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要实现赶超的目标,仅靠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禀赋和廉价劳动力成 本优势是不够的。要从挖掘“后发优势”快速转移到努力实现国际经济博弈中的“竞争优势 ”。这种优势是产业和企业层面上的。因此,国际竞争力优势需要强大的“竞争力资产”和 “优化的产业组织”作为支撑。本文在梳理前人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实施资本集中战略 对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资本集中/竞争力资产/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高世楫.2000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3]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刘世锦等.企业管理新概念.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2期.
[5]符正平.新竞争经济学及启示.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6]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7]黄瑾.市场占有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华桂宏.有效供给与经济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World Economic Forum(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1997,1998.
[10]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 k.1997,1998.
[11]Joel Biecke & David Ernst,Collaborating to Compete,John Wiley & Sons Inc,19 98.
坚持工业化、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进程方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所在,实际上,工业化 的过程实质是指主导产业系列成长、变迁和相继更迭的长期过程,也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的 转换。在这个经济发展的核心中它不仅取决于市场规模,而且还取决于资本的形成,人力资 本存量的扩张、技术创新、现代企业制度的生成、产业组织的整合效率等诸多因素。而市场 化的实质则是要求生产要素的全方位流动,要素流动的速度(快捷性)和广度(开放性)决定着 市场经济的绩效和进程;当然,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具有在世界经济史上的特殊内容,那就是 转轨国家的制度创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际化的实质在于一国经济 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当代世界经济演变的过程表明,实施资本集中战略、培植极具竞争 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经济发展的另类实质及其规律展开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绝不可能是封闭式的,它们早已被融入当代全球经济的国际分工与 竞争体系之中。经济的全球化并不是理论逻辑的要求,而是现实经济规律使然。应该说,世 界 经济体系的旧秩序及其不合理性的规则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而发达国 家在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贸易结构、资本拥有特别是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难以动摇的优 势地位,这使得世界上南北问题日趋严重,占世界人口约1/4的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世界财富 的比重日趋提高,目前已提高至4/5。发展中国家发展资金日益贫乏,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因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非常劣弱的地位。要改变这一状况,发展中国家绝不能指望发达 国家多发违背其本性的“善心”了,应努力获取并维持强势的国家竞争力,一步一步缩小与 发 达国家的差距,直至赶超。
在国际经济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和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跃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得出较好的分析结论,其代表性理论有二: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赤松要分析日本棉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规模从大到小, 并最终使本国棉纺产业的规模经济得到充分利用,使产品成本大大下降。由于后起国具有低 工资优势,因而使日本的棉纺产品获得了价格上的国际竞争力,开始迎来原本是“舶来品” 的棉纺产品的出口,海外市场得以开拓,并进一步失去本国棉纺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发展 过程就像三只大雁在飞行,“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由此而得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般要 经过三个“浪潮”:进口浪潮,国内生产浪潮以及出口浪潮。后来的诸多文献就把这一学说 用来描述后发工业国实现工业化乃至高加工度化的过程。
弗农提出的“产品循环说”则是讨论国际贸易对于发达工业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他认为 发达国家特定产业的演化过程经过四个过程:第一,国内新产品问世、市场扩大直至饱和; 第二,产品将出口国外,开拓国外市场;第三,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便会有资本和技术的 出口,这是资本与技术和输入国的廉价劳动力及其它资源相结合的过程;第四,国外生产能 力的形成,又会使这种产品以更低的价格打回本国市场,这就使先发工业国不得不放弃该产 品的生产而去开发新产品。这四个过程的连续化进行就形成了所谓的“产品循环”,即新产 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进口——开发新产品……将赤松 要理论和弗农理论两者加以整合可以发现,尽管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总是先行一步,但 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制定正确的国际经济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产业政 策及相关支持政策,就可以求得所谓“后发优势”。此即利用国际分工与竞争,可以回避风 险多、花费大的技术开发过程,可以利用先发国的资本和技术,也可以利用低成本优势打回 先发国市场,从而顺利地实现其产业结构跃迁,乃至缩短工业化进程,完成其经济发展的目 标。
不难看出,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是其出口能力的形成。一国经济发展的核 心确实是其产业结构的跃迁,是用新产业代替旧产业,或者正如罗斯托所言,经济发展的过 程正是主导产业不断更迭的过程。考虑到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则这种产业跃迁必然受制于世 界市场竞争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化的约束。在此,产业跃迁以出口能力形成和保持为成熟 标志,这也同时说明了与经济发展过程的内核即产业结构跃迁相联系的竞争资本的形成。
二、竞争力的内涵与“竞争力资产”
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注与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引人注目的是世界经济论坛、瑞士 洛 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及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的相关研究成果。瑞士洛桑研究机构自从19 86年首次发表《世界竞争力报告》以来,已经连续对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 行排序,中国在这一排序中大致处于中等,并呈逐渐上升趋势。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相当丰富 ,洛桑学院的研究表明:
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国际化——国际竞争力
该公式意味着:
(1)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是国际竞争力的两个具有倍乘性质的耦合层面。二者互为因果 ,互相递进,共同构成一国或一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最基本的要素和最为明晰的节点。(2)在 一定条件下,创造优势资产(资本)是竞争力的核心,或者说,国际竞争力需要具有开拓市场 能力的资本作为依托,如美国。(3)资产不等于资源,因而,单纯依靠资源禀赋的国家可能 很富有,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但不一定会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其经济甚至可 能很脆弱,如中东石油国家。(4)资源贫乏甚至资本稀缺的国家,可能会通过高效的转换过 程而变得极富竞争力,如日本、新加坡等。(5)“穷国”比起“富国”而言,尽管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较低,但可能会更具竞争力,如按1996年排序,中国比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葡 萄牙、希腊及多数东欧国家的竞争力都要强。(6)国际化是建立在引进吸收能力或输出扩张 能力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基础上的。如美国两者兼而有之,但韩国具备输出扩张能力而不具备 引 进吸收能力。(7)国际竞争力是可以被测度的,其测度指标可被划分为“硬指标”(如劳动 生产率、经济增长率等)和软指标(如教育水平与国民素质等)。(8)一般来说,上述硬指标的 优化比软指标的优化周期要短。一国或一区域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要依赖国民 素质的提高和技术(知识)的发明及运用。(9)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一国或一区 域经济越发展,就越来越需倚重于“软指标”的提升。(10)国际竞争力是会变动的,但也是 可以长期保持的。二者绩效的分水岭取决于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波特(1990)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更是把竞争力研究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带着旨意解释为什 么一个国家能够在某一行业取得国际性成功。他们对10个国家100个行业进行了考察,并在 此基础上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他们的理论观点是:一个国家的内部竞争环境是由 四个因素形成的,即:(1)要素禀赋。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处的地位,这些要素包括 参与某个行业竞争所必需的熟练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等。(2)需求状况。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 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3)相关(或辅助)产业。国内是否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给行业和 相关产业。(4)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有关公司的创立、组织和管理的规定以及国内的 竞争状况。波特还强调政府行为对上述四因素有极强的关联,它们可以加速和阻滞该国国际 竞争力的形成。但他们的重点在于创造进而形成凸现四要素的竞争力资本。
现在看来什么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来源?洛桑学院和波特的研究结果已显示得那样清晰和灿 烂。简单地说,在一定条件下创造优势要素、创造新高需求、创造产业链和核心企业竞争力 资产就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在得到经济发展另类实质和提升竞争力过程中“竞争力资产” 的支持后,我们转而讨论竞争力资产所表现的载体——产业组织效率形成。
三、市场结构与生产率上升机制
效率标准的动态化要求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待市场结构与配置效率的关系。经济发展意味 着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也标志着生产率逐步上升,而且它是一个动态过程。生产率上 升 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换与高度化以及内生经济增长。不可否认 ,竞争的确为生产率上升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但这绝不是说生产率上升 的市场结构基础就是完全竞争性的。
自从商品经济产生以来,在自由竞争的古典时期,经济发展固然取得巨大进步。但是,二 战以来经济发展水平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其所依托的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特征,在西 方发达国家被公认为是寡头垄断结构,这就是说,迄今为止,对促进生产率上升作出重大贡 献的有效市场结构确实是寡头垄断式的。从创新意义上来看经济发展过程,熊彼特的创新理 论可谓独树一帜,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创新企业不足以抵挡其它企业对新产品 的新过程的迅速模仿,而使创新的动力大为削弱,因而熊彼特认为,带有垄断性的市场结构 有利于创新与经济发展,这其实可以部分地说明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发展过程。莫尔顿·卡曼 的南赛·施瓦茨又根据战后经济运行态势而进一步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们认为,决 定技术创新的三大因素是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势力。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净 收益水平,这就引入了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企业规模的大小则通过它与技术创新后所取得的 市场份额的高相关度而决定着技术创新动力的强弱;垄断势力则使企业能对市场有所控制, 从而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持久性,也能使技术创新的获利目的具有较好的保障作用。这些因素 说明,技术创新缘于市场竞争,但归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笔下的不 完全竞争似乎既可能是寡头垄断,也可能是垄断竞争。其实,能够获得持续技术创新所需强 大动力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只能是寡头垄断。这是因为,垄断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产品差 异,它并不以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为必然前提,而可以是由质量与设计、消费者对所购物品 的基本性能不了解、推销者特别是广告和服务所引起的牌号、商标或公司名称、同类商品销 售者地理位置等等因素的不同所导致的。因此,垄断竞争并不会导致技术普遍创新来促进生 产率上升,而成为垄断的低效率格局致因。
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以产业(供给)结构不断变迁至高度化为标志的过程。它以主导 部门的选择和更替为前提,主导部门与产业通过其极强的“回顾”、“前瞻”及“旁侧”关 联效应而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各部门与产业的生产率的持续增长,正如罗斯托所说:“现代经 济成长实质上是(主导)部门的成长过程”。问题是:现代主导部门的不断出现和迅速成长对 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有什么要求?主导部门的发育首先要大量投资,而同时面临着比成熟产 业大得多的市场风险,这就决定筹集资本和承受巨额风险的市场主体往往只能是大企业;根 据对称原理,高风险必须以高收益率作为回报,以静态效率标准为根据的完全市场显然是无 法支撑以较高收益率为前提的主导部门发育的,高收益率只能在主体对市场运行具有较强控 制时方可获得,投资主体至少要控制住新技术扩散的速度、新企业的大量进入、价格水平居 于高位而不至于迅速下滑。这种控制的结果,一方面是高收益率,一方面则造成了生产的集 中乃至资本的集中。
事实上,二战之后的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利润率与市场的生产集中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这种生产集中并不是完全垄断,也不是植草认为取得最佳产业利润率的卖方集中度是40% 左右,这实际上是说,支撑主导产业与部门发展的最佳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寡头垄断结构 对主导部门成长的贡献即使在历来以反垄断而著称的美国也是如此。美国早在二战之前的两 次合并浪潮中就已经完成生产集中,而当时的集中又主要发生在主导产业与部门内,比如19 16-1929年间的合并公司数占前四位的分别是钢铁、机器制造、石油制造、石油和非铁金属 部门。生产集中的结果自然较早地为二战之后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结构。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更强调产业组织优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内在机理是所谓“沃顿规律” ——生产率随生产与交易规模扩张而增长的收益递增一般趋势。受这一规律的支配,在一定 的技术体系条件下,为获得规模经济,使产业长期平均成本或边际成本曲线下移,要求厂商 (商 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和交易规模,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达到效率增长要求的最 小企业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这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自1920年到1960年 ,最佳经济规模从2万辆上升到40万-60万辆。时至今日,世界上年产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 司均产生了紧迫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感。
如前所述,市场容量毕竟是有限的。规模经济当然要求生产与交易的集中,这就要使资本 集中成为现实。闻名世界经济理论舞台的新奥地利学派对垄断和竞争进行了较信服的论证。 而著名的产业经济学家铃村兴太郎和情野一治在1987年提出的“过多加入定理”证明了在有 规模经济效益的寡头垄断产业中,超过适当的企业数的过多加入会使整个社会福利受到损害 。这更在理论上证明和支持了资本集中形成的市场结构的现实有效性。
四、资本集中战略提升是国际竞争力的保障
在上述“市场结构与生产率上升机制”中,我们论及寡头垄断结构在发达国家对主导产业 成长的贡献问题,这实际上正是指出成熟的主导产业或关键产业必须要以合适的产业组织作 为基础。在发展中国家,情况大致也是如此。除了罗斯托所认为的经济发展过程正是主导产 业的成长而对产业组织具有相应的要求这一道理外,其他许多发展经济学家也都进行了类似 的表述。最为突出的要算是艾伯特·赫希曼了。赫希曼特别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诱导机制 ”的重要性。他认为,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种诱导机制 在发生作用。一种产业部门的发展具有后向联系效应和前向联系效应,前者是某产业的发展 对投入品具有“衍生需求”——供给创造或诱致了需求;后者是某产品的产业为其他产业提 供了新的投入品。后向联系效应远比前向联系效应重要。问题是:缺乏相互依存和联系,自 然是不发达经济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以农业、矿 业和其它初级加工工业为主,产业链也较短,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联系,特别是后向联系, 为此,在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诱导投资最大化”准则,建立和强化产业间的联系效应。 用模型表示:
假设某产业W的建立,将导致净产量约等于Xi(i=1,2,3,…n)的n个其他产业的建立,并 且假设产业W的建立使每个产业得以建立的概率为Pi(i=1,2,3,…n),则该产业W的联系效 应总和:
n
RE[,W]=ΣX[,i]P[,i]
i=1
要注意的是,RE[,W]要达到使W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目的,“最小经济规模”的要求是必须满 足的。这是因为,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就难以使W产业对向其提供投入产品的产业建立和 扩张构成强有力的刺激。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要素供给(资本与技术)约束,再考虑到产业演 变的国际传导机制,那么,在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的主导产业中,实施资本集中培育寡头的产 业组织就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换言之,产业间的联系机制靠以小企业为主的 “竞争式”产业组织大概是难以形成和强化的。库兹涅茨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的经典统计分析表明:经济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与此同时,结构变迁 “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各部门(如制造业和贸易)内部组织形式的变动——由小型非公 司企业向巨大的公司组织转变”。随着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和迅速的技术变化,产值在按不 同类型和规模的生产企业内的划分以及劳动力在不同企业规模间的就业状况及其在业主、自 营劳动者和雇佣工人间的分配状况也发生急剧的变动,大企业的就业人员以及雇佣工人在 劳动力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这就说明了产业结构与(狭义的)产业组织以及要素供给配置方式 之 间的互动关系。
五、结语:几个主要的结论
1.竞争优势的内涵是丰富的,一切国际分工优势(包括比较优势)的获得都可以认为是实现 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
2.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要实现赶超目标,除了要保有其后发优势以外,还需努力实现 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产业和企业层面意义上的,而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 源禀赋和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
3.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为高级,中国的国际战略的思路应该从寻求比较优势转变为获取 国 际竞争优势。
4.国内竞争的活跃性对该产业竞争优势的创造和维持具有密切的关系,国内竞争给企业带 来的由竞争压力转化而来的创新动力可以提升企业探寻竞争优势的方式。
5.竞争的活跃性决不是过度和无序的,有效的竞争需要内在协调,但仅是产业内的,而不 是市场外部的政府协调。有效竞争的协调主体只能是产业内处于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
6、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要使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及相关产业组成的国际化产业群,资 本依托是不可或缺的,而基本方法就是实施资本集中。这正是波特框架中竞争力资本的要义 。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华桂宏:论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2006-4-3 14:18:50]
- 华桂宏: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组织创新 [2006-4-3 14:17:19]
- 华桂宏:资本集中战略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 [2006-4-3 14:12:10]
- 华桂宏简介 [2006-3-23 11:30:57]
- 图片资讯
- 更多