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陈乐一正文
陈乐一:西方传统经济周期理论述评
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05-12-23 点击数:



    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现象引起了众人的注目。19世纪中叶以来至现在,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近百种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其著述实可谓汗牛充栋。在整个经济周期理论研究演变过程中,有两位著名学者大约在同一时期所做的工作,实际上起到了划分周期理论研究阶段的作用,他们是哈伯勒和凯恩斯。哈伯勒的贡献主要是在《繁荣与萧条》一书中,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的各种经济周期理论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凯恩斯在他的《通论》中虽然并没有提供一个系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但他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却为以后的经济周期理论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方向。如果把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作为经济周期研究的分界线,那么,此前的学说和流派可以统称为传统经济周期理论,此后的则是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也就是说,哈伯勒作过总结的那些学说和流派就是传统经济周期理论,此后的则是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哈伯勒对那些理论进行总结是有其历史背景的。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这段时期中,西方学者已经提出了数10种经济周期理论。鉴于这些理论的数量是如此之多,国际联盟(现在联合国的前身)特意指定当时著名学者哈伯勒撰写了《繁荣与萧条》一书来对以往的各种理论进行总结。这本权威性的著作把当时所出现过的各种周期理论已分为六个大的类别,每一类别之中又包含着不同的理论分支。这六大类别是: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论、成本改变论、消费不足论、心理理论和农作物收获论。这六个大的类别也就构成了本文所要评介的所谓传统经济周期理论。本文仅对纯货理论,投资过度论,消费不足论逐一进行重点评价。

        一、纯货币理论
    这种理论主要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在1913——193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来的。在持纯货币理论的学者中,霍特里立场最坚定,阐述最充分。他认为,经济周期乃是“一种纯货币现象”,即经济周期之所以会发生,“货币流动”是唯一的具有充分理由的原因。

    霍特里的理论中,“消费者支出”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它构成了社会的有效需求。消费者支出意指来自收入的总货币支出,所包含的不仅有对消费品的支出,还有用作新投资品的支出,即消费者收入项上供作储蓄和投资的那个部分。消费者支出的变动主要是由于货币量变动。如果通货有了显然的收缩,对经济活动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相反,如果通货有了增长,则会形成通货膨胀,对经济活动产生刺激作用。按照霍特里的看法,“经济周期不过是显著的通货膨胀或通货收缩一个比较缩小了的翻版而已。”[②a]周期中的萧条阶段是由于通货量萎缩造成的消费者支出减退而引起的,而繁荣阶段,通货膨胀过程则是占优势的。

    避免经济周期波动的前提条件是使货币流动稳定,但这个条件很不容易达到,因为现代货币与作用体系本来就是不稳定的。现代社会中,“银行作用是主要的支付工具,流通的媒介主要是银行信用,法偿币只是属于辅助性的。创造信用并调节信用量的,是银行体系。调节的手段是贴现率,是在公共市场买卖证券。”[③a]因此,繁荣与萧条完全是银行体系交替扩张和紧缩作用造成的,尤其是短期利率起着重要作用。

    周期的高涨阶段是由信用扩张引起的。信用的扩张,则源于银行放宽了对客户的贷款条件。扩张的主要工具是降低贴现率、辅之以延长贷款期限,不严格审查客户借入资金的用途等方式。霍特里认为,扩张过程中,商人是处于战略地位的。因为商人不同于工业者,商人的利息支付是其成本中的较大部分,利息率的细微变动对商人非常敏感,而对工业者却未必如此。通常情况是,利息率略有降低,就足以促使商人向银行增加借款,从而增加向生产者的订货。这样,生产的增加必然引起消费者的收入与支出提高,一般商品的有效需求随之增长,而存货则更加减少。需求的提高又足以刺激生产活动,使生产活动变成累积性的扩张,这种累积性的扩张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还要指出的是,价格的提高在这一累积过程中是一个加速因素。价格不断上升,利润不断增加。商人借入资金就受到了鼓励,使得商人进一步增加借款多备存货,这时生产者也受到了鼓励去进一步扩大生产,更加大胆地借贷。这种累积性的扩张就这样随着价格的累积上涨而加速。

    然而,信用扩张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在金本位制下,银行迟早总是要被迫阻止信用扩张,甚至从事信用收缩。当银行体系收缩信用时,商人难以得到借贷,于是不得不向生产者减少定货,严重时甚至完全停止定货。这时,消费者收入与支出降低了,需求减退了,生产过剩性的危机由此出现,经济进入累积性收缩的萧条阶段。要注意,这个收缩过程也是累积性的,在这一点上并不亚于扩张过程。在萧条时期,贷款陆续清偿,资金逐渐向银行回笼,利息率很低,价格下跌,悲观心理笼罩着人们。如何度过难关,使萧条转向复苏,霍特里的态度很乐观。他认为,只须依靠银行政策中的传统方法,如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活动,就足以使萧条局面转向复苏,无须借助于进一步的激烈手段(例如举办公共土木工程)。进入复苏阶段,银行体系又忙于过度的作用扩张,新一轮的周期又从此开始。
    霍特里关于经济周期的纯货币理论,对扩张过程和收缩过程的累积性分析与以后要谈到的其他各派周期理论有着很大的一致性。霍特里的这一论点,大部分是从马歇尔和剑桥传统得来的。纯货币理论在描述货币因素渗入周期的扩张、收缩累积过程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具有很大贡献。然而,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却很难令人同意,正如哈伯勒所说:“认为货币额如果能取之不尽,繁荣时期就可以延长,萧条就可以永久防止,这个看法受到了多数经济学者的攻击。”[①b]该种理论在经历了三十、四十、五十年代的低落之后,后来又有所恢复,特别是在当代又有一定发展并具有一定影响,货币主义者实际是纯货币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二、投资过度论
    这种理论从投资的角度分析经济周期的形成。其中心论点是:“生产资料或资本品工业,跟生产消费品工业对照下,有了过度的发展。”[②b]也就是说,资本品工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远比日常消费品工业更为严重,资本品生产的波动比日常消费品生产猛烈得多。在周期的繁荣阶段,资本品生产有较快的扩张,在萧条阶段,资本品生产又有较快的萎缩。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许多其它经济周期理论所未能作出回答的。

    按照投资过度论的说法,这种现象是在高涨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严重失调的症状。资本品工业的过度发展,相对于消费品工业来说,超过了实际局势所能长期忍受的程度。因此,“促使繁荣趋于崩溃的原因,是生产结构实际上的失调,并非仅仅是由于银行准备不充分而形成的资金不足。”[③b]该理论认为,投资波动是经济周期的原因,投资的波动引起了消费者收入的波动,而不是消费者收入的波动引起投资的波动。

    鉴于对引起投资原因解释的不同,投资过度理论又可以分为三派。第一派认为,是由于在某种信用机构(银行体系)形式下活动的货币力量引起了投资过度 ,称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第二派认为,是属于生产范围内的那些因素,如新发明、新发现、新市场开辟等非货币因素引起了投资过度,称为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第三派认为,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消费品生产的变动,会引起一般生产品生产——尤其是固定资本设备的生产——发生更为猛烈的波动,称为“派生需求加速与扩大”原理,即加速原理。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前两派进行评介。

    1.货币投资过度理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耶克[④b],此外还有马克路普、密塞斯、罗宾斯、罗柏凯和斯特里尔等人。他们一方面继承了霍特里的纯货币理论的基本观点,都假设了一种有弹性的货币供应,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流通的媒介主要是银行货币(存款),而银行是运用变更贴现率与进行公开的市场法来调节货币量的,另一方面,他们又从生产结构入手,追寻银行信用与生产结构失调之间的联系,进而寻找经济周期发生的原因。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产生的主动原因是货币,从这一点来说该理论也许可以列入纯货币理论解释的范围。但该理论还进一步认为,经济周期还不只是一个纯货币现象,而且通过货币因素造成了生产结构的失调,结果使繁荣趋于崩溃。

    为了进一步说明该种理论对经济周期发生原因的解释,很有必要首先介绍该理论的几个基本理论概念:生产结构、自然利率、市场利率、强制储蓄。

    不论在某时某刻,生产都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消费品部门被置于一个水平上,资本品部门则属于另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这些部门中,各微观经济单位有的直接生产消费品,有的为生产消费品而生产机器,有的生产制造机器所必须的机械化工具、机器,以及生产的这些工具、机器服务的基础材料,等等。越靠近消费者的生产被称为“生产较低阶段”,那些距离消费者较远的生产则被称为“生产较高阶段”。从最远到最近,它们分别提供了资本品和消费品,合在一起形成哈耶克所说的“生产结构”,[①c]生产结构的外型是多样且多变的,在经济体系正常运行条件下,生产结构的状况如何,尤其是从最早资本品生产到最终消费品生产之间的阶段个数及比例,与储蓄和消费决策是相关的。生产结构在很多时候处于失调状态。当生产增长时,倘若新增资本品生产与新增消费品生产之间的份额与储蓄和消费之间的收入份额不相一致,就会发生纵向失调;如果各种消费品的生产比例与消费品对消费开支的支配比例不相一致,就会发生横向失调。在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中,纵向失调更具重要意义,它与银行的行为及利息率的作用是有关的。[②c]

    利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货币利率,也就是在银行政策影响下的“市场利率”;还有一种是“自然利率”,或“平衡利率”。自然利率的定义是:“当贷放资本需求正好与储蓄供应相均等时的利率”。[③c]如果银行压低市场利率于自然利率之下,那么信用的需求就要增长,并超过现有可得的储蓄供应,所短缺部分要靠银行增长的信用来补充,也就是要靠通货膨胀,从而导致价格上涨。如果银行将市场利率抬高到自然利率之上,于是信用需求就要减退,储蓄总额势必有一部分不能获得出路,于是就形成了通货收缩的局面,价格水平下跌。这样,银行通过对市场利率的控制,可以通过银行信用的弹性干预储蓄和投资的关系,使投资可以不依赖于储蓄而发生变动,最终影响了生产结构的变动。

    哈耶克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以一般均衡为前提条件。就是说,在经济一般均衡状态下,储蓄和投资相适应,生产结构完全由国民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决定着,同时不存在闲置的生产资源。这样,某一部门产出的增长必须要以另一部门的产出减少为代价,特别是资本品生产增长要以消费品生产下降为代价(或者相反)。经济周期则是对这种均衡的干扰,或称为对均衡状态的偏离。[④c]

    这种理论认为,周期的高涨阶段的出现,是由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如果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就会产生信用扩张。信用的扩张会引起投资增加,这种投资的增加首先表现在对资本品需求增加以及资本品价格的上涨上。这时的价格具有加速作用。一旦资本品价格开始上涨,由于利息率与价格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双重因果关系,因此上涨过程就会变成了累积性的。较高的价格以及预期将继续上涨的价格,促使企业更热切地去借款,对信用的需求更为强烈。这时,难以避免的情况是,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并不能跟信用创造与资本品需求的提高保持同样的速度。资本品生产的扩张,资本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使一部分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资源转而用于资本品的生产,于是消费将萎缩,消费品生产相对下降,消费品短缺不断增长。消费品的缺乏必然引起消费者的强迫储蓄,这就出现了“强制储蓄”的现象。强制储蓄与自愿储蓄具有不同的性质,它对于经济周期孕育着更大的危险性,对于经济扩张的崩溃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扩张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生产结构可以说已处于头重脚轻的状态,经济的均衡已经被严重干扰。于是银行、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力量,都要求事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特别是消费者被迫抑制了消费,他们会时时不忘要求恢复到原有的消费水平,这就引起消费品价格上升,消费品生产又成为有利可图的,生产资源产生了回流转向到消费品生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对处于资本品生产部门的生产者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要保住必要的生产资源不至于回流到消费品生产部门,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要做到这一点,银行信用具有关键作用。如果银行能够进一步提供追加的信用,那么生产结构的反向运动过程就会得以避免,因为银行可以为资本品的生产提供资金,防止生产资源的回流,但这种方法不可能持续使用,因为无论在全本位制还是纸币本位下,银行信用的扩张都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旦银行方面无力或不愿意继续扩张信用,它就会通过提高利率等方法停止信用扩张或实行紧缩政策。于是,生产资源回流转回到消费品部门的可能性成为现实。在生产结构回复到原有状态即适合自愿储蓄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困难形成了危机和萧条。

    向下转折(危机)过后是漫长的萧条时期。萧条是对生产结构的一种调整过程,以使资本品生产和消费品生产之间保持平衡。这个调整过程中,处于生产较高阶段的工人失去了工作,要在生产较低阶段获得工作,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在现代,由于政府的种种干预和其它障碍,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料在部门之间的转移,在时间上会拖得很久。萧条时期,价格下跌,收入下降,工人失业,普遍存在悲观与失望情绪,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当价格停止下跌,悲观失望情绪被驱散时,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再次趋于相等,并且不久就会低于自然利率。这样,信用需求又恢复了,萧条走到了尽头,新的高涨就这样在前度繁荣的余烬中重新抬头。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周期性波动源于银行信用的扩张与收缩,但周期本身并不是纯货币现象。繁荣时期表现为信用扩张引致的投资不足。这种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分析了经济循环期间所出现的生产结构不平衡,尤其是资本品生产与消费品生产之间的不平衡。正如哈伯勒所说:“货币投资过度理论最有价值、最有创造性的贡献是这几点:(1)对于繁荣状态下由信用扩张引起的生产结构失调的分析;(2)对于由失调所引起的崩溃现象的解释。”[①d]当哈耶克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评奖委员会高度评价了他的这种周期理论。当然,这种理论虽然较深入地揭示了经济循环过程,但仍不能作为完备的周期解释,尤其是对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和迂回生产理论之间关系等问题的解释还不能十分令人满意。

    2.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经济学家斯庇索夫[②d](又译施皮特霍夫A、Spietthoff)和瑞典经济学家卡斯尔[③d](又译卡塞尔K、Cassel)。从这两位经济学家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很重要的渊源于马克思思想方面的高度成果。斯庇索夫直接的先驱者是俄国经济学家杜干——巴拉诺夫斯基。[④d]
    非货币投资理论与货币投资理论之间的最大差别,很明显就在于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投资过度。非货币投资理论在理论上并不以货币为依据,他们也提到货币力量,但把它放到了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对他们来说,货币因素可以看作是当然现象而不是一种推进力量。他们所着重的是属于生产范围内的那些因素,如新发明、新发现、新市场开辟,等等。也就是为新投资提供机会的那些环境。庇古和熊彼特的分析,则在很大程度跟这种理论相接近。

    该理论所描述的扩张过程,跟货币投资过度学派的论调大致相同。投资活动的恢复,产生了收益和购买力。需求增长了,首先是资本品和投资资料的需求增长,然后是消费品需求的增长。价格上涨了,主要是资本品和投资资料(钢、铁、水泥、木材、砖瓦等等)价格的上涨。这就促进了投资,经济从而迅速进入繁荣阶段。

    繁荣阶段并不能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它必然要走向崩溃和向下转折。但非货币投资过度学派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正是繁荣走向崩溃这一转折过程的解释。斯庇索夫认为,之所以会发生危机,是由于资本在实际上的不足。他进一步指出所谓资本不足的意义,并不只是货币资金的缺乏,而是在一定的有限种类的商品生产中发生了严重不均衡的征象。繁荣走向崩溃的造成,不是由于储蓄过度,而是由于储蓄不足;引起资本不足并使繁荣终止的原因,并不是消费不足,而是在某种意义下的消费过度。

    为了详细说明这一点,斯庇索夫把商品分成四类:(1)当前消费品,如食物、衣着等;(2)耐久和半耐久消费品,如住宅、用水设备、电力装置、煤气厂以及其它公用事业(家具和汽车则介于(1)与(2)之间);(3)耐久性资本品(固定资本),如矿山、铁厂、砖瓦与水泥厂、纺织厂、机器制造厂、铁路、动力厂等等;(4)制造耐久品所需的材料(“供作间接或再生产的消费的商品”),如钢、铁、水泥、木材、砖瓦等等。[①e]斯庇索夫认为,在这四类商品生产中间,推动均衡的现象会在繁荣时期有规律地发展起来,结果造成了商品的有余和不足同时并存的局面。

    进入萧条时期以后,普遍存在的是悲观情绪。悲观情绪和对投资的厌恶,使购买力的量趋于萎缩。资本并不用于投资或购买生产品,却都被贮藏了起来,或用以填补亏损。萧条持续一段时期以后,由于工资削减、原料价格下跌、利息率下降、生产方式改进等原因,使资本设备的建造成本降低,因此新投资受到了鼓励。新投资的出现,形成了促成萧条走向复苏的力量。但斯庇索夫认为,萧条时期自动形成的这类调整,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打破萧条下的僵局,他认为还必须借助于如新发明、新发现、农产品收获量增加等等外来的突出的刺激力量,才能打开投资的新局面,提高预期利润率。现在有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十九世纪的周期现象,就是由种种新发现和新发明酿成的。在种种新发现和新发明等外生因素刺激下,经济又进入了另一轮繁荣阶段。

        三、消费不足论
    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理论,其最早的代表人物当推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到了 近代,对消费不足论科学地加以重新整理并提出创见的当首推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②e]其次,还有美国的福斯特和卡钦斯[③e]以及德国的埃米耳·莱德勒[④e]。凯恩斯自己并不是消费不足论的倡导者,但他对于储蓄行为所具有的通货收缩特征却极为重视。他在《通论》里借助于“消费倾向”的概念,创造了一个工具,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与消费不足论的含义殊途同归。

    消费不足论有许多不同的理论,不容易加以概括。就是“消费不足”,本身也不是一个充分确定的概念,其间包括许多不同的现象。几百年来,很多理论都以消费不足论为大标题,但他们所赋予“消费不足”一词的含义并不相同。这种理论的共同特点是,解释经济周期时只是解释其中的萧条时期,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危机与萧条的理论,而不是解释整个周期的理论。当有些经济学家(如莱德勒)试图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个周期时,就不免要吸收纯货币论和投资过度论的许多特点,有许多地方跟这些理论也就雷同了。

    尽管这种理论难以概括,但其基本的解释可以这样认识:随着人口的增加,新发明的出现,工具和其它生产手段的改进,生产量有一种长期增长的趋势,这样就要求要有相应的消费能力相适应。但由于购买力本身不足,或者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均导致过度储蓄,使得人们的消费能力相对下降,出现消费不足,从而导致经济萧条。

    英国的G、H道格拉斯以购买力不足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消费不足论,认为由于购买力自身的不足,使得可利用的购买力低于社会产品总价值,总产品不能按包括成本在内的价格全部销售出去,由此引起了产量过剩,经济萧条。
 
    消费不足论中的代表性理论是储蓄过度论。在霍布森、福斯特和卡钦斯的著作中,他们用“消费不足”来表达“储蓄过度”的意思。所以,会发生危机和萧条,并不是人们没有充分的购买力,而是在现时收入内储蓄来的比重过大,人们的购买力未能充分地用于“消费”,正是储蓄以及过度储蓄打乱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平衡。霍布森更进一步地认为过度储蓄的起因是在于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储蓄的来源,多数是出于那些高收入阶层。他指出,大部分经济学家都相信,高收入阶层具有较高的储蓄水平,低收入阶层则储蓄水平较低。因此,要解决问题,消除危机和失业,就要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制定措施来实现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

    消费不足论由于不能全面地解释经济周期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周期理论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其中的储蓄过度论在社会上则流传甚广,许多政府甚至将它视为收入再分配政策的理论基础并加以使用推广。
                 
      ①a 本文资料来源主要以哈伯勒的《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9—190页提供的材料为依据。
    ②a 哈伯勒:《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1页。
    ③a 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32页。
    ①b②b 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44页。
    ③b 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44、45页。
    ④b 《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伦敦1933年版(译自德文);《价格与生产》伦敦1931年版,1934年增订版,商务印书馆,1962年。并可参阅他的作品《价格预测、货币紊乱与投资错误》,载《国民经济杂志》,1935年(法文译本载《经济学评论》,1936年)。
    ①c 王小波等:《经济周期与预警研究》,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28页。
    ②c 王小波等:《经济周期与预警研究》,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28页。
    ③c 见《国民经济学演讲》第2卷,第220页。
    ④c 王小波等:《经济周期与预警研究》第29页。
    ①d 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89页。
    ②d 参阅《生产过剩理论引言》,载德国《立法、行政与国民经济年鉴》,1902年;《危机》,载《政治学手册》,1925年。
    ③d 参阅《社会经济理论》第2卷,英文版,1932年(译自德文)。
    ④d 参阅《英国工业危机》,巴黎1913年版(译自俄文),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书名译为《周期性工业危机》,还可进一步参阅汉森《经济周期论》,1927年版,第4章。
    ①e 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94页。
    ②e 《工业体系》,伦敦1909年版;1910年版,《失业经济学》,1922年版;《合理化与失业》,伦敦1930年版。
    ③e 《货币论》,波士顿1923年版;《利润论》,波士顿1925年版;《走向富裕的道路》,波士顿1928年版。
    ④e 《周期与危机》,载《社会经济学概论》,杜平根1925年版;《技术革新与失业》,杜平根1931年版。*

作者:陈乐一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