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知识经济正改变着企业组织结构化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逻辑”将在企业制度结构中得到确认;传统的“层级结构”将改造成“网络化的层级结构”;而作为企业经营“副产品”的“一元记忆型”企业文化则将被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多元学习型”文化所取代。
【英文摘要】Knowledge-based economy is changing the foundation of corporate structuring.With the emergence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the "logic of knowledge"will be recognized in corporate institutional structuring.The traditional"hierarchic s tructuring"will be transformed into"networked hierarchic structuring".The "mon omnemonic"corporate culture,as the by-product of business operations,will even tually be replaced by the "multidimensional learning"culture as a result of pe ople's conscious behavior.
【关 键 词】知识经济/制度结构化/层级结构化/文化结构化knowledge-based economy/institutional structuring/hierarchic structuring/cultural structuring
【责任编辑】人人
【参考文献】
[1](美)保罗·S·麦耶斯.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2](美)达尔·尼夫·知识经济[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3]陈传明.比较企业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美)詹姆斯·昌佩·管理的变革[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5](美)维娜·艾莉.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6](美)查尔斯·M·萨维奇.第五代管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7](美)库洛普拉斯.企业求生本能[M].台北:台湾商业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0)01-0038-(09)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绩效,从而其生存与发展能力首先取决于其成员的努力。这些成员是在企业活动的不同时空提供这些努力的。要使这些努力转变为对企业有效的贡献,必须对他们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整合。企业是通过其组织的结构化来实现和引导这种整合的。
企业组织的结构化过程是企业成员在企业活动中互动关系模式的形成、作用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企业组织的结构化实际上是企业成员在企业活动过程中互动关系的模式化。这种模式化使得处在互动关系中的企业成员的行为具有某种可预测性。行为的可预测性是引导行为引导和整合的必要前提。
企业成员在企业活动中的关系模式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察:作为类群的参与者或作为个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参与者类群或个人间的正式关系或非正式关系。根据这种分析思路,我们把企业组织的结构化分为旨在整合不同参与者类群间正式关系的制度结构化,旨在整合不同类型的参与者个人间正式关系的层级结构化以及旨在整合作为类群或个人的参与者之间非正式关系的文化结构化。
企业成员在参与企业活动中的互动关系模式首先取决于关系中的人,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环境等因素的特点。正在悄然走来的知识经济已经或正在对上述因素的特点产生着影响,从而引致了企业组织结构化调整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制度结构、层级结构以及文化结构三个层面来探讨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企业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结构调整
企业是通过规范作为类群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的权、利关系来引导和整合这些成员的行为的:通过企业经营活动组织权力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着参与者类群间的权力关系,从而影响着这些参与者在企业决策制定与执行中的行为表现;通过决定经营成果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了参与者类群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影响着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成果形成中的行为特点。
不同参与者是通过提供企业经营所必需的某种要素来实现他们对企业的贡献的。这些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决定了要素供应者在企业活动中的相对权利地位,决定了企业活动中的权力与利益分配的格局,从而决定了企业制度结构的特点。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既取决于要素本身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种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影响。稀缺资源从资本转向知识,将导致知识参与者在企业权利关系中地位的提高。
在迄今为止的工业社会,相对于其他要素来说,资本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稀缺的。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资本与劳动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所有者通过提供一定数量的资本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集中一定的物质条件,雇用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加工和组合利用这些资源以形成一定产品。由于资本(以货币形式表现和计量的资本)具有一般等价物,从而可以很方便地换回其他形式的生产要素的特点,所以启动这个过程的是一定数量的资本的投入。过程源动力的特点决定了资本的所有者在过程开始之初就拥有着选择过程运行的方向,组织过程的推进,处理过程的结果的各种权力。
一般等价物使资本所具有的流动性特点,而与此同时由于工业生产中劳动分工不断发展导致具体工人的操作范围更加狭窄,作业技能更趋专门化,从而流动更加困难的特点,使资本相对于工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在这种背景的企业中,“知识”,特别是“管理知识”虽也已开始居一席之地,但主要是作为资本的附属而存在的。
企业制度结构的这种特征正在受到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相对作用的加强正使得权力的行使以及对成果分配的控制正在逐渐变成知识工作者的“专利”。
有人也许会强调,工业社会也是知识社会,工业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与工业生产有关的知识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实际上,任何人类经济活动,甚至在一般意义上任何人类社会活动的运行都是知识的发现与利用,积累与创新的过程。因此,知识社会不是突然而至,而是逐渐演变而来的。知识经济是在工业经济,甚至是在前工业经济中就已开始孕育的,是从工业经济中脱胎而来的。但是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倚重的知识类型,从而相关知识的相对重要程度是不同的。
人们在企业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作用于物的活动(劳动者利用一定劳动工具借助一定方法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转换,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某种产品的劳动),另一类是一些人作用于另一些人的劳动(主要指管理人员对作用于物的劳动者的工作安排以及工作中的指挥与协调)。人们作用于物的劳动主要需要与操作有关的知识,而作用于其他人的劳动则主要需要与协调有关的知识。知识因此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关操作的知识与有关协调的知识。
工业社会是以操作知识的发展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的发展又不断促进着操作知识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进导致了工业革命的产生,机器的发明和普遍运用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发展。工艺的更加先进和机器的普遍使用使得工业生产渐趋复杂,从而促进了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细致的劳动分工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使得每一个分工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更加狭窄,更加专门化,从而使得工业生产中的每一个人的劳动高度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依赖性使得对不同人在企业中分工劳动的协调变得至关重要。知识在生产中的普遍运用,单个劳动者操作技能的高度专门化,使得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操作技能和作业的熟练程度,而且更取决于对不同人的劳动的分工协调。正如哈耶克所分析的,分工使人们只知道与自己工作有关的那部分知识,没有人有能力获得这些知识的全部。在分工生产的条件下,“我们必须使用的背景知识不是以集中和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不完全的,经常是相互矛盾的知识片断分散地为分开的个人所占有。”[1](P28)因此,工业经济愈发展,分工劳动愈细致,劳动者的知识愈专门化,与协调不同劳动者的分工劳动有关的知识就愈加重要。
这种重要性不仅是相对于其他知识(比如操作知识)而言的,而且是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而言的。正如杜拉克所指出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协调的知识,正变为“关键的经济资源”,甚至是“今天惟一重要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即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没有消失,但它们已变成第二位的。假如有知识,人们便可很容易地得到传统的生产要素”[2](P57)。
实际上,分工劳动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不仅加剧了普通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与狭窄化,而且决定了协调分工劳动所需的专门知识的供应的相对稀缺性。这种相对稀缺性进一步加强了协调知识拥有者的相对地位。在生产过程相对简单,从而要求工人所具有的操作技能也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只需要对这些操作技能有一定了解便可完成协调的任务。所以在工业社会初期,协调工作是由资本所有者承担的。但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生产过程的复杂化,资本所有者难以拥有这样的知识,只能委托拥有相关知识的经营管理人员去协调。后者在协调实践中,地位不断得到加强。所以,今天组织企业活动的协调知识是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所拥有的。管理人员的职能就是运用协调知识去组织和管理企业成员的分工劳动。管理人员通过其协调劳动不仅决定着自己所拥有的协调知识的运用效率,而且决定着作为其协调对象的企业生产者的知识利用效果。所以“经理是对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绩效负责的人”。[2](P59)因此,在工业社会蜕变而来的知识社会中,知识正变为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正朝向知识拥有者的方向变化,企业的制度结构正从“资本的逻辑”转向我们所称的“知识逻辑”[3]。权力派生于知识(特别是协调知识),利益(经营成果的分配)由知识的拥有者所控制正逐渐成为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层级结构调整
在利用制度结构规范参与者类群间权力与利益关系的同时,工业经济中的企业试图通过层级结构来规范作为单个成员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的关系和行为。
层级结构曾是人类组织结构的伟大创新。19世纪下半叶以后在工业企业中开始广泛运用,目前仍是企业的主要特征。
工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当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活动内容相对较不复杂的时候,业主借助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便足以应付管理的需要了。但是,随着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内容的渐趋复杂,业主个人就难以应对了。在同一时空聚集了数万,甚至数十万工人从事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要使这些人的活动有序地进行,必须在对这些人的劳动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指挥和协调。首先在政府组织中被运用的层级结构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逐渐移植到工业经济中来的。
作为工业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层级结构曾表现出如下主要特征:直线指挥,分层授权;分工细致,权责明确;标准统一,关系正式。
第一,直线指挥,分层授权。在层级结构中,从理论上来说,企业的最高行政长官(业主或其代理人)有权安排和指挥每一个企业成员的工作。但由于时间与精力的原因,他的有效管理幅度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把本应属于自己的部分工作及其相关的权力委托给一些部属去完成和行使。部属由于同样的原因必须将工作与权力再分解,再委托。这样,企业组织便成为一个等级结构的金字塔。金字塔中的每一个层次都根据直线上级的要求,组织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行使相关的权力。同时又将接受到的任务分解给下一个层次去完成,并利用受托行使的权力去命令下属的工作。层级组织的基本特征便是利用直线指挥与分层授权来规范成员间的关系,影响他们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第二,分工细致,权责明确。层级结构的工业企业实行细致的劳动分工。分工原则不仅体现在与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生产劳动中,而且体现在与生产过程协调有关的管理劳动中。分工劳动使得生产者与管理者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相关劳动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组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分工劳动不仅严格规定了组织成员应该履行的职责,而且明确了相应职务的工作人员为履行职责而可以行使的权力。
第三,标准统一,关系正式。“标准统一”首先是作业方法的标准化。在泰罗理论的影响下,企业在生产过程组织合理化的同时,使作业方法标准化。在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和岗位上,生产者按照标准的方法来完成作业。这种标准化也逐渐被移植到管理劳动的组织中。不论是谁,在处理同类的管理业务时,都按照一套标准的程序和方法来操作。其次,标准统一还表现为企业政策的一致性。制约管理人员行动及其行为的政策和规则是由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统一制定,统一推行的。层级结构中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循这些政策和规则。政策和规则的这种一致性,不仅决定了企业组织能以整齐划一的方式表现其行为,而且使得组织中各部门、各层次的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不具有个人感情的色彩:层级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职务或岗位所规定的角色关系,而非个人关系。企业的“组织框架图”和“说明书”确定了每个成员应该扮演的角色,每个角色扮演者应该以理性,而非以感情的方式来完成其职责。组织所倚重的是角色间的正式关系,而非个人间的非正式关系。
目前在许多企业中采用的事业部制实际上也是层级结构。事业部制企业可以被视为传统的直线组织的联盟,因为每一个事业部都是按照上述基本特点组织起来的。
层级结构的这些特征曾经促进了工业企业的成功:直线指挥,分层授权保证了企业行动的迅速;分工细致,权责明确促进了效率的提高;而标准统一、正式的角色关系则保证了企业活动的有序性。但是层级结构发挥作用并取得成功是以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假设作为前提条件的。层级结构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是以市场环境为背景的:消费者的诸多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这些需求基本是无差异的;消费需求以及影响企业经营的其他环境因素基本上是稳定的,或虽有变化,但变化具有连续性的特征,从而基本上是可以预测的。诸多需求的未充分满足使得任何产品都存在极大的市场,因此企业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消费需求的无差异性使得企业可以组织标准化生产;而需求与市场的相对稳定或后者变化的可预测性则使得企业内部生产及其管理的改善主要依赖于经验的累积和总结。经验的累积和总结过程主要是组织记忆的形成。在这种条件下,企业活动的组织调整均主要是企业管理中枢的职责。在这样的背景中经营,不仅生产操作工人可以凭借主要以过去经验为基础形成的标准方法作业,而且管理中枢也主要利用组织记忆形成过程中不断累积和总结的经验,即有关过去的知识,借助细致的分工和统一指挥来比较集权地组织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标准化作业及其调整。
在知识经济正在到来的今天,层级结构赖于成功的上述背景正在或已经发生变化:消费者日趋成熟以及消费者有关消费知识的渐趋丰富使得消费需求愈来愈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愈来愈不稳定,其变化不仅无法控制,而且也愈来愈难以预测。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使企业正在失去标准化生产和一致性政策的基础;市场变化的频繁要求企业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及时调整。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要求企业生产组织更具弹性;活动内容与方式的适应性调整则要求相关的权力从管理中枢向下分散。实际上,只有与外部环境直接相联的那些部分有调整的权力,这种调整才可能是适时有效的。
弹性的、分权化的企业是不可能完全以组织记忆为基础来组织运行的。实际上,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生产作业,应对环境变化的适时调整,是难以在已经累积的知识中找到现成答案的。这些工作必然要求相关的成员和部门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创新。因此,新形势下的企业组织必须是有利于企业成员的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组织。
有人认为,这种组织的基本雏形可能是目前已在一些高科技企业中出现的网络组织。这种组织将企业视为一组为完成特定任务而组成的横向工序流,而不是纵向的由各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层级结构。
网络结构主要表现出如下主要特征。第一,它在构成上是由各工作单位组成的联盟,而非严格的等级排列[4](P102)。这些工作单位相互依赖,在关键技术和如何解决难题上相互帮助。它们的地位与核心机构平等。核心机构只选择与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设计各部分共享的组织基础,创造促成向心力的企业文化,保证各部分的相互合作,而各项工作则由各工作单元来完成。第二,企业成员在网络组织中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网络中的工作单元可能是稳定的,但单元之间的关系则是为了完成一定的项目而设计的。一旦项目完成,单元之间的关系则可能需要重组。由于企业活动的项目及其进展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网络结构也需要不断地调整。第三,企业成员在网络结构中的权力地位不是取决于其职位(因为职位大多是平行的,而非纵向排列的),而是来自他们拥有的不同知识。在层级组织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你的权力。在分权的网络化的组织中,你的权力来源于你了解的知识和你认识的人。[5](P160)由于网络结构中的各个工作单元都是一个权力中心,因此可以及时进行应对市场变化的调整;由于每个工作单元都与其他单元保持广泛的联系,从而不仅促进了知识与经验的交流,而且使得各单元的适应性调整有充分的知识和信息的基础[6](P311)。因此,网络结构是适应型的,学习型的组织结构。
不过,我们认为,知识经济带来的变化可能是对现存的层级组织进行网络化的改造:用网络结构来补充层级结构,而不是将后者完全取代。实际上,管理任何由一定数量的成员参与的集体活动,一定程度的集权和统一指挥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这样的集权和统一指挥,组织成员的活动就无法协调,组织活动就无法在“有序的无序”或“无序的有序”状态下进行。因此未来的组织应该是“网络化的层级组织”:层级支持着组织活动的有序性,而网络则促进着组织的适应性。
网络化的层级组织应该是三个相互对立的特点的统一:
第一,集权和分权的统一。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固然需要保持分散,差异和分权,以具有主动和迅速反应的创造能力,但同时也需要严格的集中管理,以保持战略的统一,行动的迅速,以及相互依存的各工作单元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因此网络化的层级组织应该是既集权又分权的:说它是集权的,是因为管理中枢在战略方向选择以及不同工作单元自主性劳动的范围与边界确定等问题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说它是分权的,是因为工作单元内的一线人员有权在企业战略参数的范围内自主地处理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第二,稳定与变化的统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面对逐渐成熟的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如不能及时作出适应性调整,则可能被市场淘汰,而变化过于频繁则可能引起组织的混乱。网络化的层级结构在组织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使各个工作单元能迅速调整:层级结构,从而组织框架以及决定这个框架的经营领域是相对稳定的,而框架中的各个工作单元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则经常进行适应性调整。
第三,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层级组织既保存了统一指挥的管理中枢,又允许相互依存的各工作单元相当自主地运行;既通过统一的基本政策规范着整体企业的战略经营,同时又允许各工作单元的活动标准与原则有一定的差异;既确定了明确的组织宗旨和使命,倡导着主导的价值观念,又允许甚至鼓励异质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存在。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重构
利用制度结构和层级结构来规范和制约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对这些关系和行为的范围和形式作事先的界定,然而,企业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关系或行为的范围和形式都是可以事先预测的。在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便是在企业制度和层级结构不能触及的地方发挥作用,即:用来调节不同成员在企业活动中的非正式关系。
企业文化经常被定义为“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这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可能未被明确宣布,但它们通常隐含于企业成员作为其行为前提的思维模式的假设中,是已经被企业成员无意识地普遍认可的。他们的行为会自觉地,甚至是会不自觉地受到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行为导向,行为激励以及行为协调三个方面:企业文化会引导企业成员自觉地作出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选择;特定的价值观会激励员工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行为;受同一价值观的影响,企业员工在不同时空的行为准则必然会趋向相互协调一致。
具有上述功能的企业文化在工业社会中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企业文化是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副产品而出现的。企业文化的概念在管理研究中大概始于70年代末。在对日美企业经营方式以及美国不同企业经营方式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美日的一些学者得出了“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起支持作用”的结论,但这些成功的企业文化都不是企业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企业经营者,甚至是几代经营者在企业实践中通过自己的领导风格与行为方式对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从而促成了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结果。
第二,企业文化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经过岁月流逝逐渐积累而成的。在历史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反映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行为方式以及这种行为方式所体现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所以用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实际上是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员工今天的行动。
第三,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在工业社会中,企业主要通过制度结构规范不同参与者类群间的权利关系,通过统一指挥,分层授权的层级结构来规范和制约员工在企业经营中的正式关系,通过设计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来制约和诱导员工的行为的。而企业文化则是作为一种补充,主要在制度结构和层级结构不能触及的地方发挥作用。
第四,企业文化是一元的。在历史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倡导一种被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以及由这种价值观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具有异种价值观的员工是难以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其行为可能通常难以被企业的其他员工所接受。工业社会的企业文化,根据定义是排斥异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企业文化的这种一元性与工业社会中层级组织的等级指挥,标准作业,规则一致的特点以及影响这些特点的早期工业社会的消费需求的无差异性是相互呼应的。
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将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将给企业文化带来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手段。文化手段重要性的这种变化是与层级结构的网络化改造相关的。在层级结构中,管理中枢利用严格的等级制度统一指挥和控制着整个企业的活动,而在实行分权化管理的网络化层级结构中,各工作单元也是决策中心。管理中枢主要通过信息的提供去影响、引导和协调这些单元的决策以及决策的组织实施。在这种情况下,用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去影响各工作单元在不同时空的行为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文化”将成为保证和促进网络化层级结构条件下企业组织活动一体化的粘合剂。
第二,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文化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甚至主要手段,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旦成为协调和统一人们行为的主要工具,我们便不能再消极地等待,让文化在经过漫长的岁月流逝后再缓慢形成。实际上,在网络化的层级结构中,当管理中枢无需直接利用权力去分配和协调下属单位的活动后,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就不仅是组织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播,而是要通过基本政策的制定,借助各种沟通渠道,去倡导某种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文化,总结和介绍这种文化影响下成功工作单元的事例,以促进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被各工作单元迅速普遍地接受,并使之成为影响他们行为选择的基本规范。
第三,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不仅是记忆型的,而且是学习型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传统工业社会的企业文化体现的主要是企业的“组织记忆”。这种记忆记录了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假使环境参数不发生重要变化,人们依据昨天的经验和惯例还可以应对未来的变化[7](P64)。然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环境是在急剧变化的,过去成功的经验在今天崭新的现实面前往往显得无力。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在客观上需要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的不断创新。这种创新要求企业文化必须是学习型的。
实际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组织记忆的形成。在管理中枢的倡导和推动下,人们必须迅速学习新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因此,网络化层级结构中的企业文化首先是自觉学习的结果,网络化的层级结构也将有利于组织文化的学习:各工作单元与外界的广泛接触将会使组织不断习得新的知识。而组织内纵横交错的沟通网络则会使得各单元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在组织内迅速传播。知识的迅速习得与经验的迅速交流将促进网络化层级组织不断创新并推广新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
第四,企业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导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必然也是多元的。实际上,一定时期的主导价值观主要体现了组织的记忆。如果没有对不断出现的异质价值观的容忍,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创新。此外,网络化层级组织的文化多元化与各工作单元并行中心的特点以及企业需要满足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的特点也是相一致的。与等级明确的层级结构不同,网络化层级结构不可能要求企业以整齐划一的方式行事,具有决策权的自主工作单元必然会在企业经营中表现出各具特色的个性化行为方式。与此同时,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也使得企业不能像传统方式下那样以单一的规则和一致性的标准去约束自主工作单元的行为。
文化的多元化必然会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从而必然会促进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不断走向繁荣。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陈传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改 [2006-4-1 14:14:02]
- 陈传明 :企业社会资本与持续竞争优势 [2006-4-1 14:08:04]
- 陈传明: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超 [2006-4-1 13:55:57]
- 陈传明:战略调整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理论演进 [2006-4-1 13:47:38]
- 陈传明:企业文化的刚性特征:分析与测度 [2006-4-1 13:41:05]
- 陈传明:企业组织刚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06-4-1 13:34:1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