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主观评价是不准确的,主要表现是高估了其直接影响力,而大大低估了其间接影响力。本文根据菲德模型的分析框架,构建出测度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模型,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在1952-1978年和1979-2006年两种不同体制时间段下的影响力和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与检验,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低于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就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其中,所用研究思路、方法和新的发现,对研究服务业具有普遍意义。
关 键 词:商贸流通业/影响力/作用机理/实证分析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界定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程度及其正负面效果问题一直备受流通学界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已经成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亮点和焦点,而由此所引起的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不同认识的对撞也越发的激烈。
一方面,有的学者提出在因特网背景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沟通和交易成为可能,中间商已经不必存在。例证为国际上个人电脑销售排名第一的戴尔公司,其最主要的营销方式就是网络营销。有的认为一些大型零售商直接控制供应商,并收取巨额进场费,引发了供零矛盾,破坏社会和谐,例证为“普马案”和“盛兴案”等相关案例。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有的从微观经济出发,认为我国内资流通企业为我国流通产业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的认为规模流通企业采用大单采购、包销定制等模式阻挡了物价上涨的可能,企业为消费者变相“涨了工资”;有的认为零售商每年的巨额订单成为生产企业的“生命线”;还有的学者提出,对宏观经济来讲,现代流通业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优化国民经济流程、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扩大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广泛和深入。
由此可见,学术界对流通业影响力的看法不同,争论激烈。这些观点和主张都很有启发性,但是其中许多文献主要为主观感觉和定性分析,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所以有进一步梳理和深化的必要。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外延界定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表现在对流通业所包括的行业范围宽窄认识不同,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外延认同者(张绪昌等,1995;林文益,1995;孟子敏,2002;夏春玉,2003;贺爱忠,2004;黄鸥翔等,2004;崔向阳,2005;刘子峰,2005;王月辉,2005)指出,流通业主要包括商业、物流业、信息产业和金融业;狭义外延认同者(贾履让等,1998;乔均,2000;宋则,2002;金永生,2003;马龙龙,2005;韩永飞,2005;张厚珂,2006)提出,流通产业只应包括专门从事媒介商流的批发业、零售业,以及从事物流的运输业、仓储业等。本文认同狭义流通业外延,认为对于流通产业的界定,必须以流通为基点:一是看其是否专门从事商品流通;二是看其是否专门为商品流通服务。故而,流通产业包括两大部门:一是商业,主要指批发业和零售业;二是专门为商业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物流业,两者共同构成流通产业体系。所以,本文所研究的流通业范畴主要指批发业和零售业及专门为商业服务的仓储、交通运输及邮政业等行业。
(二)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界定
1.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研究内容梳理。目前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流通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商寻,1998;陈文玲等,1999;杨建文等,2000;夏春玉,2002;孟子敏,2002;戢守峰等,2004;赵德海等,2004;黄国雄,2005;宗颖等,2005;王德章等,2006);(2)流通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刘世彦,2000;宋则等,2002;蒋振声等,2002;晏敬东等,2002;刘吉林,2004;顾乃华,2005;任刚举等,2005;曹金栋等,2005;欧阳建国等,2006;吴宪和,2006;曹丽莉,2006);(3)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商寻,1998;陈文玲等,1999;乔均等,2000;吴沉,2001;夏春玉,2002;孟子敏,2002;戢守峰等,2004;宗颖等,2005;黄海,2005;黄国雄,2005);(4)流通产业对国民福利的贡献(乔均等,2000);(5)流通产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贡献(谢朝斌,1995;晏维龙等,2004;王小平、董哲,2006)。综上所述,文献内容主要从经济增长、国民福利与就业、产业结构、企业供应链和城市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来对流通产业影响力进行分析。
2.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内涵、外延和研究内容界定。本文认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内涵是指商贸流通服务业支撑或改变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原有状态的能力。这种影响能力的大小、强弱,取决于相关的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和行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整体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外延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力两个部分。直接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对GDP的贡献力;间接影响力又称“溢出效应”,指商贸流通服务业通过对国民经济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本文和上述文献综述中的影响力研究最大的不同在于以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为界,分阶段把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及其作用机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对流通业的影响力进行客观可靠的评价,并据此来探讨相关的管理体制及产业政策问题。其中所用研究思路、方法和新的发现,对研究服务业具有普遍意义。
二、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研究
(一)模型介绍与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菲德模型研究1978年前后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效应。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商贸流通业在组织制度、融资方式、政企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以1978年为分界线,以菲德两部门模型为基础,将整个社会的经济部门划分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和非商贸流通服务业部门,从两个时间阶段对比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通过影响非商贸流通服务业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
(二)模型构建
其中,是方程(2)和(3)中劳动力和资本的边际产出,δ在理论上可以等于、大于或者小于零,分别表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边际生产力等于、大于或者小于非商贸流通服务业。调整上述生产方程,利用(1)、(2)、(3)、(4)、(5)和(6),可以推导出:
dY/Y=α(K/Y)+β(dL/L)+γ(dLT/LT)(LT/Y)(7)
式(7)中,dY/Y、dL/L和dLT/LT分别是总产品、劳动力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增长率,LT/Y是商贸流通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K在全国的统计资料中不存在,但是接近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I,可将国内投资I视同于资本存量的K,α是非商贸流通服务业资本的边际产品;β是非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弹性系数;γ代表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γ=δ/(1+δ)+g[,L],由前述假设非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弹性不变,可将式(7)转化为
式(8)中θ是流通服务业直接贡献系数,可解释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流通服务业产出每增加1元,GDP直接增加θ元。系数估计值[δ/(1+δ)-θ]是流通服务业的全部作用,可以解释为流通服务业产出每增加1元,假定其他条件不变,GDP将增加[δ/(1+δ)-θ]元。它不仅包括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直接贡献,而且包括了通过外溢作用而产生的间接贡献。
(三)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选择标准如下:由前述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外延界定,本文中商贸流通业的产值(LT)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和储运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及商贸流通业产值按照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就业人数包括城镇和农村就业人口。投资(I)在本文中使用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有、集体、个体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之和。
根据数据和公式(8),使用Eviews5.0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的估计结果中,1953-1978阶段,调整的=0.85,说明本模型对商贸流通服务业溢出效应的拟合度为85%,可以在85%的程度上解释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F=36.31513,Prob(F-statistic)=0.000000,所有自变量可以显著预测因变量;1979-2006阶段,调整的=0.51,说明本模型对商贸流通服务业溢出效应的拟合度为51%,可以在51%的程度上解释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F=5.873856,Prob(F-statistic)=0.0017,所有自变量可以显著预测因变量。
(四)回归结果分析
从直接影响力来看,1953-1978和1979-2006年间的回归方程结果中,dLT/LT的系数分别为1.50和0.09,表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直接带动两个期间内经济分别增长1.50和0.09个百分点。而从全部影响力来看,1953-1978和1979-2006年间的回归方程结果中,(dLT/LT)(LT/Y)的系数分别为-5.67和1.52,这表明商贸流通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促使两个期间内经济分别增长-5.67和1.52个百分点。这不仅包括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直接贡献,而且包括了通过外溢作用而产生的间接贡献。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1.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低于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力。商贸流通服务业在1978年前后两个阶段,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都小于间接影响力绝对值,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力足以弥补自身较低的直接贡献并绰绰有余。以前的研究注重测算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其外溢效应却没有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统计数字之中,从而大大低估了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也就是说,社会虽享用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溢效应,但并未因使用这种外溢效应而支付任何费用。这也许是所有不那么直观的服务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从而也是包括商贸业在内的服务业在各个国家后来居上、蓬勃发展的深刻缘由。不太直观的服务业正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原来“很表面、很直观、很物质”的农业和工业。所以,在合理的制度空间下,大力发展包括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内的服务业,可能会得到更好、更有效率的农业和工业,会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总福利。
2.商贸流通服务业效率低于非商贸流通服务业。利用(dLT/LT)(LT/Y)的系数可计算出非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差距值δ。结果显示1953-1978年间δ的平均值为-0.80,1979-2006年间δ的平均值为δ=-2.3(由δ/(1+δ)-θ算出)。改革开放前后两阶段δ值均为负值,这意味着两个时期在投入同等劳动力和资本的情况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出比非商贸流通服务业低。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相对边际生产力低于非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局面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并出现了差距拉大的现象,如在计算机管理技术、中央采购技术、物流配送技术、营销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等方面缺乏硬件装备及资源的整合和管理优化能力。所以,如何实现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断实现我国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仍然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3.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在改革开放前大于开放后。1952-1978和1979-2006年间,贸流通服务业直接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50和0.09,改革开放前大于开放后。1978年前,商贸流通服务业占GDP比重平均高达12.8%。“一五”时期,农业以手工劳动为主,工业等第二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商贸流通服务业成为振兴经济的先行部门之一。1961-1977年间尽管受自然灾害和政治运动影响剧烈,但是在商品匮乏的背景下,商品流通部门凭借行政权力占有商品资源的分配权,为保障消费与各产业的资源需要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在这两个时段内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表现了较高的直接贡献;1978年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当期GDP的比重平均下降为10%左右,同时观察发现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高影响力来自于行政性垄断和市场供不应求时的特殊时期。如在1978后直至1997年,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及市场与计划混合的二元体制下,商贸流通服务业快速发展,效益良好;而自1998年后至今,供过于求与单一市场体制成为经济运行常态,在其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相对边际生产力低于非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局面仍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并出现了差距拉大的现象,许多商贸流通服务企业的财务绩效主要来源于供应商的进场费和拖欠的货款,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不可避免地有所降低,可见,流通服务企业提高管理及营销能力是其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当务之急。
4.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间接影响力在不同的政策和体制空间截然不同。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在不同的政策和体制空间是截然不同的正负效应。1950-1978年,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基本上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定部门经济,作为市场交易的专业化提供者的流通企业是不存在的,而整个流通业的停滞及僵化使之对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优化国民经济流程、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增进社会总福利等全局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力起到了制约的负作用。因此,在市场机制无法作用的背景下,虽然商贸流通服务业直接影响力为正,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溢效应却为负值。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赋予了商贸流通服务企业市场主体身份,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商贸流通服务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市场扩大化和复杂化也对商品流通产生了巨大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的流通渠道模式开始形成,促使专业化生产和多样化的个人消费协调一致的根本职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之对国民经济表现了正向的间接推动作用。
毋庸置疑,为了使经济更好发展,我们希望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总是正面的、最大的,那么首先需要深思的问题就是,这种影响力效应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呢?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对策,确保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正常发挥。
三、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作用机理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和间接两种不同的影响力,这两种不同的影响力作用机理也各不相同。
(一)直接影响力作用机理
商贸流通服务业通过点、线、面和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融合,实现生产和消费对接的基本职能,并发挥其直接影响力作用。
1.“点”、“线”、“面”形成商品流通的基本空间构成元素。“点”为商品流通经济活动的中心或节点。既可以指商业网点,也包括由网点形成的节点体或活动场所。如城市、贸易中心、集贸市场等。“线”为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通道,在所有权转移上,由商品所有者组成,推动商品从生产进入消费领域的组织序列。在实物转移上,与交通干线有较强的联系。“面”指商品流通吸引和辐射的范围。就单种商品而言,可用消费者的分布情况表示。从日常消费品来看,可用零售商店的布点情况来表示。点、线、面空间三要素不仅具有方位、距离和范围等方面的几何规定性,而且具有不可缺一性。点线面要素的层次组合,形成空间等级规模结构,而点线面要素的有效结合,将形成一个高效的网络系统。
2.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构成联结商品流通点、线、面的基本功能元素。简单地说,商流是指商品从生产向消费领域(包括生产消费)运动中一系列价值形态变化和所有权转移过程;物流是指商品使用价值实体移动的过程;信息流是反映商流、物流历史和现实的运动情况,又预测它们的可能运动情况的过程。三者合则形成统一的流通过程,分则有彼此独立的运动形式和客观规律(由于资金运营已经由独立的金融机构承担起来,所以在这里不再讨论资金流的情况)。在商流、物流、信息流三者之间,以信息流为媒介、通过商流实现商品的价值,通过物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完成商品流通全过程。
因此,要使商贸流通业顺利、高效完成其媒介生产和消费的基本职能,就必须加强其空间序和功能序的立体组合。具体表现为商业网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经济实体的三流联系密集交错,形成职能综合化的流通体系,这种职能综合化的流通体系的运行,形成了商贸流通业直接影响力作用机理。
(二)间接影响力作用机理
间接影响力作用的发挥由外溢经济职能和外溢社会职能承担。
1.外溢经济职能。商贸流通业充当着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角色,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这种作用为外溢经济职能。生产专业化与消费多样化之间的矛盾要通过流通过程方能获得相对的解决。由于社会化生产使生产部门“放宽”,生产序列“拉长”,对最终消费来说,生产部门或企业的产品大都以中间产品、局部产品的形式出现。这时,只有通过流通过程连接,生产对消费才有意义。这种情况下,对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它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或者“提前”的活动,例如加工、运输、保管、包装、装卸等的数量在大量增加,同时,需要向流通领域投入和取出大量信息,需要各种生产性、技术性、商业性服务。因此,流通在完成商品买卖基本职能的同时,完成着由此派生出的其他职能,如售前售后服务、广告业务、租赁业务、贮运加工、技术咨询、商业预测和其他社会服务等等。流通已从交换中介人变成“综合服务”系统,相应的,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也在随之加深,流通以适应多样化的个人消费为前提,从经营战略上引导、参与生产。由此可见,流通通过对生产和消费影响的加深,间接影响了宏观经济的发展。
2.外溢社会职能。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一样,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商贸流通业承担起了破除体制改革瓶颈,减轻改革阵痛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表现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社会成本及吸收转移劳动力方面。首先,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社会成本方面来看,当前工作思路的主要注意力迫切需要从“靠加法、拼增量”转变为“靠减法、解存量”,即优化、降解、盘活累积延续多年、已被视为“既成事实”的经济存量。社会财富存量既定以后,只有通过商贸流通服务业实现货畅其流,消灭耽搁迟滞、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使所有经济环节和领域趋近于“流畅平滑”的有效状态,才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真实增长,才意味着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和人民生活得到实惠,反之,则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虚假增长。其次,商贸流通业充当了体制改革中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劳动力份额居第三产业之首,说明和其他产业相比,流通业有极大的就业吸收空间。并且由于流通业的发展对各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中间需求,从而推动了相关产业生产的扩大,引致相关产业大量的就业需求增加,从而对整个就业产生了巨大的乘数效应。
至此,商贸流通业影响力作用机理可见一斑:商贸流通服务业在通过点、线、面和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融合,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对接,发挥天然媒介职能的时候,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通过其职能的扩张,优化行业和地区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约社会成本,增加就业,又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并改善了民生,进一步间接推动了了宏观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商贸流通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四、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对策
由以上分析的作用机理可知,商贸流通服务业同其他服务业一样,不仅存在可识别的直接影响力,而且存在较为隐蔽但仍然可识别的更强烈、更巨大的间接影响力。提高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对策的关键是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下,构建流通基本空间元素和基本功能元素,促使流通产业内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与流通产业体制改革
1.深化市场主导型经济体制的改革。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壮大,关键在于外部体制和政策环境,在于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至今的纵向化、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这种纵向化、条块分割、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与横向性市场流通体系相互冲突,造成地区、部门、所有制、国内和国际市场、生产和流通的分割;它使得原本可以更有效率的、更具竞争性的、内外贸一体化的商品流程和流通网络被切割得零零碎碎,导致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难以计数。因此现代流通体制取向要着力解决政企不分、行政垄断、地区保护等问题,形成政策统一、竞争有序、高效畅通、网络一体的商品流通管理体制。
2.流通产业政策理念的转变。在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的条件下,中国流通业已经成为先导与战略产业。最新迹象表明,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人格化”表现,企业竞争性的商业订单机制及其流通渠道已经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凭借贴近市场和了解消费信息的优势,流通服务企业已取得对上游制造商、供应商的支配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必须转向围绕着流通企业为中心而展开,以流通企业为“链主”向上整合制造企业,向下整合服务企业。与此相适应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结构、就业结构重心亦从制造企业转向流通企业;整个国民经济的利润来源、运行效率重心亦从制造企业转向流通企业。
3.尽快完善国内流通领域的法规体系。法制建设与政府职能改革相辅相成。我国流通产业方面的专门法规较为有限,而且这些法规大都过于原则性,不易操作。从实际执行情况看,许多规定也不够完善,急需进行修改补充,对于各种变通形式,更没有规范性的政策,结果造成我国流通领域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及令出多门,企业无所适从。特别是在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完善国内流通领域的法规体系就显得尤为紧迫与必要。
(二)形成流通产业内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合理化
流通产业内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合理化的主要要求是:点、线、面之间布局疏密状态合理;规模化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1.通过流通产业布局政策,促进点、线、面之间疏密状态合理化。我国现有网点布局结构疏密无序,突出表现在地区结构失衡,即区域之间的网点布局与区域内部布局结构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布局结构不协调,东西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商品流通不协调;城市与农村布局结构不协调,城乡结合部的网点布局与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商品流通不协调。中国商品市场层次多、差别大,需要分类指导。对于东部发达地区,重在创新、发展;中部地区在于完善、提高;西部地区需要扶持、开发。具体来讲应以特大城市商业为主导,以中小城市为主体,以农村市场为基础,积极发展“万村千乡”农家店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资仓储商店,通过连锁经营,架构城乡互动的流通网络体系。
2.通过流通产业组织政策,促进规模化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化程度低,竞争激烈,存在“小、散、差”的状况。而自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后,规模化的外资流通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与资本运作收购、或买断热销商品的区域销售权等方式,进入我国的零售业市场,给我国内资流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所以,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结构应以现代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为主导,以中小商业为基础,积极推广连锁经营形式,鼓励大型生产企业构建通向世界市场的分销体系。当前,尤其要根据服务业巨大外溢效应的特点,强化公共财政扶持力度,例如加大国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将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等工程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市场前景好的流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股票上市、增资扩股等途径募集社会资金,扩大经营规模。尽快出台连锁企业统一纳税办法,实现连锁企业所有分店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申报、纳税等。与此同时,要在国际市场充分发挥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推动商业资本走出去、国际化,切实改变中国商品输出庞大而商业资本输出弱小、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失衡的状况。
(三)形成流通产业内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高度化
流通产业内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高度化方面的主要要求是:区域市场形成层次性和等级性,并联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商流、物流与信息流三流联系交错密集、通道配套运行,形成职能综合化的流通体系。
1.鼓励商贸流通服务业向第一、第二产业渗透。要使区域市场形成层次性和等级性,并联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流通体系是重中之重。目前农村市场狭小、农产品卖难问题及城市市场拥挤、工业品大面积滞销积压的“双重滞销”状况背后,反映出新时期农村市场的研究、开发滞后,及以市场协调为基础的工农、城乡互为供求的一体化关系脱节。将农村市场作为建立畅销体系和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重要启动点,需要以零售企业为中心构建基于顾客价值的渠道关系网络和信息网络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零售企业从整个企业渠道关系网络视角,以顾客价值为出发点和中心,利用信息网络,结合自身核心能力,以所建立、维护、扩展和进化的企业关系网络为管理重点,通过零售网络管理把生产商、批发商、零售企业等创造和满足顾客价值的所有环节联系起来并进行优化,使原材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送到有消费需求的最终顾客手中,以实现效率最高和成本最小化,达到整个零售网络的资源配置最优化。
2.构建职能综合化的流通体系。构建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等职能综合化的流通体系,最迫切的问题是推进物流与信息流的高效化与合理化。
(1)推动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我国流通现代化的水平还很低,这正是长期以来不重视流通产业技术投入和资本投入的结果。在当前,流通产业的技术政策主要应为大力推动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网络建设。电子商务利用网络传输与配送方式,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消费者与厂商,并在网上同世界各地进行商品买卖与交易,缩短了商品周转时间,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具体政策是:首先,要做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其次,要继续探索连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开办网上商店;最后,要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网上交易规则,规范网上交易秩序。
(2)推进物流高效化与合理化。物流的高效化与合理化,关键在于将社会物流资源优化整合、工业企业物流绩效改善作为主攻方向。我国物流行业管理多年来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比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归属铁道部、交通运输部、民航总局等管理。这种条块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物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妨碍了物流的社会化进程及整体效益。我国物流的另一突出问题表现在工业企业自设采购、库存、储运和销售机构,这种游离于市场交易之外的非社会化物流运作在全部物流活动中所占比例过高,而根据对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调查,工业企业通过外包物流服务,平均可以节约39%的物流成本。因此,要以大幅度降低跑空率、提高综合效率为近期目标,使各类车辆平均跑空率从目前的40%下降至20%,缓解能源、道路资源短缺的压力;以改变物流资源条块分割,铁路、公路、水路、海运、航空、管道各自为政的物流管理体制为远期目标,优化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存量,推进物流的高效化与合理化。
原文参考文献:
[1]Joachim Singelman,From Agriculture to Services: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Sage Publications,Inc.,1978.
[2]奥列弗·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3]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5]钟鸣长等:《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分析》,《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7期。
[6]李骏阳:《论电子商务对流通效率与交易费用的影响》,《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8期。
[7]蔡柏良:《流通战略联盟的构建及其难点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赵凯: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 [2017-6-2 17:29:35]
- 赵凯简介 [2010-3-15 16:37:34]
- 赵凯:中国零售壁垒演变与跨国公司战略转变 [2010-3-15 16:29:03]
- 赵凯:对我国零售产业市场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2010-3-15 16:13:24]
- 赵凯:我国城乡消费需求理论与实证研究—以 [2010-3-10 16:41:47]
- 赵凯:零售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百货、 [2010-3-10 16:30:09]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