为一体,形成一个目标簇,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图1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主体支撑体系构成

  2.2 基于信息导入传播的耦合与互动

  中介组织是转化组织与市场、客户、成果源拥有方进行信息联系的纽带与桥梁,其功能是促进转化组织与外部的信息变换。信息是物质、能量的分布及其变化的有序状态的表征,信息的变换也就意味着物质、能量的变换。转化组织通过市场的信息变换以及中介组织的信息反馈来调节、控制其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状态与过程,即动态调整控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介组织是转化组织的“信息泵”,但信息在进入转化组织以后如何流动、如何影响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则依赖于转化组织的知识管理状况,知识管理是信息有序流动的“导管”。中介组织与转化组织知识管理的耦合与互动是信息在市场、政府、中介、组织等各级系统形成循环通道的保证,是转化组织紧跟市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

  2.3 基于知识交流共享的耦合与互动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一个知识的嵌入与封装过程,转化的产品是否具有知识含量,取决于转化过程中知识流量的大小。中介组织是知识交流的窗口: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提供大量的管理知识;技术市场是技术知识汇集的场所;情报机构与咨询机构则提供市场知识与综合性知识。通过中介组织的知识汇集与输送,转化组织有了一个庞大的“知识池”,获得无穷尽的知识源泉。对于转化组织如何利用中介组织,是否具有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知识管理至关重要[4]。知识管理一方面提高了转化组织的知识势,使转化组织具备了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又降低了转化组织的“知识姿态”,使转化组织保证对外信息与知识的开放,利于转化组织与支撑体系知识的融合。转化组织与支撑体系形成庞大复杂的社会网络,而连接网络各节点的重要要素就是知识流,知识的交流共享是转化组织与支撑体系耦合与互动的重要模式之一。

  2.4 基于人才流动的耦合与互动

  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人才市场中介组织通过收集整理和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开展职业介绍、组织培训、组织智力开发与成果转让活动、开展人才测评等活动,对人才进行管理,实现转化组织知识管理的人才优化配置。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还依法从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资格考评、人事代理、合同鉴证以及其它业务,为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人事管理提供很多便利[5]。中介组织是人才流动的场所,转化组织通过中介组织获得其需要的人才,中介组织也从转化组织挖掘人才信息,中介组织与转化组织的人才交换为转化组织提高知识员工素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供了基础[6]。知识管理的职能之一就是挖掘知识员工的知识潜能、实现人才在转化组织内部的优化配置。知识管理的对象——知识,有一部分(人才知识)是直接从中介组织获得的,转化组织在参考中介组织人才资料的基础上,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随后,通过知识管理对人才进行测评和岗位变更,使人才充分发挥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支撑体系与转化组织知识管理的耦合与互动,解决了人才在转化组织内外的优化配置难题,人才的流动是支撑体系与转化组织物质交换的重要形式[7]。

  2.5 基于无形资产运营的耦合与互动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组织而言,知识产权仅仅处于开发与保护层面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进行运营,通过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营,使转化组织的知识资本更好地得以体现,为转化组织创造效益。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营,是指通过对无形资产进行筹划、交易、运作,实现无形资产的增值,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营方式主要有品牌化战略、连锁加盟、贴牌生产、专利权授予等。发挥支撑体系强大的协调与联络功能是无形资产资本化运营的基础。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营需要中介组织的积极介入,为转化组织与其它组织的连接提供桥梁,并且在资本化运营过程中也需要中介组织的协调,以扩大资本化运营成果,扩大产品的商业化、产业化潜力。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营不仅能活跃中介市场,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同时还对转化组织的知识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促进转化组织知识管理发展。而资本化运营的结果是使转化组织的无形资产增值,充实转化组织的知识库,建立起转化组织与外部的知识链与知识网,使转化组织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源泉。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营使支撑体系和转化组织构建起一种特殊的实物连接模式,使支撑体系与转化组织知识管理互相吐纳、充实,形成超循环。

  2.6 基于公共技术平台支持的耦合与互动

  公共技术平台的利用是转化组织获取外部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转化组织通过公共技术平台了解前沿技术发展的状况、市场需求的变化状况、人才流动状况、市场竞争状况等,还可以进行小试中试的试验等,节省转化组织的设施成本;知识员工可以利用公共技术平台学习与掌握最新技术知识,寻找专业知识帮助,提高个人技能素质等。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为转化组织提供了知识学习与共享的平台,也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场所,公共技术平台成为转化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时,公共技术平台也是支撑体系完善中介功能的有效工具,孵化器、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咨询机构等中介组织也要依靠公共技术平台进行信息的搜集与发布,以建立庞大的信息网络,帮助转化组织共享社会资源[8]。而政府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首先就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依赖企业和社会力量发展公共平台,通过共用公共技术平台能节约很多社会成本[9]。因此,公共技术平台将政府、中介、市场和转化组织知识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多方共同作用的主力场。

  3 加强互动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支撑体系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耦合互动的机理与模式,为构建与转化组织知识管理互动的支撑体系提供了基本思路。从与转化组织知识管理相适应方面,加强互动体系建设,将有利于从宏观层面上推动转化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

  3.1 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行为主体和支撑体系联结的网络体系

  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以行为主体为支柱、以支撑主体为保障的知识学习和共享、整合创新的网络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顺利运行的有力保证。当前,我国区域、部门、行业之间科技信息封闭、封锁的现象突出。要打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相互封闭,应在政府推动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运作和协调,构建我国开放式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以科技中介信息交易所为基础,建立多角化、多层次的信息服务网络。信息服务是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的基础,它不仅为海量信息的流通提供“高速公路”,还将不断派生出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为了加快我国区域之间成果转化合作的网络化建设,应加强我国各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科技中介服务的“网络化”协作,通过网络体系的构建强化成果转化行为主体与支撑主体间的知识共享。区域、部门和行业的各类主体,通过网络体系征询和发布科技合作的有关项目、业务的供给与需求信息,以实现不同知识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对接,从而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创新要素与运行主体的效率和竞争水平。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区域和行业的科技中介服务,但由于受到科技和市场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有效信息量不足,信息更新率、网站浏览率、交易成功率等方面不理想[10]。因此,建立贯通全国、促使科技与市场紧密结合、面向转化组织知识管理的科技中介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是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3.2 建立行为主体与支撑主体互动的虚拟联结组织

  建立行为主体与支撑主体互动的虚拟联结组织,是要将网络体系进一步明确化,通过构建联结行为主体和支撑主体的知识联盟、虚拟组织等形式,以组织的形式将行为主体与支撑主体连接起来,实现两者的物质流动、能量流动、信息流动与知识流动,从而将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的耦合与互动机制固化,内嵌入虚拟联结组织中,使互动关系系统化、体制化。互动机制的体制化有利于支撑体系的规划建设、转化组织扩大知识管理规模、节约转化组织运行成本和社会资源。虚拟联结组织是互动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保证,为支撑体系促进知识管理提供了载体与平台。

  建立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互动的虚拟联结组织,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与共同的愿景,加强沟通与协调,通过分工、合作与协调,强化支撑体系对行为主体的知识管理辅助功能;通过多种主体的知识战略联盟,建立紧密的知识协作关系,在知识的学习、共享、整合与创新上产生共同的利益,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通过建立临时、松散的虚拟知识型组织,提高支撑体系为知识管理提供服务的概率与频率,并丰富支撑体系与行为主体知识管理互动的形式,为完善网络体系的功能提供灵活的组织模式。

  3.3 建立基于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互动的公共平台

  完备、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平台是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提供服务的基础性设施。它可为成果转化提供更为优质的物质、信息等基础条件和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是我国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支撑。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互动的公共平台,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有效实施的现代化技术基础。建立互动体系的公共平台包括:

  (1)实验室体系。在整合现有系统各类重点实验室资源的基础上,组建新的一批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推进大中型科学仪器与设施的建设,组建跨领域、跨学科大中型科学仪器网络,实现科学仪器资源共用、共享;逐步形成区域与学科布局合理、研究手段先进、在系统内部适当开放流动共享和规范高效运行的研究实验体系。

  (2)科技资源保存与利用体系。优先建设和完善科技领域关键技术资源的存储中心;积极构建科技资源监测、评价和检测机制,有步骤地建立各类科技资源的数据库、动态实时监测网络、预警信息系统,以及具有信息分析、检索查询、共享服务功能的综合性信息中心,建立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高效利用的共享体系。

  (3)科技文献资源与服务系统。统筹规划科技文献资源合理布局;首先发展、完善、推行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与国家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紧密结合的共享机制与经验,逐步形成统一标准规范的科技文献共享服务体系;针对特定科技文献资源,在审查通过后,在转化组织、科研院所以及支撑体系之间,发展联机编目、联机查询、联机馆际互借和原文提供、参考咨询、情报分析、知识挖掘等多种服务,构筑科技数字图书馆。

  (4)计量基标准体系以及计量、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系统的基于量子理论、具有更高精确度与超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建设量子计量原始性研究的基础器件和基础设施;研制战略技术和高新技术战斗力化和产业化的计量基标准、标准物质,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化中非常态、动态、连续性测量的溯源问题;建立以基准方法、基准物质为基础的化学计量体系;建立计量基标准国际关键比对所需系统;建立计量基标准、标准物质国际关键比对和量值溯源信息资源平台和计量、检测技术支撑体系。

  (5)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信息设立、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和综合基础、公益领域的技术标准;建立提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信息查询、检索和共享服务的数据库和网络系统,构建标准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开展加强高新技术检测设备、高精密检测技术和快速高效检测方法手段的研究;建设一批与我国高新技术与技术标准研究配套的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基地。

  3.4 推动行为主体与支撑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在有了组织层面的保障以后,互动体系的完善需要信息化建设的推动。通过建立互联互通、区域性、专业性的网络平台,将支撑体系与转化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联结起来,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组织的知识共享。在信息经济条件下,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必要条件,信息化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强化了知识管理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效果。

  在互动体系电子政务方面,应该完善如下几个网络的建设。首先是技术项目审批监督网,应实现对重点投资和支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展情况的监督和掌控。其次是科技成果转化网,应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鼓励和限制,达到扶植重点领域限制落后领域成果转化的目的。最后是科技人才网,应通过建设科技人才网,促进高科技人才的流动,实现科技人才需求单位和科技人才供给的对接。在行为主体信息化建设方面,首先,转化组织信息网络和政府电子政务服务的联结,以便更好地享受政府的服务,通过政府提供的服务,转化组织可以方便地获得政府的优惠政策、相关的科技信息以及所需科技人才;其次,转化组织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可以优化自身的科技资源,有利于掌握自身的科技优势和劣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3.5 完善互动体系的耦合联结机制

  互动体系的耦合联结机制,包括社会网络建设、利益调节、市场价格完善等。将互动体系视为社会关系与市场机制结合的产物,是明晰互动关系实质、完善耦合联结的前提,是充分发挥互动体系作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能力的基础。

  社会网络建设是互动体系联结的社会基础,互动体系由成果转化组织与支撑体系的主体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构成的网络结构组成,支撑体系的社会网络结构通过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其知识管理产生双重影响。互动体系发挥耦合互动作用的基础是明确转化体系中不同主体间的职能关系,利用各种主体间存在的强关系与弱关系,从社会网络视角对互动体系中的主体加以引导与协调。

  利益调控是各主体联结的物质利益基础,具体包括基于利益的契约联结、产权联结等模式,通过建立完善的利益机制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使支撑体系与转化组织知识管理有效耦合。市场价格调控的完善指通过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使处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支撑主体与行为主体为了共同的利益而有效配合,通过价格机制实现多赢[11]。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互动的耦合联结机制,要有机整合社会网络、市场价格和利益分配的作用,使各种措施在耦合中相容互补,从不同的侧面联结支撑主体与行为主体,对互动体系的耦合互动功能进行强化,通过有效的机制使互动体系发挥最大的效能。

  结语

  支撑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实施的重要载体,是政府、市场、中介与企业相互作用、发生知识交流的通道与路径。支撑体系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耦合互动意味着政府、市场、中介与企业的知识交换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实施主体与支撑主体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知识流联结。本文对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与支撑体系耦合互动的模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耦合互动体系的基本路径,对政府完善支撑体系建设,企业加强与支撑体系的知识联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原文参考文献:
[1]刘希宋,姜树凯,喻登科.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7):179-181.
[2]王辉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3]秦丽娜,李凯.论科技成果转化中政府的作用[J].商业研究,2007(4):98-101.
[4]邹漩,刘英.中介组织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研究[J].经济纵横,2006(5):13-15.
[5]王家斌,佟玲.论知识管理型政府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社会主义研究,2007(1):116-118.
[6]张世君.基于社会知识活动系统的技术中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7]罗文标.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6.
[8]周志强.吉林省知识创新信息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5.
[9]周贺来.知识型政府的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7(2):93-95.
[10]曾宇容,王林,袁泽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区域物流资源整合[J].科技管理研究,2007(4):125-130.
[11]李彦瑾.自主创新政策执行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作者:曹霞 喻登…  编辑:wuhaili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价值回归 新实体零售 王先庆:打造新型特色智库的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