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一: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湖南商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2005-12-23
经济改革与开放 一 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理论发展史 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就是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而不断加强,而不是削弱。 (一)西方市场经济初期,古典经济学家们否认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 古典经济学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西方经济学。鉴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不应干预经济,应放任自由,让“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运行,使其自动平衡。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把在“自然自由的制度”下的国家职能归结下述三方面:(1)“保护本国的社会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2)“保护人们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或压迫,换言之,就是设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3)“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这类机关和工程,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出来创办或维持”,[1]因此,按照斯密所规定的国家职能,政府也就是起一个“守夜人”的作用,政府只要像一个“守夜人”那样防止外来的暴行和侵略,并维持公共治安就可以了,不要干预经济生活。古典学派的其他重要代表人物如李图嘉和穆勒,对斯密的观点均持肯定态度。 古典学派否认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思想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经济发展初期,资产阶级雄心勃勃,充满信心,认为市场的自动调节可以使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政府没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放任自由。同时,这种思想的形成也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国家过程中,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的思想紧密相关。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矛盾逐渐尖税,经济学上一些提法开始转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市场固有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并且出现了频繁的经济危机。为了解释当时社会现实及提供对策的需要,西方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一些经济学家不仅承认经济危机的存在,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上。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瑞典经济学家的动态均衡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英国和美国经济学家的货币数量理论;伦敦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等。同一时期,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也承认经济波动的存在。其实早在19世纪中叶,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就开始怀疑市场万能观点。如西斯蒙第在自己的宏观经济研究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从而得出了危机不可避免论。 当然,这一时期的西方经济学家尚未从理论上探讨如何调控宏观经济,新古典经济学的中心仍然是自由放任,只不过是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放任思想,并建立了说明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的微观经济学体系。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生产关系,在资本关系所许可的范围内,采取股份公司和联合制的形式,形成垄断联盟。20世纪初以后,由于生产的进一步集中,垄断发展为国家垄断,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国家“参与制”经济,政府也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当然,这时候政府的调控还是很有限的。 (三)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震醒了西方经济学家,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一枝独秀 1929──1933年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使得30年代前占统治地位的古典经济学关于靠价格、市场机制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理论和自由放任等政策主张宣告彻底破产,出现了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和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了曾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凯恩斯革命”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正是在这本书中,政府由“守夜人”转变为“调节者”的角色。凯恩斯认为,“为确保充分就业所必须有的中央统制,已经把传统的政府机能扩充了许多……不能让经济力量自由运用,须由政府约束或指导”,“这是唯一切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之全部毁灭,又是必要条件,可以让私人策动力有适当运用”。[2]凯恩斯宣称:资本主义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以便“解决”失业问题。他力图证明资本主义的失业和危机是可以医治的,而唯一的医治方案就是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他竭力主张扩大政府职能,要求国家鼓励投资和消费,直至进行直接投资。由于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完全符合垄断资本的利益,适合国家垄断资本的需要,因此,凯恩斯主义很快就博得了西方经济学家的青睐,取代了传统庸俗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并在长期内成为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四)战后到6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了 战后西方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凯恩斯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特别是美国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在各个方面发展了宏观经济学,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 希克斯和汉森提出了LS─LM模式。在理论上,这一模式用一般均衡方法概括了凯恩斯的需求决定理论;在政策上,这一模式可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因此,LS─LM模式,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这就是说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与政策分析都是围绕这一模式而展开的。通过分析LS─LM模式,可以看出,要使政策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最好的方法还是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起来使用。 政策的配合使用也有不同的情况。第一,当经济萧条时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样能更有力地刺激经济繁荣。在60年代,美国政府就是用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经济得到迅速增长。1962年美国采用了投资补贴的做法。1964年进行大幅度减税(个人所得税减少20%以上,公司所得税减少8%左右),从而刺激了总需求GNP增长率从1963年的4%,增加到1965年的6%。同时,又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的幅度很少(1963年为4.26%,1965年为4.49%)。[3]这种政策的配合,成功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第二,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时,也可以把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1969~1970年,美国政府采取了这种政策配合,以制止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三,也可以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者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美国在80年代初曾经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制止当时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又运用减税、投资补贴等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这有助于美国经济摆脱当时的滞胀局面。 LS─LM模式所揭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原理,显然比凯恩斯的单纯膨胀性财政政策观点更优化了一步,视野也更为宽阔。 (五)70年代初期以来,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理论遇到的挑战 7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西方国家“滞胀”的出现,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的地位动摇了,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得以兴起与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他们认为滞胀的根源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因此提出了自由放任,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主张。从70年代末起,西方各国采用了这些主张,实行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对经济的复兴起到了一定作用。 尽管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遇到了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挑战,但是,从理论上说,新古典综合派的主流地位仍然没有丧失,在经济政策上,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格调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在今后相当时期内,新古典综合派之所以仍然能占正统地位,首先在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总趋势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决不会退回到19世纪的自由放任。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了国家干预的趋势,顺应了西方国家政府的意图,它的正统地位是由资本主义的现实所决定的。 二 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现状 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也搞得极为成功,其中以美国和日本最为典型。 (一)美国的宏观调控 关于战后美国经济的特征,有一句通俗而流行的说法,即“大公司、大政府”。这就是说,战后美国的经济,微观上自由竞争已为垄断所取代,即小公司过渡到大公司,宏观上则由无所作为的小政府过渡为全面干预经济生活的大政府形态。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机构分为三类:一是总统办事机构,二是联邦政府部门,三是独立管制机构。总统办事机构中经济管理机构有两个: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经济顾问委员会。联邦政府部门中经济管理机构有六个: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能源部、运输部、内政部。独立管制机构有:州际商业委员会、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电讯委员会、证券和交易委员会等。 除财政部负责政府的财政预算、拟订财税政策以外,美国政府制定和执行经济与贸易政策的机构主要有三个部门:(1)贸易代表办公室。是美国最高级的贸易谈判代表,直接受总统领导,人员精干(87人),被誉为最有效率的机构。(2)商务部。联邦政府的商务部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美国商务和国际贸易,其职能是:提供信息服务;以立法为主要手段,进行市场监控,配合其他部门规范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以低利率贷款为经济手段,协调州际间的经济发展。(3)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储备体系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咨询委员会五部分组成。其中联邦储备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中极其重要的政策执行部门,具体办理中央银行业务。联邦储备委员会是联邦储备体系中的决策机构,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方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据资料介绍,立法规定,联邦储备委员会直接对国会负责,除国会在个别时期授权总统可以对联储发出指令外,一般情况下,任何人或部门(包括总统、财政部长)都无权介入或干涉该委员会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执行。该委员会独立制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独立决定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证券的数量、种类和价格,并就货币政策的执行结果独立负责。 美国政府机构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职能特征,是联邦制度下的三级政府分权体制;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责任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功能各有侧重,以避免职责模糊或重叠,便于协调发展。各州和地方政府在遵守宪法和联邦法律的前提下,在形成各有特色的法制环境和经济增长上,处于竞争发展的局面。而联邦政府则可以比较超脱地协调州际经济关系,以精简的机构(1亿2千万就业人口中,各级政府职员为150万人)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美国政府在调控经济中,有以下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重视基础设施投资。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际,罗斯福总统果断地实施新政,采取国家干预政策,此后,政府重视对灌溉、供水、防洪等水利工程以及运河、铁路、公路、港口、电讯网等交通通讯工程的投资,这些基础产业均属于国家所有制,其中不少由州政府和地方出资兴办。 第二,重视科研投资。美国对科研历来十分重视,投入的经费是巨大的。政府提供了国内科研费用总数的2/3左右,用于国家科研中心、实验室、各大学私人研究机构。各大企业、专业团体还拥有一批科研机构。 第三,国家投资建企业。二战期间,国家投资建立约2600个大企业,战后出租或廉价出卖给私人,国家仅保留10─12%左右。 (二) 日本的宏观调控 在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比美国更强有力。日本政府以经济管理为主要职能的机构有大藏省、通商产业省、经济企划厅、农林水产省、运输省。大藏省是主管全国财政、金融和税收的政府机关,在调控总需求方面具有很大的威力。日本企业界流行着一句话:“大藏省跺一跺脚,日本企业便要颤三颤”,可见大藏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了。为了制定产业政策、通商政策,日本设立了通商机构。除了医药、食品、烟酒、交通运输、建筑等几大行业外,其他所有的工商企业都在通产省的管辖范围之内。通产省与企业联系紧密,长于行政指导,信息网络广泛,传递渠道多样而迅速,一旦获得可靠经济信息,立即传导经企业,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当通产省与民间企业之间出现矛盾时,一般来说企业还是尊重通产省。通产省的官员都是专家,他们长期从事研究,深入基层,熟悉行情,所提供的信息可信赖,因此所提建议都很有价值,企业家称通产省为工商业的“保姆”。 经济企划厅成立于1952年,直属总理办公室领导,一些重大问题,由总理直接下达指示。企划厅主要负责中长期计划的编制工作,对全国经济进行宏观指导,如制订具有可行性的经济计划,协商中央各部门和社会集团之间的意见和行动。企划厅设有经济委员会,由27人组成,实际是经济顾问班子。日本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并无法律效力,经济计划规定的主要经济指标,不要求企业和有关部门完全照办。因此企划厅对经济指导不是靠命令、指示,而是靠一系列带有指导性的计划。 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各具特色。如法国在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方面,德国在货币金融强有力控制方面,英国对重要产业的国有化措施方面,以及意大利的国有经济体系,都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代表性做法。 瑞典的宏观调控更具特色。它建立了适合于本国国情的,以社会福利体系为核心的宏观调控体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以充分就业、公平分配和社会保障为主要目标;(2)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3)高税收是高福利的基础。 三 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形式 企业国有化、经济政策调节和经济计划化是战后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形式。 (一)企业国有化 西方国家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旨在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直接的物质基础,使国有企业更好地负起社会责任。政府往往通过直接控制国有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控制国有企业投资收益率和资金来源等方式,以此促使国有企业有效地干预市场,充当政府“调节者”的角色。 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两大领域,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部门以及高科技领域。这两大领域的共同特点是投资额巨大,周转时间长和风险大,私人资本不愿投资或难以问津,市场在这两大领域往往失灵。然而这两大领域对一国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政府不得不直接干预,投资兴办国有企业。 战后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若干次国有企业发展的高潮。40─50年代国有企业发展的高潮的背景是:战后西方国家面临恢复国民经济的重任,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重工业部门急需发展,而私人资本的力量极其有限,政府不得不直接投资于这些领域。此外,发展国有企业能够直接吸收大量劳动力,有助于减轻当时巨大的就业压力。70年代,有些西方国家又出现了国有企业发展的高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科技进步以及新兴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发展促成的。80年代初,国有化达到了最高峰。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1990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平均为10%左右。某些主要西欧国家所占比重更高,如法国为23%,意大利为20%,英国为16%,联邦德国为14%,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为10%。 从实际情况来看,西方国家国有企业在基础部门所占比重相当高,如表1所示。 表1 1977年主要西方国家国营企业在基础部门所占的比重(%)[4]
西方国家企业的国有化,成功地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且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事务方面为政府“排忧解难”。当然,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私有化的浪潮。昔日国有经济相当发达的英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从70年代末的16%下降到80年代末的5%。截至1987年,法国被私有化的企业数已达1082个,占国有企业总数的35%。日本已将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日本电话公司”、“日本国铁”、“日本烟草专卖公司”等大型国有骨干企业转为民营。国有企业本来就不多的美国,1987年又将联合铁路公司私有化。1993年,西欧又再度出现私有化运动,各国政府相继制定私有化计划。据有关报道,法国政府于1993年5月宣布的私有化运动,被认为是同社会党奉行的“强大的国有部门”学说的决裂。在国有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的意大利,政府于1992年。月宣布了涉及所有生产部门的私有化计划,并成立了私有化部,目的是减少120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出现私有化浪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经营亏损,要靠国家财政补贴。例如,在60~70年代,英、法等西欧国家,对于亏损企业的补贴大约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3~1/2。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究竟该何去何从,只能由今后的实践来回答。但不管怎样,国有化的企业目前仍不愧为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形式之一。 (二)经济政策调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它们以协调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为目标。西方学者一般把财政政策定义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总水平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的时候,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相反,当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时候,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所运用的主要手段是: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改变税率。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根据既定目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的时候,中央银行就要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支出,以解决衰退和失业问题;相反,当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时候,中央银行主要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抑制总支出,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货币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和改变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贴现率政策虽然曾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但是现在已被放在次要地位。改变法定准备率被认为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这种手段由于影响太强烈而不常使用。美国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20年中,联邦准备银行一共15次改变成员银行的准备率。 西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最成功的范例是德国的宏观调控。本世纪20年代和40年代,德国曾发生了两次恶性货膨胀。战后以来,历届德国政府都特别强调货币政策的运用,把稳定货币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第一目标。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奇迹般崛起,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德国制定和实行了西方国家中最为完善和有效的货币政策。其货币政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通过立法的形式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2)稳定的中央银行人事体制。(3)通过有效地控制货币量实现货币的稳定。一般来说,联邦银行的货币增长率指标是根据以下四个因素制定的。一是生产能力的预期增长率;二是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预期变化;三是不可避免的物价增长率;四是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期变化。 (三)经济计划化 经济计划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计划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承担调控职能,弥补市场的缺陷。一般认为,市场失灵主要出现在五个领域,分别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大的结构调整;公平竞争;有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以及经济学上讲的“外部不经济”问题;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这五个领域中,经济总量的平衡一般通过经济政策手段来调控;企业国有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后三个领域。只是第二个领域即大的结构调整问题,经济政策和企业国有化都难以发挥作用,因此需要通过另一种调控形式,制定经济计划来实现大的结构调整。大的结构调整问题,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基础产业的关系以及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等等大的结构调整问题。第二,为了抑制市场的自发性和滞后性,政府制订计划诱导企业经济行为,将其纳入市场机制正常运行轨道。市场配置一般是由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来进行自发的调节,而且这种调节带有滞后性,就是说从价格形成到信号反馈再到产品产出效应,有一定的时滞。市场的自发性、滞后性,决定了企业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市场信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具有广泛信息网络的政府计划机构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制定计划,指导企业行为。计划机构源于市场的计划,往往能正确预测市场局势,能使企业把握市场变动趋势,克服市场带来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同时,计划机构制定的计划一般是指导性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会束缚企业的活力。 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性最强的是法国。战后初期,法国政府采纳了著名经济学家让·莫内提出的把国家计划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的建议,并于1946年成立了法国计划总署,负责制定全国的经济发展计划。法国政府从1946年到1982年36年中,执行了相当严格的经济计划管理体制,首先对国有经济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其次对财政拨给地方政府的各项资金运用实行指令性计划,还对国民经济的某些重要的综合性经济指标实行了指令性计划。当然,法国的经济计划还是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并不是一整套由上而下的指令性数量指标,除了上述的指令性计划外,其主要内容是:科学分析国民经济的形势;预测经济发展前景;向企业和有关部门提供有关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状况的综合信息;同时也协调有关方面的经济活动。经济计划仍然以指导性计划为主体,具有协商性、指导性、间接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法国计划的模式是由计划署制定总体计划,财政部据以制定具体计划;计划署制定中长期计划,财政部据以制定年度计划。计划署直属总理领导,其基本结构为几个委员会。委员会是依据制定计划的需要,按计划项目设置。从1982年以后,法国经济已彻底恢复,经济发展态势很好。同时由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所鼓吹的自由放任思想的影响,X2因此,法国的经济计划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完全取消了指令性计划,改为劝说性计划,而且计划覆盖的范围大大减少,由事无巨细过渡为只提出发展的重点。 (作者单位:刘天祥,湖南商学院贸易系;陈乐一,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254、272、253、254页。 [2]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327、378页。 [3]梁小民:《高级宏观经济学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4]资料来源:〔英〕《经济学家》1970年12月30日,第39页,世界银行《1983年世界发展报告》,第50页。 [4]参见王金存:《从世界经济发展看国营企业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世界经济》1993年第7期。 ^^ |
作者:陈乐一/刘…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陈乐一:我国商品市场波动特征分析 [2009-12-4 17:08:26]
- 陈乐一:我国消费品市场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实 [2009-12-4 17:09:08]
- 陈乐一:对消费与收入关系理论的再思考 [2009-1-12 11:59:44]
- 陈乐一简介 [2009-1-12 11:35:35]
-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兼论现阶段中国 [2005-12-23 11:20:37]
- 陈乐一 :略论失业 [2005-12-23 11:16:15]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