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大推进湖南“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境外经济合作水平,使得湖南省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层次、区域等方面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不管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来看,湖南境外直接投资还存在着投资结构不理想、投资规模小、机制不活、技术水平低、人才缺乏等等问题。为此,发挥湖南后发优势,科学定位湖南境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重点、战略对策,对加快湖南境外直接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湖南;境外投资;跨国经营
2007年10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鼓励和规范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意见》,强调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随着“走出去”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从建点、开办“窗口”等初级方式逐步发展到投资建厂、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和战略合作联盟等多种方式,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已进人了跨国投资新时期。
一、湖南境外直接投资基本情况及趋势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大推进湖南“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我省境外经济合作水平,使湖南省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层次、区域等方面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1.境外直接投资起步晚,发展速度快
自2000年湖南企业开始走出去,境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两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07年,湖南省累计境外企业151家,合同金额73483.93万美元,中方合同投资~47013.596万美元。其中2006年新增38个,2007年新增51个,合计占总数的6o%;2006年、2007年合同投资额分别为29000万美元、30414.48万美元,合计占总数的81%。2007年,湖南境外直接投资总额占全国的6.45%,居全国第六,居中部地区六省首位(依次为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占中部六省境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7.4%。2007年,湖南境外直接投资单个企业投资平均规模573.3万美元,比上年度增长160.5%(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资料汇总)。
2.境外直接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民营企业比重上升快目前,湖南境外投资主体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少数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国有企业,如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株州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建工集团、湖南省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二是大型工贸、技贸、农贸、银贸公司或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公司,如湖南国际合作发展公司、湖南省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长沙市对外经济贸易公司、湖南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等;三是金融性、服务性公司,如颐尔康保健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体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四是在国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民营企业,如三一重工、远大空调、创智科技、五江集团等。
其中,湖南民营企业正日益成为境外直接投资的新兴主体。在2000年湖南境外直接投资刚刚开始时,仅有的四家企业中有2家民营企业。而2006年新增的31家中有民营企业25家,2007年新增的51家中有民营企业35家,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比重在逐年增加。
3.湖南境外直接投资方式逐步多样化
湖南企业境外投资方式主要也是采取两种常见方式:独资和合资(如截止2007年年底,湖南境外投资合资企业67家,独资企业84家)。但随着境外投资的不断发展,湖南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其一,改变了长期以来遵循的“新建投资”模式,加大了购并投资、增资扩股或独资取代合资,同时还采取战略联盟的形式开拓国际市场,如三一重工、有色集团已与国外多家公司联合投资或上市。
其二,从单个项目投资转向产业链投资。如三一重工集团、有色集团在海外市场,不仅建立加工企业,还从事销售和售后服务,覆盖生产加工、进出口、转口、销售等各环节的一体化产业链。
其三,投资模式呈现多元化。(1)境外注册经营贸易,比如三一重工、中天集团、电广传媒等在“走出去”开始阶段都是采取境外注册经营贸易开始;(2)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加工制造,如神州龙在阿尔及利亚设厂从事服装的加工制造;(3)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如隆平高科在菲律宾设立研究开发中心、三一重工在美国设立研究开发中心;(4)建立生产基地,如三一重工在美国、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建立加工基地,湖南有色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收购矿山,进行资源开采等;(5)海外上市,如有色集团与国外企业合作在香港、澳大利亚上市、中天集团以子公司中国农机在新加坡上市。
4.湖南境外直接投资区域较广,以亚洲为主
截止2007年,湖南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及地区从2006年的3O多个增加到5O多个,投资区域较广。传统的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得到巩固的同时,东盟、欧盟、北美逐渐成为投资热点区域。
5.湖南境外直接投资产业特色及优势明显
早期,湖南境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服装生产、农具生产与加工、建材等。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境外直接投资产业逐渐从市场寻求型升级到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尤其是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湖南境外投资的产业特色及优势明显。其一。工程机械产业,以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联重科等为代表;其二。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农业产业,以隆平高科、湖南省农科院、中国农机等为代表;其三,电子信息产业,以威胜电子、创智软件为代表;其四,文化产业,以电广传媒、宏梦卡通、出版集团、体坛周报等为代表;其五,资源开采型产业,以湖南有色为代表。这些产业既是湖南的优势产业,也是湖南的特色产业,凭借特色和优势,这些产业的龙头企业在境外风生水起。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湖南境外投资提供了强力的后发优势。因为随着世界产业发展与升级,传统制造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反之,湖南目前的工程机械、文化产业、绿色农具、电子工程等产业正被世界市场所接受,成为世界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对象。
二、湖南境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湖南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了步伐,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一)宏观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1.对外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其一,在对外投资地区分布结构上,虽然湖南对外投资遍布于世界6O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大多数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和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明显偏少。其二,在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上偏重初级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投资,相对忽视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偏重消费品投资,忽视生产资料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忽视对国内连锁正向效应强的产业投资。再次,在对外投资的方式上.湖南80%以上的海外企业属于新建企业,且合资方式占相当大比重,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跨国收购、兼并方式利用较少。投资方式单一,不利于湖南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灵活利用各种投资方式的优势。
2.对外投资的宏观管理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宏观管理的规划和指导。湖南省对境外投资缺乏宏观管理的规划和指导,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没有与我国外贸市场战略相适应的境外投资的国别政策。二是对外投资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机构。目前的对外投资采取由商务部牵头,省计委、财政厅、海关等部门分头协助管理的方式,部分产业还涉及到农业厅、林业厅等一些部门。在实际运行中部门协调无章可循,容易出现重复管理、遗漏管理等局面。三是对外投资的法规建设严重滞后,至今尚未出台一部较为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管理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导致跨国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混乱无序。四是对外投资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难以及时获取国际市场信息。五是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境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缺乏风险监管、评估的专门机构,难以形成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整体合力。
3.国际市场风险加大,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境外直接投资有各种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如威胜电子曾在孟加拉国定制一批电子表器材的交易额120万美元。但由于孟加拉国军政府及腐败停止所有企业交易合同的执行。导致交易中断,给企业造成损失。其次近年来随着出口快速增长,贸易摩擦越来越激烈,“反倾销”案件直线上升。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湖南企业的跨国经营。我省大部分企业。尤其是纺织优势企业如益鑫泰、神州龙服饰等都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对国际市场不熟悉,抗风险能力差。
4.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截至目前,还存在很多阻碍湖南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政策限制。如湖南的软件产业,由于不能作CMM认证,很多企业就不能承揽外包业务。在软件专项基金上,政府投入也不够。此外。由于没有政府专项资金的支助,湖南企业在境外进行投资环境考察、市场调查等时都要依靠企业自身解决,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打击了很多企业的积极性。
(二)微观问题与挑战
1.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对外投资规模偏小,竞争力有限。在湖南的对外投资企业中,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相当大比重。除三一重工、湖南有色等少部分企业规模较大外。其他企业的规模都非常小,在151家境外投资企业中,投资额低于100万美元有62家企业,低于200万美元的有104家。湖南省非金融类海外企业平均投资额为311万美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如电广传媒2003年9月在美国设立的炫艺娱乐传媒公司,当时的注册资本仅有99万美元,到2o07年底才增]JIl~lJ399万美元;比如颐尔康集团,在国外成立了多家企业,但平均规模仅有1O万美元。由于湖南省海外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难以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其次,由于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环保、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方面较差,企业的软竞争力严重不足。在2000年成立的四家境外投资企业中有三家已经暂停营业;在2001年成立的五家企业中有三家暂停营业;2002年成立的7家境外投资企业中全部暂停营业等等。
2.企业经营机制不活。湖南企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O年的洗礼,但与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经营机制不能适应国外市场变化。作为湖南对外投资主体之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被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所困扰,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机制,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对外经营权、境外投资设点权、海外融资权、外汇的支配使用权等,严重制约了企业优势的发挥和经营空间的扩大。而部分民营企业还处于摸索阶段,家族式风格严重,没有形成高效的治理机制和管理体制,使企业的后续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3.企业缺乏战略规划,忽视品牌宣传。目前除了为数不多的儿家企业制定了长远的海外发展战略,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无规划状态。其次,不注重品牌宣传。目前仅有三一重工和宏梦卡通少数几家企业在国外注册了商标,进行品牌推广与品牌宣传,而其他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品牌塑造,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产品推广阶段,所以导致产品市场潜力大,但利润率并不高的现象。事实上,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是需要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才会具有竞争力的。
4.资金有限和技术落后。虽然湖南一些大企业在国内可以称得上实力雄厚,但在国际竞争中实力相对弱小,在与世界跨国公司“抢滩战”中,显然遇到严重挑战。同时,技术落后也阻碍湖南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当前,湖南境外直接投资领域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纺织、服装以及初级产品,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小,替代性强。但从长远看,航天航空、微电子、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市场需求越越来越大,所以湖南急需培育这方面的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总之,湖南境外直接投资不管是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湖南省的境外直接投资的水平与质量,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积极采取措施,既要借鉴发达省份成功经,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三、湖南境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及对策研究
(一)发达省份境外直接投资对湖南的启示
当前我国发达省份境外直接投资由于起步较早,投资规模较大,投资范围广,投资领域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所以投资效应及投资质量较高,并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市场先机,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这给我们湖南加快境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好的借鉴,具体启示有:
1.转变观念是前提。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不可能阻挡其进程,也不可能置身其外。面对这一潮流,山东、浙江、广东等这些发达省份都高度重视,积极实施境外直接投资战略,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基础上,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生产经营而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真正地融人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自己的相对优势,鼓励部分有能力的企业树立国际意识,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把“走出去”同“引进来”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2.做好总体战略规划是基础。境外直接投资是发达省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的对外开放战略,与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东部发达省份都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逐步将自己的优势产业推向国际市场,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浙江和广东等这些发达省份依据《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的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省的“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制定一个包含对外投资的指导原则、区位选择、行业选择、融资战略、鼓励措施等内容的总体规划,有针对性的指导境内企业的对外投资。这样,一方面防止出现有些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一无所知、无所适从;另一方面防止出现“跟风”、“盲目攀比”,真正发挥一些行业、企业的比较优势,使对外投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3.政府支持是保障。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东部发达省份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同时科学设计审批程序,简化境外投资的审批环节和手续,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并对经贸委、外经贸厅等主管部门有关对外投资的管理职能进行合并或合署办公。同时,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和技术市场,健全市场信用体系,优化法制环境,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条件。另外,政府积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功能服务。如浙江海宁市为鼓励企业参加国外各种展销会、博览会,政府为每个企业提供展销费3万元,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补贴展台装修费,以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展销平台推介自己,寻求合作伙伴。
4.良好的人脉关系是推力。利用海外关系、老乡网络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是浙江、山东等发达省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和特色之一。沿海省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与华侨及祖籍在这些省份的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密切相关。如温州打火机打进国际市场就是从温州厂商和一个定居香港的温州商人李中方的亲密接触开始的。他在香港与内地之间往返时发现了温州打火机,带到香港去试销,结果大获成功,温州打火机通过香港这个窗口迅速走向世界各地。大批浙江人进入意大利等欧盟成员国进行制造业方面的投资,主要也是通过地缘人脉关系带动起来的。
所以,对于湖南省来说,既要借鉴发达省份一些好的经验,又要结合实际发挥自身在工程机械、文化产业、农业机械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努力加快境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缩小与发达省份的差距。
(二)湖南境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思考
1.战略定位与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民强省、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立足两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湖南在境外直接投资中的后发优势,优化境外直接投资环境,快速推进“走出去”战略,扩大境外直接投资规模,提升境外直接投资质量,继续保持在中部地区的领先地位,并努力缩小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
具体来说,湖南省境外直接投资已进人加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并举的新阶段,重点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境外直接投资要实现从主体数量型向规模质量型转变,着力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立足全球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本土跨国公司;二是境外投资方式要实现从企业、产品单个走出去向产业集群、梯度转移和优化提升转变,形成以境外工业园区为平台的走出去新格局。
2.战略目标。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积极稳妥扩大境外投资,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向境外发展,拓展发展空间。重点鼓励优势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商品市场、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加工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力争到2010年,累计湖南境外投资企业400家,年均增长20%左右,累计合同金额突破20000万荚元,中方合同投资额突破10000万美元,在全国力争进人前五位,继续保持在中部地区的领先地位。在新增境外投资企业中,重点鼓励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鼓励企业采取台资的方式进行投资,鼓励企业进人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在产业方面,重点鼓励文化企业、高科技企业、机械工程业、能源开采企业实施境外投资,重点培育5—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3.战略重点。(1)湖南对外投资的产业重点。其一,大力支持工程机械工业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重点支持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程机械企业以产品销售为目的,通过合资、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实施海外投资;同时支持泪罗中天集团等农用机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其二,重点扶持资源开采型企业“走出去”,建立原材料产品加工基地。重点支持湖南有色集团、瑞祥公司等资源企业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到海外市场获取某些紧缺矿产资源的勘探权、开采权,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和产品加工基地。其三,积极支持文化产业“走出去”,培育形成湖南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重点支持湖南电广传媒、湖南省出版集团、宏梦卡通等骨干型文化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努力发挥湖南文化产业的优势;并由单纯的贸易代理向文化产品的投资制作与联合投资发展,并争取海外上市,通过资本市场来整合国际文化产业资源,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使湖南文化产品能较多地开拓海外华人市场。其四,打造援外湘军品牌,展示湖南人文风采。继续支持与鼓励隆平高科、省农科院等援外重点企业响应国家及省政府的号召开展援外工作,同时引导企业由项目援外逐步向市场开拓转变,将援外与市场开拓有效结合,发挥湖南农业的优势。(2)湖南对外投资的市场重点。其一,东南亚市场。重点支持企业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农业企业等进人越南、老挝、印度等新兴市场,进一步发挥我省产业优势,提高市场覆盖的广度与深度。大力支持稻米、湖南茶叶、农用机械、电子设备、资源开采等产品或企业进人这类市场,利用产业集聚优势争取在该区域建立湖南企业境外合作园区。其二,欧美市场。大力支持文化产业、高科技含量的工程机械工业等具有文化延伸与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或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进人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把握全球方向,引领湖南企业走向世界。其三,非洲市场。大力支持一批资源企业进人非洲市场,重点扩大国内紧缺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和加工基地;同时支持农业企业、林业企业、电子设备等产品或企业进人这类市场。
(三)推动湖南境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对策
1.政府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其一,短期内尽快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信贷、保险、税收等;其二,逐步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借助法律与法规来保护境外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其三,进一步完善处理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程序,相关部门既做好引导、规范工作,同时也要做好信息咨询、平台搭建等服务职能;其四。提供信息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如鼓励和引导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推介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充分利用“泛珠”洽谈会等。
2.扩大多种形式对外直接投资。“跳出湖南发展湖南”,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鼓励企业走山国门进行投资创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深度开发国际市场,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冗分发挥机械、服装、文化等行业优势,鼓励企业以成熟技术和成套设备到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重点支持机械工业集聚度高的地区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建设境外工业园区,推进机碱工业对外转移步伐。
3.积极培育湖南的跨国公司。“走出去”是培育和壮大湖南省一批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要在21世纪全球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成功地进行跨国经营。为此,全省上下要积极支持湖南企业“走山去”,提升我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和水平,引导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在欧美发达国家兼并收购研发型企业,促进企业提高经营质量和产品档次,逐步打造湖南自己的跨国公司。
4.尽快建立湖南境外合作区。积极与越南、东盟等我省境外投资的特点市场的政府沟通、 商,充分利用国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全面调动我省境外投资企业的积极性,打造块状经济集群化“走出去”的平台,短期内尽快建立我省境外合作区。带动企业在合作区集聚,有序开展经营,与所在国实现互利共赢,发挥良好的示范效应。
5.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走山去投资,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关键是要拥有自己的品牌,让品牌开拓市场,在国外消费者心目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继续实施名牌强省战略,不仅要打造出省内名牌、国内名牌,更主要是要实现国际名牌;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效梅.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特区经济,2007,(8).
[2]郑维.我国境外投资风险防范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12).
[3]欧阳晓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国际比较[J].中国流通经济,2007,(2).
[4]欧阳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进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6).
[5]王艳丽.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9).
[6]钟敏.湖南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7】杨杰.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形成与演进[J].上海经济研究,2007,(9).
[8]衣长军,胡日东.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及时民营企业的启示[J].技术经济,2007,(11).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柳思维:关于我国商贸流通科学发展新任务的 [2013-3-29 11:32:12]
- 柳思维: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2011-6-28 15:52:14]
- 柳思维:从商贸中心到区域性消费中心 [2011-3-15 17:08:58]
- 柳思维:扩大内需与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 [2010-11-4 10:14:52]
- 柳思维:扩大内需与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 [2010-11-1 9:58:21]
- 柳思维:农产品营销力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 [2010-7-28 16:58:55]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