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构建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认为城乡流通体系失调、关系失调源于流通制度、落后的农村经济基础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约束。对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和谐城乡流通统筹路径选择:(1)解除城乡流通不协调的经济约束;(2)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流通的制度环境;(3)创新城乡流通尤其是农村流通的制度供给模式;(4)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以流通技术促进农村流通效率的提高,实现城乡流通协调;(5)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鼓励农村流通主体的创新;(6)以“公平高效”为目标,改进农村流通监管。
关 键 词:城乡流通/协调机制/路径选择
一、引言
流通产业已成为引导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统筹城乡流通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1)统筹城乡流通是转变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领域最主要或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的。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至少要滞后于城镇居民10年~15年。城乡居民消费比(农村居民为1)平均达1∶3.6[1],扩大消费的重点应在农村。(2)统筹城乡流通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有力途径。新农村建设要求统筹城乡利益关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我国农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落后的商品流通体系为代表的低下的农村市场化程度。而商品流通市场体系不完备会直接导致农村经济缺乏活力进而影响农村小康及和谐社会的实现。相关研究表明,统筹城乡流通对农民生产增收和消费品购买,对维护农民利益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3)统筹城乡流通改革是发挥商业先导性作用,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必然要求。R.库克斯(Reavis Cox)把城市理解为“流通组织”,流通服务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特别是农村流通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统筹城乡流通是实现消费公平,实现农村安全消费,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和农村繁荣问题,实现城乡利益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5)统筹城乡流通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转移,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重要载体。从国民收入来看,流通产业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其收入水平。而随着流通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流通领域从事经营或劳动的人越多,那么,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也会越高,进而使国民福利也得到增进。
因此,完善的城乡流通体系,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流通体系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一个重要障碍。长期以来,在对待农村流通体系与城市流通体系的关系上,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一直根深蒂固,这直接导致了城乡流通体系的严重失调,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统筹城乡流通体系,促进其合理化,就成为目前的一个焦点问题。
二、研究综述
有关统筹城乡流通,国外的经典文献早有论述。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可以概括为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城乡分离和分工对立的运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1776)最早从分工的角度研究了城乡流通关系。他提出了动态生产率理论,即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流通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流通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2]杨小凯和赖斯(1994)[3]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了城乡差别的问题。研究表明,城市的分工水平由于居民集中居住所带来的交易效率的提升而显著增加,从而造成城乡商业化方面差距的扩大。在处理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践方面,20世纪70年代,日本“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和韩国“第三次国土规划”突出强调点(城镇)、线(基础设施)和面(农村地域)的网络化发展,较好地处理了本国的城乡流通发展问题。
国内学者对此问题也有较深的研究。黄国雄(2006)[4]指出城乡流通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商业系统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则和王雪峰(2010)[5]认为增进城乡居民消费的要点是改善消费环境,排除消费增长的非收入制约和化解购买力存量,重要的是统筹城乡流通。高铁生(2007)[6]认为加快流通发展,是建设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柳思维等(2007)[7]则论述了统筹城乡的发展理论和中国城乡商品市场失衡的制度诱因。总体看来,国内目前对统筹城乡流通体系构建的研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1)以超市下乡为视角,认为构筑统筹城乡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应该把城市市场中的商业业态、流通模式推广至农村,把农村市场作为城市的延伸和承接(尹汉宁,2007)。(2)以电子商务健全城乡流通体系为视角,认为农村的互联网、电话用户相对不足,导致了农产品销售信息闭塞。大部分市场主体是从批发市场得到供销信息或者从农户、销售市场终端搜集信息以及从其他商务伙伴处得到信息。因此,必须加大农村的电子商务建设,发展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谢菁,2006)。(3)以加快农业产业化为核心发展城乡大流通的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可以使农村流通减少中间产品之间的商流活动,进而减少流通风险和增加收入。(4)以供销社改造为视角,提出要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络,为农民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提供便利(周声涛,2007)。各地供销合作社可以为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为农综合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全过程、系列化的服务,真正成为农村的商品购销中心。(5)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的观点。夏春玉和张闯(2009)[8]通过案例研究城乡互动机制,提出了一个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概念模型和可能的建立路径。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流通研究者就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策层面,并没有对其作更进一步的分析,对城乡流通体系不协调的制约原因及构建策略涉及较少。笔者拟在此构建一个统筹城乡流通体系制度分析框架,从制度供给主体的特征分析制度变迁模式,探讨城乡流通失调的制度原因,探讨统筹城乡流通的路径选择。
三、我国城乡流通失调的原因分析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城乡经济协调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以及以商业化、市场化为特征的农村流通改革,导致农村流通体系日益落后,城乡流通失调,直接表现为流通体系建设脱离城乡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农村流通体系支持。当前城乡经济发展失调,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后的农村流通体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所致。
我国城乡流通与农村经济失调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流通制度进行了有效变革,而农村流通体制变革滞后,城乡流通资源的理想比例遭到破坏,进而导致城乡流通的发展关系走向失调,具体原因如下。
(一)薄弱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
从总体上看,城乡商品市场失衡是与城乡制度相关联的。农村流通体制的变迁始终受制于落后的农村经济。城市经济发达,商品市场分工水平高,有着明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各种新型商业业态的产生大大降低了运行的交易成本,分工也不断深化,城乡在制度上的差异导致落后的农村经济交易成本大大高于城市,农村商品市场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商品市场。
(二)长期“城市偏向”发展战略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工业化”的城市偏向制度发展战略,人为拉大工农产品“剪刀差”,牺牲农业,为迅速实现工业化积累资金,加上分离的户籍制度、二元分割农村土地制度、城乡流通制度等人为的制度安排严格限制农民向城市迁移,使农民身上的锁链日益牢固,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中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造成了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导致乡村与现代化的城市落后巨大。
(三)城乡流通的制度差异
改革开放前的城乡流通制度变迁是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利益集团,由政府整体推进的;改革开放后的城市流通和商业规划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的。而农村流通制度变迁则体现了农民个体的利益要求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包括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体等多种利益主体博弈的渐进过程,非正式制度对农村流通市场变革起到了主要作用。国家采取的相对自由的农村流通体制策略暗含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假设,从而忽略了对市场的研究,也忽视了城乡之间消费差异以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农村的价格歧视行为,导致农村流通进一步弱化。
(四)对农村流通体系的准公共品特性认识不足
如前所述,城乡流通协调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商品流通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流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熟悉不足,对自身应履行的职能熟悉不清,并且履职重点也存在偏差。农村流通体系的准公共品特性要求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应由国家提供,由此农村流通体制的制度变迁模式也应由政府主导。而对农村流通体系的准公共品特性认识不足导致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农村流通体制创新常常落后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因此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城乡流通系统就会走向非均衡状态,资源就不能在城乡之间达到最优配置,从而使城乡流通系统发展不协调。
总的来说,城乡流通体系不协调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历史原因形成的落后经济初始条件的制约,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导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村经济主体发育不良;也有国家采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传统观念的束缚的影响,使城乡流通体系一开始就脱离经济运行。具体表现为:农村流通体制结构不合理、缺乏政策支持,农村流通市场化改革落后,农村交易成本高,制约了商业性流通体制、合作流通体制发展,从而导致城乡流通体系的非协调运行。
四、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机制分析
城市和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受各自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制约,其产业发展、功能形态以及生活习俗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最大特征是农村产业效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和居民消费质量逐步趋于一致。城乡统筹流通不是城乡资源统分统配,不是新的绝对平均主义,不能以牺牲城市效率求得低层次平衡,也不能揠苗助长。城乡流通协调发展的本质内涵是流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最优配置。这种最优配置的前提是城乡流通协调制度处于均衡状态,因此,一定要对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机制有正确的认识。
(一)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发展是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过程
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城乡资源的可持续性优化配置,也是农村城市化道路和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现过程。其协调发展不仅依赖于自然、地理等条件,而且还依赖于交通、通信、信息化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交易技术水平,同时还依赖于社会传统、法制诚信水平、开放程度等制度条件。城乡流通体系之间既可以相互促进,又可以相互制约,这关键取决于政府以及城乡流通协调系统发挥其功能的能力。
(二)宏观制度环境的优化协调是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宏观制度直接影响城乡流通主体能力和交易环境。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从均衡实现过程看,城乡经济发展、分工与交换是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基础;平衡经济发展和利益集团要求的流通政策,以及城乡流通体系资源报酬率和创新能力是城乡流通供给均衡的主导力量。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均衡具有多重性,但都要求与城乡经济长期均衡发展相适应。
(三)城乡流通协调发展必须以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基础
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城乡流通协调要求农村流通资源的净收益应大于等于其用于其他用途的机会成本。由于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流通资源净收益率偏低,因此,城乡流通协调要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必须有以财政支持为基础的优惠性流通政策与之相匹配,营造良好的农村流通产业发展环境。在主体行为方面,城乡流通协调应注重通过制度创新,关键在于把农民利益的提升作为设计统筹城乡流通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提高流通主体信用水平,发展长期交易、合作社交易、关联交易,强化农村流通功能,降低农村流通的交易成本。
(四)城乡流通协调机制是协调路径一致性和具体形态多样性的统一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城乡流通市场协调发展模式,有一个共性,即非常重视政策性、合作性和商业性流通的配合。具体协调手段的选择都是包括政府、市场,以及介于其间的企业、各类合作社等准市场组织、个体经营和社会协调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过程;因此,中国城乡流通协调机制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政府职能,制定统一的从城乡两个层次统筹考虑流通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城乡优势互补原则,形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优势叠加、劣势互补的城乡流通体系。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因地制宜地构建城乡流通协调机制与模式,进而寻找出城乡流通协调机制建设的切入点。
五、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路径选择
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离不开流通体系建设的环境。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更多地表现为流通体制创新的环境不佳、统筹城乡流通的协调制度缺乏弹性所产生的外生性城乡差距,因此,要实现城乡流通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创新机制。
(一)深化协调城乡发展的公共服务和收入再分配体系改革,解除城乡流通不协调的经济约束
城乡流通的协调同时是一个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的问题。在经济从低水平分工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过程中,城乡差距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城乡协调发展就需要深化协调城乡发展的公共服务和收入再分配体系改革,通过提供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比较利益和农民收入,解除统筹城乡流通薄弱的农村经济基础约束。
(二)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流通的制度环境
要始终把“三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以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构建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制度环境。要以协调发展为原则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以城乡统筹为手段改变二元经济和现有农村流通结构,构建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协调发展机制,保持城乡流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协调。此外,还应合理把握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治理结构及能力,培育和保护好农民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明确为农村流通组织创新提供制度基础设施,是当前我国政府统筹城乡流通体制改革的首要职能。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村的投资回报率,也可以为城乡互动创造条件。
(三)创新城乡流通尤其是农村流通的制度供给模式
要尊重城乡流通主体的创新精神,在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明显的农村地区,尤其要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农村流通制度创新模式。做好企业制度、市场制度以及政府对流通领域的宏观调控与规章制度的创新。城乡分离是历史存在的,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退出经济领域,国有企业的自主权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成为了经济的主体,这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歧视行为造成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城乡差距不断加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的逐利行为。因此,关注厂商的行为,鼓励他们向农村倾斜发展,开发适合农民消费的产品就成为统筹城乡流通的重要环节。
(四)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以流通技术促进农村流通效率的提高,实现城乡流通协调
统筹城乡流通要求在农村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流通结构与流通业态,发展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构建流通功能联盟,以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强化流通功能,缩短流通时间,打造高效率服务的城乡流通体系,以流通技术的提高来促进城乡流通协调。
(五)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鼓励农村流通主体的创新,促进多层次城乡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
要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首先,要树立制度流通意识,按流通发展规律推进城乡流通协调体系建设。其次,要树立城乡大流通功能意识,按统筹城乡经济的需求推进城乡流通体制效率的提升。第三,要树立流通产业意识,按产业发展规律推进统筹城乡流通改革,要着力推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产权改革。在统筹城乡流通体制改革中,要充分利用农民合作组织这一潜在的重要流通创新主体,推进正规流通组织与农村合作组织合作,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探索建立适合于不同协调发展模式的农村中小流通机构,促进多层次城乡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
(六)改进城乡流通治理和管理模式,以“公平高效”为目标,实现和谐城乡流通
统筹城乡流通要求改进城乡流通治理和管理模式,注意城乡流通监管中监管与安全,政府与市场,创新与效率之间的动态平衡。要以“公平高效”为目标,切实赋予并保护好农村流通体制的产业地位,加大监管和支持力度,注重发挥其诱导协调城乡消费市场的效能,实现和谐城乡流通。
原文参考文献:
[1]王智.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和消费品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J].调研世界,2011(11):7-11.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Yang X,Rice R.An equilibrium model endogenizing the emergence of a du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sector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4(3).
[4]黄国雄.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J].财贸经济,2005(4):61-66.
[5]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11):77-81.
[6]高铁生.发展大流通,建设新农村[J].中国流通经济,2007(9):18-22.
[7]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6):111-114.
[8]夏春玉,张闯.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J].财贸经济,2009(10):106-112.
[9]傅广宛,蔚盛斌.农民权益保障:政策结构的完善与调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08-111.
[10]冉光和,李敬,熊德平,等.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3):111-115.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郝爱民: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的协调机制与路径选 [2017-6-7 10:54:25]
- 郝爱民简介 [2011-5-27 16:29:28]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